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注 我 ▲
我負責分享 你負責變美
旗袍作為中國「國服」
不僅深受國內女性的喜愛
更是因其獨特的魅力聞名於全世界
深受世界各個大牌追捧
從PRADA到YSL
還有Dior、LV等高級定製服裝秀中
每年的設計款都會運用到旗袍的某一元素
或是出系列旗袍時裝以致敬
旗袍對現代的時裝格局可謂影響深遠
旗袍
作為世界時尚前線的中國元素
既可嫵媚張揚
又可知性溫婉
可將女性萬種風情盡數體現
一件好的旗袍
要設計、面料、圖案,製作工法都相得益彰
設計為魂,面料為骨
圖案為血,匠藝為肉
這樣的旗袍讓女性在歲月更迭中
始終保持優雅和自信
今天小伊帶大家盤一盤
最早的旗袍衣領就像一條長長的絲帶,圍在女性胸前,偶爾會點綴一些花朵。當時滿族人將衣和領分開,這既是一種裝扮,也是一種貴族身份的象徵。清代中後期,受漢文化的影響,婦女們穿著的旗袍上慢慢出現了豎領。
如今,衣領大致演化分為高領、低領、無領三種,也可細分為傳統中式立領、企鵝領、鳳仙領、無領、水滴領、竹葉領 、馬蹄領等。不同領型適合不同造型的旗袍,各有特色。
盤扣脫胎於中國結的形,承繼了上古時期結繩記事的久遠記憶,盤扣,在盤與扣之間,將時間與記憶,糅雜著芊芊情絲,一併纏繞成衣衫上最美的花樣年華。
隨著時代變遷愈發多式多樣,有四方扣、鳳凰扣、花籃扣、樹枝扣、花蕾扣、雙耳口、樹葉扣、菊花扣、蝴蝶扣、蜜蜂扣、一字扣、鳳尾扣、琵琶扣、蝴蝶扣、單色扣、雙色扣等。好的盤扣在衣領之間如有傲骨,仿若清霜下的梅花,含苞待放。
中國袍服從商、周開始就習慣使用開襟形式,而且大多是右衽。右衽(yòu rèn)是漢族服裝始終保留的特點。
旗袍衣襟的款式多種多樣,包括:單襟、雙襟、斜襟、直襟、曲襟、琵琶襟、中長襟、如意襟、大圓襟、雙圓襟等......在製作旗袍上,雙襟比單襟複雜,雙襟旗袍在視覺上更顯美觀、高貴。
▼直襟 轉角處成鈍角,通至下擺
▼斜襟 從領口斜划過胸前
▼雙襟 給人的感覺端莊大方,宋美齡中年後常穿雙襟、曲襟的款式
90年代後期,世界時裝舞臺上颳起一股中國風,「龍鳳呈祥」的元素常常出現在外國設計師的作品上,這種「圖必有意,文必吉祥」正是「京繡」的宗旨,一針一線都精緻華貴。
刺繡為旗袍錦上添花,粵繡構圖繁而不亂,湘繡以中國山水畫為題材,「繡花能生香,繡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蜀繡的傳統針法有百餘種,精細嚴謹。蘇繡「平、光、齊、勻、和、順、細、密」,名揚海外。
製作工藝良好的中式旗袍非常講究「鑲、嵌、滾、宕、盤、繡」等細節處理,通常一件好的旗袍就是在細節上滲透出文化底蘊。這六種技術中,前三種就是專門用在旗袍滾邊上的。
每一個小細節,都能體現了旗袍做工精緻。好的滾邊是真絲素色軟緞,有寬滾邊,單滾邊,還是雙滾邊。不同旗袍搭配的滾邊還是有些不一樣的,又細分為單色鑲邊、單色滾邊、滾嵌滾、嵌邊、混合滾、三色鑲邊。
隨著歷史的發展與漢文化融合,旗袍的袖口也有著較大變化,大致分為:無袖、削肩、短袖、七分袖、八分袖、長袖、窄袖小、喇叭袖、大喇叭袖、馬蹄袖、反摺袖。不同衣袖,風韻皆不同。
從未見過有如旗袍一般
如此具有包容性的服裝
青蔥少女穿上它
是正值芳華的嬌俏可愛
銀髮老嫗穿上它
盡顯歲月沉澱的智慧和沉穩
露,恰到好處
藏,更有味道
它包容了從少到老的所有女性
它裝飾了一代女子,也成就了一代女子
嫵媚了一個時代的芬芳
裝點了一個時代的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