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材 | 何首烏:補肝,益腎,養血,祛風!

2021-02-12 中華經方大師

提示:點擊上方"中華經方大師關注我!

本品為常用中藥。始載《開寶本草》。

別名:首烏、赤首烏、鐵秤砣、紅內消

來源:為蓼科多年生纏繞草質藤本植物何首烏的乾燥塊根。多為野生,並有栽培。

採收加工:秋、冬二季葉枯萎時採挖,削去兩端,洗淨,個大的切成塊,乾燥。

原形態:多年生纏繞草本。根細長,末端成肥大的塊根,外表紅褐色至暗褐色。莖基部略呈木質,中空。葉互生,具長柄,葉片狹卵形或心形,長4~8釐米,寬2.5~5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心形或箭形,全緣或微帶波狀,上面深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均光滑無毛。託葉膜質,鞘狀,褐色,抱莖,長5~7毫米。花小,直徑約2毫米,多數,密聚成大形圓錐花序,小花梗具節,基部具膜質苞片;花被綠白色,花瓣狀,5裂,裂片倒卵形,大小不等,外面3片的背部有翅;雄蕊8,比花被短;雌蕊1,子房三角形,花柱短,柱頭3裂,頭狀。瘦果橢圓形,有3稜,長2~3.5毫米,黑色光亮,外包宿存花被,花被成明顯的3翅,成熟時褐色。花期10月。果期11月。

產地:主產於河南、湖北、江蘇、四川、貴州、廣西等地,除東北外大部分地區均有生產。

性狀鑑別:塊根呈紡錘形或團塊形,一般長5~15釐米,直徑4~10釐米。表面紅棕色或紅褐色,凹凸不平,有縱溝和皺紋。頂端有根莖殘痕,下端有根痕。質堅實。難折斷。商品多已橫切1~4釐米的塊片,切片淡黃棕色或紅棕色,顯雲朵狀花紋,由中央一個較大的中心柱外圍數個類圓形的異形維管束所構成,束間均有凹陷環紋相隔,顯粉性。年久的野生品,斷面棕紅色有一明顯的木心(貴州產品較多)。氣微弱,味苦澀。

主要成分:含蒽醌衍生物,主要為大黃酚和大黃瀉素,又含大黃酸、大黃瀉素甲醚。此外,還含有磷脂(4%左右)。另其浸出液中可能含有腎上腺皮質激素類似物。

功效與作用:滋陰、強壯、益精血。現已證實,所謂「滋陰」,其中一部分作用即為:

1、降膽固醇:對實驗性家兔血清膽固醇的增高抑制作用,並能減少家兔腸道膽固醇的吸收。其原理為首烏的有效成分能與膽固醇結合。

2、抗動脈硬化:能緩解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阻止類脂質在血清留滯透到動軌內膜,可能與其所含磷脂的作用有關。

3、瀉下:作用緩和,有效成分為蒽醌衍生物,能促進腸管蠕動而通便。

4、抗病毒: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此外,在中藥對腎上腺鼠肝糖原含量的影響試驗中,發現何首烏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的作用。

又所含的蒽醌衍生物能降低神經時值,有興奮神經系統的作用。

炮製:生首烏:揀去雜質,洗淨,用水泡至八成透,撈出,潤至內外溼度均勻,切片或切成方塊,曬乾。制首烏:取何首烏塊倒入盆內,用黑豆汁與黃酒拌勻,置罐內或適宜容器內,密閉,坐水鍋中,隔水燉至汁液吸盡,取出,曬乾。(每何首烏塊lOO斤,用黑豆10斤,黃酒26斤。黑豆汁製法:取黑豆10斤,加水煮約4小時,熬汁約16斤,豆渣再加水煮約3小時,熬汁約10斤,兩次共熬汁約25斤)

性味:苦、甘、澀,微溫。

歸經:入肝、腎經。

功能:補肝,益腎,養血,祛風。

主治:治肝腎陰虧,發須早白,血虛頭暈,腰膝軟弱,筋骨酸痛,遺精,崩帶,久瘧,久痢,慢性肝炎,癰腫,瘰癧,腸風,痔疾。制首烏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壯筋骨;用於眩暈耳鳴、鬚髮早白、腰膝酸軟、肢體麻木、神經衰弱、高血脂症。

臨床應用:

1、用於治療血虛體弱,有腰膝酸軟、頭昏眼花、鬚髮早白、未老先衰,或遺精、帶下等,作為滋補藥用。尤其適用於虛不受補者,因首烏補而不滯,不易引發腸胃積滯或激動肝火,故凡不耐受其他溫補藥者,可用首烏,一般配杞子、當歸、菟絲子等,方如何首烏丸。如有盜汗、自汗,配黃芪、龍骨、牡蠣、白朮、黃精、炙甘草等。

2、用於治療動脈硬化、高血壓病、冠心病,常服有助於減輕和消除症狀,改善健康情況,常配銀杏葉、鉤藤等,長期服用可收到一定的降壓與降膽固醇的效果。臨床觀察,單用首烏對降低血膽固醇有一定作用。

3、用於治療神經衰弱,適用於抑制型患者,與安神藥同用作用更全面,常配磁石,丹參、五味子、酸棗仁、川芎,有一定效果。

4、用於治療蕁麻疹、皮膚瘙癢等皮膚風燥疾患,用生首烏較好。作用原理未明,前人認為能養血熄風,現代分析認為可能通過瀉下作用,排出腸內毒素,減少刺激。同時也可能通過首烏的類腎上腺皮質激素作用,而收到抗過敏的效果,具體原理尚待進一步研究。

此外,首烏用於百日咳有一定療效;治腸燥便秘、瘡癤也可用。

附:1、①生首烏滑腸瀉下消炎的作用較好,制首烏補益肝腎的作用較好;②首烏與熟地黃比較,首烏長於補肝虛,熟地黃長於補腎虛;首烏雖補而無熟地黃之膩滯。根據臨床治療血虛的經驗,心血、腦血供應不足用首烏較好,末稍循環差,氣血虛弱、手足冰冷者用熟地黃較好。

用量:內服:煎場,10~20g;熬膏、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研末撒或調塗。

注意:大便溏洩及有溼痰者不宜。

貯藏:置乾燥處,防蛀。

處方舉例:何首烏丸:何首烏15g、菟絲子9g、當歸9g、牛膝9g、補骨脂9g,研末煉蜜為丸,每次9g,淡鹽湯送下。

複方:

①烏鬚髮,壯筋骨,固精氣:赤、白何首烏各-斤(米泔水浸三、四日,瓷片刮去皮,用淘淨黑豆二升,以砂鍋木甑鋪豆及首烏,重重鋪蓋,蒸至豆熟取出,去豆、暴幹,換豆再蒸,如此九次,暴幹為末),赤、白茯苓各一斤(去皮,研末,以水淘去筋膜及浮者,取沉者捻塊,以人乳十碗浸勻,曬乾,研末),牛膝八兩(去苗,酒浸一日,同何首烏第七次蒸之,至第九次止,曬乾),當歸八兩(酒浸,曬),枸杞子八兩(酒浸,曬),菟絲子八兩(酒浸生芽,研爛,曬),補骨脂四兩(以黑脂麻炒香,並忌鐵器,石臼搗為末)。煉蜜和丸彈子大一百五十丸,每日三丸,侵晨溫酒下,午時薑湯下,臥時鹽湯下。其餘並丸梧子大,每日空心酒服一百丸,久服極驗。(《積善堂經驗方》七寶美髯丹)

②治骨軟風,腰膝疼,行履不得,遍身瘙癢:首烏大而有花紋者,同牛膝(銼)各-斤。以好酒一升,浸七宿,曝幹,於木臼內搗末,蜜丸。每日空心食前酒下三五十丸。(《經驗方》)

③治久瘧陰虛,熱多寒少,以此補而截之:何首烏,為末,鱉血為丸,黃豆大,辰砂為衣,臨發,五更白湯送下二丸。(《赤水玄珠》何首烏丸)

④治氣血俱虛,久瘧不止:何首烏(自三錢以至一兩,隨輕重用之),當歸二、三錢,人參三、五錢(或一兩,隨宜),陳皮二、三錢(大虛不必用),煨生薑三片(多寒者用三、五錢)。水二鍾,煎八分,於發前二、三時溫服之。若善飲者,以酒浸一宿,次早加水一鍾煎服亦妙,再煎不必用酒。(《景嶽全書》何人飲)

⑤治遍身瘡腫癢痛:防風、苦參、何首烏、薄荷各等分。上為粗末,每用藥半兩,水、酒各一半,共用一鬥六升,煎十沸,熱洗,於避風處睡一覺。(《外科精要》何首烏散)

⑥治頸項生瘰癧,咽喉不利:何首烏二兩,昆布二兩(洗去鹹味),雀兒糞一兩(微炒),麝香一分(細研),皂莢十挺(去黑皮,塗酥,炙令黃,去子)。上藥,搗羅為末,入前研藥一處,同研令勻,用精白羊肉一斤,細切,更研相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荊芥湯下十五丸。(《聖惠方》何首烏丸)

⑦治瘰癧延蔓,寒熱羸瘦,乃肝(經)鬱火,久不治成勞:何首烏如拳大者一斤,去皮如法制,配夏枯草四兩,土貝母、當歸、香附各三兩,川芎一兩。共為末,煉蜜丸。每早、晚各服三錢。(《本草匯言》)

⑧治疥癬滿身:何首烏、艾各等分,銼為末。上相度瘡多少用藥,並水煎令濃,盆內盛洗,甚解痛生肌。(《博濟方》)

⑨治大腸風毒,瀉血不止:何首烏二兩,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粥飲調下一錢。(《聖惠方》)

⑩治自汗不止:何首烏末,水調。封臍中。(《瀕湖集簡方》)

⑾治破傷血出:何首烏末敷之即止。(《衛生雜興》)

註:何首烏有赤白二種。全國所用的均為正文所述的何首烏;白首烏僅有少數地區習用,其植物來源不一,但均為蘿藦科牛皮消屬植物的塊根,京津兩市均不習用。

感謝您閱讀本文,這裡是國醫經方領域最具價值公眾平臺——中華經方大師(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仲景醫學分會),中醫同仁請關注(也可關注中華經方大師網學習經方相關課程)。如覺得本文不錯,請將其分享到朋友圈吧!

相關焦點

  • 冬至將至,腎氣不足的多吃這幾種黑色食物,補肝益腎且養血明目
    黑芝麻功效:滋補肝腎、潤腸通便、強筋骨,黑芝麻當中有豐富的維生素E,具有延緩衰老的作用2.黑棗功效:健脾益氣、養血安神,對貧血、低血小板等血虛表現有一定療效,且黑棗中有豐富維生素,有助增強免疫3.黑枸杞
  • 補肝益腎 養血烏髮 首烏芝麻糕
    黑色食物入腎經,能夠益腎強腎,冬季又是養腎的季節,在冬季多吃些黑色的食物來補腎是「順應天時」的體現。冬天我們家黑色食物吃的最多是黑芝麻,各種芝麻的食物,除了芝麻丸,其他各種的芝麻食物也是經常做的,每年也會換換花樣,以免吃膩。
  • 桑葚補肝益腎,黑髮明目,阿膠補血,女性滋補養顏,還需加一物
    桑葚補肝益腎,黑髮明目,阿膠補血,女性滋補養顏,還需加一物。「桑葉養蠶」在我國至少有7000年以上歷史。桑葚就是桑樹的成熟果實,外觀紫黑,形狀類似於「腎」,是我們傳統的藥食兩用食物。關於桑葚的滋補效果,《本草經疏》有比較詳細的闡述,認為它:性味甘酸而寒,入肝腎二經,能補肝益腎,常吃能令人鬚髮黑,眼目明。而桑葚的「補肝益腎、黑髮明目」之功,主要由其滋陰養血之性來決定。說到滋陰補血,很多人必然會想到「阿膠」。不錯,阿膠也是傳統的補血名藥。
  • 補血中草藥:何首烏
    又名:首烏性味歸經:制首烏味甘、澀,性微溫;歸肝、腎經。補而不膩溫而不燥滋補佳品補血藥多滋膩,但有一味藥例外,何首烏性質溫和,不寒不一燥,又無膩滯之弊,故為補肝腎、烏鬚髮之佳品。《本草綱目》記載,何首烏「飛溫苦澀,苦則補腎,溫補肝,能收斂精氣,所以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髭發,為滋補良藥。」並「延年不老,久服令人有子。」在中國古典故事「八仙過海」中有張果老吃首烏精而身輕體健的傳說。雖是傳說,但何首烏確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作用。首烏小檔案廣東德慶、重慶縉雲山、四川峨眉山、河南登封嵩山、湖北恩施七裡坪、江西井岡山等地出產野生品較多。
  • 何首烏治療脫髮白髮的現代理論依據
  • 被稱為「人間仙草」的「人參」「何首烏」「鐵皮石斛」
    在古代的老字號藥店裡,有三樣東西,被譽為鎮店三寶,那就是老山參,何首烏和鐵皮石斛
  • 滋陰潛陽,益腎強骨……龜甲膠有哪些功效?
    中醫認為,龜甲膠味鹹、甘,性涼,入肝、腎、心經。具有滋陰潛陽,益腎強骨,養血補心的功效。用於陰虛潮熱,骨蒸盜汗,頭暈目眩,虛風內動,筋骨痿軟,心虛健忘,崩漏帶下。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龜甲膠含有骨膠原、角蛋白、18種胺基酸,及鈣、磷、鍶、鋅、銅等多種常量及微量元素。
  • 岐黃專論 | 龜板、何首烏效用奇觀(第340期)
    何首烏,味苦、甘、澀,性微溫。臨床常用於以下幾個方面:補肝腎、益精血一也,治肝腎不足,精血虧虛所致的腰膝酸痛,遺精崩帶,頭暈耳鳴,鬚髮早白,貧血等。清瘰癧,解瘡毒二也,用治瘰癧,癰瘡疥廯等。潤腸通便三也,治療腸燥便秘。截瘧四也,久瘧氣血虛者可截。今多用其補,罕用其瀉,當知本品能補能瀉,尤宜於療中風、止心痛。中風於老年多見。
  • 初級中藥師基礎知識-補虛藥練習題帶答案
    >A、補肝腎安胎B、祛風溼安胎C、補肝腎利水D、利水安胎E、利水祛風溼34、治療脾腎陽虛的五更洩瀉,宜選用A、骨碎補B、補骨脂C、肉蓯蓉D、鎖陽E、鹿茸35、以下藥物,能補肺氣,補肺陰,補脾氣,補腎固澀的是A、黃精B、山藥C、五味子D、人參E、黨參36、既能補氣養陰,又能清熱生津的藥物是A、黃芪B、西洋參C、玄參D、
  • 何首烏的功效及食用 方法
    春生苗葉,葉相對如山芋而不光澤。其莖蔓延竹木牆壁間。夏、秋開黃白花,似葛勒花。結子有稜似蕎麥而細小,才如粟大。秋冬取根,大者如拳,各有五稜瓣,似小甜瓜。」植物的塊根、藤莖及葉均可供藥用。2、何首烏蒸豬肝[原料]:何首烏20克,豬肝片250克,杞子10克,薑片2片,蔥段2根,鹽1茶匙,白糖少許,麻油少許,生抽1茶匙,米酒1茶匙。[做法]:1.何首烏用溫開水浸泡5小時,切片,豬肝切片,略醃;杞子洗淨待用。2.將所有材料、調料拌勻略醃,入爐蒸約6分鐘即可。
  • 何首烏:補益精血固腎烏須(制),截虐解毒潤腸通便(生)
    【歸經】歸肝、心、腎經。【產地】湖南、河南、湖北、安徽、四川等地。【功效主治】生何首烏解毒,消癰,截瘧,潤腸通便。主治瘡癰,瘰癧,風疹瘙癢,久瘧體虛,腸燥便秘,痔瘡等證。制何首烏補益精血,固腎烏須,延緩衰老。主治血虛而見頭暈目眩,心悸失眠,萎黃乏力,及肝腎精血虧虛的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遺精崩帶,鬚髮早白、高血脂等證。
  • 一片杜仲,13種用法,有補肝益腎、降血壓、強筋骨等10種功效
    一片杜仲,13種用法,有補肝益腎、降血壓、強筋骨等10種功效杜仲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樹皮
  • 風溼骨病專用藥---三百年老字號,祛風散寒,行氣止痛—妙濟丸
    第一步祛邪:祛風散寒,化溼除痺(把體內的風、寒、溼三邪清除出來);行氣止痛,活血化瘀(消除風溼骨病引起的疼痛,修復損傷骨關節);主要用藥:木瓜、續斷、川牛膝、茯苓、土茯苓第一步:活血養血止痛,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除水腫積液及病變部位炎症,快速達到止痛效果。
  • 何首烏的功效和作用 怎麼吃治白髮
    長按識別二維碼進店選購🖕🖕🖕何首烏的功效主治中醫當中,以經過炮製加工後的何首烏塊根為入藥部位,並認為它性微溫、味甘、苦、澀,有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和強筋骨的功效醫學著作《本草綱目》對於何首烏的功效也甚是誇讚,記載道:此物氣溫味苦澀,苦補腎,溫補肝,能收斂精,所以能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髮,為滋補良藥,不寒不燥,功在地黃、天門冬諸藥之上。何首烏的藥理作用
  • 何首烏如何治白髮? 這兩種藥膳食譜烏髮效果最好
    那麼有什麼方法讓白頭髮少點,養生學家一直把何首烏作為重要的延年益壽之品(但不能過量服用),下面部長為大家介紹兩款治療白髮的何首烏藥膳食譜。對白髮恢復很有幫助!何首烏小米粥何首烏又名首烏、地精、山精等,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塊根。何首烏味苦、甘、澀,性微溫。歸肝、腎經。
  • 一把桑椹,24種吃法,有補肝,益腎等6種治療作用
    原料:鮮桑椹30g、綠茶3g、冰糖10g。用法:用桑椹的煎煮液泡茶飲用。  [作用]補肝腎、明耳目、抗衰老。適用於肝腎不足引起的耳鳴耳聾、視物昏花等。  [評註]桑椹能補肝益腎、熄風潤燥。此酒甘甜可口,亦食亦藥,常飲可滋補肝腎。
  • 益腎化斑湯加減治療黃褐斑
    仙靈脾辛甘性溫,滋養精血,溫補肝腎,溫而不燥,補而不烈。 菟絲子辛甘性平,功補肝腎,益精血。 兩藥從源泉上共奏益精生血之功。 桃紅四物湯養血活血:地黃、白芍陰柔養血和營,當歸、川芎辛香活血達絡,配以桃仁紅花,增其行血驅邪之功。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補肝益腎】覆盆子
    歸肝;腎經。功能主治:補肝益腎,固精縮尿,明目。主陽痿早洩,遺精滑精,宮冷不孕,帶下清稀,尿頻遺溺,目昏暗,鬚髮早白。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亦可浸酒或熬膏。(本公眾號圖片、內容為網上下載編輯整理,侵權刪!)
  • 脫髮停不下來,讓何首烏黑豆熟地龍骨湯來幫你
    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聊聊這款何首烏黑豆熟地龍骨湯。備料:豬大骨 500g, 黑豆 50g(提前冷水泡發1小時), 何首烏15g, 熟地13g,紅棗6顆,枸杞子6顆。 豬大骨性溫,補脾氣、潤腸胃、養血生津。何首烏、熟地、枸杞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髮,為滋補良藥,黑豆、大棗補腎益氣養血。
  • 【健康】頭髮早白或掉發不斷,何首烏能幫到你
    何首烏養血益肝,可防治白髮脫髮 圖/鄧鳳翹何首烏來源於蓼科植物何首烏的乾燥塊根,主產於河南、湖北、廣西、廣東等省區。關於何首烏有個流傳已久的傳說,相傳唐朝時期,一位姓何的老人上山採得一藥,為藤本植物,苗蔓忽然相交,久而始解,他長期服用,身體強壯,頭髮烏黑,子孫三代服此藥都年過百歲,鬚髮皆烏,故取藥名為何首烏。中醫著名典籍《本草綱目》云:「此物氣溫味苦澀,苦補腎,溫補肝,澀能收斂精氣,所以能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髭發,為滋補良藥。不寒不燥,功在地黃、天門冬諸藥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