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日,2020年(第一屆)中國銅杆線及線纜行業高端峰會暨再生銅產業鏈高峰論壇在江西鷹潭沁廬道苑酒店隆重召開。
本次大會由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我的有色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聯合主辦,江西金葉大銅科技有限公司協辦,陝西煤業化工貿易物流有限公司作為特別指導單位,力邀多位重磅專家、知名學者及行業大咖對銅杆線及電線電纜市場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解讀,共探2020年市場發展方向。
在本次大會上,上海鋼聯(我的有色網)分析師全長煜作了題為《2020年上半年銅杆線市場回顧及下半年展望》的主題演講。
上海鋼聯(我的有色網)分析師 全長煜
全長煜首先國內銅杆產業概況,他指出目前國內銅杆相對較為集中在沿海一帶,尤其以華東一帶為主。其中江蘇地區年產能近500萬噸,年產能達到40萬噸以上的企業3家。江西、河南、河北、湖北一帶主要是廢銅製杆企業,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總產能已超過1700萬噸,產能過剩且產業集中,造成了地區競爭壓力明顯。
據我的有色網統計:2020年1-5月國內精煉銅總產量合計356.98萬噸,同比增長2.43%,預計上半年產出在427.55萬噸,同比增加1.3%。一季度國內疫情影響明顯,產出遠不及市場預期,但由於後續產能利用率的回升以及19年新增投產的陸續釋放,整體產出依然在穩步回升。二季度國內冶煉廠面臨檢修集中以及冶煉原料供應緊張問題,整體產出表現也並不理想。因此,儘管同比去年同期產量依然有所回升,但市場整體對未來國內供應擔憂十分明顯。
對於銅杆企業生產情況,全長煜分析道,一季度受到春節假期以及國內疫情影響,整體開工表現不佳,多數企業2月全月都無法開工,直至3月下半旬才陸續回升。二季度整體銅杆開工率回升明顯,主要是4、5月時銅杆企業一方面在補充一季度的長單,另一方面是來源於價格下跌帶動的訂單增加,但這類訂單基本均是前置消費。二季度的需求向好表現甚至導致了部分地區的電解銅以及銅杆供應緊張,出現了跨區域調貨補充的情況。從目前來看,6月起多數銅杆企業的開工較4、5月有明顯下滑,前置消費透支了需求,銅價持續衝高,精廢銅製杆價差的擴大,消費量受廢銅製杆的替代。後續關注國網及房地產端的進展對後續需求的刺激。
據我的有色網調研了解,2019-2020年精銅製杆產能新增共涉及450萬噸,企業22家。其中,江蘇地區3家,涉及產能79萬噸;廣東地區5家,涉及產能103萬噸;江西地區4家,涉及產能59萬噸。從目前看,新增產能依然集中在華東、華南兩個銅杆企業集中地,未來這兩個地區的競爭壓力還在繼續增加。
目前我的有色網廢銅製杆產能樣本涵蓋全國7個地區,企業34家,合計年產能314萬噸,月均產量在15-16萬噸。從調研情況來看,2020年一季度廢銅製杆生產情況較差,尤其是2月,多數企業無法生產。2月受到疫情影響,尤其是廢銅製杆較為集中的的河南、河北、湖北地區,疫情影響較為嚴重,企業復工復產進度慢。進入二季度,國內廢銅製杆企業開工有明顯的回升,不僅是訂單的需求向好,而銅價回升也刺激了廢銅貨源流入市場,原料供應有明顯回升。4月開工表現向好,精銅使用率較高,樣本平均精銅使用率約為13%,而5月就下降至5%以下,這也說明了銅價的變化也影響著廢銅原料的供應。
最後,全長煜對2020年下半年銅杆市場進行展望。他指出,受到全球疫情蔓延影響,國內冶煉企業冶煉原料緊張預期尚存,而進口銅的的發運依然有一定的影響,未來三季度精銅供應尚有隱患。國內廢銅供應緊張情形不變,進口銅新標的實施端起來看對進口廢銅的供應難有明顯增加。三季度銅杆企業的原料供應尚有緊張趨勢,但三季度尚處於生產淡季因此對銅杆市場刺激有限;進入四季度後,原料的緊張預期有緩和趨勢。
銅杆市場的產能過剩局面有加劇的趨勢,2020年新增投產的精銅製杆產能285萬噸,廢銅製杆產能159萬噸,以上產能的投放依然存在區域集中性的現象。加工費方面,產能的區域集中性越來越明顯,主流地區的「價格戰」爭奪將越來越白熱化,市場價格的透明度將越來越高,加工費有明顯的壓縮趨勢,銅杆企業的利潤將不斷收縮,小型企業和落後產能的淘汰將不斷加快。消費端上,2020年上半年銅杆消費中前置消費佔比比重過大,進入三季度後,銅杆市場進入淡季,需要關注三季度國網的項目進度,若基建建設速度未有明顯增長,下半年的新增訂單將大打折扣,後續消費將受當前前置消費拖累。
短期來看,市場進入淡季,市場整體活躍度將趨於冷淡,但原料供應的短缺或許將刺激部分地區的加工費上行。中長期來看,新增產能規模大,且依然圍繞在銅杆的主流區域內,後續區域的市場份額爭奪將愈演愈烈,跨區域貿易和開拓新市場版圖的企業將越來越多。下半年後續消費難有明顯起色,上半年透支的消費影響下半年銅杆市場消費。
來源: 我的有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