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永城市舉辦「老家河南,豐收中原」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陳集鎮農民現場展示該鎮特色農產品。
用稻草、秸稈搭建的豐收景觀引人注目均為王錚孫海峰攝
□本報評論員
又到秋分,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如期而至。優質農產品展,農民趣味運動會,給農業技術能手頒獎……連日來,我省各地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致敬辛勤勞動的農民,唱響「慶豐收、迎小康」的好聲音。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河南的糧食、肉、蛋、奶等產量位於全國前列,既是「中國糧倉」,也是「國人廚房」「世人餐桌」,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對全國影響舉足輕重。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聯合國敲響全球糧食危機的警鐘,但我國社會始終保持穩定,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穩定供給功不可沒,「糧安天下、中原擔當」的重要意義,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鄉村振興中實現農業強省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關懷河南「三農」工作,並寄予厚望。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河南視察指導,強調「糧食生產這個優勢、這張王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視察時強調,「牢牢抓住糧食這個核心競爭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指出了農業大省的責任,指明了河南發展的優勢和潛力。牢記囑託,奮勇爭先,我們用鐵肩膀牢牢扛起農業大省的責任與擔當。
實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工程,用好無人機、手機等「新農具」,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2%,糧食產量連續3年超過1300億斤;統籌抓好「戰疫情」與「搶農時」,今年夏糧產量達750.75億斤,再創歷史新高。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農業大省正在強起來。
推廣產業扶貧、溝域經濟、電商扶貧等模式,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年均減貧110多萬人;「四優四化」打造現代農業品牌,「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新農人」領銜「多彩田園」建設,食品加工業產值過萬億,農產品出口到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種地越來越有奔頭。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河南農民正在富起來。
抓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打造生態宜居鄉村。9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85%的縣建立了城鄉一體化保潔機制,新縣田鋪大壪村成為遊客「打卡地」,林州市躋身全國農村清潔型先進縣。濃濃的鄉情躍入眼帘,河南農村正在美起來。
歡慶豐收迎小康,更好的日子在前頭。鄉村振興戰略照亮千萬鄉村的未來,5G等新技術給農業現代化插上新翅膀,守好「三農」基本盤,河南擁有無可比擬的時與勢。讓鄉村振興戰略同脫貧攻堅戰略有效銜接,倡樹豐收不忘節約的社會風尚,形成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的濃厚氛圍,我們定能把氣勢磅礴的「豐收交響樂」,譜寫在中原的千裡沃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