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世界的個體力量有時候可以超過集體的力量,再加上它的社會結構非常穩定,所以其中各個人物實力的強弱完全可以從他們的地位的高低中看出來。而地位的高低可以從作者的旁白和書中人物的互動中分析出來。下面我就從高到低大概分析下書中有過具體描寫的人物的地位。
首先地位最高的西遊三巨頭。
西遊記中地位最高人物有三個,分別是玉皇大天尊、如來佛祖和元始大天尊。
玉皇大天尊也就是玉皇大帝,如來佛祖曾說過他歷經一千七百五十個天地輪迴大劫,才能在這一紀元執掌三界權柄。不論是道門神仙還是佛門天王都要在玉帝手下做事,聽從玉帝的號令。所以玉帝的地位最高毋庸置疑。
如來佛祖是佛門之首,統領佛門,書中多次描寫如來佛祖一道佛旨下去取,天庭神將都不敢違背。並且在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玉帝派去靈山求救的使者也要等如來召請,才能見面。可見,如來佛祖的地位和玉帝不分上下。
元始大天尊是道門之首,書中描寫得較少,描寫元始權柄相關的只有蕩魔天尊曾將玉帝旨意和元始大天尊符召奉為同一等級遵守,但僅此一例就可見看出元始的地位不在玉帝之下。
其次是西遊三巨頭的副手們。
西遊記中地位第二檔次的人物比較多,但是具體有過描寫的不怎麼多,可以列出來看看。他們分別是太上老君、觀音菩薩、鎮元子、東來佛祖和太乙救苦天尊。
太上老君是三清之一,地位僅在元始大天尊之下,孫悟空說過太上老君曾開天闢地,甚至將他與如來佛祖並列。所以,太上老君的地位只稍遜於西遊三巨頭,可算是第二檔次中最高的一位。
觀音菩薩神通廣大,孫悟空曾說過她是七佛之師。並且在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觀音菩薩和太上老君是平輩論交。
鎮元子是地仙之祖,自成一派,但是也不敢違背元始大天尊的簡帖。而觀音也對悟空說過自己也要讓鎮元子三分。可見,鎮元子的地位差不多和觀音菩薩一個檔次。
東來佛祖也就是彌勒佛,他是佛門中唯一一個下死力阻攔如來佛祖主導、觀音菩薩執行的取經事業的人物,如果不是孫悟空機靈到處找幫手來填彌勒佛的後天人種袋讓彌勒佛投鼠忌器,說不得取經事業就到此為止了。所以,彌勒佛的地位最高只低如來佛祖半檔,最低也和觀音菩薩一樣。
太乙救苦天尊是九靈元聖的主人,而九靈元聖之所以下界是因為看守九靈元聖的獅奴偷喝了太上老君送給太乙救苦天尊的酒喝醉了。太乙救苦天尊對此並沒有隱瞞孫悟空,直接就說出了太上老君的名字,可見太乙救苦天尊並不怵太上老君。所以,太乙救苦天尊的地位不會低太上老君一個檔次。
接下來就是西遊記中具體執行權柄的人物。
西遊記中地位第三檔次的人物是西遊記社會的中堅人物,是西遊記世界中檯面上的高層人物,數量比較多,我這裡撿一些主要的說下。他們分別是顯聖二郎真君、齊天大聖、牛魔王、九頭蟲、金翅大鵬、九靈元聖。
二郎神之所以能夠去和孫悟空對壘花果山是因為觀音菩薩的舉薦,而舉薦一般來說都是地位高的對地位低的來說。所以二郎神的地位低於觀音菩薩。但是,二郎神對於天庭命令是聽調不聽宣,說明二郎神的地位起碼比那些天兵天將要高。
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曾與二郎神全力打過一場,這一仗兩人手段盡出,都奈何不了對方,最後還是太上老君一記金剛琢,才給二郎神機會抓住孫悟空。所以,孫悟空要論地位是和二郎神一個檔次的。
牛魔王儘管是妖怪的扛把子之一,但因為沒有後臺的,最後被佛門出動大軍聯合孫悟空給收服了。孫悟空在這場戰鬥中用出壓箱底的法天象地神通,可見牛魔王可算是和他一個檔次的。
後面的九頭蟲在孫悟空和二郎神聯合抓捕的情況下逃了一命。儘管這次行動中孫悟空和二郎神只用常規的本領,但是能夠在這種情況下逃得一命,勉強也可以和他們算一個檔次了。
後面的金翅大鵬和九靈元聖都能抓住沒出全力的孫悟空,也算一個檔次。
再接下來就是九曜星君和二十八宿星官以及三十六雷將以及四大天王和佛門金剛還有豬八戒。這些人的相同點就是都不是孫悟空的對手。人數太多,姑且算是第四檔人物。
最後第五檔就是那些五方揭諦、四值功曹、護教伽藍、沙悟淨以及那些謀算唐僧元陽以期成為太乙天仙的妖怪們。這些人物大概只是剛剛脫離凡物的範疇,算是神佛中的墊底。
西遊記中人物實力的高低大概就和上述地位的高低差不多,分為五個檔次,孫悟空只能算是中間一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