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響樂《紅樓夢》世界首演,將越劇、民樂和說唱鑲嵌其中

2020-12-18 瀟湘晨報

為紀念徐玉蘭先生誕辰100周年,由胡詠言、於陽、劉力作曲的交響樂《紅樓夢》11月15日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世界首演。作品共分六個樂章,以獨特視角闡釋中國傳統文化。演出採用四管交響樂隊編制,並在此基礎上融入合唱隊、中國戲曲獨唱、部分中國民族器樂等元素。

作品由胡詠言執棒上海愛樂樂團演奏,歌唱家韓蓬擔任男高音,「賈寶玉」角色由越劇演員王婉娜擔任,浙江音樂學院合唱學院擔任混聲合唱,此外演出中還有民族樂器三弦以及琵琶加盟。這樣的編制在音色搭配、樂隊動態等方面,呈現出萬花筒般的聲音可塑性。

「《紅樓夢》原著太龐大、太浩瀚,這次我們創作的同名交響樂從中採擷了一些角度。」胡詠言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坦言,交響樂創作經歷了化繁為簡的過程,把音樂主題主要聚焦在小說《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和賈寶玉身上。「作品還融入了越劇《紅樓夢》的元素,也有新創作的說唱段落來體現時代感,希望能吸引關注音樂、戲曲、文學的觀眾群體。」

把越劇的演唱像珠寶一樣鑲嵌在交響樂中

「徐派唱腔有十分剛烈的因素,魅力無窮,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創作交響樂《紅樓夢》,受到戲曲的影響很大。」胡詠言說,早在2017年,越劇《紅樓夢》主演、越劇大師徐玉蘭的兒子俞小敏就有了發起創作交響樂《紅樓夢》作品的想法。

深受母親影響,俞小敏從小就聽越劇、愛越劇,尤其是由母親主演的《紅樓夢》。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讓俞小敏一定要在今年將交響樂《紅樓夢》呈現出來——2020年是母親徐玉蘭的百歲誕辰。他想代表千千萬萬的越劇愛好者,為母親獻上一份特別的禮物。

經過將近兩年多的籌備,俞小敏發起成立了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徐玉蘭藝術專項基金,由徐玉蘭藝術專項基金特別委約,找來了胡詠言、劉力和於陽,一同做這件充滿挑戰的事。2019年,他們找來了100多頁的越劇《紅樓夢》樂譜簡譜,還多次觀看越劇《紅樓夢》電影。之後,一行人前往徐玉蘭的家鄉富陽、越劇發祥地嵊州採風學習,參觀越劇博物館和學校,也在現場聆聽了越劇《紅樓夢》。

「我們在嵊州請了一位越劇弟子來唱《紅樓夢》。中間有大段唱腔,沒有伴奏,完全是清唱。傳統藝術真的了不起!」當時獲得的震撼讓劉力記憶猶新,這個唱段也被保留在作品中。「本來我想每句都有轉調,但發現效果不好。所以作品裡凡是張嘴演唱,原本是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於是,越劇的演唱就像珠寶一樣鑲嵌在交響樂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其實,越劇和交響樂的結合頗有難度,因為交響樂有邏輯有主題,結構複雜。於陽表示,交響樂的創作要遵循其特有的音樂規律。最終,交響樂的第四和第五樂章借鑑了越劇《紅樓夢》中「金玉良緣」「哭靈出走」的選段,不僅啟用越劇演員演唱的戲曲部分來體現徐派的經典唱腔,還融入了琵琶、獨唱、合唱等元素。

「交響樂《紅樓夢》絕非在越劇基礎上進行簡單改編,而是一部保留了越劇韻味的交響樂作品。」在胡詠言看來,對于越劇的忠實愛好者來說,這部交響樂中的部分段落能讓他們感到足夠親切;對於平時接觸越劇機會不多的年輕人來說,則可以領略越劇的獨特風情。

用豐富的音樂層次來展現東方審美和人物之魂

胡詠言不僅僅是交響樂《紅樓夢》的作曲者之一,還兼任此次世界首演的指揮。他參與創作的原因之一,是自己已執棒了許多國外作品,因此期待指揮一部優秀的中國作品。創作和練習的過程,讓胡詠言不斷刷新、加深對《紅樓夢》的理解。

胡詠言用「我的紅樓夢」來形容自己創作的部分。「我不只關注小說《紅樓夢》,還對作者曹雪芹的人生經歷、內心世界很感興趣。事實上,關於曹雪芹的個人生平缺乏很多資料。」因此,胡詠言讓曹雪芹成為第一樂章的主題,融入了作曲者對這位作家的想像和挖掘。他為交響樂中曹雪芹的出場,搭配了三弦——一種音質硬邦邦、富有京味兒的樂器。

由於《紅樓夢》故事中蘊含著多種不同的人物性格、情緒與衝突,因此交響樂希望通過豐富的音樂層次來呈現這種複雜性。除了使用四管交響樂隊編制以外,作品還有其他創新之處。

比如,為了表現「元春省親」這一原著中最盛大輝煌的場面,作曲者寫了多段大合唱,不僅增添了作品的氣勢,也增加了排演的難度。又如,為了更好地展現「金陵十二釵」幽深的內心世界,採用兩個圓號、兩個豎琴、一個長笛、一個英國管的室內樂編制,以晦暗、壓抑但卻極富美感的音樂色彩,訴說了作曲者對她們的悲憫與愛憐。

在交響樂的終章,用胡詠言的話來說,奏響了為《紅樓夢》送葬的輓歌。「比如使用木魚刻畫了寶玉出家的音樂畫面,還製造了雷鳴與風聲,讓這部作品結束在不了了之、無可奈何的氛圍中。」

(來源:文匯網記者:姜方)

【來源: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交響樂《紅樓夢》15日晚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首演 越劇名段嵌入其中
    為紀念越劇大師徐玉蘭誕辰百年,交響樂《紅樓夢》將於11月15日晚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首演。作為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多年來給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帶來持續不斷的靈感。這一次,交響樂《紅樓夢》挖掘傳統文學、戲曲寶藏,用世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
  • 「越·聚黃金一代」越劇展演將亮相申城
    屆時,越劇《家》、(袁範版)《梁山伯與祝英臺》、連臺本戲《甄嬛》及(經典版)《紅樓夢》將先後上演,為觀眾帶來多場視聽盛宴。 舞臺上再次匯聚趙志剛、單仰萍、許傑、陳湜等首演陣容,令人感慨之餘也充滿期待。 《梁山伯與祝英臺》是越劇舞臺最經典的劇目之一。但此次演出奉獻給大家的是演出相對較少的袁(雪芬)、範(瑞娟)版。這一版本也是在1953年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基礎上整理再現。主演章瑞虹和方亞芬雖然在各自舞臺上塑造過無數次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形象,但此次卻是兩人第一次在舞臺上共同演繹全本《梁祝》。
  • 氣勢恢弘旋律優美,大型原創交響樂《重慶組曲》首演
    演出現場2020年的新起點,山城重慶又迎來一部原創重磅音樂詩篇:6日晚,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資助項目、第四屆重慶文化旅遊(冬季)惠民消費季原創舞臺藝術精品劇目惠民展演重點劇目——交響樂《重慶組曲》在施光南大劇院首演。
  • 常州:原創大型古裝越劇《半山亭傳奇》首演
    常報全媒體訊 作為「常州市廉潔文化月」活動的重要項目之一,17日晚,由我市文化館芬芳越劇團排演的原創大型古裝越劇《半山亭傳奇》在現代傳媒中心金色大廳首演。市領導張春福、陳正春和戲迷們一起觀看演出。全劇包含亭悟、還椅、遊河、遺囑、試鍾等五場和尾聲亭別。該劇由市文化藝術研究所青年編劇丁傑創作劇本,邀請著名作曲家金良設計唱腔,原上海越劇院作曲羅維良擔任作曲配器,國家一級演員、我市錫劇名家劉平鴿任導演,國家一級演員、著名「陸(錦花)派」小生許傑任藝術指導。作為我市民間戲曲團隊第一次排演的原創大型劇目,該劇得到多方鼎力相助與支持。
  • 紅學會會長張慶善:越劇電影《紅樓夢》是「經典的改編,改編的經典」
    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說。  在2020年國家圖書館讀書周期間,國圖藝術中心日前策劃舉辦了「光影中的名著·中國優秀電影展映——越劇舞臺藝術片《紅樓夢》及映前導賞」活動,採用展映與導賞講座相結合的方式,邀請到張慶善進行映前導賞。
  • 三代同堂,致敬經典,傳承復排版越劇《祥林嫂》首演
    昨晚,伴隨著經典越劇《祥林嫂》熟悉的主題音樂響起,舞臺深處映出祥林嫂砍柴的剪影,臺下一陣掌聲雷動。在闊別觀眾5個月後,浙江小百花越劇院(浙江越劇團)傳承復排版越劇《祥林嫂》終於在浙江勝利劇院迎來它的正式首演,這也是浙江小百花越劇院疫後復工以來的首次劇場演出。
  • 四部越劇經典匯集明星陣容 「越·聚黃金一代」展演明年在滬亮相
    屆時,越劇《家》、(袁範版)《梁山伯與祝英臺》、連臺本戲《甄嬛》及(經典版)《紅樓夢》將先後上演。同時上越的「新晉一代」的代表楊婷娜、吳群、王清、李旭丹、王柔桑、蔡燕、史燕彬、裘丹莉、陳慧迪、王婕、王婉娜、忻雅琴、唐曉羚、吳佳燕、盛舒揚和特邀的陳湜也一同獻演,兩代越劇表演藝術家舞臺上共綻放6朵梅花和23(17人)朵白玉蘭。明星陣容如此集中地亮相於同一次活動中,為近年來所罕見。而上一次的上海越劇界「梅花齊放」則要追述到10年前2010年的「我們共同走過——上海越劇院梅花獎演員系列演出活動」。
  • ...越·聚黃金一代」越劇名家名劇系列展演2021年初亮相申城舞臺
    屆時,越劇《家》、(袁範版)《梁山伯與祝英臺》、連臺本戲《甄嬛》及(經典版)《紅樓夢》將先後上演,為觀眾帶來多場視聽盛宴。舞臺上再次匯聚趙志剛、單仰萍、許傑、陳湜等首演陣容,令人感慨之餘也充滿期待。《梁山伯與祝英臺》是越劇舞臺最經典的劇目之一。但此次演出奉獻給大家的是演出相對較少的袁(雪芬)、範(瑞娟)版。這一版本也是在1953年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基礎上整理再現。主演章瑞虹和方亞芬雖然在各自舞臺上塑造過無數次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形象,但此次卻是兩人第一次在舞臺上共同演繹全本《梁祝》。
  • 當代越劇《雲水渡》首演:演員摘下水袖,穿上西裝
    中新網12月11日電 12月9日、10日,紹興小百花越劇團歷時一年打造的都市題材、當代越劇《雲水渡》在百花劇場迎來首演。該劇由越劇表演藝術家陳飛領銜主演,青年戲曲編劇、導演、製作人李卓群執筆、執導。演出現場。
  • 浙江交響樂團大型原創交響樂作品《詩路行 運河魂》首演
    12月11日晚,浙江交響樂團的大型原創系列交響樂作品《詩路行》的首部《詩路行·運河魂》在浙江音樂廳成功舉行了全球首演,這也是獻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響應「浙江省詩路文化帶」
  • 四大越劇經典引六朵梅花齊放,「越·聚黃金一代」展演吹響越劇界...
    今天,記者自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獲悉,作為「藝起前行」系列演出活動重頭戲,這場集結越劇6朵「梅花」和17朵「白玉蘭」,匯聚了越劇《家》、(袁範版)《梁山伯與祝英臺》、連臺本戲《甄嬛》及(經典版)《紅樓夢》四大劇目的盛大展演,將於2021年1月4日至10日亮相上海大劇院大劇場。
  • 英文歌劇《紅樓夢》把中國觀眾看哭了 用世界語言演繹中國故事
    《紅樓夢》,在歷經去年9月美國舊金山歌劇院首演和今年3月香港藝術節演出之後,終於來到了國內,在北京保利劇院正式上演。「夢之隊」用世界語言演繹中國故事英文歌劇《紅樓夢》是由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一批華人倡議創作,並由美國舊金山歌劇院製作,主創陣容是被稱為全明星「夢之隊」的海外華人精英藝術家。著名美籍華人作曲家盛宗亮擔任作曲及編劇;另外一位編劇黃哲倫也是美國最著名的亞裔劇作家。著名戲劇導演賴聲川將這次創作定位為:「用世界的語言,演繹最中國的故事。」
  • 越劇名家吳鳳花今晚亮相春晚
    今晚,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將如約而至,它將吸引全球華人的眼光。柯橋越劇名家、梅花獎得主吳鳳花將走上今年的春晚,向全世界展示柯橋越劇藝術的風採。吳鳳花這次在春晚上表演越劇《紅樓夢》中的《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片段,是這次春節聯歡晚會《璀璨梨園》節目的其中一部分。吳鳳花是國家一級演員,省特級專家,曾兩次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她是柯橋區小百花越劇藝術傳學中心黨支部書記。這次她扮演賈玉。這是她第二次走上春晚。
  • 在線看大戲,深青越版《紅樓夢》11日在深圳市文化館影劇院「周末...
    越劇《紅樓夢》享有國際盛譽,越劇人抱著敬畏之心學習與傳承,同時也是票友圈徐、王派票友們必學之選,深圳市青越越劇團自2017年首演《紅樓夢》以來,每次演出都懷著敬畏之心認真演繹。▲深圳市青越越劇團部分團員合影。據悉,深圳市青越越劇團(又名深圳青年越劇團)是近年在深圳乃至全國聲名鵲起的公益性越劇劇團,劇團2014年在深圳成立,由早期活躍於深圳的越劇戲迷骨幹和多位專業越劇演員組成。
  • 熊貓組曲《璽徙喜》丹麥首演(張帥作曲 戴亞演奏 陳琳指揮)
    】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趙旻、院長俞峰高度關注和支持熊貓組曲《璽徙喜》的創作和首演活動。這也是學院中國音樂創作中心自創立以來,繼2018年當代作曲家作品音樂會美國首演大獲成功後,又一次國際進擊!正如學院領導所說,這是一次將中國國寶級動物轉化成沒有國界的音樂語言,通過和世界一流的交響樂團合作,用交響樂的形式演繹中國色彩濃鬱音樂作品的文化互鑑。在國際舞臺上很好地展現了中國當今音樂家風貌,並以此向世界展現充滿時代風貌的中國形象和具有全球價值的中國文化,在世界舞臺上傳播中國聲音!
  • 越劇大師沈月鳳的藝術人生
    記得首演是在杭州大世界,我主演劉胡蘭。那時正值冬天,劇場外飄著鵝毛大雪,但場內觀眾們卻熱血沸騰,人們既為劇情所感動,也為越劇能演出這樣的進步戲而驚訝。有一天,當我演到劉胡蘭被敵人吊打時,一群兵痞突然衝到臺上,用槍柄在我頭上一頓亂打,還將派場師傅抓去坐牢。大家湊錢把遍體鱗傷的派場師傅救出來後,知道城裡待不住了,只好到城郊餘杭、臨平一帶演出。
  • 聆聽九尾狐仙的千年愛戀:民族管弦樂《夢聆湖湘》將首演
    9月10日,劉海哥與胡大姐的故事,又將以全新的形式呈現。當晚,大型民族管弦樂《夢聆湖湘》將在長沙音樂廳首演,擔綱演奏的湖藝民樂團,將以其精湛的演技,讓你在純粹的民樂聲中,聆聽九尾狐仙的美麗千年。 大型民族管弦樂《夢聆湖湘》是湖南青年作曲家周瑜,在其本人2017年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資助項目民族管弦樂《九尾狐仙》的基礎上,創作而成的一部器樂作品。
  • 藝起前行|越劇《山海情深》:講述上海和貴州之間的扶貧故事
    10月17日是「國際消除貧困日」,也是我國第七個「全國扶貧日」,由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委約、上海越劇院之作演出越劇《山海情深》選擇在這一天正式首演。越劇《山海情深》劇照。該劇入選了今年上海首批重點文藝創作項目,此次演出也是「藝起前行——國內優秀原創戲劇舞臺作品上海展演」的劇目之一,並將參加「全國脫貧攻堅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聚焦扶貧故事和農村空巢現象在當下眾多的扶貧題材作品中,《山海情深》有著獨特的視角,也希望用人文關懷講述這個故事。
  • 京城何以出現越劇熱
    越劇誕生於浙江嵊縣,在江浙滬一帶頗為流行,在北方因語言不通而鮮有知音,京城原有的紅旗越劇團也因之解散,但近年來,越劇在京城大有後來居上之勢。究其原因,一是居京的很多南方人渴望再聽鄉音;二是京城一些年輕人先後成了越劇迷。
  • 首演李海鷹新作《珠江交響曲》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素芹)為謳歌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廣東省委宣傳部和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