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突糖蛋白結構揭示新冠病毒自然演化新線索或對疫苗設計具有重要...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研究團隊展開的新冠病毒結構分析。

圖片來源:《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在線版

據英國《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雜誌近日發表的一篇論文,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取得了一項最新成果:表徵了新冠病毒及其近緣蝙蝠病毒RaTG13的刺突糖蛋白結構——刺突糖蛋白可以讓病毒與細胞結合併進入細胞。該結構為進一步了解新冠病毒刺突的演化過程提供了信息,對疫苗設計具有重要借鑑意義。

研究人員認為,蝙蝠冠狀病毒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演化前體,此前研究發現,蝙蝠病毒RaTG13與新冠病毒的親緣關係是已知關係中最近的。但新冠病毒與RaTG13的基因組序列存在3.8%的差異性,這差異意味兩者有近1100個核苷酸不同。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生物信息學專家特雷弗·貝德福德曾經將病毒間核苷酸的差異與其他冠狀病毒的假定突變率相結合,認為這兩種病毒在25年至65年前具有共同的祖先,類似RaTG13的病毒至少需要數十年才能突變為新冠病毒。

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科學家安東尼·沃羅貝爾、唐納德·本通及其同事,此次比較了新冠病毒和蝙蝠病毒RaTG13的刺突糖蛋白。他們發現,兩者雖然結構相似,但新冠病毒的刺突糖蛋白形式更為穩定,與人受體蛋白ACE2的親和力要高出1000倍左右。

研究團隊還發現,新冠病毒刺突上的弗林蛋白酶切位點,可能對病毒有利,因為它可能會促進病毒與細胞上受體的結合。基於這些觀察結果,研究人員認為與RaTG13相似的蝙蝠病毒,不太可能感染人類細胞。

因此,科學家迄今尚不清楚新冠病毒是如何演化到可以感染人類,目前推測有兩種機制:在成為人和動物共患病之前,在動物宿主中進行選擇(可能通過中間宿主);或直接作為一種人和動物共患病傳播給人類後,在人體內進行自然選擇。

此外,研究人員指出,他們的新冠病毒刺突糖蛋白解析度高,幾近完整,比之前報導的結構有更多的外部環(loop),對於當前的疫苗設計或具有重要意義。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中國團隊設計新冠疫苗新平臺 發布mRNA動物實驗數據
    疫苗被認為是終止此次新冠大流行,並幫助恢復全球經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來自上海交大、復旦大學等機構的聯合科研團隊最近設計了一款mRNA新冠疫苗。該疫苗通過模擬冠狀病毒表面蛋白和內部核酸,從而結合了滅活疫苗和mRNA疫苗的功能,這為全球的抗疫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疫苗平臺。
  • ...團隊與清華大學李賽研究團隊聯合揭示國際首個新冠全病毒精細結構
    ,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析度,並原位揭示了刺突蛋白的天然構像及分布特徵,以及核糖核蛋白複合物在病毒體內的結構及分子組裝機制,對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生物特性、疫苗設計、抗病毒藥物研發等具有重要意義。全球首個揭示新冠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及核糖核蛋白複合物的分子組裝疫情發生之初,李蘭娟院士便帶領團隊開展病毒生物學研究,一方面,研究人員想要弄清楚新冠病毒與其他冠狀病毒和普通的流感病毒等在結構上是否有區別,另一方面,研發疫苗同樣也需要對病毒精細結構解析。
  • 結構生物學家之痛:愛滋、新冠等囊膜病毒,為何長相如此不同?
    圖源:李賽團隊 引 言 近期,清華大學李賽團隊利用冷凍電鏡解析了新冠病毒結構,為人們理解新冠病毒提供了直觀的認識。在下面的這篇文章中,李賽不僅介紹了新冠病毒的結構研究,還解讀了新冠病毒所屬的囊膜病毒的結構研究。
  • SARS-CoV-2表面凸起糖蛋白的結構、功能和抗原性
    SARS-CoV-2表面凸起糖蛋白的結構、功能和抗原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18 15:32:28 美國華盛頓大學David Veesler
  • 結構生物學家之痛:愛滋、新冠等囊膜病毒「罪犯」,為何長相如此不同?
    圖源:李賽團隊 引 言 近期,清華大學李賽團隊利用冷凍電鏡解析了新冠病毒結構,為人們理解新冠病毒提供了直觀的認識。在下面的這篇文章中,李賽不僅介紹了新冠病毒的結構研究,還解讀了新冠病毒所屬的囊膜病毒的結構研究。
  • 西湖大學成功解析新冠病毒細胞受體的空間結構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 通訊員 馮怡記者20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2019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的全長結構,研究報告在預印版平臺bioRxiv上線。這是西湖大學承擔的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應急科研攻關任務的重要成果。ACE2-B0AT1複合物的冷凍電鏡密度圖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有研究發現,2019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一樣,也通過識別位於人體肺部上皮細胞表面的ACE2蛋白進入人體細胞。
  • 揭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刺突糖蛋白的結構、功能和...
    迄今為止,尚未批准針對任何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的藥物或疫苗。冠狀病毒進入宿主細胞是由跨膜刺突(S)糖蛋白(下稱S蛋白)介導的,其中S蛋白形成從病毒表面突出的同型三聚體。S蛋白包含兩個功能性亞基S1和S2,其中S1負責與宿主細胞受體結合,S2亞基負責病毒膜和細胞膜融合。對於許多冠狀病毒而言,S蛋白在S1和S2亞基之間的邊界處受到切割,而S1和S2亞基在融合前的構象中保持非共價結合。
  • 新冠病毒 S蛋白的結構,功能和抗原性
    SARS-CoV-2 S糖蛋白的冷凍電鏡結構新冠病毒的S糖蛋白與SARS-CoV S蛋白具有76%的胺基酸序列同一性,與蝙蝠SARSr-CoVZXC21 S蛋白和ZC45 S糖蛋白具有80%的同一性,後兩個SARSr-CoV序列是從中華菊頭蝠中鑑定出來的。
  • Cell:揭開廬山真面目,李蘭娟/李賽首次解析新冠病毒完整分子結構
    在全世界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新冠病毒的蛋白結構闡明方面已取得了許多進展,目前已確定新冠病毒基因組編碼29個蛋白,其中有四種為結構蛋白,分別是:刺突蛋白(S蛋白)、核衣殼蛋白(N蛋白)、膜蛋白(M蛋白)和包膜蛋白(E蛋白)。
  • 高福等學者鑑定2種可阻新冠入侵的抗體,為疫苗提供結構基礎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等學者領銜的一項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最新研究顯示:B38和H4抗體可以阻止新冠病毒S蛋白受體結合區域RBD與人體細胞受體ACE2之間的結合。小鼠模型試驗顯示,這兩種抗體可降低小鼠感染後肺部的病毒載量。該研究還為疫苗設計提供了結構基礎。
  • Nature:揭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在完整病毒顆粒上的結構和分布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屬於β冠狀病毒屬,是一種包膜病毒,含有較大的由核衣殼蛋白(N)包裹的正義RNA基因組。三個跨膜蛋白被整入病毒脂質包膜:刺突蛋白(S)和兩個較小的蛋白,即膜蛋白(M)和包膜蛋白(E)。
  • 一支成功的新冠疫苗應該長啥樣?
    掃描電子顯微鏡下新冠病毒顆粒(紅色)感染細胞(藍色)的場景丨圖源:NIAID最近,有很多文章都在分析不同的候選新冠疫苗的優點。所謂「優點」,就是讓接種它的人獲得免疫力。但是,免疫力究竟是什麼呢?但細究起來,我們有時會也會得到一些有關免疫力的線索。其中一個線索是,感染後實際誘導的抗體應答。或退一步講,是針對此類感染的候選疫苗所誘導抗體應答。但究竟是哪種抗體?應答的又是病毒或細菌的哪些部分呢?從詞源上來看,免疫(immune)就是豁免的意思,就是無需做出任何反應的豁免。但實際上,免疫反應正好相反,它如同被火點燃一般,更確切地說,它是一種炎症。
  • 美科學家繪製新冠病毒S蛋白高清結構圖:這是研製疫苗關鍵一步
    2月19日, 美研究團隊利用冷凍電鏡(cryo-EM)技術,揭示了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三聚體的高清結構,建了S蛋白的3D原子尺度結構圖。該研究團隊已向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發送了新冠病毒S蛋白高清結構圖片,包括中國的許多團體,這將有助於中國疫苗的研發。
  • 新冠疫苗研發的最大不確定性是ADE副作用
    最近,我國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發傳來好消息:由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各自聯合有關科研機構開發的兩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啟動一二期合併的臨床試驗;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腺病毒載體新冠病毒疫苗,啟動二期臨床試驗。
  • 新冠病毒如何侵入人體細胞?專家最新成果揭曉答案
    答案來了:西湖大學周強團隊的兩項最新成果,分別揭示了ACE2蛋白的全長結構,和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詳細過程。西湖大學周強研究員(中)。 西湖大學供圖(下同)ACE2與S蛋白都是什麼鬼?S 蛋白全稱為spike glycoprotein (刺突糖蛋白),位於新冠病毒最外層,像一個個突起的「皇冠」。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團隊的最新解析結果顯示,新冠病毒S蛋白以三聚體形態存在,每一個單體中約有1300多個胺基酸,其中300多個胺基酸構成了「受體結合結構域」(RBD),即S蛋白與ACE2相聯結的地方。
  • 《細胞》:李蘭娟/李賽等解析新冠病毒完整分子結構
    由於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關注,病原體被鑑定為SARS-CoV-2。截至目前(9月15日),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925萬例,死亡人數達93萬。
  • 施一公實驗室解析關鍵蛋白 揭示新冠病毒如何侵入人體
    這是世界上首次解析出ACE2的全長結構。就在一天前,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院士曾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將有重大突破。西湖大學研究團隊稱:「在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侵入人體的過程中,ACE2就像是『門把手』,病毒抓住它,從而打開了進入細胞的大門。」
  • 專家解讀在英國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未見對疫苗影響 無須恐慌
    專家解讀在英國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 未見對疫苗影響 無須對變種恐慌聖誕節臨近,英國部分地區新冠病毒傳播速度加快,疫情令人擔憂。英國政府正在調查這一狀況是否與一種變異的新冠病毒有關,並將首都倫敦、英格蘭東南部和東部部分地區的新冠疫情防控級別從第三級提升至新增加的第四級。
  • 新冠病毒出現D614G變異,是否會毒性增強、使疫苗失效?
    新冠病毒主要通過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表面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受體結合,進而感染細胞。刺突蛋白由1273個胺基酸組成,D614G是指刺突蛋白上的第614位胺基酸由天冬氨酸(D)變異成了甘氨酸(G)。
  • ...新冠疫苗|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抗體|蛋白|核酸|-健康界
    新冠病毒(圖源網絡) 3. 新冠病毒的主要結構有哪些?答:目前雖然批准了幾種抗病毒藥物或者激素用於新冠肺炎的治療,但主要治療方式仍舊是對症處置,當然一些神奇的國度和地區批准了具有當地特色的傳統醫學方案,但至少從研究設計和結果方面我個人認為是非常幽默的。 16. 我國治療新冠肺炎是免費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