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3地試點「新規」,銀行卡裡再有錢,你也不一定能取出來

2020-12-16 華爾西街

就目前人們的存款習慣來看,銀行儲蓄仍然是人們存款的主要方式之一,雖然隨著科技的進步,餘額寶、零錢通等許多的理財產品的收益已經超過了銀行存款的收益,但是這並不能改變人們對銀行的信任。

尤其是在近幾年隨著P2P理財的不斷暴雷,人們對網際網路金融的信任度也是逐漸降低,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的居民存款增加了9.95萬億,由此也可見人們對銀行的信任程度。

不過從今年7月份開始,央行開始在河北、浙江、深圳三地開展了大額資金管理的試點計劃,就是分別對公戶和私戶設定了一條取款上限,當取款金額超過上限的時候,要辦理相關手續之後,得到了銀行的審批,才能辦理取款。

如果取款人在辦理取款手續的時候,填寫的用途不清或者不符合相關規定,取款人的資金很有可能會因此被凍結,這就出現了你帳戶上有再多的錢,但是你無法提出的情況。

目前三地的上限設置不太一樣,河北的公戶上限是50萬,私戶上限是10萬;深圳的公戶上限是50萬,私戶上限是20萬;浙江的公戶上限是40萬,私戶上限是30萬。但是無論是公戶和私戶要超限取款,都要填寫相應的材料。

對此很多人表示疑惑,為什麼我自己的錢卻沒有隨意提取的權利?其實這種想法並不準確,央行之所以要設定這一條線,目的是為了減少現金交易形式的犯罪,目前因為電子轉帳很容易被公安部門調查到,所以很多的犯罪分子仍然喜歡用現金的方式來從事犯罪活動。

雖然每張紙幣都有冠字號,類似於紙幣的「身份證號」,在紙幣被提取的時候雖然有記錄,但是當紙幣被提取之後,只有再次被存入銀行的時候才能追查到這張紙幣的交易路線,但是如果紙幣在市場上流通出去,公安部門很難追查到這筆錢的具體流向,所以此項措施可以有效地減少現金交易形式的犯罪。

對於大多數居民而言,此項措施並不會人們的生活產生太大的影響,根據2019年相關數據,家庭存款超過10萬的已經超過了80%的家庭,所以說此舉實施大多數的居民不會感受到,在銀行方面,這種大額提取的業務辦理僅佔1%,所以居民不用擔心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

不過此類業務對於公戶而言確實讓工作變得更加繁瑣了,對於公司而言,相互轉帳超過50萬是常有的現象,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公司,基本上每筆轉帳都會超過50萬,當銀行對公戶轉帳進行限制,很有可能會出現公戶因為填寫資料不完善會被凍結的情況,而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就造成公司的違約,造成經濟損失。

此項新規很有可能在2021年會進行全面推廣,到底會有哪些影響,還要等到新規全面執行的時候再做綜合考量。

更多資訊,請關注我。

相關焦點

  • 銀行存取款「新規」來了,已在3地試點,你很可能有錢也取不出
    不過隨著現金的頻繁進出流動,我國央行再次發布新規,將採取試點的方式開展大額現金管理規定。自今年7月至12月,央行將先後在河北、浙江和深圳三個地方開展大額資金管理試點計劃。自7月開始,河北率先進行了大額資金管理的試點。試點實行中,對於大額現金流通規定了一條「控制線『,即對公帳戶50萬,對私帳戶10萬。
  • 銀行取錢出新規,你的錢可能「取不出」,這3個地方已經開始試點
    對於年齡較大、不熟悉智慧型手機的人,他們根本不會在網上辦理相關業務,而是會選擇到線下網點辦理業務。因此,銀行分行是不能「一刀切」的。而且,雖然現在可以在支付寶或微信上存錢,但對於老一代來說,他們還是習慣於把錢存在銀行裡,這樣他們可以安心。據悉,截至10月末,國內人民幣存款總量已達210.68萬億元。
  • 央行對信用卡發起新規!只許阿里放貸,不讓銀行點燈?
    今日有媒體爆料,央行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區間管理。央行近期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推進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發卡機構與持卡人自主協商確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這次取消上下限區間管理,被認為是信用卡利率市場化再進一步。那麼問題來了,央行這一次對信用卡的新規,會給銀行乃至銀行的信用卡用戶帶來哪些影響呢?
  • 央行「新規」出臺!存取錢要多做「一件事」,可以保護自己存款!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
  • 央行發布「新規」,對這種情況進行嚴查,「躺賺」已成為過去式!
    在很久很久以前,古代的人們會選擇用一些貴金屬來打造一些錢幣,而到了近代又再次發明了紙幣,接踵而來的便是銀行卡,信用卡支付。我們的消費支付方式一直在不斷的進化,直到現在我們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放心出行,不用再擔心忘帶錢的煩惱。
  • 網際網路巨頭測試央行加密貨幣 DC/EP試點再擴大
    DC/EP試點再擴大 今日美團官方向本報記者表示:「不予置評。」本報記者接觸到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相關人員表示:「以官方公布為準,我們對此不做過多討論。」
  • 銀行卡年費管理費都取消 九類業務不用再交手續費
    應免收帳戶年費、管理費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每張銀行卡都需要繳納一些隱形費用,例如年費、管理費等。雖說每個人手上總有那麼幾張銀行卡,但常用的可能只有1-2張,也就是說,很多人默默地花了一筆費用養了一堆閒置卡。
  • 四天兩度「放風」,資管新規延期,央行怎麼說
    在此之前的7月7日,央行原副行長吳曉靈牽頭開展的《中國資產管理業務監管研究》課題報告建議,將資產管理行業的過渡期再延長兩年。談及資管新規是否考慮延期一事,央行辦公廳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周學東則稱,因為今年疫情衝擊,應該延期資管新規,但無論是延1年、2年還是3年,對金融機構來說,關鍵是必須要轉型,再回到過去大搞表外業務、以錢炒錢、製造金融亂象是不可能。
  • 央行推出「硬錢包」,這次它甚至不需要手機!
    另外,家庭的大部分積蓄會放在銀行,用戶可以通過存摺或者銀行卡來取用。而這兩年,大家的支付方式都演變為了行動支付,讓人不得不感嘆我國科技發展的速度。那麼到底什麼是行動支付呢?行動支付是通過將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和手機終端結合,打造出來的一種基於網際網路的支付方式。換句話說,行動支付必須依賴網絡,如果用戶在支付時出現沒有網絡的情況,那麼支付也是無法完成的。
  • 深圳再迎央行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
    繼蘇州之後,央行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下一站花落何處,一直是業內熱議的焦點。近日,央行數字人民幣試點的第三站正式「官宣」,再次回到深圳。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與前兩次測試相比,本輪測試在紅包總金額、支付方式等方面有所差異。業內人士看來,數字人民幣試點再次選擇深圳,是為了更多領域的試點做準備,也有利於團隊進一步優化用戶體驗。
  • 銀行卡裡有錢,綁定了微信、支付寶,手機這3類照片建議「刪除」
    銀行卡裡有錢,綁定了微信、支付寶,手機這3類照片建議「刪除」!眾所周知,在網際網路資訊時代,跟人們生活相關的方方面面,都在發生一些大的改變,尤其是行動支付的普及,不僅僅是帶來了更為簡單、便捷的支付方式,而且影響到了人們的消費模式,只不過,很多人只注意到了行動支付帶來的好處,沒有注意到一些安全隱患,因此筆者提醒,銀行卡裡有錢,綁定了微信、支付寶,手機這3類照片建議「刪除」!
  • 央行點名,新規加碼,「錢生錢」行不通了
    「貨幣政策主要是三個方面,首先是量上要有一定的數量,當然不能太多,不能溢出來。另外,資金價格總體呈下降趨勢,要有確定性的預期。還有,資金去哪裡?要去實體經濟,不要去玩『錢生錢』的遊戲。」 這段話,給市場帶來了很大震動。 1,印鈔的量要控制,不能再放水。
  • 銀行卡丟了,卡號和密碼都忘了,銀行卡裡的錢還能取出來嗎?
    一個人銀行卡掉了,又不記得密碼,銀行卡裡的錢還能要嗎!銀行卡掉了撿起來不得了,銀行卡密碼忘記了佩戴身份證到銀行改下不得了,自己銀行卡裡的錢,是自己辛辛苦苦賺的血汗錢為啥不要,難道自己是擁有萬億資產的人,低頭撿銀行卡的几几秒鐘都能損失幾百萬的財富嗎。。。
  • 探索央行數字貨幣:第三方支付產業新變量
    2011年到2015年,央行一共發放了270張第三方支付牌照,其中,2015年僅發放了2張。2015年8月,央行註銷了3張支付牌照,結束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只發不撤」的歷史。2016年4月,央行下發文件對支付機構分級分類監管,且5年期滿之後續展從嚴。根據央行官網,截至2019年4月底,市面上剩餘237家持牌支付機構正常運營,共擁有523張支付牌照。
  • 央行數字貨幣DCEP是什麼?DCEP錢包是什麼?
    11月28日,中國央行副行長範一飛出席「第八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時表示,目前央行DCEP基本完成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下一步將合理選擇試點驗證地區、場景和服務範圍,穩妥推進數位化形態法定貨幣出臺應用。  12月9日,《財經》雜誌封面文章報導,DCEP近期有望在深圳、蘇州等地展開試點。
  • 新聞縱深|數字銀行卡到底是個啥?怎麼使用?
    數字銀行卡沒有實體卡的物理形態,通過虛擬借記卡發卡系統,在線上完成申領、開通並使用。其中,虛擬借記卡發卡系統技術標準經央行批覆,達到商業銀行卡虛擬發卡標準符合性和系統安全性試點要求,百信銀行是首家以電子銀行卡發卡成員的身份加入銀聯的機構。
  • 央行數字貨幣這麼火 你知道這是什麼嗎?
    從2019年開始,央行數字貨幣的字眼就經常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當中。到2020年,由於疫情的影響,為了避免接觸交叉感染,許多商鋪不建議使用紙幣支付,人們對電子支付的需求遠遠大於從前,無接觸支付成為了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正是因為當下社會的迫切需求,我國的數字人民幣順勢推出,並成功在深圳、蘇州兩地成功試點。
  • 央行第三次出手,再發2000萬紅包
    多年前,馬雲說:銀行不改變,那我們就改變銀行。如今,螞蟻金服崛起,估值高達2.1萬億,確實是逼著銀行做了很多改變。不過,對於第三方支付市場被壟斷的局面,央行出手了,推出了數字人民幣,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地位或許受到衝擊。 央行第三次出手,再發2000萬紅包 新年的第一天,央行第三次出手,在深圳繼續試點數字人民幣,發放了2000萬數字紅包。
  • 韓國:計劃明年試點央行數字貨幣
    根據韓聯社報導,韓國銀行今日表示,計劃在明年試點運行央行數字貨幣,主要試點內容是發行和回收數字貨幣。一位韓國銀行官員說:「試點計劃的試運行將類似於紙幣的流通過程。」實際上,今年3月,韓國銀行就開始一項測試,對央行數字貨幣發行的法律和技術問題進行審查,以此檢查韓國發行央行數字貨幣的能力。
  • 微信錢包有錢,還綁定了銀行卡,手機裡這4類「照片」儘快刪除!
    微信錢包有錢,還綁定了銀行卡,手機裡這4類「照片」儘快刪除!眾所周知,如今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智慧型手機全面普及,人們的生活,也因此發生改變,而說起微信,大家都不陌生,作為國內用戶量最多的社交、支付軟體,它給咱們的衣食住行,都帶來了便利,但正因為此,才需要重視支付安全,所以說,如果微信錢包有錢,還綁定了銀行卡,手機裡這4類「照片」儘快刪除!第1類:銀行卡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