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哪些以陽光為食的「素食」動物們!

2021-01-19 百度百科

地球上有哪些以陽光為食的「素食」動物們!

陽光為地球帶來了光明,同時人類可利用它們作為能量,在神奇的自然界中,植物通過陽光進行光合作用,維持生長,甚至還有神秘的動物能夠「吞食陽光」!

綠葉海蛤蝓

通過吃藻類來掠奪它們的葉綠體

綠葉海蛤蝓屬於軟體動物腹足綱腹足目。是一種囊舌類海洋軟體動物。它們主要分布於大西洋西岸從加拿大到佛羅裡達的沿海海域。十分奇特的是,它們一生只需進食一次,隨後僅靠陽光便能飽食終日。綠葉海蛤蝓的體型十分嬌小。成年個體體長從1到3釐米不等,沒有貝殼,看上去活像一片綠色葉子,翡翠般鮮綠,與藏身處的海藻天衣無縫地打成一片。

蓑鮋

極大的背鰭可捕獲更多的光線

鮋形目鮋科蓑鮋屬魚類的通稱。約有9種。中國產5種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暖水海域,為小型海洋魚類。棲息於巖礁或珊瑚叢中,有的見於深水 。鮋形的生活方式與光合作用密不可分,它的魚鰭具有較大的接觸面,可捕獲更多的光線。它們在白天活動,夜晚停止活動,通常靜止地懸在水中,或者緩慢地遊動,捕捉獵物。

阿克爾扁形蟲

體內的水藻光合作用可以維持生命

阿克爾扁形蟲是一種棕褐色扁形蟲,通常生存在白色珊瑚礁中,它們奇特的棕褐色顏色源自其體內的Symbiodinium水藻,而且它們正是通過體內水藻進行光合作用,從而維持了生命所需能量。是最簡單的動物之一,以至於既沒有一個貫通的腸道,又沒有一個體腔。阿克爾扁形蟲主要生活在英國和法國大西洋的淺海灘上,人們很容易將它們誤認為是水藻。

斑點蠑螈

體內的單細胞藻類可以持續補給

之前科學家曾知道藻類可以覆蓋在一些兩棲動物卵上果凍狀外層實現共生,這種方式對於兩棲動物的卵胚胎以及藻類均有益處,藻類以卵胚胎的廢棄物為食,同時,它們為卵胚胎提供氧氣。目前,科學家發現一種單細胞藻類可生存在發育完全的斑點蠑螈體內,通過光合作用,可為宿主細胞提供食物和能量。同時,這項發現是首例脊椎動物細胞與藻類共生的實例。

朝天水母

觸手可以光合作用補給

朝天水母又稱車輪水母、倒吊水母,它們喜歡口面朝上臥於水底,生活於巖礁淺水水域和紅樹林中。分布於西太平洋海域。其水母翼為圓盤狀,邊緣缺乏觸手,水母翼上有車輪狀的圖案,口脕上有8隻觸手,呈花邊形狀,體內有單細胞蟲黃藻共生,常是觸手向上的,會以水母翼附著,觸手向上可以讓其中的蟲黃藻進行光合作用,從而為水母提供營養物質。

綠色水螅

能吞食陽光補充能量

綠色水螅可以潛伏在池塘中,它們普遍生存在江河和湖泊中,它身體奇特的綠色源自與其共生的一種單細胞藻類「Chlorella alga」。據悉,綠色水螅體內的Chlorella alga藻與水螅分離後將無法生存下來,當水螅生長期間,藻類細胞也同時進行分裂,當水螅整體性繁殖時,藻類細胞也通過水螅的卵胚胎進行發育生長。

帆水母

具刺細胞的觸手、是它的攝食和消化器官

帆水母是水母的近親,它是水螅蟲綱管水母目帆水母屬,漂浮在海洋中的動物。其特徵是長有充氣帆狀浮囊,下方有具刺細胞的觸手、生殖體和營養體帆水母之類動物的運動是憑藉海風四處活動。帆水母以海洋小動物為食,常結成寬達100 千米的大群在海面上飄遊。其獨特之處在於自身是一個聚居群體,其中包含Scrippsiella屬海藻,可為帆水母提供營養物質。

蛇鎖海葵

通過海藻獲取太陽能

許多海葵物種都是通過身體獲取太陽能,蛇鎖海葵生存於大西洋東部,從地中海至最北方的英國海域。它們的觸鬚中共生著一種海藻「algae Symbiodinium」。它們通過海藻獲取太陽能,從而攝取營養物質。據悉,其它的海葵物種也具有不同的共生特性。

巨蛤

套膜中的小管內長有共生藻

巨蛤是地球上體型最大的軟體動物,又稱巨蚌。海洋中存在著幾種巨蛤生物,它們更多地依賴光合作用獲取能量,而不是過濾進食。它們通常張開外殼,擴展其內膜組織,儘可能地接觸陽光,在其內膜組織中包含著共生藻類的觸管,實際上這種觸管是巨蛤消化系統的延伸。巨蛤不僅是進行光合作用的貝類生物,一些較小的雙殼巨蛤也是海藻共生體。

巨型桶狀海綿

外殼上生存著光合作用共生細菌

當人們在加勒比海潛水時會經常遇到巨型桶狀海綿,它的外殼上生存著光合作用共生細菌。海綿失去其光合作用共生體後就變成「漂白」,就像珊瑚一樣,一些海綿通常周期性漂白,事實上,海綿具有較多方式的共生有機體,其中包括不進行光合作用的真菌和細菌。一些海綿具有矽質骨骼,至少有一種海綿骨骼結構像纖維光學網絡,可以疏導光線至海綿體內深層細胞。

作者:一個樂觀的麻瓜

相關焦點

  • 國際素食日請食素一日,為我們不離不棄的動物朋友
    主要目的是:以關懷動物為基礎,推廣植物性飲食取代動物性飲食。素食者在「世界無肉日」不僅僅是以身作則,還要熱心的將自己的飲食習慣推廣給親朋好友。許多平日沒有吃素習慣的人們,也在這天要求自己吃一日素或者是一餐素,甚至是從此食素。
  • 【素食環保】「素皮」鞋不傷動物 流行又保護地球
  • 滴滴*《地球四季》:森林裡的動物們有話對你說
    夏天的森林非常美,午後的陽光從樹木之間的縫隙照得我們昏昏欲睡。我和妹妹坐在一片草地上打鬧,妹妹很愛用她的爪子撓我的頭,媽媽會在旁邊看著我們,並提醒我們不要傷到對方。」 「這樣的好日子並沒有理所當然地持續下去。」
  • 第四屆「尋找地球素食英雄」頒獎儀式在鄭州上文書院舉行
    意不盡網訊(葉書靈)11月25日,國際素食日。為弘揚素食護生,呼籲動物福利,倡導綠色和平,宣傳生態文明,號召更多人選擇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第四屆「尋找地球素食英雄」揭曉儀式在鄭州上文書院舉行。
  • 《瘋狂動物城》裡有哪些動物?
    《瘋狂動物城》裡有哪些動物?熱映的《瘋狂動物城》是迪士尼的又一動物力作——動物們的烏託邦。下面讓我們細數裡面不常見的動物。非洲野牛戰鬥力不是一般的「牛」別看非洲野牛是素食類動物,但它們的戰鬥力非常高,敢於群毆豹子、鱷魚等猛獸。
  • 素食與環保|吃素可以拯救地球.
    如果你還在猶豫要不要一頭扎進一個更有益於保護地球和動物的菜單的話,那就在做決定前想想吃素的好處。動物能夠感覺疼痛,因為疼痛會保護自己。如果你想要讓死亡數目儘可能最小,素食相對肉食仍然更可取,因為如今種植的穀類和豆類有很大一部分都餵給了養殖場裡的動物,生產1公斤牛肉就會消耗16公斤的植物。如果你直接吃蔬菜,就相當於拯救了更多植物的生命。
  • 吃素、環保、救地球!——那些素食的名人們
    徐熙媛:幾年前,徐熙媛(大S)養的狗氣管收縮,差點死掉,大S難過得決定吃素一年,希望能幫助狗好起來。她說:「我從前很愛吃肉,是美食主義者。現在覺得吃素是對的,因為其他動物像我的狗一樣有生命,而生命都是重要的,因此我決定吃素。」
  • 中央電視臺宣傳《吃素拯救地球》,素食有這8大好處!
    🔴觀點:一點肉都不吃沒法攝入蛋白質。🔵事實:美國農業部曾就亞馬遜雨林的農業用途發布圖表,結果顯示雨林被毀區域有86%都用來作為牧場以飼養動物給人吃,只有4%被用來種植大豆。還有一點要知道的是,全球種植的大豆有80%都被用來餵給養殖場的動物。美國本土的牛所消耗的穀物和大豆就可以餵飽全球20%的人口(14億)。
  • 地球已經存活大約45億年,那地球上存活歷史最久的動物有哪些
    地球在這個世界上已經存活了四十五億年,而在這漫長的時間內,有著無數的物種出現,繁衍,滅亡,而我們對這些生命的研究遠遠不夠,只是在不停地摸索,如此長的時間還有多少最初的生命存活下來呢?今天小編為大家講述一下地球上存活歷史最久的動物有哪些。
  • 為什麼人類鍾愛於食草動物,而幾乎不以食肉動物為食?
    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很少去吃食肉動物的肉?從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出來,一般我們所吃的肉大部分都是家禽類、牲畜類,這些動物都是我們的老祖宗馴化的,可以想像在遠古時期,老祖宗們外出打獵運氣好收穫頗豐,短時間內難以把獵物全部消耗掉,那麼偶然的有存活的獵物,那麼就把它養起來以後再吃吧!
  • 紀錄片:《地球公民》又名《地球上的眾生》
    當我們為滿足私慾而剝奪其它生命的生存權利時,終有一日,我們將失去自己美麗的國家。因此,許多環保主義者也是堅定的素食者。  素食者在保護地球自然資源方面貢獻巨大。美國的暢銷書《一個小星球的飲食》中披露:美國穀類的80%-90%用於餵養動物。如果每個美國人減少肉類消費的10%,地球上所有陷於饑荒的人們便有充足的谷糧可以溫飽。
  • 素食•齋心
    以素為食,愛惜物命,開始關愛生命,修養一顆善心。 以素為食,沉澱智慧,不斷淨化生命,修養一顆靜心。 「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君子不忍心見到動物死去,更不忍心去吃掉這些動物的血肉。
  • 為什麼陸地上食草動物的體型,比食肉動物更大,海洋卻恰恰相反?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陸地上動物們的體型大小,會發現在恐龍時期,體型最大的是地震龍,體重可達31噸-40噸。然而最大的食肉恐龍棘龍,體重可達到26噸,要比地震龍體重少很多。今天地球陸地上生活著最大的生物是大象,體重最重可達8噸。
  • 哪些漂亮的美人為何不饞肉?原來素食有這20多個好處.
    麗亞·米雪兒吃素後,逐漸了解到農場的動物們所遭受的折磨與不公正待遇,從此她便開始了自己的動保之旅。孫茜相信萬物都有靈性,吃掉動物是很罪惡的行為。通過素食,孫茜不僅找到了自己內心的平靜,還對萬物、對自然環境有了更深的思考。
  • 2020素食風潮來襲:星巴克、康師傅、肯德基、百草味等大品牌紛紛推出素食,讓地球更美好
    2020,許多的人選擇了成為素食者,很多的大品牌紛紛推出素食產品,在一點一滴的事情中為一個更美好的地球做出行動。在第51個世界地球日到來的前一天,李宇春成為星巴克中國 GOODGOOD 大使。她也是星巴克中國的首位明星合作夥伴。星巴克在中國不缺流量。所以它每次帶來新產品都能引發關注,何況這次帶來的是「植物肉」。
  • 為什麼人類總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科學家:吃不得
    別看大自然一天不管不顧,悠悠哉哉,偶爾發個火,但其實地球上各個物種都潛移默化地被它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即使是高端智慧物種也要乖乖遵守,否則作繭自縛。只要在地球上生存,我們就不能以孤立的個體存在,而是大自然鏈條下的一環,因此對於大自然「話可以亂講,東西不能亂吃」。老話說得好:病從口入,但也有人說中國古代四大名菜就有熊掌,但仔細想想為什麼熊掌會是名菜?
  • 國際素食日:歷史上哪些名人大家是素食主義者?
    出於信仰、出於響應保護動物的提倡,抑或是為了達到減肥的目的,人們食素的原因各有不同。而歷史上有很多名人大家也是素食主義者,他們食素也各有其因。有趣的是,文學家們會在自己的散文、詩歌裡高揚食素給自己帶來的輕盈愉悅;音樂家們會在自己的音樂裡注入清幽恬淡的旋律——即便是搖滾樂者,也不會忘記輕柔的聲音。
  • 廈門特色素食餐廳有哪些?
     提示:點擊上方"廈門微資訊"↑免費訂閱本刊話說廈門的美食還真的是不計可數,海鮮大餐、各種特色小吃席捲而來,實在是控制不住自己啊,有木有沒關係,廈門還有很多特色素食足以滿足你的味蕾。那麼廈門特色素食餐廳有哪些?
  • 偽素食動物大全,看起來吃素卻愛吃肉的動物有哪些?
    這些原本在你的認知中應該是愛吃素的動物,沒想到居然是喜歡吃肉的肉食狂歡者。被稱為「偽素食者」的動物都有哪些?兔子誰能想到印象中愛吃青青草的小兔子,居然是回收幼崽的小動物。有一些兔子在產子以後如果覺得自己營養不足就會直接吃掉幼崽來補充能量或是因為在危險之中保護不了幼崽就直接吃掉。
  • 吃貨們注意了!廣州部分素食餐廳已恢復堂食!
    吃貨們注意了,廣州已有部分素食餐廳恢復堂食啦!這場縈繞全民心頭的年關疫情,正逐漸的改變著國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鍾南山院士給大眾的建議是:不熬夜,多吃素,提升免疫力,讓身體內部運行正常、有序。按照指引,廣州市內不少素食餐飲經營單位正在逐步恢復堂食服務,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幾家已經恢復營業的素食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