不淨觀圖練習(非不淨觀修習者勿入,含噁心恐怖成分)

2021-02-22 壽康寶鑑

活人不淨觀:

一)晨起不淨:默默觀想早晨剛剛睡醒之時,兩眼朦朧,眵淚堆在眼角,滿口粘膩,舌黃堆集,牙齒黃垢,口出臭氣並吐綠痰,鼻出黃涕,屎尿洩出,非常骯髒。

(二)醉後之態:默想飲酒過度之後,五臟六腑翻騰攪動,從口噴出未消化之「美食」,亂七八糟混合在一起,惡臭難聞,餓狗也不屑之,搖著尾巴遠避而去。

(三)病時之態:默想臥病床榻,歲月長久,眼目灰淡,面黃肌瘦,形容枯槁,或者上吐下瀉,或者瘡皰潰爛,膿血交流,臭不可聞。

(四)行動廁所態:默想廁所中,屎尿聚合,白蛆蠕動,蒼蠅亂舞。同樣,生貪之境,任彼如何裝飾塗抹、洗浴擦拭,亦與廁所一樣,是不淨物的安樂窩,可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五)九孔流垢態:默想自己生貪之境,忽然膿瘡糜爛,九孔無禁而流出種種垢穢。如眼中不斷分泌眼屎,鼻孔滴出黃白涕液,口中吐出痰涎、胃液、膽汁等雜色液體,大小便門失禁,一時屎尿垢穢四溢,令見者作嘔,聞者反胃。

死人不淨觀:

一)膨脹觀:自他有情壽命如風中殘燭,一息不來,魂神悽然離去,獨留殭屍一具。酷暑天中,不消一兩日,身體膨脹,面目全非,腹部臃腫猶如吹滿風的皮口袋,很快流出臭水,發出臭味,蠅蛆尋「香」而至,人皆掩鼻遠避。

(二)青瘀想:然後全身漸漸變青,肉隆起的地方是血紅色,糜爛發膿的地方慘白,其他地方都變成青紫色。

(三)膿爛想:七竅及壞破的地方流出膿汁來,薄皮腐爛,肌肉潰敗,膿血流淌。古德云:「腐爛應難睹,腥臊不可聞,豈知膿爛處,蘭麝昔曾燻。」

(四)斬斫離散想:如戰後的沙場上,這裡一隻手,那裡一隻腳,東邊一個頭,西邊半具身,被砍掉的身肢分散四處。同樣,於屍陀林中被節節支解時,皮剝掉甩在一邊,頭砍掉滾落一旁,手腳四肢各扔一處,頃刻間就已七零八落。風吹日曬,皮盡肉消,一堆枯骨,孤處荒野,化為塵埃,煙滅灰飛,蕩然無一物。

(五)散亂想:忽然禿鷲、老鷹、烏鴉、野狗、狐狸爭相食啖。剎那間一片狼藉,血肉全無,僅剩節節白骨。古德云:「屍骸遭食啖,方寸少完全,當年空自愛,此日有誰憐,不若豬羊肉,猶堪值幾錢。」

(六)血塗想:由於肉全部化成膿血,流出來散布各處,露出整個骨架。古德云:「一片無情血,十秋不起人,淋漓塗宿草,狼藉汙塵埃,莫辨妍媸相,安知男女身,哀哉痴肉眠,錯認假為真。」

(七)蟲聚想:於此膿血之中,密如牛毛般黑嘴白身的蛆蟲聚積一處,不停上下翻轉蠕動,儼然一蛆蟲螻蟻城市。

不淨觀《大般涅槃經》節選

以上九想觀,讀者如能時常作觀,對肉體愛欲的執迷,必可破除,內心也漸能清淨,對人生的看法也能比較達觀開朗,進一步甚至可以悟道,脫離苦海。九想觀的效用,正如前賢的詩證:『人想死亡日,慾火頓清涼。愚人若聞此,愁眉嘆不詳,究竟百年後,同入燼毀場菩薩九想觀,苦海大津梁。』願讀者們都能重視九想觀,時常修持觀想。

摘自網絡《不淨觀《大般涅槃經》節選》

相關焦點

  • 《不淨觀圖片》非修不淨觀者慎入不淨觀
    不淨觀(節錄自安士全書)  世間一切苦惱,都由愛欲而起。世間凡夫無法斷除愛欲之心,見到美色便神魂顛倒,愛水從骨內溢出,慾火在眼中燃燒,於是色膽包天,縱情妄為,造下深重的罪業。他們平時或許還能顧及禮義,愛惜自己的名譽,到了此刻便把廉恥之心拋到腦後。對鬼神的報應尚且不存畏懼,一般的道德禮教又怎能約束?
  • 關於不淨觀白骨觀的正確看法!
    關於不淨觀白骨觀,很多人都怕會出偏,會修出毛病。這裡呢就先給廣大戒友糾正一下思想誤區。
  • 不淨觀的修行方法及在生活中的觀修
    關於不淨觀的修習,早就想談談個人觀點。現在很多人所謂修不淨觀,就是去看一些極其血腥的圖片。末學認為,血腥不等於不淨觀,變態不等於不淨觀。現在很多人搞錯了,去看一些血腥噁心的圖片。 其實修不淨觀應該以觀想為主,有高僧大德開示過,其實修不淨觀是「觀身不淨」,是觀察自己身體不清淨的本質,而且最好是跟日常生活結合起來觀。不淨觀可以跟白骨觀結合起來修,先觀想不淨觀,再觀想白骨觀。
  • 如何不淨觀?若心懈怠,如何對治?《禪要訶欲經》
    令觀可得不淨之相。著人相欲。令觀骨人分分斷相。觀彼全屍能斷二欲威儀欲言聲欲。若觀壞屍悉斷六欲。可得不淨有二種觀。一即死屍臭爛不淨。我身不淨亦復如是。如是觀已心生厭患。取是相已至閒靜處山澤冢間空舍樹下。自觀不淨處處可得。繫心身中不令馳散。二者聞法憶想。分別自觀身中三十六物。發毛爪齒涕淚涎唾。汗垢肪[月*冊]皮膜肌肉。筋脈髓腦心肝脾腎。肺胃腸肚胞膽痰癊。生藏膿血屎尿諸蟲。臭穢不淨聚以為身。
  • 不淨觀:從根本上解決男女欲望
    我們佛教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你念頭如果不起,你的腎就不受這個荷爾蒙的影響。在這個方面我們出家人,研究的最多。所以海濤法師剛出家的時候,他師父叫他修不淨觀。因為我們以為自己是男的,其實只不過是個業力,我們被業力所左右,展現了這個業力。女的打男性荷爾蒙、男性激素,就會有男人的特徵,男人的性格,連講話都變成男人聲音。其實正因為這樣子,我們的智慧才能夠照見它、扼制它。
  • 不淨觀對治淫慾心(夢參老和尚)
  • 死後不淨觀——檀林皇后與九相圖
    肪脹新死名難言  既經七日漸才存紅顏暗變失花麗  玄鬢先衰纏草根六腑爛壞餘棺槨  四肢洪直臥郊原郊原寂莫無隨者  獨趣冥途中有魂三、血塗相表皮壞死,膿血流出,屍臭瀰漫空氣中,肉體的不淨開始浮現皇后臨終立下遺囑,「遺令薄葬,不營山陵」,即薄葬不營造陵墓。不僅如此,還要求將她的遺體於七七四十九日內拋屍於荒野、不下葬,這樣一方面遺體可以成為飢餓的鳥獸的食物,另一方面是為了讓眾人發起菩提心,讓眾人見到她的肉軀的變化:由新死尚美麗到腫脹、腐爛、膿血滲出、腐臭、青淤、被蚊叮蟲咬、鳥獸啃咬、身體各部分散亂開來……直到變成散亂的白骨風吹雨打,最後再埋入墳地、變成灰。
  • 傷寒論 & 不淨觀
    革囊就是我們一個皮囊,然后里面全是眾穢,就全是汙濁之物,汙穢之物就是不淨觀你要看到一個美女,你要覺得她是個美色包裹的皮囊,然后里面全是汙穢,但它不究竟。所以這個不是究竟的,不淨觀不是一個救人的究竟,不是一個佛學上可以升騰出來的究竟。那我們就要引入禪這個概念,禪的歷史可要比佛教的久遠很多。如果你去上瑜伽健身課被佛陀看到的話,很可能他認為你在修禪,就是為什麼?因為我們有五種不淨相,如果生處不盡和種子不盡,那麼都成立的話,那麼一切性行為都不應該,就是說如果人人都學佛,人類豈不是要滅絕了?
  • 視角 | 死後不淨觀——檀林皇后與九相圖
    肪脹新死名難言  既經七日漸才存紅顏暗變失花麗  玄鬢先衰纏草根六腑爛壞餘棺槨  四肢洪直臥郊原郊原寂莫無隨者  獨趣冥途中有魂三、血塗相表皮壞死,膿血流出,屍臭瀰漫空氣中,肉體的不淨開始浮現《檀林皇后九相觀》收藏於京都桂光山西福寺世間萬物皆無常,最終都將腐朽消亡。九相圖就是用繪畫描繪出從紅顏到腐屍白骨的九個變化過程,目的是告誡人們不要眷戀自己或別人的美色長相。相傳蘇東坡曾為九相圖作過詩序。
  • 檀林皇后與九相圖(不淨觀)
    肪脹新死名難言  既經七日漸才存紅顏暗變失花麗  玄鬢先衰纏草根六腑爛壞餘棺槨  四肢洪直臥郊原郊原寂莫無隨者  獨趣冥途中有魂表皮壞死,膿血流出,屍臭瀰漫空氣中,肉體的不淨開始浮現。相傳蘇東坡曾為九相圖作過詩序。日本平安時代嵯峨天皇的皇后橘嘉智子,出身於日本古代名門,又稱橘皇后,也是仁明天皇的母親。在中國禪宗傳入日本後,橘皇后在日本建立了第一座禪宗寺院,即檀林寺,因此後來橘皇后就被稱為「檀林皇后」。檀林皇后為禪宗在日本的傳播發展,為中國佛教在日本的傳播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她本人也成為虔誠的佛門弟子。
  • 詳解「不淨觀」
    身上的九孔常流不淨,眼睛要長眼屎,鼻子要流鼻涕,耳朵還有耳屎等等。現在有些年輕人很懶,早上起來眼屎還吊在眼睫毛上就去吃飯。所以佛法跟我們講,你要如實觀察,這個身體是一個臭皮囊,是不乾淨的,沒有那麼可愛。佛法告訴我們不要在這個色身上用功夫,這個軀殼就是一具臭皮囊,裡面包的全是臭東西,學過解剖的醫生會知道肚子劃開後是什麼的狀況。
  • 不淨觀——打破邪淫的兩種利器之一
    這是生生世世長久以來在無數次貪戀過程中,將異性的色相不自覺和幸福聯繫起來,只要看到異性的色相就本能的生起了貪戀、渴求之心,如同Xi Du者戒毒後還會有心癮一樣,總放不下對Xi Du時那美妙體驗的渴望。因此,要看破色慾,就要不斷練習見到美女時能想到她身體內部的真實情況,這其實無一絲的美好、香潔,以此來對治自己總產生錯覺的習氣。
  • 不垢不淨什麼意思(580)
    心經共260字,字字珠璣,沒有一個字是浪費的,佛祖既然用了不垢不淨這四個字來說法,肯定有他的道理,心經不單是佛法,還是我們普通人修心積福的聖經,是最美妙,最靈驗的經書,把心經修好,並學以致用,可保一個人心想事成,一生幸福圓滿。不垢不淨的意思,佛祖在教導我們,無論是出家修行,還是在家修行,還是要做一個幸福快樂的普通人,都學會培養自己的垢淨觀。
  • 理論與實修:淨土十六觀經與大羅睺羅經的十六觀
    依現觀與正智慧,非我所、非我、無靈魂。若見到真相,智者厭離它們,厭離空界。」    「如大地,羅睺羅!修定如大地,苦樂受生時,心不動搖,淨與不淨之物:糞、尿、唾、膿、血、為地所埋,地不埋怨,地不厭棄,羅喉羅!修定如大地,觸時,生苦樂受,心不動搖。」    「如水,羅睺羅!
  • 老和尚開示,四念處觀之三禪的覺受還是不清淨的
    第一是「境總觀別」,如舉一觀身不淨,也觀其他受、心、法三境統統是不淨。別用一觀,總觀身、受、心、法四境。用不淨觀,觀身不淨、觀受不淨、觀心不淨、觀法不淨,四境皆是不淨。用苦觀,觀受是苦、觀心是苦、觀法是苦、觀身是苦,四境皆是苦。用無常觀,觀心無常、觀法無常、觀身無常、觀受無常,四境皆是無常。用無我觀,觀法無我、觀身無我、觀受無我、觀心無我,四境皆是無我。
  • 戒淫功德分(附不淨觀圖)
    戒淫功德分第三  《七佛滅罪經》說:「受持不邪淫的戒律,就會得到五位善神的護衛。第一位名叫貞潔善神,第二位名叫無欲善神,第三位名叫淨潔善神,第四位名叫無染善神,第五位名叫蕩滌善神。」  《佛般泥洹經》中,佛對柰女說:「不邪淫的人有五種福德:第一、受到眾人稱譽;第二、不懼怕縣官;第三、自身安樂;第四、死後生天;第五、清淨無染,得涅槃道。」  《戒德香經》說:「不淫佚的人,決不會侵犯他人之妻。這樣的善人,生生世世都在蓮花中化生。」
  • 淨口業真言:淨意業真言:淨身業真言:淨三業真言:無我真言:論中之論:論外之論:
    觀微妙字如幻如化無其實性。次觀三界六道九有四生。色等五塵內外四大。唯從緣生都無實體。一切性空不離識故。如是觀已所有過現業障悉皆除滅。分別果者:謂能分別愛非愛果。問:若爾者;彼俱有相應法,亦能分別愛非愛果,悉名業耶?答:此中唯說勝者名業。此三種業,於諸俱有相應法中,最為勝故。譬如世間,於種種勝處,得種種名,此亦如是。如世間說:樂師作樂。此中非無樂具、樂器、及樂人等。但於其中,樂師最勝;故得其名。又如書者,非無種種紙墨筆等,及勤方便,和合成字。然隨最勝,人得其名。
  • 「詩詞鑑賞」觀魚勝過富春江,從詩中觀魚,感悟人生哲理!
    觀魚可以如「故山期採菊 秋水憶觀魚 」般陶冶情操、閒適自得,也可以感悟「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人生哲理。觀魚勝過富春江,從詩中觀魚,感悟人生哲理!春日亭上觀魚宋-朱淑真春暖長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非無欲透龍門志,只待新雷震一聲。
  • 不淨是因為我們以為「一千個人不可能擠進我的臥房」
    不淨是因為我們以為「一千個人不可能擠進我的臥房」 宗薩欽哲仁波切《龍欽寧提前行指導手冊》 金剛乘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非常不一樣。別解脫的態度是觀此輪迴世界為不淨,這是他們所說的「苦諦」。因此順此態度得到它合理的結論:這個世界是我們要擺脫或逃離的地方;這是聲聞乘的態度。
  • 《中觀根本慧論·觀染染者品》
    但如果它們是同時產生,那就會像牛頭上的兩隻角一樣,右邊的角不觀待左邊的角,左邊的角也不觀待右邊的角,沒有任何關係了。  沒有關係又有什麼過失呢?沒有關係就說明兩者可以單獨存在,不需要彼此依賴。比如我是貪者,相續中有貪心,因為是同時存在,不是觀待的,所以貪者不依賴貪心,貪心也不依賴貪者。但實際的情況是不是這樣呢?不是這樣。因為它們並非互不觀待,而是必須要有一種能所或依賴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