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年內第六!第一家川系房企港股上市,領地控股實力何在?

2020-12-26 中國貿易新聞網

  一聲鐘響,是新生,是挑戰,是探索未知的未來。

  12月10日,領地控股(6999.HK)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正式登陸資本市場。這是有史以來第二家登陸資本市場的川系房企,也是今年以來第六家成功上市的內地房企。

  領地上市之後,不乏存在有人評價其土儲布局有風險、盈利能力有限等爭議,殊不知能成功IPO已是力排眾議。 近年來,隨著A股大門的關閉、融資通道的持續收縮、融資成本的不斷上行,內地房企赴港IPO日漸頻繁。與此同時,多次遞表也變得常態化,要想敲鐘沒那麼容易。2018年,12家房企相繼奔赴港交所IPO,僅6家成功上岸;2019年,13家房企赴港IPO,僅6家成功敲鐘。今年截至目前,也已有14家房企赴港IPO,僅7家成功上市。 而那些還在港交所門外徘徊的,包括10月23日第二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的中國文旅集團,10月27日第三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的三巽控股以及招股書已過期但未更新的海倫堡、奧山控股、萬創國際、鵬潤控股、實地地產等房企。

  作為今年成功在港股上市的房企之一,領地已搶跑於同一賽道。據其招股書數據,2017-2019年營收複合年增長率達19.1%,淨利潤穩中有升;2020年前5個月營收30.28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181%,表現搶眼;此外,現金短債比提升至1.1,較2019年底顯著提升。

  在克而瑞發布的《2019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排行榜》中,領地以237.4億元操盤金額排在第87位,以271.4萬平方米操盤面積排在第65位;在《2020年1-11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100排行榜》中,領地以228.8億元操盤金額排在第84位,以254.8萬平方米操盤面積排在第63位,是妥妥的百強房企。

  近年來,不少區域深耕型房企開啟全國化布局以及登陸資本市場。在這個強者恆強的時代,作為一支崛起的「川軍」,領地的上市值得嘉許。

  敲鐘只是一個儀式。

  前段時間領地遞交招股書時,就有投行人表示:必通過聆訊,理由是基本面安全。

  作為一家有著20餘載發展歷史的老牌房企,領地早在成立的第七個年頭,就已經邁出了四川大本營進駐廣東佛山,開啟全國化步伐,至今已形成以成渝經濟帶及四川省、華中、京津冀地區、粵港澳大灣區為核心區域的全國化布局。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9月末,領地總土地儲備為1656.77萬平方米,在全國20多個城市擁有107個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房地產項目。其中,位於成渝經濟帶及四川省的項目佔比達65%,華中地區項目佔比16%,京津冀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佔比僅分別為2%和3%,其他地區佔比14%。

  基於川渝地區項目佔比較高,業務高度依賴川渝房地產市場的表現,相對業務分布更為廣泛的競爭對手而言,或面臨更高的地域集中風險。如今領地成功IPO,融資通道拓寬後,待看其投資布局將如何調整。整體而言,領地基本面是安全的。

  另一方面,領地業務領域也在擴充與優化。此前我們研究過領地的產品線,目前主營地產、商業和酒店三大板塊,毫無疑問地產是領地的「生命線」。今年,領地進行了住宅產品系的梳理迭代,形成悅字系、蘭字系、觀字系、天字系四大產品系,全面覆蓋剛需、首改、品質改善和高端改善四大門類。

  其中,2016年橫空出世的蘭字系可謂領地產品系之精髓,它以中式之美結合人文意境,以國韻磅礴的府院高牆結合閒庭意趣的亭臺院落,成就了領地獨樹一幟的文藝範兒的人文生活美學,口碑一路走高。

  除住宅產品系的更迭,領地商業、文旅、產城、物業等多元化業務也已上線,商業線如成都知名地標——領地環球金融中心的信譽背書和全國幾十座城市的商業資產運營管理及酒店運營管理,產城線如成都天府領地城,文旅線如峨眉觀頂、西昌海月裡等,多點開花以探索企業發展的第二曲線。

  中國房地產行業發展三十餘載,已經過了高速擴張期,步入相對穩定的態勢。當下,行業馬太效應加劇,強者恆強態勢顯著,以往偏安一隅或崇尚小而美的戰略打法已經很難行得通,因此近幾年常見區域性知名房企走出舒適區布局全國乃至進軍資本市場的身影。

  與此同時,基於不同地區誕生了許多風格各異的房企派系,如粵系、閩系、浙系、京派等,粵系實力超群,閩系狂飆猛進,相比之下川系房企顯得頗為低調。

  川系房企的上一次敲鐘,要追溯到2001年2月,藍光發展於上海主板上市,這是四川首家上市房企。當時,我國城鎮住房剛進入商品化的第4個年頭。此後近20年間,樓市翻天覆地,但一直未有新的川系房企登陸資本市場,直到領地打破這一僵局。因此,領地的成功上岸,無論對企業本身、對川系房企還是對四川房地產行業而言都是一個新的徵程。

  近年來,領地銷售額保持穩定增長,企業土地儲備至少足夠2-3年開發,基本面較好,財務方面則有待進一步優化。隨著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提出,成渝地區發展前景較好,企業長期布局發展潛力較大,對於大本營駐紮在川渝的領地而言或是優勢。上市之後,企業融資渠道拓寬,或對其規模擴張有較大利好。

  只是,在行業調控持續、競爭加劇、市場集中度快速提升的高壓下,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領地面臨的壓力仍舊不小。

  就像在敲鐘現場,領地董事長劉玉輝所言,「領地控股的成功上市是一種認可,同時也是一種鞭策。」

  管他日薄西山或強者恆強,我自風雨巋然穩步向前。來源:克而瑞四川

責任編輯:實習編輯4

【免責聲明】本網所刊登文章,除原創頻道外,若無特別版權聲明,均來自網絡轉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如果您對稿件和圖片等有版權及其它爭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核實情況後進行相關刪除。

相關焦點

  • 艾德證券期貨:領地控股遞交港股上市申請,建銀國際為獨家保薦人
    儘管拆分子板塊獨立上市成為當前市場主流,但仍有部分房企走在母公司上市的路上。日前,繼金輝控股、上坤地產陸續遞交上市申請之後,又一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領地控股更新招股書、財務數據,遞交港股上市申請,這意味著向資本市場更近一步。建銀國際為獨家保薦人。
  • 四川第一家港股上市房企亮相:21年的開疆拓土,迎來關鍵一躍!
    四川上市公司陣營增添新成員。2020年12月10日,在鮮花與掌聲當中,領地控股(06999.HK)登陸港交所。在敲鐘儀式上,多家金融機構、企業家代表戴著口罩前來捧場,共襄盛舉。領地控股董事長劉玉輝在致辭時表示:「此次成功上市是領地控股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意味著正式邁入國際資本市場,為企業實現有質量的規模發展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當日,領地控股的股價走勢平穩,以5.69港元/股收盤,市值定格於56.9億港元。
  • 領地、大唐先後上市,三道紅線下「蟻型房企」謀擴張與突圍
    至此,2020年已先後有7家房企上市。在業內人士看來,融資端的壓力迫使房企尋求更多融資渠道,接下來仍不乏有亦步亦趨的房企。不過,上市並非靈丹妙藥。從兩家房企認購不足、股價表現平平的現狀不難判斷,中小房企想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並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任重而道遠。
  • 四川房企領地上市:一邊是「裡程碑」式宣傳 一邊是全國多地爆發...
    有媒體對領地上市一事報導稱:資本市場對於中小房企似乎信心不足。在國際發售階段,領地獲1.39倍認購,在香港發售階段,領地的認購稍顯冷清,僅獲得0.57倍認購。領地控股表示,IPO所得資金將有約60%用於撥付現有項目的建設成本,約20%用於未來項目(含土地收購成本)提供資金,約10%用於償還項目開發的現有計息借款,約10%用於一般業務營運及營運資金。
  • 2020樓市關鍵詞|房企赴港IPO:破產危機下 流血上市成自救出路?
    、中國文旅、三巽控股、港龍中國地產、實地地產、大唐地產等十餘家內地房企紛紛遞表申請在港上市。 今年2月底以來,已有鵬潤控股、金輝控股、上坤地產、領地控股、中國文旅、三巽控股、港龍中國地產、實地地產、大唐地產等十餘家內地房企紛紛遞表申請在港上市。房企赴港IPO熱情高漲的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深刻含義?
  • 迷你房企鵬潤控股啟動上市計劃 融資能力不容樂觀
    但近年來,港股融資渠道並不通暢,類似鵬潤控股的中小房企上市仍然面臨著認購不足、破發等諸多問題。體量微小收入不穩公開資料顯示,鵬潤控股2009年在白溝新城起家,專注於開發住宅物業。同之前的恆達集團、萬城控股相似,鵬潤控股可以算是港股市場上的「蠅量級選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小型房企普遍面臨的生存危機,再加上疫情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對於以高負債為特點的小型房企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可能未來將會面臨內憂外困的局面。本身他們的融資渠道並不多,很難吸引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青睞,只有上市才能拓寬融資渠道。
  • 領地控股擬全球發售2.5億股定價4.5-6港元
    領地控股:全球發售2.5億股 至多募資15億港元11月26日早間,領地控股(06999.HK)發布全球招股公告。領地控股擬全球發售2.5億股,其中香港發售2500萬股,國際發售2.25億股 。港股11月26日房企股跌幅榜:青島控股跌4.26%位居首位11月26日,截至收盤,恒生指數漲0.56%,報收26819.45點。
  • 祥生上市:年內規模最大房企IPO,補齊30強上市房企最後一塊拼圖
    港股開盤後,祥生控股股價平開,報5.59港元,截至收盤,祥生股價都維持在5.59港元,與招股價持平,市值達到167億港元。祥生控股是今年第五家成功登陸港交所的內地房企,此前先後有匯景控股、港龍中國地產、金輝控股、上坤地產完成上市。
  • 領地、大唐過聆訊掀房企上市小高潮 仍有七家在等待
    領地、大唐過上市聆訊,尚有七家房企在等待 2020年的尾聲,房企掀起了一波上市小高潮。近一個月時間內,金輝、上坤、祥生登陸港交所,領地、大唐先後拿到了資本市場入場券,擬於12月10日、12月11日掛牌上市。
  • 領地|長期主義,榮膺中國房企超級產品力TOP100
    12月17日,在由億翰智庫主辦的「2020中國房地產超級產品力創新大會」上,領地集團憑據堅持產品力為企業核心的內生長力,榮獲「中國房企超級產品力TOP100」第68位;以及領地悅字系榮獲「中國房企住宅產品線景觀營造力TOP10」第8位。
  • 裡程碑 | 領地控股今日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
    12月10日上午9點30分,領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999.HK)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正式登陸資本市場,開啟發展新徵程。此次上市,領地控股綠鞋前集資額約14億港元。
  • 港股內房企100強淨利率大戰誰贏誰輸戰況全揭秘!
    在此大背景下,各房企盈利狀況如何?近日,標點財經研究院聯合《投資時報》,對港股內房企中2019年營業收入百強企業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下稱歸母淨利潤)、歸母淨利率(根據歸母淨利潤及營業收入計算)進行了研究,並根據2019年歸母淨利率由高至低排名,推出《港股百強內房企2019年歸母淨利率排行榜》。
  • 7天內6家房企總裁離職,發生了什麼?
    在2020年的最後一周,短短7天內,就有6家房企總裁接連離職。  據紅星新聞,這其中有剛剛上市19天的領地集團(06999.HK)總裁許曉軍,桂林百強房企彰泰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張巧龍,還有禹洲集團總裁許珂、龍光集團執行董事兼執行副總裁吳劍、實地集團總裁劉森峰以及三巽集團總裁王本龍。
  • 超兩成房企入圍「紅色檔」 「三道紅線」下的中小房企生存啟示錄
    日前,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標普信評」)發布研究報告認為,如果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增長的監管規則擴大適用範圍,長期來看有利於房地產行整體信用風險的下降,但中短期內高槓桿房企在資本市場的融資空間將被壓縮,存貨變現將成其緩和流動性壓力的關鍵。標普信評跟蹤的87家樣本房企中,同時觸碰三條紅線的房企佔了24.1%,完全沒有碰線的企業僅佔12.6%。
  • 經歷四十年風雨後廈門國貿近日宣布將逐步退出房地產業
    與大唐地產一同通過聆訊的,還有四川房企領地集團,加上已上市的金輝控股、上坤地產、祥生控股、港龍中國、匯景控股,2020年共有7家中小型房企拿到港股入場券。與往年不同,今年中小房企上市難度明顯加大,領地、大唐均衝擊兩次後才得以上岸。仍在排隊中的萬創國際、海倫堡、奧山控股、三巽控股、鵬潤控股、實地地產,已在數次遞表、屢敗屢戰的路上掙扎許久。
  • 大唐集團控股上市首日「翹尾」,多措並舉破解三道紅線
    作者:時代財經 張文 編輯:張常旺大唐集團控股上市敲鐘儀式港交所在年底迎來內房企上市的「雙響炮」,在川系房企領地完成上市敲鐘後的次日,來自廈門的大唐集團控股也在12月11日擂響了上市銅鑼,代碼為「HK:02117」的這家房企成為年內的第七個「幸運兒」。
  • 「蚊型」房企上市迷途,匯景控股交易首日出師不利
    投稿來源:時代財經歷時9個月,來自東莞的「蚊型」房企匯景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匯景控股」)終於敲響了港交所的鑼聲。1月16日,匯景控股正式在聯交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碼「09968.HK」,成為2020年第一家登陸港交所的房企。
  • 勇敢者遊戲:「泛海系」內房企美元債利差的套利交易
    其中,該公司主要股東為匯漢控股,並透過旗下上市附屬公司泛海酒店間接經營位於香港、加拿大的4家酒店,另外還有部分旅行社、餐廳業務。對於房地產投資者而言,潘政更為人熟知的或許是證券投資業務,因為除了佳兆業、合景泰富,他還大量涉足了其它內房企所發行的高息美元債。潘政在資本市場上的投資撐起了「泛海系」業績半邊天。
  • 掛牌首日大跌,東莞小房企匯景控股流血上市
    記者 | 張子怡即便香港資本市場常年不看好房地產公司,對於內房企而言,A股已緊關大門數年,衝向香江,已經是內房企獲取更多融資渠道的不多路徑。1月16日上午,匯景控股(09968.HK)開始於聯交所主板買賣,截至10點30分,股價為1.8港元/股,較前一日確定的發售價1.93港元/股,大幅下跌6.74%。這是匯景控股第二次衝擊IPO,此次在認購不足的情況下實現上市,成為東莞首家在港上市房企。
  • 背靠艾德控股集團!艾德證券期貨做投資者信賴的港股券商
    」爆雷「是這兩年聽到最多的熱搜詞,P2P爆雷、債券爆雷、上市公司爆雷...在全球疫情仍未結束的情況下,任何負面的消息都會給市場信心造成衝擊。然而年初至今,港股市場的表現卻逆勢前進。港股打新熱度持續高漲,越來越多的內地投資者有意參與港股市場的投資。但在選擇港股券商時,新手投資者同樣面臨一個顧慮:港股券商會不會爆雷?艾德控股集團實力雄厚很多投資者在選擇港股券商時,往往會更在意交易費用、開戶優惠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