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興趣班毀了孩子的興趣……

2020-12-10 學而思網校教育

興趣班,這個詞對家長和孩子們來說都不陌生。

可有人卻說興趣班就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因為孩子對興趣班,根本提不起任何興趣。

這看似玩笑的一句話,卻包含著家長、孩子跟興趣班之間的「愛恨情仇」。

興趣班,有的時候燒錢還「費娃」

前幾天跟同事們聊天兒,說起養孩子很「費錢」的話題。

老母親們開始紛紛吐槽家裡的「碎鈔機」。

有說奶粉,尿不溼開銷大的;

有的說繪本,玩具也不便宜;

還有說周末假期帶著出去玩兒一趟,回來錢包癟了等等。

當然讓所有老母親共鳴的是:興趣班。

跟小時候那些吃喝拉撒的花費比起來,上興趣班才是真正「燒錢」的開始。

跟我關係很好的同事張老師仿佛找到了宣洩口,開始滔滔不絕「哭訴」娃的燒錢史:

曾幾何時,我和我老公也是那對兒拍著胸脯對朋友說「我不會讓我的孩子去興趣班的,我們不花錢學那些,我就希望孩子能每天開心地玩兒,他什麼都不需要去學」的爹媽。而現在,我們早就收回了曾經的那些話。不但要收回我們曾經的那些話,而且孩子的每一個興趣班,我們倆都能滔滔不絕地說出它們對孩子成長發育的各種益處。我家老大是從3歲以後,才開始逐漸上了興趣班,隨著年齡和興趣的變化,這幾年下來,體能課,繪畫課,遊泳課,陶藝,手工,書法,籃球,鋼琴,還真沒少學但是陪孩子上興趣班的這幾年,也眼見著孩子的辛苦。因為課程時間的問題,每個周末都跟趕場一樣,快節奏的興趣班生活,著實讓孩子有點吃不消。

語文君聽著張老師講孩子上興趣班的事情,著實感到現在的孩子真的太累了。

其實,每一屆的大人們應該都差不多,送孩子去上興趣班,無非就那幾個目的:

給孩子培養一個興趣愛好或者特長;讓他們在學習的時候找到樂趣,交到朋友;幼小銜接,為上小學做準備;甚至有時候還會有點小小的私心,因為自己小時候沒學成,想讓孩子去學,彌補一下自己的遺憾。

興趣班,重點在孩子的興趣

前段時間光明日報還就興趣班的話題報導過,現在不少家長迷上了所謂的冷門興趣班。

周一圍棋課、周三少兒編程課、周五拳擊課、周六馬術課、周日思維培訓課……這是吉林長春一個7歲孩子的興趣班課程表。

課程不僅排得滿,內容也與大眾認知的鋼琴、小提琴、舞蹈等相差很大。

記者在吉林、湖南等地採訪發現,現如今部分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不以孩子的意願優先,而是專挑冷門、昂貴的課程。

小雅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爸爸為小雅選報了四五個興趣培訓班。

一到放學後或者周末,小雅就在不同的興趣班之間「趕場」,學習「檔期」安排得滿滿當當。

小雅沒有了自由玩耍的時間,痛痛快快地看電視、愉快地玩耍成了遙不可及的夢。

一到星期天,小雅總是愁眉苦臉的。

一大早,爸爸就把她從溫暖的被窩裡叫了起來:「該起床了」「鋼琴班快遲到了」「鋼琴班結束是英語班,」「下午圍棋班」……

小雅只好悶悶不樂地背上書包,去上那不感興趣的「興趣班」。

興趣班已經成了她的「噩夢」。

興趣班的存在本來是為了滿足孩子個性發展的需要。

家長千萬不要以眼前利益為判斷依據。

很多家長把孩子的興趣放在家長自己覺得有價值的方面,通常以眼前利益的判斷為依據,來作為選擇興趣班的標準,這是家長當中普遍存在的錯誤傾向。

有些孩子為某一課程考級,等「短期目的」達到之後,就對這個課程產生了厭倦,這不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

孩子感興趣,捏泥巴也是藝術

語文君想起《武林外傳》有一集,故事裡的小貝獨愛捏泥巴,當時看完印象特別深刻。

小貝的嫂子佟掌柜和天下的家長一樣,從小就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希望孩子成材。

聽到邱家孩子贏了圍棋國手,張家孩子拿了吹簫冠軍,李家孩子得了書畫大獎,她立刻危機感重重。

於是讓小貝學下棋學吹簫學畫畫,決不能讓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但小貝這幾項都沒什麼天賦,怎麼學也入不了門,天天被強逼著練,學得苦不堪言。

有一天,重金請來的畫畫先生偶然看見了小貝捏的泥人,覺得非常不錯。

於是,帶著小貝捏了整個下午的泥人,小貝捏的專心又開心,一點也不像學別的那樣排斥。

當他們把辛苦創作出的泥人作品展示給小貝嫂子時,她又懵又生氣,「我花這麼多錢,就是讓你帶著孩子玩泥巴?」

先生問她,你為什麼要讓小貝學畫畫?她答,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先生又問,那孩子的目的地又在哪裡?既然不知道目的地,設置起跑線又有什麼意義呢?

先生又說,讓孩子學興趣,先要搞清楚為什麼讓她學。如果是為了陶冶孩子的情操,培養藝術感覺。

那畫畫是藝術,捏泥人怎麼就不能算是藝術呢?一樣是創作出美的作品嘛。

佟掌柜聽了這一番話,開始欣賞小貝的泥人作品,還給她開了一個泥人藝術展,孩子自然是從沒有過的開心。

這集最後,先生說了一段話,大意是說:

「不要對孩子的看似不顧正業的玩樂嚴防死堵,孩子正是在其中發展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我們要看到每個孩子的不同天賦,並且尊重孩子。你給孩子一個機會,孩子才能給你一個驚喜。」

培養孩子的興趣,長板優先很重要

有的家長說,我家孩子太安靜了,給她報個籃球,運動運動;有的說,我家孩子太鬧騰了,給他報個書法,磨磨性子。

但是,教育的初級階段,順從天性,比豐富品性更重要。所以在興趣班的資源配置方面,無論是時間還是金錢,建議「長板優先」。

這樣做可以幫助孩子在幼升小和小學階段,迅速建立起個性化的先發優勢,一方面可以提振孩子信心,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家長保持良好心態。(虛榮心都是有的,花錢總是希望聽到響的)

長板優先的基礎上,如果還有餘力,可以適當兼顧一下短板。

需要明確的是,參加「興趣班」重在孩子能力的培養,而不是跟風攀比。

否則,「興趣班」將不再是興趣班,不僅孩子沒辦法獲得樂趣,而且還會失了對學習的興趣!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相關焦點

  • 想孩子適合什麼興趣班?這些興趣班年紀不到別急著報
    「你家孩子報興趣班了嗎?」其實興趣班,重點是看孩子的興趣和天賦,一時心急、盲目跟風,反而得不償失。 不同的興趣和技能,要求孩子所具備的心理狀態和身體能力是不同的。 想給孩子報興趣班的家長,好好看看這篇文章。
  • 這「四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過來寶媽心裡話:費錢又沒啥用
    家長圈不成文說法:自家孩子沒上過興趣班,父母都不好意思說。 現在這個社會,除了拼錢,就是拼教育、拼孩子了!而父母為了讓孩子能夠不輸起跑線,就開始熱衷於給娃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
  • 業內人士稱傳統型興趣班目前不會被顛覆 這3類興趣班不宜過早接觸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隨著這些觀念愈來愈深入人心,興趣班種類也逐漸豐富。從最初的學科類、大眾藝術類到走差異化的國學班、科學實驗班、少兒編程班,再上升到更高級的馬術、高爾夫、擊劍等,相較於傳統知識型教學模式,體驗式學習深受孩子和家長的青睞。
  • 8歲女孩下腰致截癱,這幾個興趣班,不到年齡千萬別學
    有些興趣班,對低齡兒童來說,無論生理和心智上都是無法承受之重,既會對身體造成損傷,也不容易理解掌握,反而打消了孩子的興趣。 忽視孩子身體條件和成長規律的學習,可能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給孩子報興趣班,一定要參考具體年齡,不要盲目跟風。
  • 李玫瑾:這三種興趣班是現實版「吞幣機」,報名是白交「智商稅」
    有個同事把李玫瑾教授關於孩子興趣班的一篇文章推薦給微微,看完後,微微才恍然大悟,原來自以為的好心,卻是在坑孩子,開始著手減少孩子的興趣班。一、孩子不感興趣的興趣班很多家長報興趣班會憑藉這三個條件:補償自己童年時的缺失,小時候想學鋼琴沒條件,就給孩子報個鋼琴班。隨大流,周圍的家長都給孩子報這個班,那我也報一個。從實用角度出發,認為有的興趣有用能給孩子加分就去報,有的沒啥用就不報。
  • 態度丨成人興趣班
    繪畫、插花、烘焙、音樂、香道等生活方式類的興趣班不大可能讓你變成拉斐爾什麼的,但也許會讓你發現另一種生活。這些在國外司空見慣的興趣班,很長一段時間並不被國人所接受。大家幾乎忙得停不下來,更無暇顧及所謂的興趣,甚至沒有太多意願。或許是自從有了孩子之後,過去屬於自己的周末時間,如今全都變成了「親子時刻」。慢慢地,我們開始嘗試找回獨自生活的空間。
  • 李玫瑾:12歲之前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幾乎沒用還浪費錢
    中國的父母一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家的孩子長大以後能有大出息,因此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他們報各種興趣班,堅決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有些家長看到別的孩子學了什麼課程,也立馬給自家孩子報,根本沒有考慮這些興趣班到底適不適合孩子。
  • angelababy給兒子報興趣班惹爭議,學興趣的年齡,家長要知道
    為了讓孩子能夠出人頭地高人一等,其實從懷孕開始,孩子們的競爭就已經打響了,各種早教班充斥著人們的生活,仿佛停下來就會輸在起跑線上。這裡面也包括很多明星,楊穎在跑男節目中曾透露,兒子雖然不到三歲,但平時給他報了很多興趣班,這些興趣班有繪畫、輪滑、滑雪、英文等等。
  • 說真的,這3種興趣班不適合6歲前的孩子報,浪費錢
    針對孩子要不要報興趣班,家長們普遍認為肯定是要學的,不僅可以多一項技能,還可以提高自信心,將來是一個加分項。但是多大開始報,報什麼興趣班很多家長都不太清楚,就會出現焦慮,就怕孩子學晚了,錯過時機。很多家長是寧可趕早也不趕晚,早點學就可以讓孩子早點掌握。有一位媽媽說自己孩子兩歲了,還沒報興趣班,被群裡的其他人噴慘了。
  • 李玫瑾教授:寒假給孩子報興趣班,不想白花錢,遠離這三類
    但是現如今很多孩子卻有些害怕寒假的到來,對他們來說,過寒假甚至比平時上課還要累。因為父母會趁這段休閒的時間,給他們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希望能夠在其他孩子休息的時間,讓自己的孩子得到提高,贏在起跑線上。
  • 小來有話說:家長請注意,不要隨便給孩子報興趣班!
    童年只有一次,家長總希望孩子的童年可以受用一生。為了給小女孩最有「質量「的陪伴,媽媽放棄了工作,鮮少聚會,鮮有旅行;小女孩小心翼翼地配合,不想惹媽媽生氣,也不抱怨,卻也談不上快樂。教育,本該快樂,本該皆大歡喜。 盲目給孩子報很多看似終身受用的興趣班,真的是明智之選嗎?
  • 學習畫畫是在浪費孩子的時間嗎?報了畫畫興趣班,看孩子都畫了啥
    這麼孩子上幼兒園了,學校裡面組織了幾種興趣班,要求家長們報名。一是跳舞興趣班,二是畫畫興趣班,三是唱歌興趣班。很多家長趨向於跳舞和畫畫。女孩子選擇跳舞和畫畫,男孩子選擇畫畫的,唱歌興趣班,幾乎沒什麼報名的。所以,這個唱歌班級還沒有辦起來。
  • 興趣班也有鄙視鏈?鋼琴排在最後,冷門燒錢的反而更高貴?
    近年來為什麼興趣班廣受歡迎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受教育的程度也有普遍的提高,許多家長為了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就會給孩子報滿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興趣班本來也是一個幫助孩子獲得更多知識,提升孩子各方面能力,培養孩子興趣愛好的一個好地方。
  • 成人興趣班開班啦!
    眼下專門為成年人打造的培訓興趣班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大量成年人湧入各類興趣班,或充實業餘時間,或實現兒時夢想,或提升生活品質……成年人學「藝」可謂越來越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樂貝萌兒童中心的成人興趣班開展得怎樣啦~    「我對瑜伽一直感興趣,想學瑜伽健身美體,所以就報了瑜伽班。」一位漂亮小姐姐告訴我們,她一開始自己擔心瑜伽老師不專業,但是學習後發現完全是多慮了。經過學習,自己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也掌握很多技能可以在家自己練習了。跟著瑜伽興趣班開設的課程,她的瑜伽健身計劃也可以堅持了下來。
  • 選興趣班是否要考慮孩子意見?過來人表示:要全面考慮才能堅持
    這兩天和同事的閒聊中也聊起了和孩子報興趣班的部分,有同事給10歲女孩學習長笛已經6年,目前考到了6級,卻因為最近疫情在家,孩子懶散不練習,整天矛盾不斷,現在要考慮是否繼續學習。一提起報興趣班的話題每一個父母都不陌生,而且總是能侃侃而談自己孩子參與興趣班的經歷。
  • 給孩子報興趣班悠著點,別浪費了錢,他還不喜歡
    於是瘋狂的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培訓班,也不徵求他們的意見,反正只要自己覺得有用的,報名就是了,導致現在的孩子們天天不是在上課就是在上興趣班,沒有一點玩耍的時間,個個苦不堪言。 家長的出發點肯定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現在的孩子上學課程本來就多,還有很多作業,本身學業上的壓力就已經足夠大了,家長們如果再給他們報那麼多的才藝班,孩子真的就成了學習的機器了。
  • 給老大報了14個興趣班的我,現在輪到老二,我開竅了
    剛剛開學,我知道好多媽媽都在給孩子排各種班,這個要不要選,那個要不要續? 我畢竟是一個有血淚經驗的二胎老母親。 所以,今天想再和大家聊聊孩子興趣班這點兒事。 都是肺腑之言,希望我們的精力,財力都能花在刀刃上。 而且坦白講,對於孩子時間比錢更重要。
  • 2019年寒假興趣美術班----《光國畫室》
    光國畫室興趣班簡介:光國畫室常年致力於專業的美術基礎教學,總結了一套套便捷的教學方法,現如今開設的美術興趣班,我們在帶給孩子繪畫興趣的同時也力求讓孩子掌握相關的繪畫基礎與技巧!讓日後想繼續學習美術的孩子得到良好的啟蒙!
  • 李玫瑾:孩子六歲前,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上,費時費錢還沒用
    當代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越發重視,給孩子報的興趣班佔了教育支出的大頭。有數據調查如今的教育支出佔了家庭年收入的20%以上。大多數家長都被「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影響,給孩子報的興趣班越來越多。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
  • 李玫瑾:沒必要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作用小得可憐還費錢
    但是父母憑著一腔熱血給孩子報了興趣班,費錢費力的,孩子卻未必領情。朋友小梁的孩子本是眾人眼中的乖乖女,但是在小梁未經孩子同意報了奧數興趣班之後,卻遭到了孩子的反對。一段時間的學習後,孩子不僅去上興趣班時還是一臉抗拒,學習成績也並沒有上升。這時小梁才開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做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