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放】讓經典不再遙遠丨貝多芬唯一傳世歌劇《費德裡奧...

2020-12-21 澎湃新聞

【直播回放】讓經典不再遙遠丨貝多芬唯一傳世歌劇《費德裡奧》昨夜冰城首演

2020-12-20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 年是 " 樂聖 " 貝多芬誕辰 250 年,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全世界的交響樂團都在通過演繹 " 樂聖 " 的作品來紀念這位偉大的作曲家,從 " 貝一 " 到 " 貝九 " 交響曲、" 第一 " 到 " 第五 " 鋼琴協奏曲,這些作品展示了貝多芬對生活和藝術的追求與熱愛,更展現了貝多芬面對挫折與困難所展現出的不屈精神和堅韌毅力。然而在貝多芬的眾多音樂作品中,有一部作品國內交響樂團鮮少進行演奏堪稱 " 滄海遺珠 ",那就是 " 樂聖 " 創作的唯一一部歌劇作品《費德裡奧》。12 月 19 日,音樂會版《費德裡奧》將首登哈爾濱音樂廳,用經典歌劇唱段驚豔冰城樂迷的雙耳。

女扮男裝救愛人 劇情有點意思

歌劇《費德裡奧》講述了貴族弗洛雷斯坦含冤入獄,他的妻子萊奧諾拉女扮男裝,化名費德裡奧的她,暗中潛入監獄營救丈夫,最終令弗洛雷斯坦倖免於難,並得以脫罪平反的故事。其實女主角才是本劇的第一主角," 費德裡奧 " 是女主角萊奧諾拉的男扮女裝的化名,歌劇原名就是《萊奧諾拉》,後來才更名《費德裡奧》,也與女扮男裝這一劇情相吻合。

眾大咖雲集 冰城上演視聽盛宴

此次歌劇《費德裡奧》音樂會版冰城首演,由著名指揮大師、哈爾濱交響樂團藝術總監湯沐海執棒,率領具有百年歷史的哈爾濱交響樂團擔任演奏。特邀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授王威、深圳歌劇舞劇院歌劇團獨唱演員王一超、旅美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張玫瑰、國家大劇院常駐歌劇演員扣京、德籍華裔男中音歌唱家李楊、中央歌劇院歌劇團獨唱演員宋灃潤、天津歌舞劇院男中音歌唱家王來,7 位聲樂大咖加盟助陣。

指揮大師湯沐海透露,主演王威、王一超等均有過德國留學的經歷,純正的德語發音定會高度還原歌劇《費德裡奧》的故事情節,讓冰城樂迷 " 聲 " 臨其境。

音樂會版本性價比更高

音樂會版本的《費德裡奧》更加注重音樂性,只是表演形式有所改變。不同於 " 正劇 " 性質的歌劇,音樂會版歌劇通常少了 " 正劇 " 中的舞美、演員甚至服裝等完整的表演類元素。雖然看上去 " 簡化 ",但歌劇作品中的精華——全劇的經典唱段都會保留。

此外,音樂會版歌劇非常看重曲目的呈現,在以往的歌劇演出中觀眾整場都看不到 " 藏 " 在樂池的樂隊演奏,可謂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在音樂會版歌劇中,樂迷可以將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樂隊演奏上,著名指揮大師湯沐海與百年交響樂團的默契配合,也將為樂迷展現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

點擊下圖觀看直播回放↓↓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於秋瑩 / 文

原標題:《【直播回放】讓經典不再遙遠丨貝多芬唯一傳世歌劇《費德裡奧》昨夜冰城首演》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貝多芬的遺產︱《費德裡奧》:「拯救歌劇」的時代回聲
    從古至今,維也納不缺世界級的藝術家,但貝多芬卻是不可替代的裡程碑式人物。我們一般會提及鋼琴家貝多芬、交響樂作曲家貝多芬;但對於歌劇作曲家貝多芬,大家似乎就略顯尷尬之色。為何?貝多芬的確在歌劇方面有爭議——作為「高產」的作曲家,創作涵蓋幾乎當時所有體裁,但歌劇僅有《費德裡奧》一部。數量少,質量如何?《費德裡奧》這部歌劇誕生後的幾次「首演」都戰果不佳。
  • 貝多芬誕辰250年︱《費德裡奧》:「拯救歌劇」的時代回聲
    我們一般會提及鋼琴家貝多芬、交響樂作曲家貝多芬;但對於歌劇作曲家貝多芬,大家似乎就略顯尷尬之色。為何?貝多芬的確在歌劇方面有爭議——作為「高產」的作曲家,創作涵蓋幾乎當時所有體裁,但歌劇僅有《費德裡奧》一部。數量少,質量如何?《費德裡奧》這部歌劇誕生後的幾次「首演」都戰果不佳。
  • 今天,我們如何紀念貝多芬?丨從早上8點到午夜,16小時音樂會不曾間斷
    今年恰逢著名作曲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從16日早晨8時至晚間24時,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聯合阿基米德APP、話匣子FM,攜手百位音樂家,向全球同步直播「貝多芬在中國」
  • 湯沐海執棒哈響、深交 130名樂手奏響貝多芬「命運」之章
    2020 年正值貝多芬誕辰 250 周年,為了紀念這位命途多舛又才華橫溢的 " 樂聖 ",本次音樂會特地選擇了貝多芬具有代表性的三部音樂作品——歌劇《費德裡奧》序曲、《C 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 到此一遊|從音樂會、博物館到奇特展覽,在維也納聆聽貝多芬
    地點:維也納亮點:音樂會、博物館今年是音樂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作為貝多芬重要作品的創作地和首演地,維也納將在秋天舉辦一系列展覽和音樂會。比如,維也納湖畔劇院將舉辦音樂晚會,上演貝多芬唯一的歌劇《費德裡奧》;從10月開始,鋼琴家魯道夫·布赫賓德將在維也納音樂廳演奏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11月下旬,在聖史蒂芬大教堂可以聽到《C大調彌撒》。有趣的是,芬克劇團將以貝多芬的住址為出發點,帶來流動劇場巡演,一個真人大小的貝多芬人偶會在不同日期和地點出現在遊客面前,伴隨著音樂,帶遊客穿越時光。
  • 全球近百位音樂家12小時接力直播 用音樂溫暖世界
    2020-04-23 16:07圖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北京時間8時至20時,一場名為「用音樂溫暖世界」的線上音樂會在12小時內不間斷直播。這場音樂會由上海歌劇院院長許忠與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聯合發起,柏林愛樂樂團、巴黎管弦樂團、英國皇家歌劇院、澳大利亞歌劇院等全球十餘個國家知名樂團、劇院近百位音樂家參與接力。這場大直播是許忠在兩個月前發起的「為中國抗疫加油」全球音樂大接力的延續。許忠說:「當時,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很快響應,為中國加油。如今,在全球疫情的陰霾之下,我們在音樂中團結起來,互相關心,彼此支持。」
  • 貝多芬都寫在這首歌裡了
    原創 乘以0 經典947說到德語藝術歌曲,大家首先想到的也許是舒曼、舒伯特,或者晚期浪漫派的馬勒、雨果·沃爾夫等德奧巨匠,卻往往會忽視貝多芬。誠然,在藝術歌曲的創作數量上貝多芬或許不及他們,但面世的作品同樣有著極高的藝術水準。
  • 感受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特徵
    莫扎特的作品數量驚人,他最大的成就在於歌劇創作,他一生中創作近20部歌劇,成為德國歌劇的奠基人。另外,莫扎特在器樂方面的成就也不容忽視,他將協奏曲固定為呈示部和華彩樂段的形式。他的創作是歐洲音樂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貝多芬,德國作曲家。他既有古典樂派的特徵,又在其後期作品裡影射了浪漫派的感覺。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是時候扒一扒他那些鮮為人知的小秘密了!
    而在貝多芬出生那個年代,德國人的習慣是孩子出生的第二天到教堂裡接受洗禮,因此歷史學家認為貝多芬是12月16日出生的。 曾為一隻死去的狗狗寫過音樂 眾所周知,貝多芬從很小就開始學習音樂,會鋼琴、風琴和小提琴。在七歲那年,舉行了人生中的第一場音樂會。11歲,成為宮廷管風琴手和中提琴手。
  • 董俊傑執棒陝西交響樂團演繹貝多芬經典
    12月16日晚,由天津交響樂團團長、指揮家董俊傑執棒,陝西交響樂團演出的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系列音樂會(二)在西安曲江音樂廳奏響。小提琴演奏家,中國音樂學院管弦系主任黃濱;大提琴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大提琴教授、博士生導師、大提琴教研室主任馬雯;旅美鋼琴演奏家,中國人民大學藝術教育中心副主任、音樂系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張放與陝西交響樂團攜手,在「樂聖」貝多芬生日當天邀請古城樂迷一起跨越時空,重溫經典。
  • 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貝多芬的一生
    貝多芬受到經營維也納兩個大歌劇院的布勞溫男爵的委託,去創作一部歌劇。腳本由法國劇作家布依提供,這就是《萊奧諾拉》,亦是貝多芬唯一的一部歌劇作品。一生唯一的歌劇《萊奧諾拉》完成:《萊奧諾拉》第一稿完成,全劇分三幕,講述的是一位婦人為了拯救身陷囹圄的丈夫,而化身潛入獄中的"無間道"故事,這樣的題材在當時非常受到歡迎。
  • 走近愛樂系列——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音樂會
    本場星廣會,上海愛樂樂團將在指揮家張誠傑的率領下,攜手鋼琴家江晨為大家呈現貝多芬的力量之聲,展現作曲家變幻無窮的管弦樂色彩及音樂中的樂觀精神。《萊昂諾拉第三號序曲》是貝多芬一生唯一創作的歌劇《費德裡奧》的四部序曲之一,貝多芬為這部歌劇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先後進行三次修改,每次修改都伴隨著一部新的序曲誕生,這次演繹的就是第三次修改後的結晶。
  • 史上最高評分電影的歌劇片段,是誰唱的?
    貝多芬 & 勃拉姆斯CD3 共有 7 首歌,其中有 6 首都是貝多芬之作,它們分別來自卡拉揚與柏林愛樂樂團 1987 年發行的《艾格蒙特》以及卡爾·裡赫特與慕尼黑把和樂團合作的《C 大調彌撒》。
  • 明天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直播音樂會曲目單在此
    2020年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之際,經典947攜手百位音樂家開創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領跑「貝多芬誕辰日」。明天,澎湃新聞將全程直播。海報設計 吳思敏據悉,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頻率聯合阿基米德APP、話匣子FM,將於貝多芬誕辰紀念日當天向全球同步直播《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通過「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
  • 誕辰250周年|打卡貝多芬生前的足跡
    他叫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如今到波恩旅遊觀光的人,大多會參觀貝多芬故居。貝多芬的故居坐落於加塞路黑瓦紅牆、約三四層高的民宅群中,故居由兩座建築組成。當年貝多芬出生時其雙親住在後座,前座當時是一家餐館。這其中也少不了貝多芬留下的足跡……03貝多芬紀念碑地址:貝多芬廣場(Beethovenplatz)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他克服了成為貝多芬途中的障礙
    在美國作曲家、作家揚·斯瓦福德為其所作的傳記《貝多芬傳:磨難與輝煌》之中,講述了貝多芬歷經磨難,最終成就輝煌的一生。數百年來,貝多芬和莎士比亞都被提升到經典的地位,而在斯瓦福德看來,他們的確具有著無以倫比的共性:「兩人都太粗獷強健,以至於不可能被這些鎖鏈限制。最後,他們都以喜劇結束創作,知道喜劇的深刻不遜色於一切,藝術同時是無意義的遊戲和超然的象徵。」
  • ...百位音樂家領跑「貝多芬誕辰日」: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獻耳畔盛宴
    今年恰逢偉大的作曲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聯合阿基米德APP、話匣子FM,於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紀念日當天8:00至24:00,向全球同步直播《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以「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的形式,從音樂家、學者
  • 華格納的最後一部歌劇丨《帕西法爾》欣賞指南
    這部作品的另一個特別之處在於它是華格納為拜羅伊特劇場特別量身定製的唯一一部歌劇。由於拜羅伊特劇場搭建本身花銷巨大,經過多年的贊助資金籌集一直未能得以建成。最終,依靠路德維希二世持續不斷的捐贈,拜羅伊特劇場於1875年完工。華格納的妻子科西瑪(1870年與馮·彪羅離婚,隨後嫁給華格納)在劇場建成後據理力爭,堅持《帕西法爾》在拜羅伊特演出,且只能在拜羅伊特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