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萌系水果之一的桃子,擁有粉粉嫩嫩的顏色,圓鼓鼓的心形形狀,一直以高顏值萌萌噠的映像存在大家深深的腦海裡。說起桃,它不僅是一種樣子可愛,口感水嫩甜蜜的水果,而且是在我華夏大地上土生土長的水果,不像車釐子這樣的外國友人,也不想奇異果這樣的出口轉內銷,而是從河姆渡新時期時代,距今7000年前的中國大地上,就被發現自然生長出來的物種,名副其實的中國「可愛桃」。
桃子從原始人時期就是充飢果腹的重要食物,在我國,野生桃樹的分布區域很廣,西北有甘肅桃、新疆桃,華北有山桃,西南有光核桃,桃樹家族的子孫遍布中華大地。直到現在,在西北和華北的山嶺上,我們還能見到野生的桃樹。在距今8000~9000年前的湖南臨澧胡家屋場和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等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都出土過桃核,說明我們的祖先從那時就開始跟桃樹打交道了。
吃桃能成仙
這個印象基本是來自大型神魔電視劇《西遊記》的影響,幾乎每個人的童年,都有一隻毛茸茸的猴子,定住了七仙女之後,跑去偷桃子吃。土地爺的牆裂推薦:「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吃了就能變神仙。」可惜吃了二十多年了,小編還在人間碼字。
天宮王母娘娘蟠桃宴上的桃子,其實有點圖名不符,因為蟠桃並不是畫面上又大又圓的桃,而是扁扁的,像是桃子摔地上又被赤腳大仙踩了一腳似的。這種特殊的品種憑藉著天然的名氣一直很火,但放心,成仙就是個傳說。
吃桃能長壽
這種說法應該是成仙的「接地氣」版本,白日飛升這種事,大家都看著,很難作假,但是延年益壽這種效果,從古代的桃子到今天的各種保健品,一直就這個路數,能賣到今天,很好地說明了這種效果的「可忽悠」度。桃和長壽的記載最早出現在東方朔的《神異經》中,「東北有樹焉,高五十丈,其葉長八尺、廣四五尺,名曰桃。其子徑三尺二寸,小狹核,食之令人知壽。」自此之後,桃子就成了長壽的象徵,但東方朔說的話,可信度……你們自己品~
還有一個故事是說:相傳孫臏18歲離開家鄉到千裡之外的雲蒙山拜鬼谷子為師學習兵法。一去就是十二年,那年的五月初五,孫臏猛然想到:「今天是老母八十歲生日。」於是向師傅請假回家看望母親。師傅摘下一個桃送給孫臏說「你在外學藝未能報效母恩,我送給你一個桃帶回去給令堂上壽。」孫臏回到家裡,從懷裡捧出師傅送的桃給母親。沒想到老母親還沒吃完桃,容顏就變年輕了,全家人都非常高興。人們聽說孫臏的母親吃了桃變年輕了,也想讓自己的父母長壽健康,便都效仿孫臏,在父母過生日的時候送鮮桃祝壽。
不管效果如何,吃桃長壽,已經成了中國人賦予桃子的文化含義,吃的是個意頭了。
吃桃又怕毛
不管黃桃、白桃、水蜜桃,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帶毛。這些惹人討厭的桃毛被認為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阻擋強烈陽光照射,避免幼嫩的果實被灼傷;二是可以避免雨水的積存,保持果實的乾爽。當然,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保護自身果實,阻止動物對桃子的騷擾,當然,也包括人。對桃子過敏的人接觸桃毛後,最明顯的症狀就是皮膚癢、起風團,需要使用抗組胺藥物緩解症狀。嚴重的情況,會引起強烈的呼吸道過敏,引發患者休克,這就需要及時送醫院搶救,對桃過敏的人來說,桃子可一點都不能長壽。
當然,對於大部分對桃子不過敏的人來說,桃子是非常甜美可口的鮮食水果,唯一的缺點,就是季節性了,並不是一年四季都有桃子吃。但是,現在不同了,辛勤的農業技術員們找到了晚熟的桃子品種,並加以人工育種,培育出了冬天自然成熟上市的桃子——冬桃。
雲南賓川就是冬桃的一大產區,這裡高海拔低緯度的地理條件,使冬桃在冬天能處在8—25℃的氣溫條件下,非常適宜桃子生長;較大的晝夜溫差又能讓糖分更多地積累,最後成熟的果實,自然甜美異常。不同於夏天桃子的綿軟,冬桃是脆桃的代表,味道清甜,口感爽脆,是冬天難得的美味水果,你不嘗嘗嗎?
(點擊圖片 立即嘗鮮)
(點擊圖片 立即嘗鮮)
特殊時期,築起健康防線,慧農品安更懂你的健康所需!更多生態、安全、優質、實惠的時鮮蔬果,敬請關注「慧農品安」公眾號,下載「慧農品安」APP,讓天下人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共享生態綠色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