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少,壽命更長?保持這4個飲食習慣,或才是你長壽之道

2020-12-15 快問醫生

在一些動物,如嚙齒類動物、果蠅等身上做實驗時,發現節食的情況下,這些動物的壽命會更長。

而且營養協會也一直認為每餐只吃七八分飽,才是健康之道,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去研究壽命與飲食之間的關係。

有些人認為人的壽命與一生的飲食有很大的關係,人一生都有一個固定的飲食量,超過了這個量,壽命就結束了,所以平時吃得少,壽命會更長。

吃得少,壽命更長?

雖然說限制飲食量,減少食物的攝入,能降低人的體重,減少肥胖的機率,從而減少一些慢性疾病的發生,從而能延長人的壽命。

但是根據深入的研究發現,如果嚴格控制了飲食,會影響到人類腸胃功能和免疫系統,從而導致腸胃功能更容易衰退,而且免疫力也會下降,尤其是對於青少年,這樣反而不利於他們的成長發育。

所以想通過嚴格控制飲食,延長壽命的辦法並不可取。

保持這4個飲食習慣,或才是長壽之道

1. 晚餐的時間儘可能提前

吃晚餐的時候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睡眠質量、腸胃功能、肝腎功能,如果吃晚餐的時間過晚,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導致消化不良,而且還會導致睡不著,增加尿路結石等疾病的發生。

而且一個人的睡眠質量不好,還會直接影響到人的內分泌系統,從而影響人的健康。

所以儘可能提前晚餐的時間,儘可能在下午6點前吃晚餐,那樣可以在入睡前將食物消化掉,減少身體的負擔,同時也不會影響睡眠。

2. 餐前喝點溫開水

在餐前喝點溫開水,不但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而且能增加飽腹感,減少食物的攝入,更不會因為餓肚子而狼吞虎咽。

而且多喝溫開水,可以有效排出體內毒素,減少疾病的發生。

但是要注意不要餐後馬上喝水,要不然會增加腸胃的負擔,更不利於身體健康。

3. 改變吃飯順序

肥胖是導致多種疾病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控制體重還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發現,改變吃飯順序能有效控制餐後血糖及控制人的體重,從而能有效減少一些慢性疾病的發病率。

吃飯的時候先吃進去一些蔬菜,調動腸胃的蠕動後,吃得4~5分飽後再攝入肉類,最後攝入主食,那樣不但可以減少每餐熱量的攝入,而且營養也比較均衡,更不會覺得餓肚子,對於人類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4. 養成少食多餐的習慣

嚴格控制飲食是不現實的,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糖尿病患者,只是控制好每餐的攝入量,儘量少食多餐,那樣不但可以控制好每天熱量的攝入,而且想吃東西的時候可以少量攝入,幸福感會更強,從而更有利於控制飲食。

所以養成少食多餐的習慣才是控制熱量攝入的根本方法,也是最可行的一個方法。

人以食為天,如果長期控制一個人的飲食,還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情緒,從而更不利於身心健康,只有合理調理飲食,保證營養均衡的同時,使人幸福感滿滿,那才更有利於身體健康,延長壽命。

相關焦點

  • 日本人長壽,與他們吃的食物有關?健康飲食大多有這4個特徵
    綜合各項統計資料發現,日本是全球最長壽的國家之一,人均壽命高達84.2歲。同樣是東亞人種,中國人目前的平均壽命也提高到了76.4歲。儘管中國人的預期壽命已經有了非常大的增加,但與日本人相比還有將近8歲的差距。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差距呢?
  • 男人過了40歲,如果還有這4個表現,恭喜,你的壽命可能會更長!
    男人40歲以後,若還有這4個表現,偷著樂吧,說明你的壽命會更長!男人過了40歲,如果還有這4個表現,恭喜,你的壽命可能會更長!一、肺活量大大多數人的肺活量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肺活量也表現出男人的健康程度,大部分長壽老人都能夠保持年輕時的肺活量,肺活量也是檢驗衰老的重要依據之一。
  • 50歲後,壽命長的人往往有這5個表現,若都有,恭喜你與長壽有緣
    而長壽恰恰是很多人追求的一種狀態,關乎於健康的長壽,其實和很多方面都有關聯,比如說接下來要說的這5個表現。50歲後,壽命長的人往往有這5個表現,若都有,恭喜你與長壽有緣吃得好,睡的香俗話說:「每天睡得好,八十不顯老」,擁有充足且高質量的睡眠,是健康的重要前提。50歲後,隨著身體機能的下降,會出現減少食慾、失眠、睡眠質量不好的狀況。
  • 4大錯誤飲食觀念,讓你很難長壽!90歲老人分享長壽食譜
    說起健康、長壽之類的話題,除了基因這個繞不開的影響因素之外,大家最關心的可能就是飲食習慣對於壽命地影響了。這幾種飲食習慣,讓你與長壽無緣!1.長期偏食比如特別愛吃甜食或者口味很重、吃得過鹹的人,很容易誘發高血壓、高血脂、胃癌等疾病,喜愛煎炸、燻烤以及醃製食物和酸菜的人,患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統疾病的概率升高,容易影響壽命。4.
  • 90歲巴菲特:喝可樂,吃麥當勞,竟如此長壽?只因保持4個小習慣
    如今,他老人家已經90歲高齡了,但是他仍然每周要吃三次麥當勞,每天要喝三杯可樂。有很多人都會好奇,早已經進入耄耋之年的巴菲特,為什麼吃著很多不健康的食物卻仍然能夠每天清醒高效的管理公司?他又為何如此長壽?
  • 日本人平均壽命長的原因找到了,或跟三個飲食習慣有關,不妨借鑑
    日本人平均壽命長的原因找到了,或跟三個飲食習慣有關,不妨借鑑自從人類出現以來,健康長壽就一直都是每個人追求的終極目標,可是早些年一位各種條件限制,所以人們的壽命長度也並不理想,當時一日三餐無法保證,而且醫療水平也比較落後,所以人們的平均壽命只有
  • 給你一個管住嘴的理由:少吃點可能讓你更長壽……
    有人認為,想要身體好,就要多吃點,但研究證實,少吃點兒或許能讓你更健康,更有助於延壽。 增加果蠅中Sestrin蛋白的含量,就能夠延長其壽命,同時保護這些果蠅免受高蛋白飲食對壽命縮短的影響。研究團隊還進一步證明,Sestrin蛋白是在果蠅腸道幹細胞中發揮作用,從而改善果蠅健康狀況。
  • 那些年被誤會的碳水化合物:「衝繩飲食」教你吃出長壽
    原創 水母 時光派 收錄於話題#實用指南41個@水母營養學助力抗衰老吃得好一點,老得慢一點健身人士「聞之色變」的碳水化合物,搖身一變竟成了長壽藥方?10份碳水1份蛋白的「衝繩比例」為我們揭開探尋以久的長壽奧秘?聽聞於此,筆者趕忙多吃兩口大米飯,真香~言歸正傳,碳水也不是樣樣都好:一邊為你補充能量,一邊叫你嗜甜如命,一邊助你精神抖擻,一邊又害你肥胖三高……實在是讓人又愛又恨!俗話說得好,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其實在營養學中還有一種耍流氓的方法,那就是拋開膳食模式只談營養素。
  • 體重與壽命有關係?體重保持在什麼範圍內,更容易長壽?
    其實,肥胖影響的不僅僅是形象,對健康的影響,才更應該被關注,很多疾病的發生,與肥胖都有關係,若想減少產生相關問題,就要保持良好體重。肥胖會引發相關疾病,就會給壽命帶來不好影響,有人提出體重與壽命有關係,真的是這樣嗎?接下來就讓我們好好了解一下。
  • 香港人均壽命居全國之首,醫生:港人的養生習慣,很多人應該學習
    如果問你哪裡的人最長壽,肯定會有人說是日本。但是在最新的一份數據中顯示,香港才是人均壽命最長的地區。香港人均壽命為84歲,而內地人均壽命在76.1歲,香港人均壽命居全國之首。我們都知道影響壽命的因素有很多,但是生活飲食習慣佔據的位置是比較高的,所以想要找出香港人長壽的原因,我們不妨嘗試從以下四點出發。香港人更喜歡喝早茶近幾年內地出現了很多粵式風情的茶餐廳,這是沿襲了香港人的飲食習慣,很多對香港有憧憬的人都會去試一下。不管在影視劇還是現實生活中,香港人喝早茶的習慣深入人心。
  • 想要長壽,生活習慣排首位,這5個好習慣或會對長壽起到促進作用
    導語:據調查表明,現在社會上過百歲的老人有很多,這些老人之所以能夠長壽,他們都是有秘訣的,那就是他們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且將好的生活習慣持之以恆,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態的話,你也能像他們一樣長壽,所以要想延長自己的壽命,就要在健康方面做出努力!
  • 不愛運動的日本人,壽命卻能名列世界首位?只因他們擁有這些習慣
    確實日本是世界上公認的長壽之國,平均壽命可以高達84.2歲,穩列第一,其中男性可以達到81.1歲,而女性平均壽命能達到87.1歲,而我國平均壽命才能到76.4歲。可是日本人卻不是很愛鍛鍊,全國僅有四成左右的人進行積極鍛鍊。這真是讓人大跌眼鏡,因為在我們常人的認知裡,生命在於運動,只有加強鍛鍊才能身體健康,延長壽命,為什麼放之四海公認的道理,到了日本卻行不通了呢?
  • 體重居然和壽命有關!體重保持在什麼範圍,才更可能長壽?
    多數人減肥都是衝著保持身材而去,體重下降,身材恢復以後,又會開始暴飲暴食,致使體重反反覆覆的上升,又反反覆覆的下降,如此折騰總會讓身體受到傷害,對壽命也有一定影響。控制體重顯然不是胖了再減這麼簡單,而是要長期保持合理健康的習慣,以維持體重處於正常範圍,因為體重不僅影響到了身材,還和壽命息息相關。年輕人經常會出現的問題就是體重超標,過於肥胖的身材將會使得脂肪對身體的壓力增加,促使內臟提前衰老。體重過於肥胖的人總會比處於正常範圍內的人,更易遇到慢性健康問題,比如糖尿病。
  • 吃「低碳水飲食」會縮短壽命?想要長壽,吃主食前記住這兩點
    還比如在養生界中,流行的「低碳水飲食」不僅在我國十分流行,還風靡全球,可這種方式真的好嗎?低碳水飲食是什麼?大概還有很多人不知道低碳水飲食到底是什麼,其實它的定義非常簡單,所指的就是低碳水化合物,通過限制碳水化合物的量,從而增加蛋白質攝入量。
  • 50歲後,若能把體重保持在一個標準內,長壽也許不會離你很遠
    同樣,保持標準體重也是一些進入天命之年的人的目標,常言道,千金難買老來瘦,控制好體重就是守住健康,壽命也會更長。壽命跟體重的關係是什麼?50歲後,體重保持在多少才能更長壽?舉個例子,如果一個老人今年58歲,體重65kg,身高1.7m,那麼根據上述計算方法,他的BIM值就是65/(1.7*1.7)=22.49,體重處在正常範圍之間,死亡率比較低,壽命會更長。
  • 為什麼香港人壽命最長?原來和早餐有關,照著吃,你或許也能長壽
    對於香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即使是沒有去過,也被它的聞名世界的美食以及購物天堂,這些響噹噹的名號給震撼,當然這離不開人們的努力。這不最近有摘了一個頭銜「全球最長壽的地區」,按理說香港的繁華,離不開人們的辛苦奮鬥,壽命會受到影響,卻是最長壽的地區,這主要還是和香港的飲食習慣有關。
  • 不吃晚飯可以減肥還有助長壽?你還真的是想多了,當心「傷身」
    眾所周知,吃飯要三餐有規律,要細嚼慢咽,要葷素搭配,粗糧細糧合理均衡,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不要吃得過於重口味,不要暴飲暴食,更不要飢一頓飽一頓的,這是很「傷」身體的。老人言: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那麼晚上不吃晚飯,是對身體好還是不好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日本人長壽或與飲食有關,不妨了解下
    日本人的飲食習慣也是非常有講究,也是奠定其長壽的基礎,不妨了解一下。日本人每天要吃上30種以上的食物日本人在飲食方面特別講究,首先是喜歡生吃,比如生魚片、牛肉也不像我們這樣要全熟才吃,即使是各種蔬菜也有生吃的習慣。事實上,這樣的習慣可以更大程度上保持了食物原有的營養價值,免遭破壞。
  • 吃得越多死得越快,揭開猴子「八分飽」長壽的秘密
    本篇是「秩序下的人生智慧」之「吃出長壽」的第三篇,揭開美國200隻猴子「八分飽」長壽試驗的秘密,探討吃得越多死得越快,養生瞎折騰的問題。前兩文分別講了「養腸胃」和「喝水生津」的內容,這一篇講怎樣遵循科學規律,科學地吃,吃出長壽人生。
  • 日本人的飲食習慣與健康長壽的秘訣
    日本人的平均壽命高達82.7歲,是世界之最。讓人感到奇怪的是,日本人對事物是非常迷戀的,原來這要歸功於日本人的飲食習慣和日本傳統飲食的熱量小,營養價值高。清淡少油是典型的日本飲食的特徵之一。儘量保持原料固有的味道及特性,這些做法決定了日本飲食必然具有少油、新鮮、清淡的特點。在典型的日本料理中,重要的是如何運用保持原材料本身的味道,因此,多採用生的,或是稍稍煮一下就食用的做法。蛋黃蛋白一起食用的「生蛋」便是其中一種較具代表性的吃法。生食成為保持食物原味的最好食用方式。以刺身為例,日本人將新鮮的魚、貝類等海鮮切成大小適中的片狀,再蘸上調味料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