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老大報了14個興趣班的我,現在輪到老二,我開竅了

2020-12-14 騰訊網

文 | 吉米媽

來源丨微信公眾號「三個媽媽六個娃」

ID:pkumum

都說孩子是吞金獸。

其實過來人都知道,奶粉、尿不溼那些都是小錢。

真正張著大嘴吞我們錢的是各種各樣的興趣班。

小張開學就三年級了,從他三歲開始,我帶他上過大大小小十幾種興趣班。

非但沒有發現他在哪方面獨領風騷,自己倒是經常被氣得血壓升高。

我之前在「我是那個曾經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的媽媽,然後呢?」裡和大家分享過自己的心路歷程:

(向上滑動啟閱)

選擇原因:門檻低,不枯燥,大家都學,孩子也不反感。

堅持時間:2年

費用:2萬 (200/節,一周1節)

放棄原因:畫畫門檻低,但是真要看天分。有些興趣只需散養,真不需要花錢,至少不需要早早的花錢。

選擇原因:在家做了一段英語啟蒙後,覺得應該系統學習,比如使用正規的教材,和學習自然拼讀。朋友推薦。

堅持時間:1年

費用:2萬 (100/節,一周4節)

放棄原因:學校太遠,懷二胎,不方便接送。興趣班離得近太重要。

選擇原因:在姥姥家樓下,道館很正規,朋友推薦,鍛鍊身體

堅持時間:1年半

費用:10000元 (100/節,一周1/2節)

放棄原因:孩子一直不是太感興趣,一次長時間的發燒感冒後,就再也不去了。我懷二胎,也懶得送,就放棄了。我很遺憾,到綠帶了,但是孩子絲毫不遺憾。生二胎,一定程度上會耽誤老大。

選擇原因:俱樂部英語教學,在家附近的國際學校踢球,集體運動。

堅持時間:半年

費用:4000元 (150/節, 1周1節)

放棄原因:霧霾天太多,堅持得不好。孩子基本就是場上亂跑,根本聽不懂規則有一些項目, 開始得晚一些比早一些效果好。而且目標要明確,不能太貪心。你是想學踢球,還是學英語!

三歲半:藝術類-畫畫

四歲半:學科啟蒙―線下少兒英語

四歲半:體育類—跆拳道

五歲:體育類—足球

五歲半:學科啟蒙-線上英語

選擇原因:英語學習不能斷,線上相對靈活方便。

堅持時間:現在依然堅持, 聽說效果相對明顯, 唯一欠缺是寫。

費用:4萬 (180/節,一周2/3節)

堅持原因:英語是我目前看到學科類稍微有希望成為優勢的科目。長板原則。花錢花時間的項目應該是孩子有興趣,基礎好,潛力大的。

六歲:鋼琴

選擇原因:總得學一樣樂器,家裡有鋼琴。

堅持時間:1年半。

費用:3萬 (400/節,一周1節)

放棄原因:孩子實在不喜歡,每天練習對彼此都是傷害和煎熬。一開始練習時目的不明確。而且沒有選擇去機構,在家學琴,環境不夠正規,孩子始終沒有認命。決定放棄。

六歲:法國視唱

選擇原因:配合鋼琴學習,識譜,音準,樂感,樂理知識。

堅持時間:1年

費用:1700(少年宮)

放棄原因:孩子實在沒有興趣,樂感較差。藝術類的,興趣和天分太重要了。

六歲:朗誦/主持人

選擇原因:覺得孩外貌條件還OK,口齒也算伶俐,能鍛鍊的大方得體也不錯。

堅持時間:1年

費用:1700(少年宮)

放棄原因:因為孩子不想上法國視唱,所以爸爸連朗誦班也懶得送了。隊友,基本你是指望不上的。我覺得特別遺憾。

六歲:滑雪

選擇原因:試課後,覺得自己像在飛翔,感受到了自由,所以很喜歡。

堅持時間:現在依然堅持。

費用:5萬 (350/節雪毯課,一周1次;夏天哈爾濱市內滑雪場;冬天崇禮(教練費,車費,酒店,門票)

堅持原因:真愛,沒別的。

六歲半:書法

選擇原因:孩子想上。

堅持時間:現在依然堅持

費用:2萬(200/節,一周1次)

堅持原因:雷打不動,發燒都要去上課。大概是真心喜歡吧。

七歲:樂高

選擇原因:學校課後興趣班,打發時間,孩子也表示喜歡。

堅持時間:半年

費用:

放棄原因:表示沒有那麼喜歡了,而且各種樂高課,家長需要認真比較調研,我沒做這個功課,也就沒有堅持。

七歲:數學思維

選擇原因:孩子喜歡數學,但是他自己說有時候一些稍微難一點兒的就沒有思路。

堅持時間:現在依然堅持

費用:7000 (80/節,一周1次)

堅持原因:覺得很有趣,而且數學解題能力的確有提高。

七歲:桌球

選擇原因:鍛鍊視力和反應能力。

堅持時間:半年

費用:800(少年宮)

放棄原因:大班上課,孩子一節課基本就是和小女生聊天了。任何項目,不要因為便宜就開始。

七歲半:高爾夫

選擇原因:學校課後興趣班,打發時間,孩子也表示喜歡。

堅持時間:剛剛開始

費用:

那些跳過的坑、犯過的傻、發過的愁、現在想起來了,後悔和遺憾的地方挺多的。

等該給吉米規劃課外班時,我一定會理智很多,不會盲目、盲從。

文章分享出來後,有人罵我:

報什麼課外班,好好上學就行了,有錢撐的。

還有人說:你這麼輕易就放棄了,怎麼教育孩子,也許你放棄的就是他有天賦的。

吉米馬上三歲了,我會給他報什麼興趣班?

小張三年級了,他剩了哪些課外班?

剛剛開學,我知道好多媽媽都在給孩子排各種班,這個要不要選,那個要不要續?

我畢竟是一個有血淚經驗的二胎老母親。 所以,今天想再和大家聊聊孩子興趣班這點兒事。

都是肺腑之言,希望我們的精力,財力都能花在刀刃上。

而且坦白講,對於孩子時間比錢更重要。

興趣班,不是越多越好,

媽媽應該學會做減法

這是我給老大報各種興趣班,花了至少小20萬之後特別深刻的感受—興趣班貴精不貴多。

孩子的確是碎鈔機,但是不冷靜的媽絕對是碎鈔機裡的戰鬥機。

少而精,才能給孩子足夠的練習時間。

沒有練習的學習,都是肉包子打狗。

我們越是怕錯過孩子的「天分」而廣撒網, 就越是什麼都抓不住。

因為即便是有天分的孩子,也需要99分的練習才會有效果。

特別還想再說一句,我們沒選的或者沒堅持的興趣班,會埋沒孩子的天分嗎?

答案是:不會!

《肖申克的救贖》裡一句話說得特別好:有些鳥兒是關不住的,因為他們的羽翼太耀眼。

興趣班,別輕易開始,

可以及時止損

別輕易開始,是因為太輕易的開始,往往大人沒想好,孩子不珍惜,最容易放棄。

為什麼又可以及時止損呢?

因為如果之前的投入產出比太低,效果不好,預判未來走勢也不好,放棄是為了避免更多的浪費。

興趣班絕對不應該是一件不計成本的事。

錢是成本,時間也是。

很多藝術類的興趣班,好多孩子可能本來興趣就不那麼高,再加上每天練習,越來越難,學業壓力大等等原因,半途而廢的可能性最高。

比如小張的鋼琴。

很多人問我,你為什麼不逼他?

就逼他每天練半小時不行嗎?

行,練習半小時,勸說一小時,哭泣半小時。

有這個時間,為什麼不去幹一些他感興趣,更能出成績的事兒呢?

興趣班絕對不應該是一件較勁的事。

小張放棄了鋼琴,我遺憾嗎?

遺憾,不過不是遺憾他放棄,是遺憾他不愛。

因為沒了一定讓孩子學樂器的執念,對于吉米,我會多給他機會了解不同的樂器,不會輕易開始。

興趣班,你是為了培養興趣,

還是為了培養特長?路徑和規劃大不同

這個問題媽媽們必須問自己的。

人的興趣可以非常多,而且不需要每個都花錢。

和小朋友一起玩,和父母一起玩,了解一些規則,都會有幫助。

別發現孩子什麼有興趣,都去報班。孩子是親的,錢也是。

這句話值很多錢,請記下。

如果想當特長培養,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那需要特別長的時間,特別多的金錢,特別狠的訓練,和特別好的心態。

不要指望每周送孩子去滑兩次冰,就可以培養出花滑高手。

我認識一個練花滑的小姑娘,比賽前一段時間是夜裡12點滑到凌晨5點,因為那個時候包場便宜,可以練難度動作。白天,照常上課。

而且,練出來,還需要天分。

小張練滑雪,完全是為了興趣,他真心喜歡。

我能做的就是到了雪季,帶他滑雪,請教練練動作,順便過足癮。

吉米也會滑雪的,因為和哥哥一起帶著,方便。

當然如果他特別不愛,那就算。

興趣班,不是補短,是揚長,

即便不是特長,也可以擅長

這也是從小張學鋼琴的事兒裡吸取的教訓。

他的樂感一般,對樂器就是不感冒,如果您的孩子也是這樣,是不是可以看看TA是不是更喜歡運動類或者益智類的興趣班。

找到孩子喜歡的,相對擅長的,因材施教。

小張喜歡滑雪,遊泳,雖然他的天分和運動量,時間付出上很難讓這兩個項目成為他的特長,但是成為他自己的擅長還是很有可能的。

愛-擅長-更愛-一生的興趣。

比我逼迫他學琴,考了級,然後一輩子不想碰鋼琴有意義的多。

興趣班需要量力而行,

一些班並不適合普通家庭的孩子

最近巨石達陣(一個橄欖球培訓機構)卷錢跑路的事兒鬧得沸沸揚揚。

我周圍兩個朋友也在維權。

一個報名,是因為聽機構說學橄欖球、冰球、擊劍啥的能幫助申請美國的大學,有助於爬藤。

一個報名,是因為孩子喜歡足球,但是她覺得「土」,橄欖球洋氣。

圖片來自網絡

對爬藤有幫助的不是孩子練橄欖球,是出成績。

橄欖球是洋氣,但是目前在國內發展有點兒蹩腳,場地不夠,教練不夠,打比賽孩子看著挺酷的,其他的好像也沒啥了。

馬術、冰球、高爾夫、擊劍、橄欖球,都是頂級碎鈔機。而且很多項目因為需要全國各地參賽,家裡必須有一個人全陪。普通家庭,如果僅僅是為了趕時髦,連基本情況都不了解就讓孩子學一些「小眾項目」,性價比實在不高。

當然,你可以說這些項目鍛鍊孩子意志品質,但是其實什麼體育項目都鍛鍊孩子的意志品質。

我知道上頭說的一些話不是特別中聽。

每個家庭情況不一樣, 孩子的教育路徑最終還得您自己決定。

吉米快三歲了,除了吃,我看不出他對什麼有特別興趣,也沒顯示什麼過人的天分。

這樣的孩子,怎麼安排課外班呢?

課外班無外乎是這幾大類:體育類,文藝類,藝術類,學科啟蒙。

目前,我給吉米興趣班的配比就是按照我上頭說的規劃的:

體育類1-2個(目前計劃柔術+單板滑雪,3+開始)

文藝/藝術類1個(目前計劃街舞,4+開始)

啟蒙類1個(數學思維,現在已開始)

體育類是首選

道理很簡單。

身體弱容易成為被欺負的對象。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若犯我,我起碼跑得過TA。

練體育除了能強身健體,還能提高自信,體育精神就是屢敗屢戰的精神,練體育的孩子身體,心理都皮實。

吉米身材很壯實,在和小張的廝打中,竟然無師自通地有那麼點兒摔跤的感覺,所以我打算讓他去試試柔術。

文藝/藝術類是期望

我自己沒什麼藝術特長,大家在一些玩,站起來就能唱歌跳舞的我還是挺羨慕的。

小張隨我,從小就不愛這些,聽音樂都沒啥反應。

吉米是個活躍的小夥子,經常一開心就跳一段。

我覺得一個小胖子跳街舞挺逗,他要是喜歡,可以練練。

未來撩妹也用得上。

啟蒙類是補充

吉米這個階段,親子閱讀是最重要的。

學科啟蒙並不是必須做的。

即便做,也完全沒必要特別功利或者設定明確目標。

吉米的閱讀和英語啟蒙,是我帶著的。

數學目前是和小樹一起上一個數學思維啟蒙課。

我本來覺得這麼小的孩子一定堅持不了一個半小時,後來我發現其實用孩子接受的實物教玩具的方式啟蒙他們的數學思維,就是一種很有趣的玩中學。

吉米和小樹每次都開心的不得了。

吉米的興趣班我會控制在5個以內。

寫了這麼多,關於選孩子的興趣班,我希望大家在做決定之前,想想這十二個字:

因材施教,量力而行,揚長避短。

共勉!

吉米媽說

對於上三年級的小張,坦白講最缺的就是時間。

對於小學生,學科類課外班不是興趣班了, 意義已經不是啟蒙了,而是鞏固+提高。

小張的興趣班是每周兩次遊泳,一次網球。都是體育類的。

語數外三科的課外班目前線上線下都有。

如果論效果,線下好於線上,小班好於大班。

論錢,當然也是線下和小班更貴。

這個就是家長量力而行了。

關於小張的課外班都是啥,怎麼選的,效果怎麼樣,我下次再給大家寫。

興趣班是揚長的,唯獨學習這個是保底的。

這話雖然俗氣,在孩子上學這12年,學習不好,一了百了。

如果陪伴了、督促了、各種辦法都使了,學習都不好呢?

那就告訴自己:親生的,認命。

人各有命,但盡力而為。

如果媽媽們覺得這篇文章對選興趣班有幫助,就點個「在看」哦。大家在給孩子選興趣班的時候有什麼問題、掉過哪些坑、有哪些經驗,也記得給我們留言交流哈。

周末愉快!

-END-

相關焦點

  • 別讓興趣班毀了孩子的興趣……
    跟我關係很好的同事張老師仿佛找到了宣洩口,開始滔滔不絕「哭訴」娃的燒錢史:曾幾何時,我和我老公也是那對兒拍著胸脯對朋友說「我不會讓我的孩子去興趣班的,我們不花錢學那些,我就希望孩子能每天開心地玩兒因為課程時間的問題,每個周末都跟趕場一樣,快節奏的興趣班生活,著實讓孩子有點吃不消。語文君聽著張老師講孩子上興趣班的事情,著實感到現在的孩子真的太累了。
  • 我兒子真喜歡上學和興趣班,我認識的孩子裡他最喜歡去上課
    我兒子是特別喜歡上興趣班和上學的人,在我認識的孩子裡沒見過比他更喜歡上學和興趣班的。這篇文章就絮叨一下我兒子的生活經歷,從而分析一下他為什麼那麼喜歡上學和上興趣班。兒子今年6歲半,上一年級三個月了。開朗熱情有活力,喜歡和小朋友玩,可以快速地加入一幫孩子的遊戲。
  • 千萬別生二胎,現在我恨不得把老二塞回肚子裡
    不到40周,老二就趕著來要債了以前,我家只有個閨女,薇薇性格安靜、可愛,父母幫忙照看,我每天下班回來還有空看個電影,或者做個頭髮,然而幸福是短暫的,痛苦是常態。時間快進到現在,客廳這個瘋婆子就是我,聲嘶力竭的在喊。
  • 想孩子適合什麼興趣班?這些興趣班年紀不到別急著報
    「你家孩子報興趣班了嗎?」 現在家裡孩子沒個才藝都不好意思說話,而且現在家長大多小時候沒有學過什麼才藝,長大了更是覺得有個才藝傍身有諸多好處。 何況現在家庭條件好了,家裡又只有一兩個孩子,講究精養,抓住家長們都捨得給孩子花錢的心理,商家們是吹的天花亂墜,只要是個孩子,就恨不得你立馬入學。
  • 「你喜歡我還是弟弟?」二胎媽媽的「求生欲」練就高情商家長
    二胎媽媽的「求生欲」小白在第100086次聽到這個熟悉的問題時,腦海中瞬間一片空白,眼前模模糊糊中出現了三個碩大的字符「求生欲」!可是,裝死顯然對付不了眼前這兩個鬼精靈。「媽媽媽媽,你說啊!到底更愛我還是弟弟!」
  • 盤點一下安德魯上過的那些興趣班
    一到年底,空氣中都瀰漫著一股「總結」的味道,搞得我心頭也痒痒的。今天,就來總結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安德魯上過的那些興趣班。安德魯上的第一個興趣班是早教班,在他十四個月的時候。為了這事,我跟他爹還幹了一架。原因就是,去試聽之前,我非常信誓旦旦的跟他爹承諾:「絕對不報班,回來慢慢商量,肯定不被忽悠!」結果試聽之後,就換回了90課包,讓他爹十分憤怒。
  • 成人興趣班開班啦!
    眼下專門為成年人打造的培訓興趣班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大量成年人湧入各類興趣班,或充實業餘時間,或實現兒時夢想,或提升生活品質……成年人學「藝」可謂越來越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樂貝萌兒童中心的成人興趣班開展得怎樣啦~    「我對瑜伽一直感興趣,想學瑜伽健身美體,所以就報了瑜伽班。」一位漂亮小姐姐告訴我們,她一開始自己擔心瑜伽老師不專業,但是學習後發現完全是多慮了。經過學習,自己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也掌握很多技能可以在家自己練習了。跟著瑜伽興趣班開設的課程,她的瑜伽健身計劃也可以堅持了下來。
  • 二胎家庭中,老大真沒老二聰明嗎?不,他只是受的「磨難」比較少
    現如今生二胎的家庭可以說是越來越多了,常常可以看到群裡有媽媽們在討論家裡老大和老二的事,比如:她們會說老二一般比老大聰明,會看人顏色,或者說老二情商比老大高很多。還有就是老大出門比較磨蹭,每次出門都要被媽媽不停催促,而老二就完全不用催還能自己穿衣服和鞋子,所以在家常常出現的場景就是老二站在門口等老大。最神奇的是媽媽給老大報了線上繪畫課程,老大在畫畫的時候老二就在旁邊安靜地看著,有時候還能「照貓畫虎」地劃拉兩筆。
  • 成長故事二:爸爸,我要去參加《發散性思維》興趣班
    看來,東西沒有白學的,他的這個《發散性思維》班還是有點用處,不光是用來跟我頂嘴,「白馬非馬」的胡攪亂纏。前文說過,兒子上了二年級,學校組織了很多興趣班,兒子也報名參加了。「大林,參加了什麼班」「爸爸,我覺得,發散思維挺有意思,我要去參加《發散性思維》興趣班。」「就一個?」「爸爸,我也喜歡畫畫,要不,我再參加一個《繪畫》班?」「確定喜歡這兩個班?」
  • 愛奇藝大劇暑期興趣班來了!這個班,我必須上
    昨天帶各位寶貝了解了一下小奇的綜藝興趣班今兒咱們再來一起了解一下小奇的大劇興趣班~這個夏天跟著小奇保準你不後悔!這口水,小奇先吞為敬喜歡做菜的寶貝也闊以挑幾個簡單的自己在家嘗試下~心動的就去劇中學詳細的步驟叭!
  • 藝多多:家附近的興趣班
  • 別人都是花錢給孩子報班,我卻花錢投資自己,有人跟我一樣嗎?
    這幾年,在投資自己這方面,我還是挺捨得的。小時候過的都是窮日子,不捨得吃不捨得穿,到現在,對吃穿仍然沒啥概念,但在學習上,我對自己還是挺大方的,該付的費一點都不含糊。相比之下,在兒子身上,花的錢好像就沒那麼多了。
  • 學生學習「開竅」有哪些表現,何時「開竅」可以人為影響嗎?
    關於孩子的學習問題,尤其是當孩子成績不夠理想的時候,很多人會常常說這樣的一句話「等開竅就好了」。所以很多時候人們會對「開竅」有比較濃厚的興趣,既然不少人堅持認為「開竅就好了」,那麼「開竅」到底是個什麼東西?「開竅」後又有什麼表現?最重要的是該如何讓孩子早點「開竅」呢?
  • 男孩什麼時候才開竅?可別錯怪他,男孩「睪丸激素」有五個高峰期
    朋友家有三娃,全都是男孩,老大是男孩,二胎是一對小男孩,用她的話說,就是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一會老大打了老二,一會老二撓了老三,每天都打圈架,她就跟救火隊員一樣,一會衝到這,一會衝到那,這大半年孩子們就基本在家,她每天都精疲力盡,人仰馬翻。
  • 14歲女孩:媽媽生二胎可以,把外婆家的大三居過戶給我
    劉女士從父母那裡了解到,端端回老家,和外婆、外公訴說了很多「不公」和「委屈」,覺得父母偏疼弟弟。端端是外公外婆一手帶大的,聽了自然難受,就對孩子表了態:「將來我們的財產都給你。」劉女士反思說:「我和愛人都是獨生子,覺得現在條件好點兒了,想要個老二,公婆也大力支持,確實沒太考慮端端的感受。
  • 微小說:學霸×哭包,「你吃了我這麼多年的桃子,現在也該輪到我」
    學霸攻×哭包受 文BY晨晨愛吃蘿蔔我和林願認識要從一棵桃樹說起。小時候,他所在的城鎮小學拆了,從而住到了我家隔壁。小學他和我不是一個班的,但是我常常看到他被老師罰站在走廊。我都是裝作沒看見直接走過去,他會朝我做鬼臉,偶爾會伸出腿絆我。不過,這些事我也沒放在心上,作為班幹部和大隊長,是沒有什麼時間和一個不熟的同學計較。
  • 報了畫畫興趣班,看孩子都畫了啥
    這麼孩子上幼兒園了,學校裡面組織了幾種興趣班,要求家長們報名。一是跳舞興趣班,二是畫畫興趣班,三是唱歌興趣班。很多家長趨向於跳舞和畫畫。女孩子選擇跳舞和畫畫,男孩子選擇畫畫的,唱歌興趣班,幾乎沒什麼報名的。所以,這個唱歌班級還沒有辦起來。
  • 「英思」英語興趣班 老師發音不規範?
    杭州的於女士給九歲的兒子報了個英語興趣班。他從一段視頻裡發現,老師教孩子朗讀時的發音很不標準。餘女士說,培訓機構的老師拍了一段視頻發給家長,讓孩子按照老師示範的發音朗讀單詞Ten ballons(十個氣球),seven balls(七個球),seven books(七本書),eight bananas(那個香蕉)。
  • 李玫瑾:這三種興趣班是現實版「吞幣機」,報名是白交「智商稅」
    當同事們問道,都給孩子報了什麼興趣班時,微微掰著指頭數:美術、聲樂、鋼琴、民族舞、遊泳、花樣滑冰、思維、編程、書法……一旁的同事目瞪口呆,那還有時間睡覺嗎?微微也愣了下,說孩子周末到家都得將近11點,經常在興趣班間隙休息下,女兒總是和她抱怨:媽媽,我就想好好睡一覺。
  • (附美術、音樂、舞蹈、體育等興趣班深度分析)
    興趣班的話題,咱聊過不止一次了。看看現在的育兒生態圈,就知道它的確可以算作育兒路上的一個怎麼繞也繞不過的點。到底該不該讓孩子上興趣班?如何選擇和安排時間?這些問題,困擾了許多爹媽。我就聽說過一個二娃家庭的爹媽吐槽,說一到周末,兩娃加起來一天要上八九個興趣班,爹媽已經快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