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鎮記牛雜
地址: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環城西路(位於西湖公園側)
廣州分店:
廣東省廣州市石牌東路華威達酒店停車場
附上廣州鎮記牛雜分店的菜單:
提起鎮記牛雜,在潮州可謂無人不知,具體開了有多少年很難有人說得,但是20年以上是一定有的。下面就告訴大家真實的老字號——鎮記牛雜。
經營產品及特色:潮州老字號鎮記的招牌產品是它的牛雜粿條,一般人來到鎮記的第一選擇都是叫這個產品,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要牛雜要牛肉或是牛肉丸,把粿條換成米粉或是面,但其他的搭配在食客眼中似乎都不如牛雜粿條的搭配那麼渾然天成。所謂粿條,可以理解為潮州的河粉,但比河粉要更有韌性一些,鎮記的粿條偏細偏軟,不易夾。一碗鎮記的牛雜粿條,包括三分之一的牛雜,三分之一的豆芽,三分之一的粿條,淋上牛骨熬成的醇厚湯底,再加上當地特產的南薑末,把整碗粿條的香味都給調動起來,無怪乎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都聞香而來。即使它只是一碗粿條,每天還是有很多人開著私家車來到鎮記門口等待拿號碼牌點餐。
下面是吃貨網友拍的照片:
鎮記牛雜
在靠近潮州西湖公園的湖邊,我們九點多到,那店門口已擠得水洩不通,嘈雜不已,連拍個環境都如此困難,一拍入鏡的全是人頭。
我趕忙問,點菜在哪點?先點單,再拍照。RICK兄轉了一圈以後回來,后里晃晃一張小牌子,等叫號吧,82號。
店裡生意實在是太好了,為了避免大家亂擠亂套,於是就有了叫號點餐的規矩,一行不管是幾人,都是拿一個號碼,店家叫到號碼後客人再告訴他要點幾碗,所以並不是82就是82個人,而是不確定因素,例如69號一行有14人,他們叫了14碗,下面的就順延順延。我們一聽都快暈倒了。
店裡只有一位阿姨在煮牛雜,那個動作嫻熟,我估摸了一下,一碗牛雜可能一分鐘就好了,但是這樣連續幾個小時下來,重複的動作應該也會手抽筋吧?實在是佩服得無體投地。
灶臺邊上有一個圓竹盤,上面分別放了幾堆生料,牛肉、牛腩、牛百頁、牛肝等,阿姨就是隨手各取一部分,放在漏勺裡,再伸入牛骨高湯中燙熟,過程只有幾秒,旁邊的鍋裡是燙煮粿條的,撈出粿條,把燙料放在粿條上,再舀點湯,點綴上芹菜末和薑末,一碗讓我們等了1小時的牛雜就好了。
分工合作,綠色衣服的阿姨是分粿條的。
等餐的過程是漫長而痛苦的,胖紙已經餓得不行了,飢腸轆轆,流口水ING,怒怒怒。
一個號牌的牛雜煮好換下一個,扯著嗓門找人已經OUT,再說顧客這麼多,天天扯著嗓子也受不了,於是我們有了這個,擴音器,請注意看下圖,阿姨的頭上方。
叫號就是這麼叫的,頭一抬,對著話筒叫「**號,來取餐。」於是大家就都聽見了,於是一片埋頭看牌號的景象,總有一桌是興奮的,其他則是一片哀嘆聲。
從取號到牛雜上桌,正好一小時時間,我平生最恨排隊等位,實在是痛苦。還好,牛雜味道確實不錯,一直擔心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沒有出現。
這份牛雜粿條湯,湯頭確實無誤,是用牛骨熬出來的,我真真的兩眼看到老闆娘從燙生肉的大鍋中撈出已經熬了很久的大塊牛骨,生牛雜就是在牛骨湯裡燙熟的,所以那個湯頭,是牛雜的鮮和牛骨高湯的醇厚融合的,怎麼可能不好喝呢?
牛雜有15、20、25三個價位檔,我們吃的這一大碗是25元的標準,可以說物有所值(除了等太久了),牛肝、牛腩、牛肉、牛肚等都是燙幾下變色了就裝碗,除了牛雜,還有牛肉丸和牛筋丸,再淋上熱湯,熱湯的溫度其實也是一個加熱的過程,所以燙的時間真的不用久,這樣吃起來的牛雜才夠嫩夠新鮮夠鮮美。
真心的說,好吃!
來源:悅旅行|作者:凌尒尒
如果覺得內容精彩,請您分享到朋友圈!
點擊底部【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