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網絡知名作家仲念念的一篇文章,講述一對脫口秀夫妻程璐和思文從夫妻到兄弟的故事。
為了不影響彼此作息和工作習慣,他們結婚不久便通過友好協商採取了「分房睡」,用他們的話說,夫妻之間最好的相處模式,不應該是競爭,而應該是彼此成就。
只是,這對彼此成就的夫妻,共同走過了最難的時光,卻還是輸給了漫長的時間。
2020年7月23日,程璐在微博上宣布:「我和思文經過友好協商,確實已經辦理了離婚手續,從夫妻做回了兄弟。我倆一直是生活密友,事業夥伴,今後也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彼此成長。」最後程璐說:「婚姻不在,兄弟還在。
」然後,思文回覆說:「是真兄弟了,加油。」
按照現代年輕人思想開放的程度,程璐與思文這對從夫妻到兄弟的伴侶,他們相處與解決問題的模式似乎沒有什麼不好,彼此尊重、友好分手,即使不能再做夫妻,也能成為最好的朋友。
看起來結果不錯,可仔細想想,這樣的結果難道真的那麼瀟灑圓滿,不留遺憾嗎?我總感覺不是那麼回事。
這個看似灑脫事例的背後,總感覺到有一種說不出來,讓人隱隱作痛的感受在裡邊。
在我的觀念裡,作為夫妻,就應該是同林鳥,就應該相濡以沫、形影不離,更不要談什麼「分床睡」「分房睡」了。
如果作為夫妻,都要這樣的保持距離,連影響對方休息都害怕,大氣小氣都不敢出,那算什麼夫妻啊!更像是外交場面和外交禮節,連最好的朋友都不像。
這樣相處的夫妻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友好的分手。
現在,經常看到網上那些打著關心中年夫妻健康的文章,其中就有勸說人到中年應該「分床睡」的,藉口也是為了保持中年人良好睡眠,為健康著想。
我仍然覺得這是一種誤導,最起碼也是有偏見的。
今年疫情期間,武漢某醫院裡的一對老年夫妻同時感染了新冠病毒,老大爺呼吸困難住在重症病房,在搭著呼吸機的情況下,堅持要醫護人員將自己的老伴推到跟前。
醫護人員勸大爺說那樣不好,老伴看到他這個樣子會傷心,而且按照重症監護規定也不允許這樣做。
老頭對醫護人員說,他跟老伴生活了一輩子,最了解她,她現在看不到自己才是最難受的。
後來,醫護人員經過請示醫院允許,兩個老人終於在重症監護室相見,奇怪的是,老頭在見到老伴後一下子安靜了許多。再後來,老頭積極配合治療,竟然轉危為安,從重症室轉到普通病房與老伴住在了一起。
我覺得這樣的夫妻才像是真正的夫妻,才能白頭到老一輩子不分離。
真正的夫妻並不是害怕相互打擾,恰恰相反,他們需要不斷「打擾」對方,既有鍋碗瓢盆交響曲,也許還有吵吵鬧鬧床頭吵架床尾和。除此之外,兩個人還有可能成為夫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