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X博士,ID:doctorx666】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前幾天,今年最大的搖滾盛宴《樂隊的夏天》結束了,但最令人驚喜的卻是一支沒有參賽的樂隊——鮑家街43號。
因為汪峰帶領的鮑家街43號是中國搖滾黃金年代的見證者,當之無愧的京城滾圈兒老炮,看到他們也就看到了那個時代。
人們開始紛紛追憶起魔巖三傑、紅磡、那些曾聚集於北京的搖滾先驅們與光芒萬丈的80年代中國搖滾樂。
所以,我也不免想起一位京城搖滾老炮——竇唯。可是社交媒體關於竇唯的記憶似乎停留在他騎著小摩託在北京胡同穿梭買菜。
關於竇唯騎著小摩託這件事,社交媒體普遍唱衰,話裡話外就是說竇唯落魄了。
但他們為什麼不想想竇唯可能是討厭汽車,而鍾情於摩託呢?
他們或許不明白,摩託車是可以串聯起中國搖滾黃金年代的證據,是北京這些搖滾老炮兒們對那個時代的信物。
吉他也許是每個北京搖滾老炮兒的武器,但摩託車才把他們送到了凱魯亞克的目的地。
頭文字D不能沒有AE86,阿龍沒了徒步車就無法走出無人區,而摩託車是北京搖滾老炮兒的齊柏林飛艇。
2001年有一部依託於北京搖滾故事的電影《北京樂與路》,主演是耿樂、舒淇和吳彥祖,片中音樂來自於北京老炮兒:子曰樂隊和汪峰。
片中耿樂飾演北京搖滾樂隊主唱「平路」,他騎著摩託背著琴載著妞的瀟灑身影深入人心,完完全全搶了影帝吳彥祖的風頭,成了後來人對那個時代搖滾主唱印象的普適模板。
而平路這個人物的設計確有根據,因為北京搖滾老炮兒真的鐘愛摩託車,比如唐朝樂隊的貝斯手張炬。
搖滾歌手姜昕在自傳體小說《長發飛揚的日子》中回憶,那些年晚飯的光景大家都騎著摩託出來,一個一個隊伍逐漸壯大,「就變成了那條街上一場關於長發和摩託的展覽」,而其中張炬這輛是「全北京市最酷的摩託車」。
張炬的愛摩是一輛本田經典太子款摩託車Honda鐵馬600C,據說是從中國最好的人像攝影師肖全手中購買(就是那個拍遍上時代搖滾和文藝名人的肖全,比如崔健、三毛、易知難、食指)。
雖然無從得知張炬買這輛摩託到底花了多少錢,但本田鐵馬系列放在今天售價也要大幾萬起,在北京白領月薪幾十元的年代,對於錢包比心靈都乾淨的搖滾樂手,這絕對是一筆奢侈消費了。
不止唐朝的老幾位,北京搖滾老炮兒們飯可以不吃,但是摩託不能不騎。真正的Rock Star是要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那上路就得是摩託車。
超載樂隊主唱高旗與哈雷的Fat Boy摩託。
面孔樂隊主唱陳輝與三輪跨騎摩託。
搖滾老炮兒鄭鈞也對摩託車十分狂熱,後來某節目還曝光過他有一臺全手工打造的越野摩託車。
鄭鈞寫《回到拉薩》的時候並未去過拉薩,會不會就是因為他是打算騎摩託去的?太冷了中途折回來了。
而老炮兒許巍也是忠實摩託玩家,在《禮物》的MV中,許巍曾騎著一輛有「國產萬元神摩」之稱的鈴木GZ150摩託親自出演。
就像搖滾並不是男人的專利,摩託車也不獨屬於搖滾老爺們兒。中國80年代最好的搖滾女主唱羅琦,16歲就開始飈摩託了。
為什麼北京的搖滾老炮兒們都愛騎摩託?
一方面,摩託車如同搖滾樂,在那個年代同屬於新鮮事物。
北京搞搖滾的老炮兒們在當年是這個城市的先進文化弄潮兒,他們十分需要一個與自身新潮藝術氣質和新穎藝術表達相符的物理載體。就像每個渴望Rich的Rapper都需要一條大金鍊子,搖滾老炮兒們也需要一輛摩託車來彰顯自我。
擁有一臺國產幸福250,仿佛就暗示了你的搖滾思想已在國內走在前沿。
要是能騎上一輛進口摩託,簡直相當於你跟約翰·列儂間接來了一場精神會晤。
另一方面,80年代多數是公共運輸,私人交通工具稀少。而摩託車則是一個可以完全自主掌控,自由自在的交通工具。想停就停,想走就走,油門一擰你就能去北京每個躁動的角落吹風。
這種追求新鮮與渴望自由也正好契合了老炮兒們開創革新、自由至上的搖滾精神。所以在那個時候,摩託車與搖滾樂是兩件密不可分的事。
1988年,導演田壯壯拍了一部電影叫《搖滾青年》。
片頭就打出了摩託車指導的頭銜。
片中更是出現了大量關於摩託車的場景。
但所有被熱烈浸透的夜晚也終有結束的一天,搖滾樂與摩託車的黃金年代並沒能堅持多久。
1995年5月11日,張炬在騎摩託的路上遭遇車禍意外去世。作為圈內核心人物之一,整個京城滾圈陷入沉痛與晦暗。
張炬的離去像是一個寓示,就像《北京樂與路》的結尾,平路車禍後,他身後那片金黃散落一地,他的摩託車躺在他夠不到的距離。
這場摩託車搖滾騎士的滑鐵盧,正好言中了中國搖滾之後的衰敗。
魔巖三傑瘋了萎了仙了,老牌樂隊們要麼換人要麼解散,羅琦在出走後銷聲匿跡......老炮兒們的命運各自顛沛流離。
黃金時代,結束了。
那些在北京騎著摩託車背著琴唱著歌兒的老炮兒們,不見了。
如同張亞東所說,「真正有生命力的東西,總會活過來」。搖滾樂是,北京老炮兒與摩託車也是。
我們欣喜的是,近幾年中國搖滾樂又復興了,音樂節遍地開花,Livehouse生猛成長,老牌樂隊帶上新人紛紛重組,老炮兒們也與各種新文化形式結合重煥生機。
老炮兒們的搖滾精神還一如當年,而他們也依然騎著心愛的摩託。摩託車連接了他們的現在與過去。
搖滾老大哥王勇到今天依然在公路上馳騁。
鄭鈞也在網上曬出了他新買的Type6。
還給兒子買了一輛小的,新老精神傳承,要從娃娃抓起。
京城老炮兒眼鏡蛇女子樂隊主唱肖楠,更是騎上哈雷助陣了大鵬的搖滾電影《縫紉機樂隊》。
而新時代的樂手們除了心心念念老炮們黃金年代的傳說,也惦記著老炮兒們的摩託車。
比如夜叉樂隊的復古大哈雷。
比如郝雲的藍色小閃電。
比如趙雷的暗黑三輪跨騎。
雖然很多人對趙雷算不算搖滾類別持有爭議,但趙雷是他們中妥妥的贏家,因為趙雷的摩託是京A牌照。
北京搖滾New Blood羨慕老炮們黃金年代的傳奇經歷,更羨慕那時老炮兒們的摩託車都是京A,喝著啤酒,在一種傾斜搖晃的姿態下去審視這片搖滾的沃土。
但是在80年代後,京A摩託牌照就停止發放了,與此同時,1988年我國出現了一個磁帶專輯,叫《紅綠燈下》,其中的歌曲全由孟廣徵一人所寫,在《嚴禁酒後開車》一歌中,唱到:
為他人的生命安全
為自己的孩子老婆
酒後莫開車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玩搖滾、開摩託、喝啤酒,是一個不可能三角。
玩搖滾的開了摩託就不能喝啤酒。喝了啤酒的搖滾老炮就不能開摩託。
又喝啤酒又開摩託的呢?他們叫做危險人士。
那玩搖滾的到底該做些什麼呢?我想,有搖滾精神就夠了。
我一個玩搖滾的朋友,最近在給男大學生開吉他課,他告訴我:「你在北京,可以沒有京A牌照,但你不能沒喝過這個,不然我會覺得你還沒認識過北京,或者還沒擁有北京本土的搖滾精神。」
我問:「喝哪個?」
他說:「在現在,一個同樣叫「京A」的精釀品牌,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精釀啤酒已經將這種這種搖滾騎士般的精神液體化了。」
因為就像那些特立獨行的搖滾騎士們,釀造精釀啤酒同樣需要大膽不羈的思想與天馬行空的創意。
每一種驚喜的口味,每一代新奇的酒品,都是精釀藝術家們的大腦在釀酒桶中風馳電掣的騎行。
關於喝酒,一些年輕人還覺得中國的酒就是一群大肚子夾克男,圍繞著一個蓋著紅布的圓桌推杯換盞,喝的都是白的。
但如果你要破除迷思,我建議你去看看最近的一個神秘節日。
最近精釀藝術家們就要在北京攢一個狠場兒,就是京A精釀廠牌將在本月16-17號主辦的八乘八啤酒合釀盛會。
每年的八乘八啤酒合釀計劃都會邀請大中華區的8家啤酒廠與來自全世界選定地區的8家啤酒廠,共16家酒廠隨機兩兩匹配,一起為八乘八合釀計劃釀造8款特別的啤酒,並在每年10月中旬舉辦的啤酒節中發布。
精釀如同搖滾樂,都是舶來品,卻都在國內發揚光大。而歷年八乘八計劃邀請海內外酒廠的合釀交流無疑就是一種新時代的西學東漸,將全世界最新鮮的文化成果在國內文化環境進行融合。做屬於中國人的搖滾樂,釀中國人愛喝的啤酒。
精釀也要開眼看世界
2020年,京A繼續邀請了來自中國地區的16家精釀廠牌參與。
這16家精釀廠牌中,既有京A、高大師、悠航等精釀界老牌OG,也有立吞、行匠、勿幕等新興廠牌,新老結合,精誠合作,碰撞出最新穎最牛逼的釀造創意。
比如本次京A與高大師合釀了幹投酸味IPA,使用了時下流行的新Kveik挪威野生酵母,這個酵母有多流行呢?別人來酒吧,只會說我是來喝某某啤的,但你要是說我是來嘗試京A新釀的Kveik酵母風味的,你或許掌握了酒桌的優先社交權。
兩個地球北方的精釀廠家要用這款酒帶你去熱帶感受爆炸水果香氣。
而作為主辦方的京A精釀,其品牌氣質格外像一個搖滾老炮兒。
前幾天,擁有廊坊牌照的格子,把汽車停在了廊坊動車站,花了30塊坐動車入京,專程採訪了京A精釀的兩位創始人,發現他們相識和創業的經歷,跟北京搖滾老炮兒們一樣傳奇。
或許在對京A的態度上,他們也跟北京部分玩搖滾的有著一致的喜愛。
創始人是兩位自稱老北京兒的國際老友Alex和Kris
Alex出生在美國,Kris出生在加拿大,兩個老外在2000年來到北京後,卻最終選擇在中國創業。在釀酒之前,他們都是跨國公司的高級白領。
而之所以把品牌定為「京A」,是因為創始人就曾擁有過京A牌照,他們跟新老搖滾騎士們想的一樣:「京A」這個名字就代表北京那個充滿激情的年代,汽車都是新鮮事物的年代,一切欣欣向榮的年代...就像今天的京A精釀啤酒。
早期創始人Kris就開著一輛蛋型自行車走街串巷賣啤酒,但這輛蛋車掛上了京A牌照就仿佛有了一種精神魔力,短時間內京A精釀酒就火遍了京城。
且據我探究,除了京A車牌的加持,京A精釀的火爆還有更深的緣由,因為兩位創始人對精釀啤酒有著老炮兒一樣的胸懷開闊、審美挑剔與品質堅持。
他們通過與國內外頂尖或新興酒廠的交流合作、不斷革新技術與創意,甚至根據季節和原材料,每月都會推出限量版的創新啤酒。
這恰恰也是兩位創始人發起八乘八合釀計劃的動機:一方面,分組合分時段的十六家酒廠合釀,意味著更多風格迥異的產品與口味,可以儘可能的讓消費者在一次節日內了解、品嘗到不同的精釀啤酒,樹立起對中國精釀的興趣;另一方面,以酒會友的交流合作,也有助於完善國內精釀酒廠的眼界和技術,拔高中國精釀在國際精釀產業中的整體品牌形象。
而京A在八乘八合釀計劃和中國精釀行業中無疑都是一隻領頭羊,京A老炮兒從不搞酒香巷子深那套,他們堅持每年通過八乘八計劃把行業市場蛋糕做大,引領先進方向,大家都有飯吃,才能讓國產精釀行業持續創新發展。
所以,京A精釀當然能讓眾多獨立自由、勇於探索與創新的人們為它瘋狂。
對京A精釀狂熱的人們
不管是搖滾樂還是摩託車,不管你是老炮兒還是New Blood,我們都是時代奔湧的酒花,酒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來現場幹一杯吧!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