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少年常樂遊
近日二刷知否,看到老太太被康姨母下毒這一段,真真把我氣壞了,全靠了明蘭機智,化險為夷。
明蘭這時正大著肚解決完英國公獨女張大娘子和國舅爺寵妾滅妻引發的難產禍事,才剛剛參加了耳二人的喜宴,接著便被老太太那邊壽安堂的人通知老太太病倒了。
通知明蘭的時候也是說郎中也沒判斷出個所以然來。
後來請了太醫,太醫當著盛紘和大娘子的面不好說什麼,只說病情穩定住了,明蘭小小地試探,太醫也只說一時半會也說不清。
明蘭這便明白,「說不清」說不清這三個字意味深長,這位太醫見多識廣,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都自有分寸,當時張大娘子難產便是這位太醫坐鎮,明蘭是知道的。
於是無論心裡再焦躁都壓制了下去,不再追問,但是卻沒有放太醫走,以祖母夜裡發病為緣由留下了太醫。
剛一離了盛紘和大娘子的視線,明蘭就趕忙將壽安堂圍住,避免洩露風聲,這才小心翼翼地探問太醫,太醫才說出老太太更像是中毒了的實情。
在明蘭的盤問下,下人才回憶起是大娘子給送的果子出了出了問題。
接著,在太醫的診斷下,才知這點心裡竟然被下了銀杏芽汁液,幸而是老太太不貪食,若是多吃兩口,都有可能立即斃命。
知道這些後,明蘭極其生氣,叫小桃找來屠二爺圍了院子,避免有人通風報信。
第二天一早,便去與盛紘和大娘子對質,表明一定會致康姨母於死地的決心。隨後,在王家未來前,便未雨綢繆地扣來了康姨母的心腹祈媽媽的兩個兒子,最後逼供出了整個犯罪過程。
原來在兩個多月前,康姨媽便派兩個管事去做這件事。
那個製作下作藥丸丹劑的老道便是由「客」尤大介紹給祈家管事的認識的。
那麼是做什麼的呢?不少人對「掮客」這個詞都感到陌生,但是換個稱呼也許就明白了。如果放在娛樂圈,「掮客」就會被稱為「經紀人」,放在在房產營銷中則被稱為為「中介」。
《辭海》中關於「掮客」的解釋十分簡單:「客,原指為他人搬運貨物上山,以賺取辛苦費的人。也指替人介紹買賣,以賺取佣金的人。」這寥寥幾字的解釋雖然很簡單,但「掮客」這個詞根植於「漢字文化圈」這片廣闊的文化土地上,亦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其中。
很多方言裡對掮客這類人物也有特殊的稱呼,比如東北地區一般把從事中介活動的人叫「拼縫」。這「拼縫」也叫「拼板」,最早其實是木匠工作中的一個程序,是指木匠實際操作中把兩塊木板用「刨子」刨平,再用的「粘合劑」粘牢固,形成一塊更大的板子。在商業活動中,掮客這類人也正是充當「刨子」和「粘合劑」的。另外比較有趣的是上海土話裡把掮客稱之為「吃白相飯的」。
因為中國倡導中庸的儒家文化,連帶著「掮客文化」也深受影響。
的求生之道除了伶牙俐齒、巧言令色,最關鍵的還要數「人脈」。掮客將自己所擁有的人脈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又一個人脈圈,即通俗來說的「圈子」。掮客這一群體也就漸漸異化出了一種奇怪的文化現象——「圈子文化」。辦什麼樣的事情找什麼樣的人,各種共同利益趨向結合在一起,各種關係的調節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
最後再講一個有關「掮客」的小故事吧。
在鄉下,一個老頭有一個俊朗的兒子。突然有一天,一個找到老頭,對他說:「老人家,我把你的兒子帶到城裡去工作吧?」老頭氣憤地說:「不行,絕對不行,你滾出去吧!」這個人說:「如果我在城裡給你的兒子找個媳婦,可以嗎?」老頭搖搖頭:「不行,快滾出去吧!」這個人又說:「如果我給你兒子找的媳婦,是縣主的女兒呢?」老頭想了又想,終於同意了。
過了幾天,這個人又找到了縣主,對他說:「縣主大人我想給你的女兒尋個青年才俊?」縣主說:「快滾出去吧!」這個人又說:「如果我給你女兒找的對象,也就是你未來的女婿是本城最大商號的大掌柜呢?」縣主想了想,同意了。
又過了幾天,這個人找到了本城最大商號的老闆,對他說:「老闆,你應該馬上任命一個大掌柜!」商號老闆說:「不可能,我為什麼還要任命一個大掌柜呢,而且必須馬上?」這個人說:「如果你任命的這個大掌柜是縣主的女婿,可以嗎?」老闆同意了。
於是,這個鄉下小夥子馬上變成了縣主的女婿,商號的大掌柜。這個掮客分別從老頭、縣主、商號老闆處得到了好處。
歡迎關注我@少年常樂遊,從影視入手,講些有趣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