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700多名參加兩會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利用會後時間,參觀正在聚龍國際創業小鎮科研樓展出的福清撤縣建市30周年主題展。福清市領導林中、俞大軍、朱育平、林鶴志、蔡和斌參加活動。
在展廳裡,代表委員們邊走邊看,認真聽取講解,不時駐足深入了解情況。
一幅幅圖片、一個個實物、一段段視頻......深深吸引了參觀者們的目光,大家對福清撤縣建市30年取得的輝煌成就感到欣慰和振奮。「這些不平凡的數據背後,是福清30年來奮力拼搏的成果,」人大代表何明秀告訴記者,通過觀看視頻、光影、圖片等方式重溫了福清執著求索和艱苦創業的發展歷程,由衷地感到自豪和驕傲。作為人大代表,在福清建設中將會繼續發揮自己的餘熱,履行好代表職責,繼續為美好福清建設貢獻一份力。
過去優質教育資源主要布局在城區,鄉鎮學校校舍破舊多,基本都是薄弱學校,近年來,我市堅持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加大投入,優化教育資源,創新發展理念,全力辦好、夯實義務教育,特別是加大了對鄉鎮薄弱學校的建設,在經費上、師資上也給予傾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教育補短板有力推進,教育公平邁出堅實步伐,我市教育事業呈現出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
市人大代表施黔群告訴記者,教育寄託著千萬家庭的希望,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目睹了我市城鄉教育由過去的資源分布不均到如今推動優質教育資源下沉,鄉鎮教育投入不斷加大,教育資源配置持續改善,感到由衷的欣喜和滿意。
農業30周年來,變化非常大,從以前用鋤頭種地到現在高科技、現代化的農業大棚,福清現代農業飛速發展,邁出新的步伐。作為福清人,我覺得很驕傲,很自豪。
市政協農業一組委員陳霖表示,觀展中讓他印象深刻的是農業農村板塊,農業大縣福清已經從從種地「面朝黃土背朝天,手握鐮刀把腰彎」到「耕地不用牛,噴藥不下地,收割不用刀」,改革推進了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福清農業的發展日新月異,農村的變化翻天覆地,農民的生活節節攀升。
市政協委員薛建波在觀看展覽後表示,主題展真實記錄了30年來福清發生的翻天覆地的巨變,生動顯示出福清市綜合實力持續躍升,城鄉面貌脫胎換骨,人民生活極大改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的過程。作為一名政協委員,今後他將繼續認真履職,多建言獻策,為福清的發展貢獻力量。
據了解,本次展覽以「奮進三十年、福清新跨越」為主題,分為開篇展區、主展陳區、特設展區、打卡區四大展區16個版塊,通過歷史與現實照片,以及實物與模型,以多維度、多角度全面展示了福清撤縣建市30年來,在黨的正確引領下,歷屆福清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和海內外玉融兒女不懈奮鬥,在黨的建設、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逐步成長為全國縣域經濟15強和全國文明城市的發展歷程。
代表委員紛紛表示,展覽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生動記錄了30年來福清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銳意改革、砥礪前行的奮鬥足跡,以及福清30年來從篳路藍縷到載譽輝煌的發展巨變,融入福清人血脈的福清精神、凝聚了社會發展共同記憶。通過此次參觀,激勵他們主動投身新福清建設,凝心聚力,繼續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建言獻策,為我市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中出經驗、當標兵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伊寧倩】
來源: 壹福清
【來源:福州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