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潮流品牌光環太強了,遮住了這些散落各地的「碗碟勺筷」

2021-01-08 小姐姐秀八卦

*如果說潮流品牌是日本潮流文化發展中走在前線衝鋒陷陣的「生力軍」的話,那麼我想老職人手下的生活小物就是讓人生出「更認真度日」勁頭的潮流營養補充劑。

記得之前 Benson 哥哥寫過一篇《中國潮流文化落後日本 40 年?》的文章,裡面提到關於日本潮流文化的發展。相信但凡去過東京的朋友一定深有感觸,時至今日的日本潮流文化可以說是已經到了十分繁盛的程度了。

▲(image:seddit.com)

從藤原浩、Nigo、山本耀司、川久保玲到高橋盾、阿部千登勢、Poggy 等,日本 40 年來用一股「較真」的精神推進潮流文化發展,為我們帶來了一批批閃著「日本匠人精神」亮光的潮流品牌。

▲UNITED ARROWS(image:boredpanda.com)

不過我想大概是日本潮流品牌的光環實在絢麗奪目,這麼多年了,大家的潮流聚光點都只是追逐著潮流大神們的品牌跑,而散落在潮流品牌光芒隔壁的老職人手工藝似乎就顯得有點暗淡了。

比如說,BEAMS 這家鼎鼎大名的日本選貨店大家都熟知吧。那你們平時上 BEAMS 官網通常會買什麼呢?根據 Uli 的觀察,官網上經常能夠看到 adidas、Champion、THE NORTH FACE PURPLE LABEL、C.E 等「老熟人」的單品在售,想必大部分人都是直接奔衣服和球鞋類去的吧?

▲(image:beams.co.jp 截圖)

那問題來了,大家知道 BEAMS 除了衣服球鞋以外,其實還售賣不少日本傳統工藝的生活小物嗎?有的甚至是和 BEAMS 的合作款,而且大部分都是全日本制。

▲這個和 BEAMS 合作的信樂燒水壺帥吧,還有那個拭漆碗,用它吃飯也是蠻有感覺的~(image:beams.co.jp 截圖)

對於就連 BEAMS 這家潮流界權威的選貨店也拜倒在老工藝的手下,可想而知「潮流」這兩個字包含遠不止球鞋、衣服,還有這些美好的生活小物。所以今天呢 Uli就借著這次機會和大家聊聊日本各地區傳統工藝的生活小物吧~

▲和 BEAMS 合作的日本這款經典的蕎麥麵杯也是蠻值得入手的,杯子一面印有不同縣的特色花紋,另一面則是 BEAMS 的 logo,蠻具有紀念價值的呢。(image:beams.co.jp 截圖)

不過呀關於日本傳統工藝的生活小物,如果時間充裕,我想至少得泡壺茶和你聊上個三天三夜,因為日本這些散落各地、亟待留意開發的生活小物實在是數不勝數吶。

▲(image:ins@amco_culture.n.journey)

但是鑑於篇幅有限,於是今天我就優中選優,和大家嘮叨十家日本各地中 Uli 最心水的餐具小物品牌/株會社,好讓你直接 get 到潮流的 lifestyle 吧。BTW,大多都能在淘寶直接買到哦~

*按日本地域從北到南的分布順序陳列

高橋工芸

提到日本生活物品,讓人第一時間想起的必然是那些質樸的木製品。不同於金屬的冷冽和光澤,源於大自然的木頭天生就讓人感到親近和放鬆,所以不難發現木製品總能為家居帶來溫馨感。

而在日本眾多的木製品株會社中,高橋工芸,這家 1965 年創立於北海道旭川市木製餐具老字號的工藝讓我一見傾心的原因就是一個「慢」字。因為高橋工芸採用的是傳統的車削工藝,一個杯子,從原材料到成型需要歷經半年甚至一年的等待。

▲採用日本北海道原生華東椴為原材料的 Takahashi Kougei CARA 系列,蛋殼般的圓滑和輕薄,作品中幾乎找不到一個角,使器物呈現一種圓的可愛別致與現代簡潔的完美融合。

從樹木砍伐到木材完全乾燥需要等待 6-12 個月。乾燥後,木材會被切割並製成氣缸型毛胚,然後再次乾燥後才會被車床車削成形,加工成僅幾毫米厚木杯。雖然效率很低,但這份晶透與質感絕對是無可替代的,識貨的老司機你懂的。

▲KAKUDO 系列,這一系列的最大特色就是「圓角」。

而今天我特別推介的則是 Takahashi Kougei 主刀的 KAMI 系列的產品。不僅一改木頭厚重的印象,設計出了僅幾毫米厚度的「輕薄型」水杯、碗碟。餐具表面還塗有透明的食品級聚氨酯材料,既保持了木頭原汁原味的質樸感,又能防止湯汁等液體滲入,清洗起來十分方便,特別適合像 Uli 這種怕洗碗的人群呢~

▲KAMI 在日語中是「紙」的意思,名副其實,這一系列餐具的最大特點就是「輕薄」,加上採用北海道原生栓木為原材料。

石塚硝子株會社

提到日本家喻戶曉的器皿,除了大家想到的特色燒制陶瓷外,還有一個 Uli 一定要分享給大家的,那就是青森縣的拿手特色工藝——津輕玻璃。這是一個飽含日本匠人們手作痕跡和質感的柔美製品,相信我,第一眼看到你就會愛上它。

▲(image:ins@aderiaglass)

由於其生產整個過程都是純手工,津輕玻璃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色彩組合上玩得很溜。就像 1819 年由石塚巖三郎創立的 ADERIA 石塚硝子株會社家的津輕玻璃那樣吧,不規則的波點排列,營造和感受到生活中四季的變化,春夏秋冬通過色彩的拿捏,讓人感受到那份親切與溫和。

▲石塚硝子株會社燒酒/清酒杯

不過可別小看這些玻璃碗杯,每一個津輕硝子的誕生都不是那麼容易的,要經過燒制、熔化、吹制、切割、打磨等幾十道繁複的工藝程序。

▲(image:ins@aderiaglass)

至於過程我就不多說了,要是想深入了解一下這門工藝的話不妨可以看看這部在 NHK 拍攝的系列紀錄片《日本匠人》哦~

津輕玻璃行業霸主地位的奠定,憑藉的是最具特色的玻璃製作技術「宙吹き」。所謂「宙吹」技法實際在公元前 1 世紀就已存在,需要將玻璃在坩堝中加熱至 1400 攝氏度熔化,將其在吹管的一端固定住後,從吹管的另一端吹入空氣,使其慢慢成型的技法。不僅考驗了玻璃工匠精湛的技術和製作手法,更是長年累月對待每一個硝子用心呈現呢。

▲石塚硝子株會社手工金箔燒酒/清酒杯,純手工製作,杯子有不同顏色的玻璃進行裹附,再附著了金片,在陽光下看異常的通透玲瓏,無論是喝茶喝酒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哦。

當然,除了津輕玻璃外,石塚硝子株會社家還有很多硬貨,比如說這款曾經獲得 Good Design Award 設計大獎的「朋友」就很適合愛酒人士。1.1mm 的口部壁厚,不會損害飲料的味道之餘也是理想的精釀啤酒飲用杯具的口部厚度。

BTW,這款酒杯形狀還細分有三種類型,分別是:「爽快」,「芳香」,「重厚」,不同啤酒的類型可以選擇不同杯型,比如說喜歡喝黑啤朋友就可以選擇「重厚」型......

▲(image:item.rakuten.co.jp)

還有這款出於私心、Uli 給各位貓奴們五顆星推薦的 Coconeco 貓腳玻璃杯,腳底還隱藏著貓咪的粉色小肉腳呢。哎呀不說了,Uli 我先去下單一 set 先~

柳宗理 YOSHIKAWA 式會社

柳宗理這個大名一直以來都聽聞其經典,也被身邊不少朋友安利過他家的餐具。沒用過的朋友可能不以為然,外表極簡的設計為何就成為了日本最受敬仰,也最具代表性的設計呢?

▲柳宗理設計的餐具。(image:ins@soriyanagi)

對於這個我想我朋友的一個回答可能是最好的解釋,「直到用了柳宗理的黑樺木刀叉,我才明白,手把的握感溫潤細緻,不鏽鋼刀具和黑樺木柄的微妙平衡感,手划過接縫時絲毫感受不到空隙,像是為自己量身定做般,賊好用......"

「用手去感受,手上便會有答案」,柳宗理的設計不需要任何設計圖,而是以雙手製作出立體模型。受現代主義的「形隨機能生」影響很深,柳宗理踏實地從「使用」和「需求」出發,換句話說也就是傳說中的簡約設計,恰到好處的分量。

柳宗理的骨瓷紅茶杯口碑一直都很好,當倒入紅茶後,一用手拿就會先吃一驚。因為你會驚喜地發現手出力和杯子重量達到一個很完美的平衡。其次,杯子圓潤自然的開口讓紅茶顏色好看之餘香氣的散發也很自然。

不過或許有些朋友可能和我一樣,是個廚房小白。在這種情況下,Uli 我建議你們可以去試試柳宗理的黃油刀。拿這支黃油刀來挖果醬什麼的,真的可以把底部角落全挖得乾乾淨淨哦,親測有效。

▲設計師將所有的細節都想到,這才是設計師該有的樣子吧?

當然,說到柳宗理,他家的不鏽鋼餐具系列不僅是MUJI 的設計顧問深澤直人的最愛,相信不少愛生活的老司機也會對它愛不釋手。在叉子的弧度、尖端的深度、刀刃的寬度等等,都經過柳宗理精密計算和手感調整,入嘴的觸感讓人難以忘懷。最最最關鍵,白菜價格就能帶回家,了解一下?

而對於烹飪新手來說嘛,我會推薦你們不鏽鋼鍋具,從使用到清洗都非常舒適便利。比如說這個不鏽鋼漏盆,一體成型沒有接縫,沒有死角,所以不用擔心菜、麵條什麼的會卡在裡面。而且,漏盆底部設計留有一定空間,可以輕鬆將水滴幹。

野田琺瑯

什麼是琺瑯?它原本是一種顏料,經焙燒磨碎成彩料後再填嵌或繪製於器皿上,經烘燒而才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琺瑯製品。當然由於抵抗酸和鹽分的能力出眾且不易繁殖細菌,琺瑯餐具自然而然成為家庭主婦們的最愛了。

▲野田琺瑯(image:ins@strollllll)

而說到日本的琺瑯工藝品牌,那就不得不提家喻戶曉的口碑品牌野田 NODA HORO 琺瑯啦。至今七十多年的歷史,一句「道具是人的好幫手」、「好的道具能夠陪伴人一輩子」的設計理念,以貨真價實的產品贏得讚譽口碑,可愛復古的外形可謂是老少通吃呢。

▲野田琺瑯保鮮盒(image:ins@miwamingo1983)

白色帶給你的印象可能是冷漠、無聊,但野田琺瑯的雪白保鮮盒並不如此。你可以發現這製品表面有極輕微的凹凸,它是手工上釉過程中出現的上釉不均,能夠感受與機械製造品不同的手工的溫暖。

▲野田琺瑯保鮮盒

它不會像塑料保存盒那樣易老化易吸附料理的味道,不但可以直接在火上加溫,也可以在烤箱內使用,當然在餐桌上當餐具也是個很出色的幫手。

▲(image:item.rakuten.co.jp)

要是送禮物的話,這款復古的野田琺瑯燒水壺也不失為一個有力選擇。另外因為能夠長期使用,就好像今後也能長久在對方身邊,潤物細無聲地點綴對方生活。怎樣,沒想到一個水壺也能這麼浪漫吧?

株式會社東屋

不瞞你說,去年我真是買了好幾個日本的陶瓷碗碟。我承認,一開始我的目的非常簡單,因為我爸爸喜歡收集這類瓷器,於是我便順水推舟做個孝順的好女兒。後來我發現,陶瓷上獨特的花紋設計、不完美的手感等優點令我愛不釋手。以至於現在我都能夠和我爸坐下來,泡壺茶欣賞這些瓷器的花紋了。

▲(image:feltwithlove.com)

而最近 Uli 愛上了日本株式會社東屋家的「印判」手工陶瓷印花器皿,每一個碗碟的花紋都是單獨印製的,所以每一個都不一樣。比如說東屋這些印判小碟,用謄寫老手法印染上傳統的圖案。剛好的大小方便日常使用,哪怕只是堆疊在餐櫃裡也能營造氛圍呢~

▲「印判」是日本一種傳統的手工藝。先把圖案繪在紙上,轉按貼到沒有任何花紋的器皿上,再用沾水的刷子將花紋圖案印染在器皿後把圖案紙剝掉就大功告成了。

蕎麥麵杯本來是裝蕎麥麵醬汁的,吃冷蕎麥麵的時候,夾起麵條,蘸一下醬汁來吃。但似乎這樣的大小和造型,用來喝咖啡、喝茶,甚至養花都非常適宜。加上印判的古典花紋,頗有古董的感覺。

這樣圓潤飽滿造型的

雖然誕生於 1989 年的東屋算不上老鋪,卻給人強烈的傳統印象。因為東屋執著於日本傳統的技藝,據說被認為是和食器入門品牌,如果偏愛日式餐盤的朋友不妨可以入手幾個回家呢。

▲東屋印判豆皿/蘸醬碟

FUTAGAMI

如果你也和 Uli 一樣喜歡金屬自然模樣的話,那我想你也會喜歡上幾乎不會打磨光亮、用最純粹的黃銅來製作各種生活用品的 FUTAGAMI。

日本富山縣高岡市佔據了日本銅器的生產額約 95%,FUTAGAMI 就位處於這個約有 400 年歷史的黃銅製品生產工藝的寶地裡。學過化學的朋友都應該清楚,黃銅是銅和鋅組成的合金,經過時間的變化,黃銅產品會逐漸氧化成另外一種質感,我想這也是黃銅材質吸引人的獨特之處吧。

▲FUTAGAMI(image:bazar-noir.com)

第一眼看到這傢伙的時候你可能會很難猜出它真正的身份。誰能想像這個外表賊像新月飛鏢的朋友竟然是開瓶器呢?

▲FUTAGAMI 三日月銅鑄開瓶器(image:homeshops.com.tw)

渾圓的線條簡潔富於力度,適合人手的抓握感。內裡是帶有顆粒感的磨砂面,而外表則是經過手工研磨的光滑面。要是家裡放著這樣一款高格調的開瓶器我想天天都會想喝小酒酒吧?

▲FUTAGAMI 三日月銅鑄開瓶器

這款別致的刀叉呢,柄身以無鉛黃銅鑄造,入口部分則是鍍銀處理。具有華麗色澤和粗獷顆粒感的黃銅部分搭配白銀的細膩清爽。使用久了,黃銅表面氧化的獨特色澤也會變得更加迷人。

生活要有儀式感,那麼吃飯時候的筷架就少不了了。這些不同形狀的黃銅筷架,有金色和做舊古銅兩種顏色,輕輕依託住筷子,給人穩定踏實的感覺。閒置時候還能作為廚房間的一道美麗風景線。

丸直制陶所

位於日本岐阜的丸直制陶所從明治時期,陶瓷產品就開始出口到歐洲,最早是從岐阜的美濃燒演變而來形成自己的特色。

和一般厚重的陶器不一樣,我最欣賞的是丸直制陶所的產品十分「薄」,呈輕盈半透明的狀態,壁厚大致 1mm 左右,放在陽光下還能看得出透光的效果。

而花紋的設計上,乍看之下和日本傳統的圖案異曲同工,但當中設計師還做了些許的改變,融入了當下流行元素,更深得現在大多數人的喜歡。

公長齋小菅

如果要選出我最愛的一個日本筷子品牌,那就是接下來給大家推介的公長齋小菅了。

▲2011 年這家老店還曾與日本著名設計師三宅一生合作生產由竹子編織的手袋呢。(image:design-milk.com)

眾所周知,京都的竹製品一直享負盛名,創立於 1898 年的公長齋小菅所出品的京都筷呢,是創業以來就持續製作的人氣定番商品。顏色多彩不說,輕盈纖細、孟宗竹製的筷身不會過於滑溜,接觸到嘴巴的觸感也是相當細緻的。

再拉近點看,你會發現竹筷前段還細心打磨出利落纖細的尖度,對於細碎的食材也能輕易夾起,非常順手好用。不信的話不妨買雙回家試用一番,價格也不是很貴~

▲公長齋小菅 Miyako 系列,據說在小器食堂用過餐的朋友都會特意回來買筷子。因為「好好夾,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不過別看公長齋小菅好像很傳統,人家除了筷子以外還聰明地利用竹搞出不少「花樣」竹製品呢。就像這些竹製的刀叉那樣,天然竹為原料,再由公長齋小菅專業職人們一支支手工打磨、上漆而成。自然彎曲的狀態讓餐具好像真的成為了手的延伸一般。

▲公長齋小菅竹製餐具

而這款繩結狀的筷子架呢,簡單的切割形狀,體積很輕之餘又富有趣味性。

▲公長齋小菅日式繩結筷架

生活稍微講究的朋友,我想這款櫻花果籤定會讓你吃出一個新的高度。

▲公長齋小菅水果籤

白山陶器

作為日本國家傳統工藝品,對于波佐見燒這個陶製工藝,哪怕沒去過日本,想必不少老司機都耳有所聞了吧。

位於日本長崎縣波佐見町的白山陶器便是波佐見燒工藝的代表之一。超過兩百年來始終謹守著「方便於生活中使用、且能不著痕跡融入居家日常之中」的設計原則,用心製作充滿溫暖明亮生活感的陶瓷食器。

▲白山陶器(image:shokunin.com)

平茶碗是白山陶器的最為出名的器皿之一。平坦的淺碗角度讓筷子更容易使用,碗內的圖案圍繞著米飯也非常好看,設計師森正洋還考慮到了手掌拿取的穩定性。看似簡單,卻是個經過深思熟慮所設計的食器。

▲白山陶器平茶碗

這款經典G 型醬油瓶呢,1977 年就獲得「Long Life」獎。不難發現,看似平凡的醬油瓶設計反而將功能性與日本的生活方式高度融合。安穩的平底形狀,容易握起的瓶身,以及不易灑落醬油的瓶口,使用感十分完美。放在廚房裡也不失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呢~

▲白山陶器 G 型醬油瓶

不過 Uli 最愛的還是白山陶器家這款可愛的乘蛋杯,外形就像是個小小的富士山,旁邊還設有地方放置勺子或蛋殼。

▲白山陶器乘蛋杯

小石原燒

有著約 400 年歷史的小石原燒出產於福岡縣,以特色刷毛目、飛刨、櫛描等各種技法,呈現出幾何圖形般獨特圖案,並淋上釉藥燒制而成。

雖然日本關於陶製燒的種類很多,但這個小石原燒陶瓷卻是我萬中挑一,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結實耐用外,便是它器皿身上那種類似幾何圖形的紋理,有著非常傳統而又獨特的粗糙美感。

▲小石原燒豆皿小器

▲小石原燒碗

說了這麼多,想必看到這的朋友已經開始打開手機淘寶默默下單了吧?通過上課或實踐進行學習是一個方面,而選購一些有品位的美好小物,讓它們陪伴自己的成長歲月,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自我投資。

▲(image:shop.fooding.com.tw)

曾經 Uli 在書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器物,千百年後是古董,價值連城......」。王家衛電影中也說,「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而器物永不過期。」所以,朋友呀,我們何妨不用這些美好的餐具器皿小物去留住我們現在消耗的時間呢?

▲(image:ins@shibazuke_life)

相關焦點

  • 新春團圓年夜飯,面對一堆筷勺碗碟,這麼收納才能讓它們整齊便捷
    雖然今年因為新爆發的疫情,情形不太樂觀,各家各戶都應儘量減少出門次數,但是一桌好菜是迎接新年的必備儀式感之一。那麼,這一定需要一個整潔的廚房。日子過得越久,廚房的空間就越來越小。想要在這方寸之間施展自己的廚藝,隨著時間不斷增長的碗碟就一定要收納好。況且過年期間各種親戚朋友來往,所需要的碗碟更多,這個時候一定不能讓這種小問題影響自己的廚藝。
  • 公勺公筷 「筷」樂用餐
    公勺公筷 「筷」樂用餐 2020-06-10 0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筷一勺見文明」——走進全國首個發布公勺公筷地方標準的江蘇...
    新華社南京4月10日電題:「一筷一勺見文明」——走進全國首個發布公勺公筷地方標準的江蘇泰州新華社記者陳席元近日,在江蘇泰州國際金陵大酒店,記者發現餐桌上每副餐具都放了兩雙筷子,其中一雙比另一雙略長,顏色也明顯不同
  • 圍桌合餐講禮儀 一筷一勺見文明
    但從公共衛生、健康安全的角度來看,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無疑是更科學、更合理的選擇。科學研究表明,病原微生物可以藉助筷勺傳播,引起交叉感染,典型的就有幽門螺旋桿菌、A肝及手足口病,共餐制是致病的高危因素。
  • 公勺 公筷 分餐制 讓良好的就餐習慣從這裡開始
    公勺公筷的喜與憂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分會的調查表明,在中國,幾乎每兩個人中就有一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而新冠病毒的傳播,也與人們日常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共用餐具、不用公勺公筷、用口餵食、親吻等,都可能傳播病毒。
  • 公勺公筷,文明用餐,今天你「筷樂+」了嗎
    公勺公筷,文明用餐,今天你「筷樂+」了嗎 2020-04-15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衢州有禮 家家有愛」公筷公勺進萬家行動 | 常山縣「筷樂家庭...
    「衢州有禮 家家有愛」公筷公勺進萬家行動 | 常山縣「筷樂家庭 文明有你」主題活動開啟 2020-07-06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真愁人,日韓料理咋這麼多碗碗碟碟
    而今年,不願參加聚餐的理由又多了一條:身邊人的公筷意識,真的太差了。不管是面對疫情,還是「成人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達60%」的國情,公筷公勺的使用都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可就是有人不習慣、嫌麻煩……即使在家吃飯,也常常因為公筷代言而喜提媽見打套餐。
  • 分餐分筷 看看西安餐桌新「食」尚
    「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 筷勺碗碟是我們吃飯必不可少的餐具 關係著用餐衛生 為有效防止「病從口入」 營造和諧文明的用餐文化 樹立文明餐桌新風尚
  • 「原創科普」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戰」,公筷公勺怎麼用?
    在這裡我們溫馨提醒:為有效防止新冠病毒在餐桌上蔓延,減少因聚餐導致的聚集性疫情發生,讓我們一起,公筷公勺用起來,使用指南記心間,健康文明上餐桌。公筷公勺使用指南:1、賓客用餐前,應主動了解餐飲經營場所公筷公勺配置情況,主動要求配備公筷公勺。2、賓客用餐時,應先使用公筷公勺取菜(湯),放置在自用餐具內,再以私筷私勺進行食用。
  • 「餐桌革命」呼聲再起:分餐進食好處多 公筷公勺擺上桌
    隨著全國各地復工復產,人們的生產生活逐漸步入正軌,不少餐飲單位陸續恢復堂食。選擇出門到商場、飲食街「覓食」的人逐漸增多,其中以多人聚餐為主要的用餐方式。疫情之下,「餐桌革命」呼聲再起。為有效地防止病毒、病菌通過合餐交叉感染,各地倡導分餐制,推行使用公筷、公勺,引導廣大群眾通過健康、文明的就餐方式,守護健康安全。
  • 筷樂曬圖|「公筷公勺」刷爆朋友圈和微信群,今天你「公筷」了嗎?
    筷樂曬圖|「公筷公勺」刷爆朋友圈和微信群,今天你「公筷」了嗎?為深化文明餐桌行動,營造家家戶戶使用公筷公勺的濃厚氛圍,近期,市婦聯開展了「筷樂曬圖」活動,參與活動的家庭或個人通過「7天打卡,轉發朋友圈或微信群」的方式,宣傳公筷公勺的使用,貢獻「筷樂行動進萬家」活動的榜樣力量,以實際行動踐行「雙創」。
  • 湖南洗唰唰10分鐘幫你搞定食堂筷勺清洗難題!
    △部分食堂筷勺清洗現狀  如何又好又快地完成筷勺清洗,成了擺在食堂經營者們眼前一道新難題。  我們到底需要一款什麼樣的機器?用它來解決哪些問題?或許我們可以從這些學校的應用場景中找到答案。  2017年10月,天津大學學三食堂迎來史上第1臺筷勺機,由湖南洗唰唰自主研發生產。  2017年底,湖南師範大學通過招標採購了2臺洗唰唰的筷勺機,投入使用後,成功解決原來手工清洗筷勺的難題,食堂未再發生學生投訴筷勺清洗不乾淨的情況。
  • 小米有品上架新品餐具,獨立筷勺+紫外線除菌,分餐行動從我做起
    為了在外面用上放心的餐具,我從小米有品入手了「FIVE便攜勺筷消毒盒」,消毒盒標配了食品級304不鏽鋼筷子、勺子,開飯前開啟UVC紫外線殺菌,拒絕病從口入。打開FIVE便攜勺筷消毒盒的蓋子,可以看到蓋子內側設有一顆進口的UVC-LED紫外線燈珠 ;燈珠可持續產生260-280nm波段紫外線,滅殺細菌活性,針對金黃S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病菌殺菌率高達99%,確保每次用餐時筷子、勺子健康衛生。
  • 火鍋/日料/粵菜……花樣美味撞上公筷公勺,有啥不一樣?
    ​新冠肺炎疫情,使「公筷公勺」和「分餐制」再度進入大家的視野。餐廳公筷公勺配備情況如何?日料​店鋪:鍋物新語 亮點:超長公筷夾生魚片日本料理雖然在加工上與中餐接近,但一直實行著更嚴格的「分餐制」,即一人一份,每人使用許多小碗小碟小盒,對公筷公勺的需求較小。
  • 公勺公筷怎麼用,這些標準你需要知道!
    冠一集團及旗下餐飲品牌共同倡議:文明用餐,使用公勺公筷,從我做起!也為廣大加盟合作夥伴進行分享公勺公筷具體實施操作細節問題。公筷公勺的設置1.公筷公勺的外形尺寸。公筷公勺的外形尺寸應當明顯區別於普通筷勺,可以標識「公筷公勺」字樣,印製「使用公筷 、文明衛生」等提示語,尺寸要明顯大於普通筷子勺子的尺寸(普通筷子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約為22-24釐米;普通勺子約為15-18釐米),方便稍遠距離的夾取或盛取,避免混用。2.公筷公勺架的設置。
  • 除了飯前燙洗碗筷,原來湛江人還有這些「奇葩習慣」...
    說到飯前用熱水燙洗碗筷,應該不止在湛江,大概整個廣東的人在餐館開餐前都熱衷於飯前燙一燙這個步驟。蚊蟲蟑螂可聰明了,仿佛知道我們會用碗碟裝食物似的,最喜歡爬上去看看有沒有它們的大餐。用熱水燙一下碗筷正好可以起到消毒作用
  • 這些碗碟從不出現在菜單上, 卻是《深夜食堂》裡最讓人期待的保留節目
    但是看著這些,抱著端上來的碗碟,卻莫名其妙覺得踏實了。,雖然獨身一人,雖然生活偏遠……但是在食物之外的執著是:市子家的碗碟體現著所有日本人要求的精緻。在日本,這些碗碟有個專業好聽的名字叫「和食器」日本人對食材非常珍惜,即便是一塊豆腐、幾葉小菜也有對應的小巧碗碟,它們被稱作「和食器」。
  • 蓋得排行:頂尖鋼化玻璃品牌,不輸康寧的玻璃碗碟
    今天要給打擊推薦的是一套餐具——法國多萊斯,大家注意了,性價比巨高,它的隔熱質量比康寧還要強!且遠沒有康寧貴!以往測評過的康寧碗碟備受好評,但售價也讓許多人望而卻步,本次推薦的法國多萊斯均價只有康寧三分之一,有眾多共同點,雖然抗摔不及,但隔熱完勝。多萊斯是鋼化玻璃領域最最著名的品牌,玻璃餐具有透明、淺藍、琥珀等五色可選。所有碗碟均為一體成型,觸感圓潤,全身沒有任何凹陷或粗糙的部位,用水衝一下便能洗淨油汙。
  • 養成健康生活好習慣 家庭餐桌也要常備公筷公勺
    近日,一則由成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食安全」主題短視頻在網上走紅。視頻用情景劇和專家講解的形式,為大家介紹了廚房操作的注意要點和使用公筷公勺的重要性。 視頻裡,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王瑤強調,使用公筷公勺對於防控幽門螺桿菌、A肝病毒等傳播具有很好的效果,每個家庭都應該高度重視、主動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