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來函可以看出,你不但是一位很虔誠的基督徒,而且頗能尊重未信主的家人之意見。惟因知道除了真神以外,基督徒不可有別的神,所以你才一直想要除掉祖先牌位和偶像;又因為顧慮未信主的家人之感受,所以令你難作決定。
2.貴教會的牧師請你自行處理祖先牌位和偶像這件事,究竟是否適宜,並不是問題;更重要的是,無論由誰處理,都必須先讓未信主的家人了解,除掉祖先牌位和偶像是對的。
3.你可以開導未信主的家人了解孝親的實質意義,以改變其觀念,並消除不安的心理。如下:
(1)祭祀祖宗牌位的目的是紀念祖宗的恩惠,動機至善;然而,牌位只是一種象徵而已,並不等於祖宗本身。況且用祭祀的方法來紀念祖宗,乃屬於拜偶像的行為,基督徒絕對不可做(出廿3~6)。基督徒因為不祭祀祖宗牌位,所以往往被論斷為不孝;其實,孝敬父母是聖經的重要教訓(出廿12;弗六1~3),只是孝敬的方法不同罷了。
(2)有句俗語說:「生前一粒豆,勝於死後孝豬頭。」它的意思是說,父母在世的時候,盡兒女的本分孝養他們,遠勝於死後的祭祀。因此,比祭祀祖宗牌位更重要、更實際的孝行是:父母在世之日,當聽從他們的教訓,事事叫他們快樂;即使父母老邁,也不可藐視他們(箴廿三22、25)。一旦父母離世,無法再盡本分孝養他們,則以他們的「生活照」和「錄音」來追思。這種做法,豈不是比祭祀牌位更有意義嗎?
(3)未信主的人供奉祖宗牌位,通常只是四、五代,最遠也不過是十幾代而已。難道我們的祖宗只有十幾代嗎?聖經說,人類的始祖是亞當(創二7;徒十七26),而亞當是神的兒子(路三38)。所以我們若要追遠,應該追溯到我們的始祖亞當,再追溯到創造亞當的天父真神,才算徹底。
(4)依據民間的傳說,中國人祭祀父母的淵源,乃始自漢朝的孝子丁蘭。《孫盛逸士傳》也記載:「丁蘭少喪考妣,刻木像事之如生。」如果要以祭祀祖宗牌位來衡量孝或不孝,豈非等於說,丁蘭以前的中國人都是不孝子嗎?沒有祭祀祖宗牌位之習俗的世界各國,都沒有孝子嗎?這是值得我們冷靜思考的問題。
(5)聖經說:「不可跪拜那些像(祖宗牌位也具有偶像性質),也不可事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拜偶像乃屬於恨神的行為),我必追討他的罪……」(出廿5)。依據這段經文,拜偶像(包括拜祖宗牌位)必惹神忿怒,被懲罰,給家裡帶來禍患。這種結局,豈是你未信主的家人所願意看到的嗎?當然,你不可能拜那些祖宗牌位,只是擺置在案桌上而已;只因我們的神是忌邪的神,所以即使不拜,也不喜歡看到基督徒的家裡有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