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劉強東說過這樣一句話:京東到家的任務就是打敗京東。
這五年來,京東到家與京東從來都不是競爭關係。相反,京東到家依存於京東,而京東似乎也能藉助這項「即時物流」提供不一樣的服務。
近日,達達集團與京東美妝、韓國品牌悅詩風吟達成戰略合作,達達快送將助力悅詩風吟即時零售,為消費者提供悅詩風吟商品「1小時達」服務。目前,悅詩風吟全國線下門店已有超230家入駐京東到家,悅詩風吟品牌商品還將通過京東到家接入京東平臺。
本次合作的最大亮眼之處在於:助力悅詩風吟管理、營銷、運營等方面之外,還為其提供即時配送服務。
美妝「即時配送」,是達達集團本地即時零售的優勢所在,或許也能為京東美妝的轉型開闢出一條新的路徑。
相比於數碼、生鮮、服飾、個護等品類,「美妝」在京東並無多大名氣。同時,與唯品會、聚美優品等老牌美妝平臺以及完美日記、麗人麗妝等新晉IPO相比,京東在美妝領域的屬性不夠明顯,更佔不上絕對優勢。
再加上,經營模式也為「B2C」的天貓美妝,在數據上遠遠領先京東美妝。Ecdataway數據威指出,2018年天貓的美妝銷售額和京東的美妝銷售額對比為3:1,2019年對比為4:0。在2019年,天貓美妝銷售額達1346億元,相較2018年上漲67%;京東美妝銷售額為337億元,相較2018年上漲32%。線上美妝方面,京東與天貓的差距繼續拉大。
但是,京東美妝並非沒有發展潛力。截至2020年6月,京東美妝擁有近萬家店鋪,美妝事業部整體店鋪粉絲量達3.4億。2022年,京東美妝更有著1000億的銷售目標。
速度有了,能否打開名氣便成了最難突破的僵局之一。
在急需改進的不足上,京東美妝「掌門人」王滔曾在2019年初將其歸為:想不到、找不到、買不好。具體說來,「想不到」即消費者買美妝時想不到來京東;「找不到」即消費者找不到想買的產品;「買不好」即平臺對於合適產品的推薦消費者不喜歡。
這麼來看,「想不到」是因為京東美妝的名氣不夠,「找不到」是因為缺乏特色,「買不好」則是因為服務不符合消費者喜好。
同時,王滔也指出京東美妝要發展已具備的三大優勢,首當其衝的就是京東物流,例如90%的訂單都可當日或次日達。
「即時性」成了京東美妝奮起的第一根繩索,那達達的「即時配送」便蓄勢待發。
從發展規模來看,今年第三季度,達達集團收入為13.02億元,達達快送平臺營收7.19億元,京東到家平臺營收5.83億元。同時,前三季度,達達快送配送單量達到10億單,業務覆蓋全國超2500個縣區市;京東到家平臺GMV為213億元,平臺活躍消費者為3730萬,業務覆蓋全國超過1200個縣區市。
從配送速度來看,今年雙11大促當日,達達快送在10-11點期間,配送單量超110萬單,破達達快送平臺同期1小時配送單量峰值紀錄,意味著平均每秒就有306個達達快送騎士配送的訂單被用戶收取。同時,京東到家方面,配送時間一般為「最快20分鐘、最慢2小時」。雙11期間,京東到家單均配送時長較去年縮短8分鐘。
藉助達達快送及京東到家的配送優勢,「美妝」在京東上自然是順風而行。
2014年,京東對其美妝品類進行了變革,原有的POP平臺店鋪轉為京東自營。目前,「美妝」在京東上有兩種在售方式:一是品牌入駐;二是京東自營。
多次嘗試之後,已有本地優勢加持,京東或許能夠與時代共振,在美妝電商中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作者:電商報 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