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好書|《你好小朋友》:元氣滿滿的80年代中國兒童

2020-12-14 澎湃新聞

攝影好書|《你好小朋友》:元氣滿滿的80年代中國兒童

Tintin

2020-06-01 10:57 來源:澎湃新聞

Tintin(圖片編輯)推薦:

第一次翻到攝影師秋山亮二的《你好小朋友》是2015年,內容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中國小朋友。當時我去學院的資料室借書,在一堆攝影專業書籍中偶然發現了這本畫冊。畫冊散落在書架上,並未被排進書架,顯然是近期有人翻過。封面上幾個少數民族小朋友,色調偏暗並不起眼,出於好奇翻看後,我就被其中鮮活的面孔吸引了。

1983年《你好小朋友》初版封面封底。畫冊印數量為3000冊,在日本售賣了1000多冊,剩下的則被送往了中國各地的少年宮,如今品相較好的版本在二手市場已價值數千元。 圖源自孔夫子舊書網。

2019年青艸(cǎo)堂復刻版本使用了做眼保健操時偷偷睜眼的成都女孩為封面。

畫冊裡的童年和生於90後的我經歷並不完全相同,但還是會有「我小時候也是這樣」的親切感:做眼保健操偷偷睜眼、少年宮裡的樂器練習、臉頰塗得紅撲撲排隊表演節目、在街邊喝橙子味的汽水……彩色照片在普通家庭尚不普及的80年代初,照相館裡也基本只拍黑白照片,偶有「彩照」也是經人工上色而成,秋山的彩色照片得以還原了很多人記憶中色彩明麗的童年。

本文圖片均在1981年到1982年間拍攝。

北京,故宮裡的父子。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北京,午後烈日下的潭柘寺,喝汽水的小朋友。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成都,交通協管員。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昆明,去滇池抓魚。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昆明,鄉村食堂裡的小朋友。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海南,去海裡遊泳。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上海,太極拳。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往常對於攝影畫冊價值的評判,題材拍攝難度、主題是否深刻、文獻價值為何等權重會被加大,這些因素甚至會影響照片是否「好看」。沉鬱頓挫或是疏離冷漠成了如今流行的風格,出於直覺的歡快則顯得不夠有深度。《你好小朋友》本是櫻花牌彩色膠捲當時想要在中國推廣的產物,但秋山的鏡頭下小朋友的可愛淳樸,置於消費主義環境中,反而讓它以清新勝出,超脫了原本的商業意圖。

昆明,「哥倆好」的同學。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蘇州,運河的一座橋上,開心的小朋友。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桂林,兒童節表演。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哈爾濱,白兔賽跑。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內蒙古,住蒙古包的孩子們。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秋山亮二1942年出生於東京,年輕時曾任美聯社、朝日新聞的攝影記者。1965年前後,他赴北印度比哈爾邦拍攝了大饑荒,作品刊載後受到了好評。然而,年輕的秋山卻覺得雖自己身處饑荒之地,回到酒店卻衣食無憂,甚至還有冰可樂可以喝。在這種情境下作品因此還能受到表彰,對他而言是一種打擊:「我不能成為那種風格的攝影記者,覺得多看看自己的周圍才好」。約兩年後,秋山辭去了攝影記者的工作,以自由攝影師的身份活動。

1981到1982年間,秋山亮二因商業委託前往中國拍攝中國的小朋友。秋山的中國之旅受到了中國攝影家協會的幫助,協會聯繫各地攝協,給秋山安排了一條當時看來非常奢侈的採風路線:除了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北至哈爾濱,西到烏魯木齊,南下海南島,還深入西南的成都、昆明。地方在接待秋山時,會讓小朋友塗上口紅、舉著假花進行「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秋山會配合拍幾張照片,實則卻儘量避免這種被安排的場景,把鏡頭對準街邊更為鮮活的孩子們。照片裡的小朋友之所以看起來開心又自然,也因為秋山努力和他們拉近距離——他甚至和小朋友玩遊戲,讓他們忘記相機的存在,這也使得照片裡的孩子們看起來頗為自然純粹。

廣州一學校的鼓號隊指揮和休息的樂手們。這張照片拍攝近20年後,我也是小學的鼓號隊成員,只是記得當時為個子矮而沒輪到敲鼓、只能被分配敲小鑔而耿耿於懷。選自《你好小朋友》內頁。

烏魯木齊、吐魯番一帶的小朋友和神奇的牙科診所招牌。聽說當地的照片至今還保留有邪典電影畫面風格。選自《你好小朋友》內頁。

2019年,青艸(cǎo)堂復刻了1983年的原版,並有媒體發起了尋找畫冊中小朋友的活動。時隔近40年,當年的小朋友已都成為中年人,其中找到的內蒙古三姐妹給我印象最為深刻。三姐妹都是牧民,只會說蒙語,她們表示這是生命中最昂貴的紀念,也是三姐妹和父親留下的唯一的影像資料:「雖然當時生活貧困特別艱苦,可那是個人性善良、相互幫助、一起努力的時代。」今年六一,青艸堂又從秋山亮二塵封已久的8000餘張底片中,結集出版了續集《光景宛如昨》,再現了更多小朋友充滿張力的臉,也試圖呈現當時的親子之間的寸草春暉。

在第二輯《光景宛如昨》的結尾,收錄了去年「尋人」活動的照片。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右側圖片即為內蒙古三姐妹和父親的合影,大姐背著最小的妹妹。左圖是呼和浩特附近一託兒所排排坐的小朋友。

秋山在訪談說提到,80年代時,他覺得日本的孩子並沒有「元氣」,忙於課業、補習班,甚至在日本舉辦了一個「不開心的孩子們」攝影展;而中國孩子面對鏡頭更好奇,在照片中顯得非常有活力,有一股「堅信明天一定比今天更好的能量」。畫冊裡呈現出的小朋友的狀態是理想化的,這種理想化在態勢瞬息萬變的今日似乎難以被「複製」。孩童的臉,總是能反射時代的光線。

《光景宛如昨》的封面選了一張桂林小朋友的照片。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呼和浩特,抱貓咪的女孩。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北京,天安門前凹造型的小朋友。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北京,跳繩的小朋友。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成都,吃雪糕的女孩們。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桂林,戴鬥笠的女孩。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哈爾濱,運動器械上長滿了小朋友。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上海,母子。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北京,櫥窗裡的衣服。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上海,排隊購物。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成都,做遊戲的學生。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上海,喝「生水」。 青艸堂 Photos©Ryoji Akiyama 供圖

【長期徵稿】

邀請您就曾經或者正在閱讀的某一本攝影類圖書書寫一篇讀後感或推薦語。

欄目閱讀的對象有攝影類專業讀者,也有這方面完全沒有知識儲備的普通讀者,希望您撰寫的這篇文章通俗易懂,活潑有趣,讓閱讀書籍、閱讀攝影類書籍成為日常一種常態發生,並持續。

我們想強調的是,如果您是研究影像的作者,完全可以精準地去解讀該書作者傳遞出來的觀點,無論旁人贊同與否;如果您是無意間邂逅該書,請將這份特別的緣分而帶來的觀後感與更多的讀者分享。「視界」欄目編輯們的初衷期望在龐雜的書海中,通過您,得以在更窄的範圍內分享給大眾一本攝影好書。

文章要求:

1,1000~1500字;

2,該書的版本,作者/譯者,購於何時何地等信息;

3,觸動您的重要語句或圖片內容;

4,本書相關圖片。

請發送稿件至:xuhf@thepaper.cn及liangyj@thepaper.cn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秋山亮二,畫冊,80年中國

相關推薦

評論(12)

相關焦點

  • 《你好小朋友》:日本攝影師鏡頭下的80年代中國童年
    1982年,一家當時在日本賣攝影器材的大公司想在中國開拓業務,找到秋山去中國拍攝一組中國小朋友的照片,想製作成年曆做宣傳。1983年版《你好小朋友》封面說到拍照對象是小朋友,40歲的秋山很樂意,家中正好有念小學的一雙兒女,「不論在日本還是中國,背負著未來的就是小朋友們!」
  • 秋山亮二:你好小朋友 80年代兒童的日常
    這套名為《你好,小朋友》的寫真集詳細記述了80年代昆明、呼和浩特、烏魯木齊等中國各地兒童的日常生活。
  • 你好,小朋友
    這組照片裡的主人公,正是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小朋友。照片的拍攝者是日本著名攝影師秋山亮二。當年日本櫻花牌膠捲為開拓中國市場,秋山亮二獲得了一個拍攝「中國的小朋友」主題攝影項目的機會。他自1981年10月到1982年6月間,先後五次來到中國,在中國攝影協會的幫助下,幾乎走遍中國,不僅去到當時相對開放的北京、上海、廣州、蘇州、成都等等城市,還去到了新疆、內蒙,最終記錄下這樣珍貴的中國八零年代的童年面孔。1983年,這組照片集結成冊,《你好小朋友/中國の子供達》正式出版,一代人的寶貴記憶也凝結於此。
  • 80年代,一個日本人「偷拍」的中國小朋友,看完很暖!
    這是日本攝影師秋山亮二鏡頭下的中國孩子。如同穿越回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童年,時光在這些彩色照片裡重現。 秋山亮二上世紀80年代初前後共五次前往中國,用他的相機拍攝了近8000張中國兒童的笑顏,從中選出116張集結在《你好小朋友》攝影集中。
  • 秋山亮二《你好小朋友2》來了
    > 書店 假雜誌還記得去年兒童節風靡網絡的《你好小朋友》攝影集嗎?發行首日便售罄,並持續在網路上掀起了一股又一股80年代懷舊熱浪。時隔一年,《光景宛如昨》(又稱「你好小朋友2」)終於和大家見面了。這是時隔38年首度公開的彩色照片。一條視頻《30年前中國小朋友海量舊照,懷念那些乾乾淨淨的臉龐》(20190316),秋山亮二先生聊了許多拍攝趣事。
  • 秋山亮二 《你好小朋友》《光景宛如昨》
    秋山亮二 《你好小朋友》《光景宛如昨》 2020-07-18 15: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還記得八十年代的童年麼?日本攝影師鏡頭下中國兒童的「時代映像」
    (圖片由出版社青艸堂提供)上世紀80年代初,秋山亮二前後五次來到中國,用他的祿來相機拍攝了近8000張中國兒童的笑臉,其中116張照片集結在《你好小朋友》中在中日兩國出版。去年的「六一」,《你好小朋友》在中國再版。一張張洋溢著勃勃生機的中國孩童面龐和一幕幕讓人莞爾的童年往事,帶著上世紀80年代的舊日氣息擊中無數國人的心,也讓這名78歲的日本攝影師為中國讀者所熟知。
  • 攝影好書|《1980年代的城市記憶》:生機勃勃的中國街拍
    於是,找出這本畫冊——《1980年代的城市記憶》細細品味閱讀。這本畫冊的作者是西安的攝影家趙利文先生,他與我同齡,15歲就入了攝影這行,痴心不改,堅持紀實攝影數十年,拍攝了很多上世紀80年代老西安的生活畫面,曾被攝影評論家蕭沉稱為「影像的清明上河圖」。
  • 1980年代,這位日本攝影師拍下8000張中國小朋友最動人的樣子
    (秋山亮二 攝)去年兒童節,一本叫做《你好小朋友》的攝影集風靡網絡,發行首日便售罄,並在網絡中掀起了一股80年代懷舊的熱浪。男孩手中的橘子汽水,少女臉上的涔涔汗水……日本攝影家秋山亮二先生記錄下當時中國人生活中的一個個鮮活鏡頭。「這些不知何時被我們遺忘的笑容,真摯的眼神,融化在風景裡的欣欣向榮,在中國小朋友這裡被找到了!」
  • 日本攝影師的中國行,拍出了八十年代孩子們的童真一面
    照片中兩位小朋友正拿著玩具在街邊玩耍。在那個沒有電視、電腦、網絡的年代,孩子們童年就是這樣無憂無慮地玩耍著。這樣的畫面自然勾起了很多網友們的回憶,「這拍的就是我們小時候放學後的生活呀!」像這樣八十年代中國小朋友的照片還有很多,它們都是出自一本叫做《你好小朋友》的攝影集,影集的作者是日本的攝影家秋山亮二。
  • 30年前中國小朋友海量舊照, 懷念那些乾乾淨淨的臉龐
    1974年,他們的作品曾一起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的「新日本攝影」展覽中展出。1982年前後,秋山亮二接到了「拍攝中國小朋友」的項目。於是前後五次來到中國,拍下了近8000張彩色照片,整理出版成《你好小朋友》攝影集。秋山說:「看到孩子就看到希望!」
  • 對話秋山亮二:解鎖《你好小朋友》的時光密碼
    在拍攝《你好小朋友》之前,您已經來過中國很多次。在 1970 年代,來中國旅行是不太容易的事吧?秋山亮二:在拍攝《你好小朋友》之前,我曾經參加過幾次攝影旅行團,隨團有專門負責協調各種事務的人。後來因為在《朝日攝影》雜誌工作的關係,也隨同讀者一次到訪過幾次,因此並沒有遇到什麼困難。我第一次出國是去印度。
  • 37年前,日本攝影師用8000張照片,為中國小朋友留下真實的童年!
    轉眼間,第一批80後已四十歲。人到中年,這群00後眼中的「老阿姨、怪蜀黍」,孰不知也曾是祖國的花朵,充滿朝氣、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在37年前,一位叫秋山亮二的日本攝影師專門來到中國,給當時的孩童(現在的70、80後)拍了一本影集《你好小朋友》。
  • 李繼保:你好小朋友!
    李繼保:你好小朋友!09: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李繼保,山東梁山人, 生於黑龍江海林林業局 李繼保 | 你好小朋友
  • 現場|從賀友直到兒童畫,中華藝術宮今起呈現「上海-你好」
    1月18日下午,「2020-上海-你好」迎春系列展在上海中華藝術宮開幕。此次迎春系列展包括「賀友直畫上海」、「館藏上海風貌攝影作品展」、「海上畫家畫上海」、「新時代上海即時攝影優秀作品展」、「兒童畫上海」五個部分,追溯20世紀以來,上海這座城市的發展。
  • 《你好小朋友》:屬於1982年的回憶
    1982年前後,秋山亮二五次來華拍攝中國小朋友,用鏡頭記錄下小朋友最真實的樣子,並整理出版成攝影集《你好小朋友》,又名《光景宛如昨》。 秋山亮二走遍了中國很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雲南、新疆等,在那個沒有數位相機的年代,他用膠片相機記錄下了近8000張純真可愛的臉龐。
  • 《你好小朋友》:上世紀末的人竟然是這樣生活的?
    上世紀80年代時,他為了獲取更多的靈感和不一樣的人文氣息而來到中國,拍攝了知名畫集《你好小朋友》,主要以小朋友為主角。他跑遍了中國36個城市,隨意地記錄了人們日常生活的狀態,從而收到了很多人的喜愛。那個時代的孩子眼神中住滿了單純和孩童獨有的天真。他們面對著還不夠普及的鏡頭會新奇,會疑惑,會在不經意間偷偷地注視著這個來到他們生活中陌生而親切的攝影師。
  • 由此及彼:回音空間藏80年代攝影作品展
    由此及彼:回音空間藏80年代攝影作品展 2020-07-02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華藝術宮將推《2020—上海—你好》系列展迎新春
    1月18日至3月31日,中華藝術宮將推出五個聯合開幕的展覽《2020—上海—你好》,包括「海上風華——賀友直畫上海」「海上畫家畫上海」「新時代上海即時攝影優秀作品展」「曾經的印記——館藏上海風貌攝影作品展」「稚真稚美——兒童畫上海」。5個展覽如同5個切片,從不同視角和側面勾畫城市發展脈絡和市民日常生活。如果要問上海人的鄉愁在哪裡?答案,也許就在這些藝術作品中。
  • ...拂去灰塵,獻給你和你的時代——日本攝影師38年前拍下的中國童年
    一張張洋溢著勃勃生機的中國孩童面龐和一幕幕讓人莞爾的童年往事,帶著上世紀80年代的舊日氣息打動無數國人的心。人們慢慢發現,這些中國紅遍全網的攝影作品,作者是來自日本的攝影師秋山亮二。秋山亮二出生於上世紀四十年代,與東松照明、森山大道、荒木經惟等一代日本攝影師的作品,曾一起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的「新日本攝影」展覽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