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島屋持續虧損將關店

2021-01-10 東方財富網

  

  2012年12月底,日資百貨高島屋在上海長寧區虹橋路1438號開業。作為海外市場的第三家店,當時高島屋集團對這一門店和上海市場充滿期待,但現在,這家門店即將關閉。

  6月25日開始,一份關於上海高島屋的終止經營通知在網上廣泛流傳。內容顯示,因為繼續經營下去已極為困難,其計劃於8月25日終止營業。《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現,除了上述在網上流傳的針對客戶的終止營業通知,上海高島屋已於官網正式發布了內容相似的針對顧客的終止營業通知,請顧客於8月25日前使用完禮品卡和VIP積分。

  一名曾在高島屋任職的零售行業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我昨天知道後也覺得很突然。」

  事實上,就在去年,高島屋總裁木本茂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還樂觀表示,希望上海高島屋在2020財年實現盈利。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上海高島屋過去的經營一直較為低迷,除了銷售目標難以達成外,利潤問題也一直困擾著這家日本的知名百貨。在他看來,相比苦苦支撐,高島屋退出中國及時止損或是最好選擇。

  關店撤離

  高島屋的撤離確實較為突然。

  兩份終止營業通知的落款時間均為6月25日。其中,給到客戶的那份通知指出,上海高島屋計劃於8月25日之後公司將進入清算程序。由此,其和客戶之間的交易也將於8月25日終止。

  上海高島屋方面表示,2012年12月開業以來,受當初未能預料到的消費結構的變化、行業競爭的加劇、實體店消費低迷等因素的影響,雖然一直在勉力工作,但門店繼續經營下去已經極為困難。「就公司的解散清算,我們將依法辦理各種必要手續,妥善處理各項事宜。此外,部分客戶需就善後處理等進行磋商,我們將從7月開始漸次展開。」據稱,在8月25日前,上海高島屋門店將如常經營。

  上海高島屋是高島屋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後者是日本最大的百貨公司之一。官網資料顯示,1831年1月,創始人飯田新七在日本京都烏丸松原創立了高島屋,主要銷售二手服裝及棉料織品。1904年9月,其註冊了高島屋集團的商標,並沿用至今。目前,高島屋在日本市場有約20家門店,在海外市場有4家門店,其中,中國大陸市場只有上海一家。

  「是有一些水土不服,他們定位是高端的,很多品牌都來自日本。但是現在消費者直接去日本購物很便利,所以高島屋的優勢不是那麼明顯了。我離開的時候,它的一些品牌也有撤櫃的現象。」前述高島屋前員工這樣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在他看來,那些來自日本的品牌撤櫃,已經給高島屋的撤離埋下伏筆。

  或為了改善上海高島屋的經營狀況,高島屋集團曾於2013年進行過人事及門店的調整。

  2013年6月份,上海高島屋原總經理秋野霞被調回日本總部,上海高島屋原副總經理矢野辰雄被任命為總經理,同時原本在日本總部任職的小森智明被調任到上海高島屋任副總經理。

  此舉被業界解讀為日本總部對上海門店業績不滿而做出的人事調整。就在當年4月份的財報說明會上,高島屋集團社長鈴木弘治把上海這一門店的首年度銷售目標由130億日元下調至80億日元。

  在2013年9月份的一次媒體溝通會上,高島屋方面曾向媒體坦言,從經營數據、銷售業績等方面來看,其確實處於一個相對嚴峻的狀態中。也正是如此,其對上海門店後續的發展也更為期待。高島屋方面還根據銷售的情況又將80億日元的目標下調到了50億-60億日元。鈴木弘治還強調,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講,相信上海門店10年之內一定可以扭虧為盈。

  目前來看,開業近7年仍未能實現盈利的上海高島屋顯然已經堅持不下去了。

  外資百貨困局

  在上海,日資百貨的身影隨處可見,其中包括第一八佰伴、新世界大丸百貨以及伊勢丹百貨等。

  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郭歆曄表示,上海第一八佰伴和大丸百貨初期曾由日本公司主導,但後期都已改由中國公司負責運營。日本公司直接管理的結果往往會出現水土不服的弊病,本土化做得不夠到位。

  事實上,在龐大的外資百貨軍團中,高島屋並不是首個在中國碰壁退出的。去年初,來自英國的馬莎百貨在關閉了中國內地所有門店後,還把中國港澳地區的業務轉手賣給了特許經營的合作夥伴,並且關閉了馬莎天貓旗艦店。這意味著馬莎百貨徹底退出了中國市場。

  也是在2018年底,天貓國際梅西百貨官方海外旗艦店發布撤店公告稱,12月3日起停止接單,該日之前所有訂單仍會正常發貨,梅西百貨未來將通過美國官網繼續服務。梅西百貨這一舉動被零售行業人士解讀為「敗退中國」。

  「中國市場變化太快,創新特別多。許多外資企業一方面有很多固有的規矩,不能完全本地化,一方面決策速度很慢,進入中國市場後很難適應。所以外資企業的標準化和中國市場的本土化矛盾很難調和。」資深零售專家丁利國向《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不僅僅是在百貨領域,這樣的矛盾狀況在外資賣場中也一樣存在。

  另有零售人士向記者表示,外資百貨多願意從其總部所在市場引入品牌,但這些品牌在中國市場並不具備基礎,缺乏知名度。同時,這些外資百貨的經營模式也較為傳統,還是依賴品牌資源,在外部競爭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其很難在中國市場持續生存。

  中國的百貨行業已經經歷過一段較長的低迷期,眼下,這一領域的調整以及整合還在繼續。

  據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此前統計,2018年初以來發生的主要零售併購重組案例中,與百貨業相關的超過一半,例如銀泰百貨全資收購西安開元、廣百和友誼合併、首旅集團整合王府井、蘇寧易購收購萬達百貨等。

  這些併購的主要特點有兩個:一是行業集中化加速,二是向上遊渠道延伸。在業內人士看來,整合重組將加速本土百貨行業的轉型升級,此後,行業整體經營情況也將得到改善。

(責任編輯:DF134)

相關焦點

  • 上海高島屋將關店,日本知名百貨敗走背後
    上海高島屋將關店,日本知名百貨敗走背後 上海高島屋百貨還是撐不住了。日前,日本高島屋百貨突然宣布,將清算並解散其海外子公司上海高島屋百貨有限公司,將於8月25日召開相關的臨時股東大會,店鋪預定於同日關閉。
  • 連年虧損的上海高島屋不關門了 為啥?
    此前,6月24日,上海高島屋在其官網發布了終止營業通知,稱上海高島屋將於2019年8月25日終止營業。此前貼有「終止營業通知」的上海高島屋從6月24日下午宣布「關店」以後,上海高島屋並未暫停營業,但受「關店」影響,在7月底推出了全館折扣活動,部分品牌折扣2折起,活動時間從7月31日持續至8月25日。
  • 連年虧損!日本老牌百貨高島屋退出中國
    原標題:熬不過「七年之癢」日本老牌百貨高島屋將退出中國市場每經記者張曉慶每經編輯張海妮6月25日,日本老牌百貨高島屋宣布,高島屋董事會決定解散並清算其海外子公司上海高島屋百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高島屋
  • 入華7年仍水土難服日資百貨上海高島屋持續虧損將關店撤離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上海高島屋過去的經營一直較為低迷,除了銷售目標難以達成外,利潤問題也一直困擾著這家日本的知名百貨。在他看來,相比苦苦支撐,高島屋退出中國及時止損或是最好選擇。關店撤離高島屋的撤離確實較為突然。兩份終止營業通知的落款時間均為6月25日。其中,給到客戶的那份通知指出,上海高島屋計劃於8月25日之後公司將進入清算程序。
  • 高島屋百貨宣布將要退出中國,上海商場 8 月就將關閉
    今天下午,日本高島屋百貨宣布將清算並解散中國的子公司上海高島屋百貨有限公司,並確定了位於古北的上海高島屋百貨將在 8 月 25 日終止營業>,上海高島屋百貨有限公司也發出了通知,除了感謝大家和自己的員工,也表示「將如往常那樣經營到最後一日」,如果還有禮品卡以及還有 VIP 積分兌換的同學,需要在這個時間之前去消費掉。
  • 日本高島屋百貨正式取消退出中國市場的決定,上海門店將繼續營業
    文 | 華麗志日前,日本百貨連鎖高島屋(Takashimaya)宣布,撤銷此前做出的關閉上海門店並退出中國市場的決定。自2012年開張以來,上海高島屋一直未能實現盈利,而按照此前的決定,該店本將於8月25日正式停業。高島屋在聲明中表示,已經與房東達成減租協議,「在業主和(上海)長寧區的支持下,我們期待利潤率能有所改善。」
  • 開在上海富人區的日本高端百貨高島屋撤出中國,它為什麼會水土不服?
    它在中國僅有的一家店鋪上海高島屋6月25日宣布,將於2019年8月25日終止營業,之後公司進入清算程序。當日,上海高島屋也通知了店內的商家需在8月25日前全部撤離,提前解除與所有商家的租約,與部分商戶就善後處理等問題的磋商將從7月開始。上海高島屋方面稱,「因受當初未能預料的消費結構的變化,行業競爭的加劇,實體店消費低迷等原因,門店繼續經營下去已極為困難。」
  • 熬不過「七年之癢」 日本老牌百貨高島屋將退出中國市場
    每經記者:張曉慶    每經編輯:張海妮6月25日,日本老牌百貨高島屋宣布,高島屋董事會決定解散並清算其海外子公司上海高島屋百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高島屋),將於8月25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進行投票。上海高島屋官網通知顯示,上海高島屋計劃在2019年8月25日終止營業。
  • 上海高島屋百貨將於8月25日關閉
    昨天(6月25日)下午日本高島屋百貨宣布將清算並解散其海外子公司上海高島屋百貨有限公司將於8月25日召開相關的臨時股東大會店鋪預定於同日關閉!2012年,高島屋進入中國,在上海古北地區開設商場,特色賣點是獨家進口大量的日本產品。據高島屋公布的信息顯示,上海高島屋營業7年來,過去三年以來長期處於虧損狀態,自2017年起,業績期的營業利潤為虧損98萬、114萬、866萬人民幣。高島屋方面稱,上海高島屋受國內消費結構、行業競爭加劇以及實體店消費低迷等諸多因素影響,導致門店經營難以為繼,最終做出歇業決定。
  • 致敬上海高島屋百貨
    其他不說,櫻桃小丸子展,或者提供給VIP顧客的免費課程,確實讓人有「享受購物」之感。高島屋作為日本的頂級百貨,在這家店的打造上做得已經做夠出色。但,高島屋進入上海的時間正好是傳統百貨開始走弱的時候,所以宏觀環境沒有趕上一個好時期。高島屋比伊勢丹晚來了整整近20年。外資百貨店在中國曾經非常火爆。但近年來,隨著電商的衝擊,傳統百貨店一直走向衰退,很多傳統百貨店的發展也都遇到了瓶頸。事實上,這並不是首個退出中國市場的外資百貨。
  • 日本高島屋宣布將關閉東京市內免稅店
    近日,日本知名百貨「高島屋」宣布,將正式關閉旗下位於東京市內的免稅店,目前不少品牌已經開始撤櫃或正在清理。   據悉,該免稅店位於東京·新宿站前高島屋時代廣場11層,於2017年4月開業,主要銷售化妝品、零食、傳統工藝品等「外國遊客最想買到的日本特產」。據好奇心日報此前報導,這家免稅店號稱是日本第一家機場型都市免稅店,提供高達15%的折扣。
  • 高島屋不退出中國了:得到上海相關部門協助,繼續正常營業
    (觀察者網訊) 高島屋將繼續留在中國。 8月23日,零售百貨公司高島屋發布公告稱,由於得到了物業業主公司的支持以及上海市和長寧區相關部門的協助,重拾信心繼續經營,因此將在8月25日以後繼續正常經營。 高島屋稱,上海高島屋今日(8月23日)起將重新啟程,致力於實現更加優質百貨店的目標,為區域發展貢獻力量。
  • 連虧3年,高島屋百貨為何沒能徵服上海消費者?
    上海高島屋去年淨虧損860萬元人民幣,已連續3年錄得虧損作者 | 周惠寧奢侈品等高端消費不斷回流,國內高端零售百貨也隨之崛起,但來自國外的零售商卻紛紛敗走中國市場。據時尚商業快訊,於2012年12月開業的上海高島屋昨日突然發布聲明宣布,受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實體店消費低迷和消費結構變化等因素影響,其將於8月25日正式終止營業。
  • 上海高島屋為何又能繼續營業?凌晨談妥租金,政府起橋梁作用
    上海高島屋為何又能繼續營業?澎湃新聞記者 楊帆 圖上海高島屋百貨將繼續營業。8月23日午間,零售百貨公司高島屋發布公告稱,由於得到了物業業主公司的支持以及上海市和長寧區相關部門的協助,重拾信心繼續經營,因此將在8月25日以後繼續正常經營。
  • 受益於租金下降,上海高島屋計劃2021年前實現盈利
    高島屋在8月23日突然取消了原定於8月25日的關店計劃,因為高島屋上海分店「得到了物業業主公司的支持以及上海市和長寧區相關部門的協助,重拾信心繼續經營,」上海高島屋百貨在此前的一份公告中表示。Yoshio Murata表示,目前上海高島屋的租金比先前低了非常多,「只要銷量上漲30%,就足以讓上海高島屋店獲得盈利,」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稱。
  • 日本高島屋為何敗走上海?
    ,宣布將於8月25日正式停業並退出中國市場。有人表示高島屋的離去是遲早之事,但對一部分人而言,2012年12月開業的高島屋陪伴著他們家庭走過了一段美好的日子。如往常一樣,家住古北的張小姐帶著4歲孩子來到上海高島屋三樓塗來塗去上繪畫課程,雖然商場內看上去井然有序,沒有任何變化,但門口張貼著的中英日三文「終止營業通知」讓她意識到一家人學習、用餐、打發時間的高島屋終於要離開了。
  • 高島屋險些敗走上海 外資百貨「水土不服」成難題
    8月23日午間,原定於8月25日正式停業並退出中國市場的上海高島屋宣布將繼續營業。而在此前一周,宣布即將停業的上海高島屋正全力促銷,其時,不少顧客都對高島屋的即將離開表示惋惜。   「高島屋進入中國的時機正值國內百貨行業下降周期。」
  • 高島屋戲劇反轉、華潤時代廣場升級歸來︱2019年上海商業地產大...
    德國「窮人超市」ALDI在滬開兩家實體店 改走輕奢路線   家樂福中國完成交割,可怕的「蘇寧帝國」不斷壯大   二、高島屋百貨「戲劇」反轉   關鍵詞:高島屋百貨 百貨 百貨關店   事件概述:8月23日,早前宣布將於8月25
  • 上海高島屋決定繼續營業 兩月前稱要關門解散
    8月23日,高島屋發布公告稱,由於得到了物業公司的支持以及上海市和長寧區相關部門的協助,重拾信心繼續經營,因此將在8月25日以後繼續正常經營。高島屋稱,上海高島屋今日(8月23日)起將重新啟程,致力於實現更加優質百貨店的目標,為區域發展貢獻力量。
  • 高島屋「不走了」的背後發生了什麼?
    「不走了」背後,是中國零售市場的巨大魅力,也是上海持續高水平開放、優化營商環境的努力。新華社客戶端上海頻道8月25日電(記者 周蕊 何欣榮 王默玲)高島屋不走了。原本8月將告別中國市場的日本知名百貨高島屋,近日突然宣布「重拾信心」,要繼續經營。「不走了」背後,是中國零售市場的巨大魅力,也是上海持續高水平開放、優化營商環境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