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華為「萬言書」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而且對於這個提萬言書的人很多網友都嗤之以鼻,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實際上華為有兩個版本的萬言說書,只是不同的兩個人有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
先來看一下第一個版本的「萬言書」
大家都知道華為對人才是非常重視的,所以在華為上班的人工資都非常高,年薪動不動就是幾十萬,上百萬,甚至有一些博士畢業生剛畢業進入華為,年薪就可以達到200萬以上,這是非常讓人羨慕的。
正因為重視人才,所以華為才能夠不斷發展壯大,人才也成為推動華為不斷進步的重要力量。
但是並非所有的人進入華為之後都能夠成長為真正的人才,比如有些名校畢業生進入華為之後就眼高手低,好高騖遠,屁股還沒坐熱就紛紛指點江山,給任總提戰略建議。
現在網上流傳比較廣的就是一個北大畢業生進入華為才幾個月時間就給任正非提交了「萬言書」,這個高材生在信中對華為的經營戰略、管理體制、人員編制、產品質量、用戶策略等方面議論風生,誇誇其談。
這位高材生以為他的「高瞻遠矚」會對得到任總的認可並獲得重用,但任正非看完後,對人力資源總監說:「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議送醫院治療;如果沒病,建議辭退!」
對於任總的這個反應,其實很多人早就預料當中,畢竟這個人剛畢業時間沒多久,對社會缺乏認識,雖然他是北大高材生,但才進入華為幾個月時間,甚至連華為最基本的結構都沒認識清楚,對華為實際情況,對前線的實際情況,對業務的實際情況都不熟悉就亂指點,這種人明顯是脫離實際的。
作為一線員工,很多人可能覺得這不對那不對,看不慣這個看不慣那個,總覺得高層領導能力不行,但你不站在那個位置,你永遠看不到他所看到的東西,所以你的想法跟高層的想法完全是不同的。
再來看一下第2個版本的「萬言書」。
目前網上流傳最廣的是第一個版本的萬言書,但關於這個版本的萬言書具體內容是什麼網上根本查不到,所以到底是真還是假,誰也不清楚。
但是華為還有另一個版本的萬言書,這個版本是可以找到全部內容的,我認真讀了一下第2個版本的萬言書,從中可以看出這個人提的建議可以說是入木三分,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因為這個萬言書內容太長了,我們沒法詳細的列出來,我們簡單來概述一下:
1、作者在選擇加入華為的3個想法。
①中國要富強不能靠外國人,必須立足於民族產業。
②國營企業走進了死胡同,民營企業才是中國的發展方向。
③華為是民營企業中的姣姣者,佔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2、作者剛進華為就見到了華為內部的一些問題,比如員工不能越級匯報問題,不能得罪上級領導,否則就混不下去。
針對這些問題,作者在萬言書當中提到,作者理想中的華為應該以一個總裁為核心,團結戰鬥的集體,應當遠離塵世間無謂的內耗。
3、作者在工作當中發現問題,向中研部寫了幾張「問題反饋單」,但得到的回覆是:「大家都是打工的,何必那麼認真」,針對這個問題,作者希望華為應當是一個尊重科學,不需要說假話的地方。
4、有一批新員工去中試部參觀的時候,有老員工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這些新員工幹起來個個躊躇滿志,殊不知他們已經來晚了,他們之中再也不會有副總裁了」,後來作者又發現內部有一些知識水平,業務能力非常一般的老員工,卻比那些新來的有能力、有技術的碩士、博士工資高很多,但因為這些人來晚了,所以很多新員工要遠遠比老員工機會少很多。
對這個問題作者認為華為應該是一個平等競爭、任人唯賢的地方。
5、在工作當中作者發現很多浪費以及因小失大的問題,比如有一次作者有一個板子需要修,只需要把管腳拔一下就行了,但因為焊工小組的針頭不知被誰拿走了,於是他們用鑷子拔,結果管腳太密鑷子不太合適,一不小心把管腳全搞斷了,一個價值幾百元的晶片就這樣扔了,後來他們換了新的片子,而換片子的工具也不合適,加熱面太小導致板子的銅箔損壞,最後整個板子都報廢掉了。
針對這些問題作者希望加強細節管理,不要因小失大。
6、作者闡述了企業文化和管理的作用,最終認為,撇開企業的管理和經營空談文化是毫無意義的,而過分誇張文化的作用,則會走向「精神決定論」,作者認為文化如同水泥,它可以把個體磚塊粘連起來,建成一座平房,甚至三層小樓。但要建成高樓大廈則需要鋼筋的加固,管理就是鋼筋。
7、作者講述了到江西樟樹市進行SBS155開局的一些經歷,他希望能夠儘快把這個任務給完成,但在實施的過程當中,發現缺少風扇盒、電源線、技術手冊、面板螺釘等,卻多發了6套底座,然後要求公司補發這些貨物,後來補發的風扇盒又發錯了地方,到他們手中已經是兩周以後了,據悉這種發錯貨的現象在華為普遍存在。
而很多時候一些工作效率之所以很低,因為各種流程都要按部就班的走,即便出現緊急情況也不能特事特辦,這在某種程度上不僅降低了工作效率,還提高了運行成本,作者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很多人害怕承擔責任,所以逃避責任。
上面我們所列舉的這些內容都只是概述的,有一些實際的案例以及經歷我們沒法詳細寫出來,如果大家感興趣,大家可以去搜這篇萬言書的全部內容,仔細看一下。
那寫這個萬言書的人到最後是什麼個結果呢?實際上他得到了華為的重視。
這個萬言書的作者是華為公司前副總裁、華為終端總裁顧問延俊華博士,這個萬言書是在1996年寫的,此時的延俊華還是個中試傳輸部的普通員工,但這個《千裡奔華為》卻得到管理層欣賞,最後管理層還將萬言書原文和管理層的討論情況一起發表在內部《管理優化報》上,組織各部門骨幹學習討論會,隨後延俊華也連升2級成為了中試部的副部長,最後升到了華為的副總裁職位。
而延俊華的這個萬言書之所以能夠得到華為高層的認可,因為這個萬言書並不是誇誇其談,而是結合延俊華自身工作當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實際情況就事論事,很多意見都有非常高的參考價值。
華為今天的很多管理以及用人方式都有可能受到這篇萬言書一定影響,比如在2009年的時候,任正非向華為全體員工提了新的要求:「讓聽到炮聲的人呼喚炮火,讓一線直接決策」,這實際上是一種實事求是,尊重會打仗的人。
再比如目前華為在用人上面不拘一格降人才,對於那些有能力有技術的頂尖人才,華為不論你年齡是多少,也不管你在華為工作了多長時間,都敢給高薪,敢給他們擔任重要崗位。
過去幾年華為一直在招聘一些博士畢業生,這些博士畢業生並沒有工作經驗,但因為在自己的領域內有很強的技術實力,所以進入華為之後馬上可以獲得上百萬甚至200萬的年薪,正因為如此,華為才能夠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