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在正常使用中電量用到多少充電最合適,並且能夠很好的保護電池,使電池能用得多用1~2年,很多人都對這個答案說法不一。有些人說用到50%充電,有些人說用到30~40%以下再充,有人說用完再充,到底用到什麼程度充電最好?到底哪個答案是對的,今天就把一些正確的充電經驗告訴大家,學會以後電池多用幾年。
很多車主對電動車充電以前都是隨用隨充,能夠用3~5年時間,現在聽有些人說按正確的方式去充電反而用的時間很短,到這裡大家對充電時間說法不一,有些人感到了迷茫,今天就給大家說說我們多年修理經驗,並且做出進一步的分析。
了解電池內部結構原理
市面上所有使用的電池,不管是乾粉、半乾粉和水電池裡面都含有酸液。電動車使用的鉛酸電池裡面都是加蒸餾水或電解液的,並且含有酸液物質。
首先介紹電池內部主要結構是有多塊鉛板組成,每一組鉛板都是用。電材料組成,並且有正負極分置接觸柱,一塊20A的電池內部有4組鉛板組合,連接成到總出口的正負極接柱樁,整個再用塑料外殼包裹密封,上面留出氣孔再封閉。
每兩塊鉛板之間都加一層隔熱棉,電瓶裡把酸液加上侵溼以後,起到降溫作用。這些鉛板裝組起來以後,再加酸液,是根據每個格子之間容量大小不一樣,加到酸液的多少不一樣,跟充電起到關鍵作用。
如果把電量用到一點電都沒有再充電,這時候就流到了底部,那時候在充電極板上整個酸液只能起到50%~60%,充電也只能達到這個程度上,上部就沒有酸液接觸,充不上電充不住電,長此以往鉛板就會開裂退化,就會導致這個電池整個壞。
所以我們把電量使用的隨用隨充,但是也有個充電程度,不能用的的電量都沒有了,這樣會產生什麼結果呢?電池裡面的酸液還沒有完全流到底部,就已經充電時間一長,會存在水分流失蒸發,隔熱棉只能侵溼一半就起不到降溫作用,蒸發就會越來越快,長時間缺水電池同樣存不住電。
電量使用到什麼程度充電最為合適
按正常原理,電池電量使用到35~40%之間充電是最合理的,這時候酸液正好下到極板中間,一充電會能達到90%,一加熱這個酸液就會達到100%,這個時候電池散熱效果就比較好,電瓶上面的鉛板就不容易發熱,充一次電,電池就會很耐用。
這樣有時候電動車騎著騎著就發現電量不耐用了,這種情況就是整個電池組中的一塊電池的鉛板出現了問題,不蓄電了。
其實這種試驗有很多修理工和車主們也試驗過,是得到驗證的,具體問題也就是這樣產生的。並且廠家在出產的時候也是在說明書上就把電量使用到多少開始充電,怎樣操作充電,說明書上都有明確的說明,很多人不注意說明書上的注意事項。
電量用到35~40%狀態下,充電不會出現電池容易鼓包,使用到一年或兩年時間就有一塊壞了。使用到正常退化,就必須要更換新的電池使用。
這就是我們多年維修電動車積累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充電的時候把電量使用到35~40%的狀態下去充電,電池會更耐用,跑的路也會更遠了,能比別人的多用1~2年。
分享到這裡大家聽明白了嗎?如果聽明白在評論區寫「明白了」,如果沒聽明白,寫上「2」,我們在下篇文章中 給大家詳解。喜歡我的文章關注、轉發、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