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說這一次召喚我到島上來的是那片盛開的蝟實的話,那麼在其他的時候,在任何季節,吸引我來這裡的則是這一園風舞潤的忍冬(我認為是忍冬)了。
不過忍冬吸引我的不是它頭兩天開白花,兩三天變成黃花的善變特質,而是它健壯而曼妙的樹幹。
我不知道這片忍冬是那一年種下的,從根部出發,長出一束樹幹來,相互糾纏或發散開來,仿佛是樹根朝上在生長。如此扭曲還保持強勁,只有男人的舞姿可以跟它媲美了。
我不是一個細心的人,這片稀疏的根莖似的樹林一直是我到島上來的最大的理由,但一直以來我注意的都是它的樹幹,也不曾了解過它是什麼樹,就像我平時買衣服一樣,好看就夠了,我是不會問品牌的。這次突然看到滿樹都長滿白色、黃色的金銀花還以為自己看錯了。
於是我習慣性地用手機上的軟體來查詢花的名字,拍了一張、兩張、三張,通通顯示:」忍冬「。這是我喜歡的名字。
如果不是在軟體上反覆確認過,我是絕對不敢相信它們就是與多年前我家籬笆旁邊那片灌木同族的。
02
我是徹底中了《增廣賢文》那句"錢財如糞土"的毒,對我家園子裡的花我喜歡薔薇、喜歡木槿、向日葵、還喜歡指甲花,園子外面的菊花也是喜歡的,就是沒有喜歡過金銀花,我覺得它俗氣。
後來在不知道是誰的詩歌裡看到「忍冬花」,我覺得「忍冬」這兩個字有一種文人自虐的美感,我就喜歡文人那種躲在書齋裡不為名利所動、享受孤獨的樣子,我想忍冬應該是一種開在冬天的、極有品格的花吧,但我料定這是我不認識的花,我以為它生長在寒冷的山上。
後來讀到餘秀華的詩句:"蛙鳴漫上來,我的鞋底還有沒有磕出的幸福,這幸福是一個俗氣的農婦懷抱的新麥的味道,忍冬花的味道,和睡衣上殘留的陽光的味道。"
那麼,這味道我就應該聞到過呀,餘秀華是湖北的詩人,而且跟我屬於同一個地區,她那裡有的花我不會不認識吧。於是,我在網上查忍冬花,才發現原來就是我們園子裡曾經種過的金銀花。
人的意識和意願是不同的,意願是一種主動的思想活動,而意識是被動形成的對某件事或某些人的印象。就像一種一直覺得很俗氣的花布被我漂亮的閨蜜做成了一件時尚的襯衫,因為喜歡餘秀華,因為覺得她超凡脫俗,我立馬對金銀花產生了好感——它叫忍冬!
03
毫無疑問,餘秀華在「口朝黃頭背朝天」的田間生出那麼多奇思妙語來不能不讓我驚為天人,但更讓我在內心想要靠近她的是她寫詩的過程,我幾乎將這當成是一種我自己可以得救的某個碼頭。
和她一樣生長在湖北農村的我,7歲下地插秧,小學看到的雜誌只有《收穫》和《人民畫報》,初中的時候翻過《故事會》,見過而已,其實讀得很少。
當時小說是被老師禁止的,說耽誤學習,還怕我們胡思亂想。寫作文的時候語文老師讓我們參考《中小學生作文選》,我看過幾篇,當時就否定了,覺得特別幼稚,根本不是我內心要的那種表達。
於是,我成了一個沒有條件閱讀,也沒有意願閱讀的人。中學的時候被數理化壓得喘不過氣來,更不用談什麼閱讀了。
上大學後回到中學看老師,語文老師問我有沒有寫文章發表,我非常愕然,這怎麼可能呢?我學了工科,沒有任何文學功底,就憑中學那點千字作文的本事還可以發表文章?
我不知道詞牌名,不知道賦比興,也不知道散文的結構與小說寫作方法,但就像老師期待的那樣,寫作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夢想。
餘秀華有多少閱讀我不知道,但我從她的詩句裡讀到更多的不是引經據典,也不是被規定了的格式,而是現實生活記錄和生命最真實的愛與痛。她不是被文學知識馴化出來的詩人,而是因為寫字太艱難選擇了文字精煉的表達方式,她得到了老師的表揚:「你真是一個可愛的小女生,生活裡的點點滴滴都變成了詩歌。」
於是,我們都知道了,這個可愛的小女生她的思維模式是這樣來的,是要用最少的文字表達生活的點點滴滴。我看到了沒有通過專業馴化出自內心的文字力量。
她足以讓我對詩學理論產生懷疑,她足以讓沒有文學基礎的我有一種得救的感覺。在中學的時候同學們按照老師寫作文的方法總是很難完成800字的文章,而我每次總是超過1000字,同學們問我該怎麼寫,我說:「你不要考慮怎樣開頭,如何結尾,結構什麼的,你就把你想要跟我說的話寫在紙上就可以了。」
「比如我讓你說說你爸爸,你肯定有很多話說,說他長得怎樣,性格如何,還會講你爸爸跟你和周邊人的小故事來驗證他的性格。但一旦老師讓你寫《我的父親》的時候你肯定就要饒頭了。你要考慮如何開頭,怎樣結尾,每一段寫什麼,你要照顧文章的主題,時間就那麼多,等你考慮清楚那些條條框框,寫出來的東西一定就是拼接式的不生動了。」
這便是我喜歡餘秀華的原因,也是我突然就喜歡了忍冬的原因,雖然沒有她的天賦,卻知道了寫作不一定要專業,也不一定要從師,用心表達生活和感受也未嘗不可,我會覺得有某種跟她同源的喜悅。
04
當然,餘秀華還不是我喜歡忍冬的唯一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這個名字跟我的小侄女的名字很近。
我侄女叫「傲寒」,因為出生在早春,而且出生的時候家裡又比較貧寒,於是哥哥給他取了這個名字。
其實我當時是不同意這個名字的,因為我認為你出生的時候第一次叫的名字會莫名地跟隨你一生,我這個感覺不止一次被驗證過。比如我出生的時候爸爸回老家了,媽媽懷著我,頂著一包衣服,牽著哥哥回到娘家,她感覺自己在逃難,於是,我一生下來就叫「逃難」,於是,我一生都在漂泊。
還有,表妹出生時,因為她上面有個哥哥生病沒有救活,而她是個女兒,舅舅給她的第一個名字叫「輸兒」,後來她總是一副弱弱的樣子,面對生活的艱辛,她一次次努力,一次次認輸,再一次次努力。
後來表姐有了孩子,是我們下一代的第一個孩子,表姐坐船回到娘家生的,媽媽就給孩子起名叫」旅洋「,而這個孩子現在的狀態是很多時間都在外面旅遊,總是一副飄洋過海,風塵僕僕的樣子。
我對名字的寓意從來深信不疑,我上小學時就很認真地給自己和表妹起了學名。
所以,侄女出生時,我就說:叫她「歡喜坨」吧。但來不及了,孩子出生之前哥哥就想好了名字,我是搶不到第一了。不過「傲寒」這個名字苦是苦一點,但堅韌美麗,又不像梅花那樣好好的被舊時代的人叫得太多了,仿佛存放在「家春秋」時代的一樁心事,走不到今天的都市中來。
現在,忍冬這個名字在我心裡有了一種特別的感受後,我覺得「傲寒」這個名字有了更加美好和脫俗的含義。
05
我不是寫科普文章,但我也唯恐出錯,因為我在網上沒有搜到一張島上這些樹的忍冬圖片,沒有這樣像樹根一樣強健的枝幹,像巨傘一樣的形狀。
而且忍冬的名字是耐寒的,《神農本草經》稱其「凌冬不凋」。農諺也稱:「澇死莊稼旱死草,凍死石榴曬傷瓜,不會影響金銀花」,但我看到的這些樹冬天是落葉的,它們也是在春天裡發芽的。
我也查不出是什麼品種,網上說忍冬科包括大約800種植物,其中樹形忍冬是最優良的品種,不僅具有很高的醫用價值和觀賞價值,還有防沙固土的作用。
只是這白色的、黃色的金銀花,這紫紅色的樹枝和夏秋之交是結出的紅色果實,如果它不是忍冬又能是什麼呢?如果說有什麼不同,那就是這個島上的忍冬更有傲人之氣吧。
終於,我給在荊州的同學發了一條簡訊,他大學的專業是植物學,很快便收到了非常專業的回覆:「是金銀木,木本。」
金銀木和金銀花株型不同,金銀木是木本植物,金銀花是藤本植物;它們的花型也不同,金銀木花朵散漫,金銀花偏緊湊;金銀木成熟的果實紅色偏暗,金銀花的果實顏色是深褐色;金銀木需要醫生指導配合其他中藥服用,而金銀花可以單獨衝泡。
還好,金銀木的花也叫忍冬,「忍冬科忍冬屬落葉灌木,高達6米,莖幹直徑達10釐米;小枝短而中空,嫩枝有柔毛。凡幼枝、葉兩面脈上、葉柄、苞片、小苞片及萼簷外面都被短柔毛和微腺毛。冬芽小,卵圓形,有5-6對或更多鱗片。」這一次不會混了。
嗯,你可以認為我是邀你來這樸實的公園裡看這迷人的小島,賞這一季的繁花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