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直面疫情,怎樣做好自己和家人的心理防護

2020-12-26 騰訊網

疫情已經好轉,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時期,我們怎樣做好自己和家人的心理防護呢?

減緩自己負面的情緒

因為負面情緒是消除不了,我們不能去消除,只能去減緩。要減緩,首先要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怎樣去接納呢?

新冠病毒肺炎是人傳人的一個突發的危機事件,而且我們國家採取了一級響應的機制。讓大家在家進行隔離,不外出,不聚會,出門戴口罩,勤洗手等等這些防護措施。

同時大家對這個病毒就有很多的擔心、每天會關注到很多的負面的信息,這就會增加我們的焦慮和恐懼。新冠肺炎是一個重大的災害事件,人們在面對應急事件的時候就會有相應的情緒反應:會出現不安、恐懼,驚慌等負性情緒反應,產生退縮或逃避等行為。

面對這個現狀大家確實很緊張、擔心。這段時間,我每天下樓倒垃圾,都會戴著口罩,穿著專門的外套、鞋套。戴著手套提著垃圾,不坐電梯,走樓梯去扔垃圾。我這樣做,我的內心也是會有一些擔心和恐懼。

這個春節,從大年初二到現在,我也一直在進行電話的心理援助工作,每天都會接到幾個因為新冠肺炎帶來軀體的不同感受、心理有不同程度恐懼的來電者,說實在的,我聽到更多的是他們對已經確診、疑似的這種恐慌的心理,他們會經過傾訴和心理安撫之後,這種擔心和恐慌會得到一些緩解。

那是他們知道來進行心理求助,有的人沒有或者不知道進行心理救助的,他們真的是默默地在承受著這種心理的煎熬和痛苦。

為什麼會產生緊張情緒,因為新冠肺炎它打破了我們自己原有的平衡和承受能力,超越了我們的應對和預期能力。所以我們會有這些情緒:恐懼、迷茫、焦慮、無助、憤怒、擔心、害怕、憂慮等。在這些情緒當中,有的的確是沒病,可以說是疑心病,這是我們正常情緒的反應。我覺得大家的從眾心理也是有的:比如說大家都在說這個病毒,那您就也會捲入當中,再比如前些時大家會瘋狂地購買口罩、酒精、8.4消毒液等等一樣。

在這裡,我給大家分享一個概念:感覺剝奪

這是心理學家做的一個實驗、參加實驗的學生被關在一個房間裡,戴上手套和眼鏡,讓他們靜靜地躺在那裡,當時大家還挺高興的,因為參與者還有獎勵。但是第二天,有些人就改變了想法。過了幾天之後,大家就有些煩躁不安,精神渙散了,甚至有的人還出現了一些幻覺。這說明大家與外界沒有過多的交際交流時,人們就會出現一些焦慮、憂慮等情緒反應。

大家現在面對新冠肺炎的疫情,健康和自由有了一些限制,擔心會生病、擔心會被傳染,這都是正常的。疫情在蔓延,信息到處都可看到。其實,我們的這種情緒表現是一種保護機制和生存預警。在歷史上,人類產生的恐懼一般有六種:對貧窮的的恐懼,對批評的恐懼,對疾病的恐懼,對失去愛的恐懼,對年老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目前大家對新冠病毒產生的就是對疾病、失去愛、死亡的這些情緒。那在這次抗擊疫情中,我們大家也看到和感受到了,國家和政府採取了方方面面的一些管控措施。

對新冠肺炎來說,防控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免疫力。在家裡,抽菸、喝酒、熬夜,都是降低免疫力的不良的行為。我們可以嘗試著做一些室內的運動,也可以在家裡聽聽音樂、繪畫,看看美劇、玩玩遊戲,看看好的書籍,把自己的煩惱和焦慮寫在一張紙上,來放空一下自己的心理,尋找家人朋友同事的支持。也可以打心理援助熱線,現在地方以及全國都開通了心理援助熱線,基本上都是24小時的,您可以撥打這個電話。總之,就是做自己的喜歡的事情和沒有完成的事情,從而來轉移我們對新冠肺炎的注意力,減緩或降低我們的負性情緒。

我們剛才說提高免疫力,免疫力喜歡什麼呢?它喜歡營養均衡的飲食,喜歡充足的睡眠,規律的生活,喜歡快樂的心情免疫力還想喜歡運動。心情愉悅了,我們身體內在也會產生免疫力。理解、支持、愛、樂觀向上的心態,才能更好地對抗新冠病毒。我一直覺得正能量的人走到哪裡,哪裡就歡迎。走到哪裡,哪裡就受益。走到哪裡就能照亮哪裡,哪裡就會有光,就有溫暖。

當我們的孩子問其有關新冠肺炎的這個問題時,這個時候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機會。我們可以趁機給孩子進行生命安全的教育,教他們怎樣愛惜自己的身體,珍惜自己的生命,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從此改變壞的習慣。

我們自己可以靜下心來列一個計劃清單:比如說近期、近幾年、進入中年後、老年後的計劃,甚至一生的計劃。

我們可以去審視一下自己的現在是什麼狀態,和愛人的關係怎樣,和父母的關係怎樣,和兄弟姐妹的關係怎樣,和上級領導、同事的關係怎樣,自己的職業發展定位是什麼,孩子的教育計劃是什麼?

疫情結束後自己的打算是什麼,是否好好帶著家人去看一看祖國的大好江山,領略一下美麗的風光。

想一想我們宅在家的意義,戰勝疾病付出的代價是什麼,我們一定要聽政府的,一定要戴口罩,不能給國家添亂。那結合到自己,要愛自己,接納自己的情緒,允許自己的有不快樂,允許自己的有七情六慾,學會在危機中成長,讓自己變得更成熟一些,看問題更理性一些。我們一定要戰勝新冠肺炎,不僅要生存下來,還要活得更好。

當家人有急躁的情緒時,我們要和家人好好溝通,不能用情緒來溝通,要有技巧地進行溝通。比如說:孩子不願意呆在家裡,老人出門不願意戴口罩等等。總之要和善地達到勸阻的效果。

我們平時都忙於工作,盯著看手機。在這個時刻允許和自己獨處一會。請大家和我一起做,請輕輕閉上您的眼睛,做三次深呼吸,伸出您的雙手交叉放在胸口,和我一起說:親愛的身體您好,前段時間我很焦慮,很恐懼,惹您生氣了,可是您一直不離不棄,時刻陪伴著我,對不起,請您原諒我,原諒我在這個情緒中呆的太久了。現在我已經接納了自己,理性認識了焦慮和恐懼,我要和您一起好好地活著,健康快樂地活著,愛惜您,善待您,感謝您。和父母、家人、孩子、好好相處,用愛自己和他們的方式去戰勝新冠病毒,學會在危機中成長,在成長中學會面對危機。親愛的身體,謝謝您!我永遠愛您!

(湖北省紅十字會心理救援隊 心理諮詢師 季青華)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社會心理自助手冊》,作者中國紅十字會。

親人焦慮明顯,我們如何從心理上提供幫助?

疫情中我們很多人原有的生活和模式被打破了,由此產生了嚴重的焦慮情緒,從心理危機幹預的角度講,我們可以聚焦在疫情讓他們失衡、失控上,就是要讓他重獲平衡和確定感。焦慮源於未知和不確定性,比如說疫情初期,很多人擔憂這個病毒到底有多厲害?到底怎麼傳播?有些人覺得可能相互看一下,或者走路路過都會傳染。

後來,國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國際疫情形勢嚴峻,就提出了「內防反彈,外防輸入」,那很多人又擔心了,疫情會不會反反覆覆?國外來中國的人是不是都是高風險?也有人會擔心病毒變異的問題,病毒一旦變異,是不是現在的防控措施就無效了?還有無症狀感染者,是不是自己無意中就已經接觸了他們,從而被感染了?還有很多和實際的學習、生活、工作等相關,比如要中考、高考了,卻遲遲不開學,怎麼辦?連續放假好幾個月了,自己的工作怎麼辦?不能正常工作,房貸車貸怎麼還?由此種種,引發了他們內心的焦慮和恐懼。

可以主要圍繞三個方面幫助他們。

1、認真傾聽、共情回應。他的焦慮總有他的理由。我們要讓他非常安全的、自然的把所有的內心想法不受阻礙地表達出來。我們要用心傾聽,並更多的給予理解和接納,他才能表達出來,這是最重要的。

2. 個人獲得確定感。這個確定感主要圍繞三個方面提供支持:

(1)給予心理支持,就像心理諮詢師給他鼓勵、肯定等等。

(2)幫助他一起找到一些相關的社會支持系統。誰都有親朋好友,可以通過電話等方式來溝通。危機幹預可以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資源,不要受限於只是一對一。

(3)確定的信息支持。信息選擇是非常重要的。要選擇官方的確定信息,政府目前做的舉措,鍾南山、李蘭娟等權威專家提供的信息等。這些是可以獲得確定感的。

這三個方面可以讓他有相對的確定感。無論是對疾病的本身還是對社會的管控,政府採取這些防控措施,就是讓我們有更大的安全感。全員動員起來了,就會讓我們更加安全。這個疾病也就相對更可控了,這樣大家心裡也會更踏實。

3. 一般化技術。疫情期間,大家的生活模式都發生了改變。如果我們的親人、朋友因此出現一些心理問題,我們可以用一般化技術來應對。我們可以告訴他們,目前所處的困境和出現的一些心理反應,是大多數人在疫情期間都可能遇到的,這些問題和反應也是面對疫情時人們常見的一些表現,他們所感受到的一切負面感受都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通過努力而改變的。這些負面感受都是暫時性的,並不是我們生命的全部。

—END—

文章內容來源於「疫情防控紅十字心理援助」微信公眾號

青春廣南

關注「青春廣南」微信公眾平臺有驚喜喲!

消息 | 交流 | 分享

相關焦點

  • 疫情「心理應激」是自我保護!心理專家教你如何化解家人心理危機
    疫情期間,心理問題常表現為將疫情威脅嚴重化、緊張焦慮,各種軀體不適、失眠、反覆關注疫情信息、過度消毒防護等,嚴重時甚至影響到正常的生活狀態。面對疫情,任誰都會產生恐慌心理,擔心自己不知何時已被「誤傷」。但與其惶惶不可終日,不如先讓自己平靜下來,大家都明白,感染與否的結果並不會因為恐慌而改變。我們能做的最有意義的事,就是要學會對自己進行心理調適。
  • 健康科普——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更好地做好健康防護?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針對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應該如何做好防護措施?公眾該如何提高健康防護意識,養成勤洗手、咳嗽和打噴嚏時注意遮擋等良好衛生習慣和行為呢?快跟小編一起,聽聽專家怎麼說!
  • 防控疫情 我們共同行動
    為進一步做好我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凝聚文明力量,齊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市文明辦發出如下倡議: 一、責任擔當,做好引領。深刻認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堅決有力。
  • 面對疫情別忘做好心理防護:被要求隔離的你能做什麼?
    面對疫情別忘做好心理防護  莫鵬  新型冠狀病毒來得猝不及防,人們對於病毒的認識及防護卻無法一蹴而就,需要不斷研究及更新。在疫情面前,每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可能出現緊張、焦慮或恐慌等情緒,感染者憂心自己的病情進展,未感染者也在擔心自己或家人會成為下一個感染者。
  • 疫情防控心理幹預和疏導要做好
    張 敏攝  緊張、恐慌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突出的心理健康問題,為此,心理危機幹預和疏導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一個好的心理狀態,對於工作、生活乃至身體情況都會產生積極的正向能量。在抗擊新冠肺炎這場戰「疫」中,心理波動是每個人都要過的一關。怎樣建立好心態?怎樣調節不良情緒?哪些人群有可能發生異常?本期邀請5位精神衛生領域專家,和您聊聊如何調適人們的心理情緒。
  • 「紅雨傘」心語|第1期 抗擊疫情,女性自我心理防護的幾點建議
    、易發脾氣等心理情緒甚至出現一些強迫或消沉等行為女性該如何做好自我心理防護呢?在家庭抗擊疫情中女性發揮著更重要作用為了幫助廣大女性朋友們提高自我心理防護的思想認識關愛自己的心理健康做好自己的心理防護2追憶曾經的美好時光「宅」在家裡,可以翻出自己過去的書信、照片、筆記本,或者給自己留下美好記憶的玩具、服飾、紀念品等物品,邊整理邊追憶,讓自己沉浸在過去的美好裡。特別是自己戀愛的甜蜜回憶,可以和家人一起進行分享。
  • 疫情防控丨收藏!疫情防控個人防護一篇搞定
    疫情持續科學防控個人防範注意事項目前,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氣勢洶洶,國內散在病例偶有發生,正值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新冠肺炎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防控形勢嚴峻。
  • 【秋冬季疫情防控】疫情防控個人防護,一篇搞定!值得收藏
    疫情持續 科學防控個人防範注意事項目前,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氣勢洶洶,國內散在病例偶有發生,正值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新冠肺炎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防控形勢嚴峻。佩戴口罩,是預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護自己,又保護他人。公眾應根據不同疫情風險等級和所處環境選擇適宜防護級別的口罩,不過分追求高防護級別。1.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的情況下,可以不戴口罩。
  • 疫情防控常態化,如何呵護心理健康
    【權威發布】  5月1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學生該如何做好心理調適,社會大眾如何調整面對負面信息的心態,以及如何理性認識散發疫情,避免恐慌等心理問題,回答了媒體提問。
  • 疫情防控個人防護,一篇搞定!
    疫情持續 科學防控個人防範注意事項目前,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氣勢洶洶,國內散在病例偶有發生,正值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新冠肺炎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防控形勢嚴峻。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大部分情況下人們可以摘掉口罩了,但有些特殊行業和場所仍然需要戴口罩。(一)什麼情況下需要戴口罩?
  • 疫情防控思政大課500字 黨員大學生思政疫情防控學習心得800字
    疫情防控絕不是虛張聲勢,更不是自欺欺人。不是簡單動動嘴皮子、發點「虛功」就能防控到位的,也不是胡亂猜疑、盲目臆測就能一勞永逸的。據新聞報導,近日,一部分居民患上了「焦慮症」,「疑病」心理日趨嚴重。針對這些情況,各級黨委和政府應該周密部署、科學防控,做到全方位考慮,該動腦的時候要動腦,該出手的時候要出手,不搞「假把式」,也不做「花架子」,把如何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撫人民群眾的心理作為首要任務和重中之重。同樣,地方居民也應該端正心態,嚴格按照科學防護指南,做到不信謠傳謠、不製造恐慌心理,有問題要提早報告、尋求幫助。  嚴把關口,持續增「壓」。
  • 全國老齡辦: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做好老年人照顧服務工作
    當前,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廣大老年人特別是獨居、高齡、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在生活、就醫、照護、心理健康等方面面臨一系列實際困難和問題。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全國老齡辦印發《通知》,對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的老年人照顧服務工作作出部署。
  • 疫情防控心不慌!團鄭州市委開通24小時免費心理服務熱線
    共青團鄭州市委供圖人民網鄭州2月4日電(王佩)疫情考驗著我們的防控能力,同樣也考驗著我們的情緒和認知。對廣大群眾來說,抗擊疫情,除了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項規定做好日常防護,心理防護也很重要。為此,鄭州共青團充分發揮12355心理諮詢專業優勢,在全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同時,引導全市廣大青少年、家長及群眾消除焦慮、恐慌心理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有需求的青少年、家長及市民群眾都可以隨時撥打以上熱線號碼。相關的心理困惑、煩惱、痛苦,都可以向熱線傾訴。
  • 疫情防控志願者需做好個人防護
    疫情期間,來自基層社區的疫情防控志願者,承擔起體溫檢測、信息登記、站崗執勤、巡邏等任務,工作中志願者應注意做好自身防護。工作時必須穿戴好醫用防護口罩或醫學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工作服等個人防護用品。佩戴口罩時注意分辨正反面,一般兩面中顏色較深的朝外,顏色較淺的對自己,有金屬條的部分戴在鼻子上,並順著金屬條輕輕按壓,確保口罩上方不露出空隙。在需要摘下口罩時,不要用手接觸口罩外層,以防汙染雙手。口罩屬於一次性用品,建議每半天更換一次。講究咳嗽禮儀,在咳嗽、噴嚏的時候,用彎曲肘部捂住鼻子,而不要用手或袖口。咳嗽、噴嚏時,使用紙巾或手肘掩蓋口鼻,不要朝向有人的地方。
  • 疫情「心理應激」是一種自我保護
    疫情期間,心理問題常表現為將疫情威脅嚴重化、緊張焦慮,各種軀體不適、失眠、反覆關注疫情信息、過度消毒防護等,嚴重時甚至影響到正常的生活狀態。  面對疫情,很多人都會產生恐慌心理,擔心自己不知何時已然「中招」。但與其惶惶不可終日,不如先讓自己平靜下來,大家都明白,感染與否的結果並不會因為恐慌而改變。我們能做的最有意義的事,就是要學會對自己進行心理調適。
  • 關於做好佳木斯市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倡議書
    為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降低因人員流動、聚集導致病毒傳播風險,在元旦、春節、學生寒假即將來臨之際,佳木斯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特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務必保持高度警惕,積極做好個人防護,嚴格遵守防疫規定,不可放鬆警惕。在此向廣大市民朋友發出如下倡議: 一、如非必要,儘量減少外出旅行。不要到中高風險地區旅行,儘量避免跨境旅遊。
  • 【疫情防控】面對疫情,「娘家人」送你一份心理健康處方
    《面對疫情,送你一份心理健康處方》作者:豐翎張家港交通廣播《健康生活》節目主持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心理健康處方庚子鼠年春節,一場突如起來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打破了節日本該有的歡樂和祥和。每天不斷刷新的疫情信息以及由疫情帶給我們的不確定、不安全、不放心都讓我們產生了巨大的心理應激壓力,這些壓力嚴重地影響著我們的身心健康。面對疫情如何做好心理防護?這份心理健康處方請收好!
  • 首本英文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指導讀物正式出版
    人民網北京2月22日電 (記者 李琰)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如何做好自我防護是防控工作的重要環節。為了給眾多在華外國留學生及外國人士提供準確、規範的防護安全指導,提高共同抗疫的信心和決心, 陝西省翻譯協會會長、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胡宗鋒教授、英語系主任蘇蕊博士和房亞老師響應國家號召,與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合作,翻譯了該社最新出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導手冊》(A Guidance Manual On Mental Health During the NCP Outbreak
  • 面對疫情如何做好心理防護?這份「心理處方」請轉需
    1.3如有潛在接觸史,需留意自己的症狀,必要時自我隔離,積極就診,目前網絡就診平臺已開放——隔離傳染源。2、做好心理上的自我調整2.1相信政府所公布信息的權威性,不要輕易相信未經核實的信息,更不要以訛傳訛,也需要給自己設置一個關注的頻率,適時輕視一下,做一些可讓自己更開心的事情。
  • 疫情來襲,延吉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紮實做好防控工作
    連日來,延吉口岸迎來新春返鄉過節客流高峰,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延吉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堅守崗位、忠誠履職,採取多項措施積極應對防範,確保口岸通關安全順暢。節日期間,延吉邊檢民警堅守口岸查驗一線,在完成日常勤務工作的同時,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主動與黨委政府、機場公司、海關、航空公司等職能部門建立疫情防控通報制度,迅速設立臨時隔離點和專用防疫通道,加強重點疫區有關人員的隔離管理,嚴格落實執勤現場每日消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