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中國有漢服一樣,世界上很多國家有自己的傳統服飾,比如:
俄羅斯的魯巴哈與薩拉範:
"魯巴哈"是俄羅斯傳統的女裝,其樣式有點像長袖連衣裙。從前,俄國婦女下地除草時都穿魯巴哈,因為長袖能防止稻草扎刺皮膚。魯巴哈又被稱為"割草裙"。
「薩拉範"為女士連衣裙,是一種在俄國曾十分大眾化的服裝,款式頗像今天人們穿的太陽裙或沙灘裙,但用途絕非像太陽裙那麼單調,它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穿的服裝。
阿拉伯的迪史達什:
阿拉伯長袍(迪史達什),是阿拉伯民族男子的傳統服裝。自古至今,阿拉伯國家男子包括孩童,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一年四季都習慣穿長袍。長袍主要顏色為白色,白袍素淨、聖潔,暗示著萬事隨心、吉祥如意,所以逢年過節、喜事臨門時穿著。
日本的和服:
由於日本是大和民族,所以他們的傳統服裝被稱之為「和服」。和服本身的織染和刺繡,還有穿著時的繁冗規矩(穿和服時講究穿木屐、布襪,還要根據和服的種類,梳理不同的髮型)使它儼然成了一種藝術品。在奈良時代,即中國盛唐時,日本派出大批學者、僧侶到中國學習和交流和吸收。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都帶回了日本。"衣服令"就是奈良時代制定的制度之一,而這對和服的發展也影響頗大,所以說和服也糅合進了很多漢服元素。
韓國的韓服:
韓服是中國唐朝漢服與朝鮮半島古代的新羅王國時期的朝鮮民族本土服裝的融合,經過不斷"民族本土化"發展而成的服飾。王氏高麗王朝時期初見雛形,最終成型於朝鮮王朝時代(公元1392年-1910年)初期。特色是顏色豔麗以及沒有口袋。史書中就有記載:"服制禮儀,生活起居,奚同中國"。李氏朝鮮中期女式韓服與中國服裝差別越來越大,官服、朝服等重要禮服,仍一直延續著較多的中國特色。
通過以上幾個國家服飾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各個國家的服飾都有非常濃厚的地域色彩,不過要說起衣服中的含義和象徵,還是非漢服莫屬了。漢服是從「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發展而來的,其中天子六服、王后六服、儒服、劍服等位於漢服體系的中心,沿襲四千多年。漢服最能體現「絕地天通」的華夏信仰,更是漢人千年來祭神祀祖,與天地交通的吉服,這是世界上所有國家都無法比擬的擁有龐大精神寄託、信仰傳承的服飾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