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廣告詞說得好「xx雖好,可不要貪杯奧」,同樣也適合用到運動上。小編講解一下運動過度的問題!
如果運動後有下面7個狀況之一,說明你已經運動過度了。
1、感覺到身體疲勞
運動後身體疲勞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疲勞現象持續2~3天或者更久,就可能是運動過度的結果。這時就需要暫時停止運動,讓身體得到充分恢復。
2、肌肉疼痛
運動健身之後乳酸堆積,肌肉的疼痛是正常現象,特別對於剛剛開始培養運動習慣的人來說。但如果疼痛持續3—4天或更長時間,就要降低運動強度了。嚴重的話應該立即停止運動,同時做做按摩、理療等 。
3、食欲不振
很可能是由於運動量過大,對身體刺激過度,抑制了自身的食慾,此時要注意飲食的營養和搭配。
4、噁心嘔吐
運動之後噁心嘔吐,如果不是飲食引起的,那多數是由於肌體運動過量,缺氧造成的。鍛鍊者應該根據自己的生理條件選擇合適的運動計劃,從小運動量開始,循序漸進 。
5、頭暈頭疼
在劇烈運動之後有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這主要與血壓變化、血液中氧氣含量過低有關。所以體質較差或者很久不運動的人,在運動之前要考慮到自身身體狀態,科學的選擇運動項目。
6、口渴
大運動量後產生口渴現象是正常的,但要注意運動前、中、後應及時補充水分。尤其是運動以後,很多人覺得運動之後就要喝一些運動飲料,事實上運動料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 正常運動之後喝水就可以滿足身體補充水分的需求。 」
7、感到精神壓力
運動的初衷應該是緩解壓力,使身心愉悅,如果運動之後感到身心不能放鬆,反倒感覺身心俱疲。那麼有可能是運動過度的原因。應該及時自我調節,減小運動量。
運動過度或引起腎衰竭
肌肉由肌肉細胞組成,運動過量時,肌肉細胞會發生破裂,細胞內的肌紅蛋白會大量滲透到血液中,其中酶類物質釋放產生毒性,產生橫紋肌溶解症。
因為尿液要通過腎排除,這些有毒的物質如不能順利排出就會堵住腎小管,還有可能引起腎衰竭。而且,被破壞的肌肉細胞還會分泌出大量的鉀,進入血液中會引起高鉀血症,嚴重時可致心臟驟停危及生命。
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不要突然開展高強度運動,要循序漸進,每周2-3次為宜,並且,運動不要單一練習某個部位或某塊肌肉,要多樣化。運動後要及時補充水分,幫助腎臟及時排除代謝物。如果出現肌肉酸痛明顯或者伴有醬油色尿液時還需及時就醫。
運動是需要每天去堅持的,不是一次運動量越大就越好,要把握適度,絕對不可以過度。
當運動時身體出現以下不適症狀,一定要高度重視。
1、運動時心率不增
人在運動時心跳會加快,運動量越大,心跳越快,如果運動時心率增加不明顯,
則可能是心臟病的早期信號,預示著今後有心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險。
2、運動時出現腹脹痛
在運動過程中,突然出現腹部脹痛,多因大量出汗丟失水分和鹽分所致腹直肌痙攣。發勝腹痛時應平臥休息做腹式呼吸20-30次,同時輕輕按摩腹直肌5分鐘左右,即可止痛。在運動中出汗過多時,及時補充鹽水200-300毫升是預防的關鍵。
3、運動中出現心絞痛
運動時會使心肌負荷增加,使心肌耗氧量增多。心跳越快,如果運動時心率增加不明顯,則可能是心臟病的早期信號,預示著今後有心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險。
4、運動中出現頭痛
少數心臟病患者在發病時不感到胸部有異常,但在運動時會頭痛。多數人只以為自己沒有休息好或得了感冒。因此,提醒那些參加運動的朋友,如果在運動中感到頭痛,應儘早去醫院做檢查。
運動過度了,如何避免?
1.保證睡眠
睡眠是保證運動質量的基本前提條件。請保證每天6-8小時的基礎睡眠時間,儘量在12點前入睡,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預防和改善運動過度綜合症。
2.保證營養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果你的運動過度綜合症發生在減脂期.
3.不如適當地增加些熱量攝入
(建議攝入一些優質蛋白質,如雞蛋、魚肉、豆類等),讓身體恢復一段時間(比如2周左右),然後再繼續採用減脂飲食方案。
4.如果是在增肌期
適當地增加一些有益脂肪酸(魚肉、堅果等),以及優質蛋白質(同上)。
5.停止訓練及運動
你沒有聽錯,停止訓練及運動三到五天,甚至是一周時間,能讓你重獲新生,毫不誇張。你可以利用一些國家的法定節假日,如國慶、五一節等,出去旅遊,放鬆心情的同時讓身體進行一個徹底的恢復。
6.降低運動強度和運動量
簡單明了,你需要減少你的運動量和強度。運動過程中適當休息,當運動時間超過1小時,請靜下來好好休息15分鐘再上。人體的各種機能大約在持續1小時的運動後會開始降低,尤其是對抗氧化的功能。休息並不是讓你完全停下來坐一邊歇著,最佳的休息方式是調整成輕量的活動,因為對身體來說,減量就是休息!
(圖文來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這裡有你想要的遊泳裝備,你想要的遊泳裝備這裡都有
*輕敲下面藍色文字連結☞
微信公眾號-快樂遊泳(happy-swimming)
推廣遊泳(冬泳)運動,普及遊泳(冬泳)知識
點擊 左下角 閱讀原文 進入遊泳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