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妹小我8歲,今年我23她15。
她和普通人不一樣,是一個天性涼薄的人,真正的天性涼薄! 小丫頭出生在05年的秋季,不哭不鬧,特別乖。
因為這樣,爸媽對她的關注度逐漸減少,畢竟,省心! 不需要哄,也不需要玩具,往嬰兒車一扔,大人該幹嘛幹嘛,定時檢查尿不溼就行了。
發展到後來,連餵奶粉都忘過幾次。 我就不一樣,打心裡喜愛這個妹妹。每天上學就期待著快點下課回家抱她。
她開始也只是會用那雙清澈的大眼睛淡淡地看著我,任憑我抱啊,親啊,舉高高啊,都不會笑,也不會哭,木偶一般。
因為中午放學我是回家吃飯的,就把給妹妹餵稀粥奶粉的活都接了下來,到周末更是直接開啟帶娃模式。爸媽亦樂得當甩手掌柜。 我不會把她丟一邊去做其他的,我喜歡對她說話,寫作業就把她和嬰兒車放身邊,一邊寫一邊念念叨。她依舊是木偶般,沒有任何回應,不哭不鬧,也不笑。
這樣過了半年,期間爸媽帶她去醫院檢查過,沒檢查出什麼問題,醫生說只是不擅長表達情緒,長大些就好了。 也許是我通過了她的考驗,也許是我對她的喜歡喚醒了她。
在剛滿周歲不久,就突然會對我笑了。 開始我還以為她終於會笑了,非常高興。然而後來發現,她只會對我笑,對爸媽依舊冷淡如初。
爸媽對此很愧疚,覺得給女兒的陪伴還沒兒子給的多,決定多陪陪她。 可妹妹依舊冷漠,也很好帶。他們還是沒忍住一邊帶她,一邊做其他事,所以慢慢的,又回到原來的模式。
後來學走路,學說話,奶奶和媽媽是主教,我只是參與。所以妹妹雖跟著學,但不會表露情緒。只有我在場她才會看著我笑,或是摔倒了回頭可憐巴巴哭著伸手要我抱抱。 我不在場,她是不哭不鬧的,當然也不笑。 會走路後,小丫頭開始粘人了,走到哪都想跟著,不過她好像知道我要上學,我背書包走,她就不跟了,站在原地呆呆地看著我離開。
所以,有時候我要出門,或者買東西,也會背著書包去,她從來沒有懷疑過。騙過幾回,心生愧疚,就沒有再騙了。
妹妹一點也不好動,很專注很安靜,爸媽帶她去認識其他小朋友,她依舊不感興趣,自己玩自己的。
兩歲生日,爸媽給她買了積木,她一個人默默地在窗邊太陽曬得到的地方玩,幾天後,堆出了一座和她一樣高的小塔。 她很高興拉著我介紹她的小塔:「哥哥…高高塔…太陽陽…~」(當時完全聽不懂) 我自然聽不懂她的牙牙語,只是一個勁誇她聰明。直到有一天,中午放學被老師留下補作業,回家晚了一些。一到家,小丫頭就滿臉淚水撲過來。 我媽告訴我,快中午時,她就會盯著塔看,太陽曬到第三層,就走到門口,因為哥哥要回來了。那天,太陽曬都到了第一層了,還沒見我回家,她就止不住掉眼淚,不停地在塔和門口來回跑。 知道真相我心都化了。
後來,因為這件事,我成績還提高了一些。 她不睡嬰兒床後自然被安排來和我睡。身邊有個小孩我翻身都不太敢,也算幫我糾正了睡姿。她睡覺一定要被抱著,而且她還要抱著我脖子才行,一開始我還真的不習慣。
她上幼兒園,和意料中的一樣,孤僻,安靜。放學爸媽去接,她也不會像其他孩子那樣高興,依舊毫無情緒。(我放學比她晚,沒機會接她) 有一次老師還含蓄地問,她在家裡是不是被虐待… 對於此,爸媽是無奈的,沒辦法,這丫頭只認她哥。
或許,這種情況發生在藝術作品裡,有一定欣賞價值。可是,發生在現實中,就讓人很擔心。一點也不美,我多希望妹妹是個正常的孩子。 那個時候我也十一二歲了,懂事了點。就和爸媽溝通,說起以前是怎麼帶妹妹的。爸媽向我學習,開始對妹妹無微不至地照顧。
也不知道是年齡增長提升了「考驗難度」,還是方法不對,或者妹妹已經不打算接受他們了。始終都是一副冷淡的樣子,甚至對爸媽的關心產生了抗拒。 我們家逐漸陷入了一種憂愁的情緒中,爸媽看到妹妹,會忍不住嘆氣,然後又強裝笑容去和她說話。 這種詭異地氛圍下,我終於崩潰了。有天晚上,妹妹拉著我開心地說老師教他們畫畫,然後拿出彩筆要畫給我看。 我一把奪過她的畫筆和紙,摔在了床上,大聲責問:「你能不能懂點事,你這樣,爸爸媽媽會很難過的,你懂不懂啊?」 那是我第一次兇她,她不知所措,傻愣愣地看著我,一會兒眼淚就滴滴答答直掉。
我心裡被針扎了一下,立即抱著她哄了好久。
之後過了一段時間,某一天,家裡的烏雲一掃而空,因為那次我爸去接妹妹,她居然也和其他孩子那樣笑著撲到爸爸懷裡,然後和老師說再見。
真是個好消息,老媽特地煮了一桌好菜,一家人其樂融融。 只有我感覺不太對勁,因為妹妹對他們和對我不一樣,怎麼說呢,像是模仿別人,不是發自內心。
也許是從未有過的事,當時爸媽沒覺得不妥。 我的言行舉止還是傷害到了她,自那以後就沒見她拿出過畫筆。
果然,後來爸媽也察覺到了不對勁,妹妹對他們太刻意太客氣了,一問之下,才得知,對待爸媽的辦法是向其他小朋友學的,因為怕被哥哥罵。 被揭穿後她又恢復了老樣子,爸媽再次陷入無奈。
在她上小學期間,爸媽和她溝通過蠻多次,小丫頭從開始面無表情地聽,到後來牙尖嘴利地反駁,爸媽也說她不過。 到得最後,會罵她,這才發現,她其實也不怕被罵,只是怕被我罵而已。
那個場面我至今記憶猶新,別人被罵聽不進去會是一臉無所謂的表情,妹妹卻連無所謂這種表情都不會有。 爸媽逐漸不再強求,放任不管了。 反正,我再也捨不得罵她。
那時我讀初中了,不住校,晚上會騎單車回家。到了冬天就很冷,手凍成冰坨。妹妹放學早,回家就燒熱水,為了哥哥回到家可以泡一泡手。 沒人教,是她自己想到的。這樣的妹妹,怎麼捨得罵?除了寵還有其他辦法嗎? 妹妹的成績在班裡常年第一,這讓家庭關係緩和了不少。
不得不說她們那一屆小孩是真的成熟,妹妹長得挺可愛的,三年級就有小男生寫情書給她了。不過嘛,我不擔心。(時間線混亂,三年級八歲了) 我讀高中時要住校了,周末才回家住。每一次周日晚上回校,她總會一邊哭一邊看著我走。學期剛開始時,我真會走不動,為了她請過幾次假。 後來我不會了,心中再不舍,也拿起東西就走,不會回頭,也不敢。
那時我十五歲,身體拔高的同時也開始出現了男生的生理現象,那一周,我回家後,突然向爸媽提出不和妹妹睡了,要一個人睡。 妹妹大哭大鬧,就是不肯。
不過爸媽是過來人,知道我難處,不會任由她耍性子。一頓討價還價後,得出結果,妹妹不用搬出房間,不過以後要睡高低床,妹妹睡上邊,哥哥睡下邊。
買高低床是明天的事了,那天晚上我還是要和妹妹睡。她一直氣鼓鼓的不理我,睡覺時被子一卷背對我。 我心裡有事,一時半會兒睡不著。她睡著後又自動地鑽回我懷裡,和以前一樣抱著我脖子。
看到她眼角的淚珠,我突然間心軟了,她是我妹妹啊,才七歲,最需要愛的時候,我在幹什麼啊。
第二天高低床買回來了。晚間,她踩著恨恨的步伐上去睡覺。 當我睡得迷迷糊糊時,一個小小的身體鑽到被窩裡,我下意識抱住,就聽見她可憐兮兮的聲音:「哥,我一個人睡不著…」 鬼信你,我不在家你不是一個人睡的? 好氣又好笑,不過還是摟得緊了些,輕聲說:「嗯,快睡吧。」 高低床形同虛設,她還是和我睡。不過經過那件事,我心智成熟了很多,將妹妹和其他女孩子區分開。
特別在家裡,看著她鑽到我懷裡,心中會充滿一種特別的溫暖,所有亂七八糟的想法都會被屏蔽掉。
高三時,因為妹妹太黏我了,我周末也要在家學習,爸媽就要求妹妹搬出我房間,自己一個人睡。 她自然又大哭大鬧,這次爸媽沒有協商的餘地,一定要她搬出去,還責令在我學習時不許到這個房間來。
從那以後,就分房睡了。 當然,她有時會抱著枕頭跑來和我睡,也不經常。爸媽碰見也說過她幾次,她哪裡會聽呢。
我去外地讀的大學,她十歲了。爸爸和她送我到學校。路上還好好的,可一到學校傻丫頭就哭了。 她說:這裡是關著哥哥不給她看見的地方。
到了宿舍也是一邊哭一邊幫我鋪床擺放行李,爸爸也是眼眶紅紅的,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出遠門。 宿舍六人我來得最晚,所以大家都知道我有個這麼可愛的妹妹,誇她可愛懂事,還表示羨慕。
因為計劃生育的原因,我的同齡人要麼有個姐姐,要麼獨生子女。有妹妹的比較少見,特別是兄妹。
每天晚上,妹妹都要拿爸媽手機和我打視頻,問問我過得好不好,還會說一些瑣瑣碎碎的小事。 那時候QQ視頻真的是一言難盡,頓卡就不說了,前置攝像頭能把人拍得面目全非。
不過,還是要感謝資訊時代,讓我能在千裡之外和她天天見面。 除了想念,也蠻擔心她的,她對爸媽的態度從冷漠轉到敷衍而已(還是我建議的),也沒聽她說過有什麼朋友。要不是她成績好,這種性格也許會被人欺負。
後來,她喜歡上了看書,平時就愛思考的她如獲至寶,思想很快地成長了起來。我們的對話也從生活中的小事變成了探討書裡的內容。
我很高興她的開竅,希望她真正明事理後明白爸媽的不易,改變一下內心。 結果事與願違,她反而和我說:「哥,我在這個世界上,就你一個親人了。」 ??? 我??? 她平靜而認真:「嚴格意義上,爸爸媽媽對我而言只是有血緣關係,不算真正的親人。」 我心中大亂:「為什麼你會這麼想?他們對你不好嗎?給你生命,養育你長大,從來沒虧欠過你。」 她依舊平靜:「那是他們的義務啊,若當時那個孩子不是我,是其他人,他們也會一樣的對待,恰巧是我而已。」 我問:「我不也一樣嗎,若那孩子不是你,是另外一個弟弟妹妹,我也這麼對待,盡到哥哥的職責而已。」 她笑了笑:「不一樣啊,我那麼不正常,你還是會對我好,這才是親情。爸媽會因為我這樣不想管我,你不會。」 我本想反駁感情是相互的。
她沒給我說話,繼續說:「我小時候明明對誰都冷漠,你卻能一直對我好。後來,他們知道我可以對人有感情,也不願多花耐心,反而叫你勸我。哥,這不一樣的,好嗎。」 「可是…」 她打斷:「哥,因為我知道,就算和你說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你依舊對我好。可是要是角色轉換,我親近的是他們,不是你,說這種話怕不是會被揍。不一樣的。」
我無言以對了。對她的擔心加重了很多。
舍友告訴我,她可能有點兄控傾向,建議我試著談戀愛,看看她的反應。 後來我真的有了女朋友(是真心的,不是為了什麼測試),我把消息告訴她,誰知她也蠻開心的,追問我女朋友的各種情況➕八卦。
一開始我懷疑她是裝的。後來,因為晚上她們兩個都要和我視頻或者電話,難免撞到一起,我就把妹妹介紹給了女朋友。
她們兩個互通了電話,然後女朋友回來告訴我,妹妹好可愛,又很有禮貌,特別喜歡妹妹。 後來她們經常通電,甚至還協商了一下,劃分我的歸屬權,十點前是妹妹的,十點後是姐姐的。
得知妹妹並非兄控,雖鬆了一口氣,但心情反而更加沉重。因為我終於要承認一個事實,妹妹天性涼薄!
她對沒有走進內心的人表現出的冷淡足以讓人望而卻步,連爸媽都沒有,真的不敢想,有誰還可以。
我並非樂觀派,「總會遇到那個對的人」,這種話對我沒有一點安慰效果。常常愁的睡不著覺,畢竟以後我會有自己的家庭,想想她孤獨一個人的場景就萬分難受。
她初中是要住校的,糾纏爸媽給她買了個手機,理由是要和哥哥打電話。 因為不用老是擔心被爸媽聽到,我有時會問一些她感情上的問題,比如有沒有喜歡的男生啊,有沒有交到有趣的朋友啊。
她總是誠實地回答,沒有。
在舍友的建議下,我想到了一個突破口,追星! 她們班蠻多女生追星的,說不定追星可以喚醒她的感情呢,再不濟和其他女生一起追星的過程中,交上個把兩個朋友也好啊。
一向對明星厭煩的我,開始探索怎麼追星,從生物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等角度進行研究。還搞了個小號偽裝成女的浪跡各大明星粉絲群。 因為有些粉絲群要發語音驗明正身,我甚至還去學了偽音。
然後,妹妹一句話:「我對追星不感興趣!」 我:「……」 她繼續說:「大多數人都知道追星是怎麼一回事,只不過這種舉動會產生身體激素,圖開心而已。我沒有這種感覺。」 我:「那好吧。」 妹妹思想成長之快令我咋舌,我們的聊天從開始她問,到後來一起探討,再到後來她向我輸出觀念,最後,我還發現和她聊天越來越愉快了。
我這才悚然驚醒,也許她在向下兼容我了。於是,我不復之前三分鐘熱度,開始瘋狂啃書。
畢業後,我選擇在本地工作,還和女朋友分手了。 小丫頭學習成績非常好,年級前三。也沒看到她有什麼學習壓力,她內心依舊是老樣子,不過表面學會了禮貌嘴甜,典型面熱心涼。
她還和我說過一次爸媽去開家長會,老師誇她成績好,誇爸媽教導有方。所以,爸媽因此對她好了些。她不喜歡爸媽因為這些就對她好,還不如像以前那樣放任不管。
我跟她說:「爸媽只是普普通通的父母,真的不能要求他們太多。而且,你也該去交幾個朋友。」 她說:「是啊,他們很普通。所以,現在我的世界裡就你特別,其他普通人都是過客而已,與其去討好朋友什麼的,不如在特別的人那裡多花心思呢。」
我:「不要這麼說,人沒有朋友怎麼立足。」
她:「立足?哥,真正決定能不能立足的,是自身能力,在學校是成績,在社會是生存技能。這些,都是靠自己爭取的,朋友頂多給點輔助,而且又不是每個朋友都有輔助作用,有的甚至還有反作用。
「本質上,這還是概率事件。因為人是群居動物,才把交朋友描述的那麼重要。我正好不需要這樣,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哥,你應該為我感到高興。」 我無奈:「我說不過你了。」
「我知道你擔心我。可是真的沒必要,孤獨不是什麼可怕的事,你是一個正常人,那就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別怕會照顧不到我。反正我知道,你最愛我了。 「不然這樣吧,下輩子我還做你的妹妹,我正常,你不正常,我哄你好了。」(被暖到)
我不知道別人有個妹妹是怎樣的體驗。我的體驗就是如此,愛著,幸福著,擔心著。文筆有限,表達不出內心感受的十之一二,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