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農村兄弟關係容易緊張,是因為北方農村兄弟之間很容易變成競爭關係,尤其是在結婚娶媳婦這樣的人生大事上,兄弟之間幾乎一定是競爭性的,其競爭性就在於競爭父母積蓄的資源。
——賀雪峰:為什麼北方農村兄弟關係容易緊張
一、
農村彩禮越來越高已成一大公害,北方農村尤其是黃淮海地區,彩禮普遍超過10萬元,而且,不僅需要彩禮,而且需要在城市買房買車,才有談婚論嫁的資格。父母為兒子娶上媳婦,沒有五、六十萬元的花費是不可能的。要是只有一個兒子,父母連積蓄帶借貸,在身強力壯時拼命幹活,也許還可以完成為兒子娶上媳婦這一人生任務。若有兩個兒子呢?2007年娶媳婦還沒有現在艱難,當時在河南汝南縣調研,當地就有「生兩個兒子哭一場」的說法,哭一場後立即開始積蓄,也許還有為兩個兒子娶上媳婦的可能。到了現在,父母再為兩個兒子娶上媳婦,真難啊。也是因此,農民第一胎生女兒歡天喜地,因為一般農戶都想生兩胎,最好是一男一女,實在不行生兩個女兒也可以,最糟糕的是生兩個兒子。頭胎生女兒,第二胎生兒子最好,再生一個女兒也可以。頭胎生兒子,第二胎萬一再生一個兒子,今後就沒有好日子過了,因此就不敢再生。
北方農村不僅彩禮越來越高,而且越是有兩個兒子彩禮往往就越高。按說父母要操心兩個兒子的婚事,經濟負擔重,彩禮應該比較低一些才對。不過,在婚姻市場上,女方嫁人,嫁給只有一個兒子的家庭,就可以獲得這個家庭全部積蓄,嫁給兩個兒子的家庭只能獲得這個家庭1/2的積蓄,嫁給兩個兒子家庭就吃虧了,要求更高彩禮補償未來的損失就合情合理。為了完成人生任務,有兩個兒子的家庭,也就只好咬牙滿足女方高額彩禮索要,先讓一個兒子娶上媳婦再說。
父母收入有限,生兩個兒子卻很難按當地一般要求完成為兩個兒子都娶回媳婦的人生任務,就只能竭盡全力先為一個兒子娶上媳婦再說。先娶媳婦的兒子(一般是大兒子)娶媳婦,女方索要高額彩禮,另外一個兒子在一旁觀察,也在一旁著急,因為父母積蓄有限,竭盡全力娶上一個媳婦就很可能無力再幫自己娶媳婦,自己就要麼打光棍,要麼入贅當上門女婿去。自己兄弟娶媳婦,女方索要超出當地平均水平的彩禮就尤其讓自己心生憤怒,兄弟關係就會受到衝擊,兄弟關係自然也就會變得緊張起來。
二、
北方農村兄弟關係容易緊張,是因為北方農村兄弟之間很容易變成競爭關係,尤其是在結婚娶媳婦這樣的人生大事上,兄弟之間幾乎一定是競爭性的,其競爭性就在於競爭父母積蓄的資源。北方農村一般結婚都比較早,結婚早,自己沒有積蓄,在男多女少的大背景下面,女方婚姻要價越來越高,父母積蓄有限,兩個兒子就可能只能優先保證其中一個,兩個兒子自然就變成競爭性關係了。
父母為什麼要無條件幫兒子娶媳婦,甚至在明知媳婦簡直是勒索時仍然一如既往,是因為人生任務使然。在北方農村,父母最大的人生任務就是無條件幫兒子娶上媳婦,若不能幫兒子娶上媳婦,在村莊中就沒有地位,就被村民認為人生失敗,就不好意思見人,也覺得對不起兒子,兒子也覺得自己沒有娶上媳婦是父母沒本事也因此責怪父母。
一個北方農村的農民,若不能為兒子娶上媳婦,這個問題大了,他們的人生就是完全失敗的,就是無臉見人的。北方農村村莊居住密集,一旦無臉見人簡直就是無路可走了。所以,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為兒子娶上媳婦。正是父母要無條件為兒子娶媳婦,在性別資源稀缺的情況下面,女方就會提高婚姻要價,彩禮越來越高,沒有五、六十萬元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娶回兒媳婦的人生任務。生了兩個兒子,趕緊哭一場,提前就為兩個兒子將來娶媳婦準備條件。如果條件有限,只能為一個兒子娶上媳婦,也好歹比兩個兒子打光棍強。兩個兒子之間的關係則幾乎一定是競爭性的。父母當然也很不好做人啊,因為沒有娶上媳婦的兒子不僅責怪兄弟而且責怪父母沒本事。
北方農村,父母最重要的人生任務是為兒子娶上媳婦。相對來講,南方宗族農村,父母最重要的人生任務則是為祖宗延續香火,延續香火不僅要生兒子,要為兒子娶上媳婦,而且還要生孫子。只有孫子出生了,南方農民的人生任務才算完成了,他們才覺得有臉去面對地下的祖宗了。
南方延續香火表面上看與北方農村差異不大,實際上差異是很大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南方父母最大關切是要孫子,若有三個兒子,只要有一個兒子娶上媳婦,生了孫子,他們的人生任務就算完成了,因為香火已經續上了,其他兩個兒子能不能娶上媳婦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當地文化中也並沒有規定父母必須為所有兒子娶上媳婦的任務(責任),娶不上媳婦是自己沒本事,因此,沒有娶上媳婦的兒子也不會責怪父母。
反過來,在南方農村,既然農民最大的人生任務是延續香火,就要集中力量讓至少一個兒子娶上媳婦生孫子,南方農村家庭中,兄弟三人就會合力讓其中一個兄弟娶上媳婦,這個娶了媳婦的兄弟最好再生三個兒子,然後每個兄弟過繼一個,就不僅父母完成了延續香火的人生任務,而且三個兄弟也都有後人來延續香火了。也是因此,南方農村,兄弟之間往往不是競爭的關係,而是合作的關係。南方農村兄弟之間普遍比較親密,北方農村兄弟關係普遍比較緊張,原因大抵如此。
三、
在我們的分類中,南方農村普遍是聚族而居的宗族型村莊,北方(華北、西北)農村則多為分裂型的小親族村莊。分裂型的小親族村莊中,村民往往以五服關係為限,組成相互競爭的若干小親族集團。在相互競爭的北方農村,村莊瀰漫著強烈的社會性評價,形成了社會性價值的主導規範。南方宗族村莊,都是同姓自己人,都有很強的宗族認同,村莊中瀰漫的是超越性價值,這樣一種超越性價值抑制了村莊社會性競爭,塑造了村民的終極追求。因此,雖然幾乎所有中國農民的人生任務都是傳宗接代,但不同地區還是略有差異,北方農村的農民更在意於傳宗接代中為兒子娶上媳婦這一責任,至於兒子能不能生孫子則是兒子的責任了。南方農村的農民更在意於傳宗接代中的生孫子,延續香火。
北方農村,父母有責任為每個兒子娶上媳婦,兄弟之間的關係就容易變成競爭性關係,南方農村,父母只要能為一個兒子娶上媳婦,然後抱上孫子,他們就完成了人生任務,娶媳婦則是兒子自己的事情。南方農村兄弟之間就合力為其中一個兄弟娶上媳婦,兄弟之間的關係就是合作性的。
2020年8月17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