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評測:用了3年的intel固態硬碟現在怎麼樣了

2020-12-16 OS科技

一臺電腦最重要的部分除了CPU和顯卡以外其次就是硬碟了,目前選購電腦必不可少的就是要選配一個好的固態硬碟,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電腦的磁碟讀寫速度幾乎可以決定你系統的運行速度,舉個例子,一般家用電腦按照以前只選配1TB容量的機械硬碟來算的話,在使用的時候大部分人會選擇把它分成3~4扇區,其中一個分區用來放置系統,其他的分區用來存儲文件,但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在下載或者移動文件時打開其他軟體會造成系統卡頓的情況,這是因為機械硬碟的讀寫速度已經達到飽和,如果你使用固態完全就不用擔心這種情況,筆者最後還是老老實實買了個固態給機子升級。

Intel 600p外包裝

筆者買的是Intel 600p 256GB容量的固態,TLC顆粒,主控晶片採用了臺灣慧榮SMI SM2260方案讀取速度可達1570MB/S 寫入速度750MB/S左右,慧榮主控在當時算是比較領先的,雖然名字是臺灣但它本質是美企,由於主控晶片的優勢遙遙領先於國產,前幾年SSD的市場大部分都是三星和Intel的天下,國產還是以SATA為主,雖說要支持國貨但是和外企的實力差距還是太大了,況且我電腦有支持NVME協議的接口為什麼還要選更慢的SATA呢?

intel 600p實物圖

使用CrystalDiskInfo軟體測試,在正常通電了5379小時後硬碟健康度顯示還有百分之95,也就是說還有幾十年的壽命,所以完全不用擔心那些比機械硬碟容易老化的傳言,但是會越往後固態硬碟會出現速度逐漸衰減的表現。

CrystalDiskInfo軟體測試結果

如果你是SDD+HDD搭配並且使用的是Intel處理器的話,那麼可以嘗試一下intel自家的快速存儲技術,利用固態硬碟(SDD)作為緩存給機械硬碟(HDD)來提提速,這也是Intel的特色功能之一,後來為了方便部分用戶的需求,Intel單獨推出了傲騰系列,號稱能把機械硬碟提升到SATA固態性能的神奇硬體

AS SSD軟體測試結果

如AS SSD截圖所示速度確實衰減了不少,到目前為止這個固態硬碟的性能表現的讓我還算滿意,日常使用中在沒有裝某管家衛士的情況下基本都是5秒內開機,隨著PCIE4.0接口的更新現在消費級固態也能達到5000MB/S的讀寫速度了,PCIE3.0固態已是平民價,國產主控跟了上來能與外企分一杯羹也是好事,這樣一來用戶既多了一種選擇同時也打破了國外的壟斷壓低價格,還在使用老古董的你們不妨加裝一個SATA固態試試吧。

相關焦點

  • 石破天驚 三星840 PRO固態硬碟評測
    前者所採用的3bit MLC(也就是我們說的TLC)快閃記憶體在現在來看還有很多用戶存在偏見,這是正常的。不過還好,這一次我們不討論TLC,840 PRO是真正的高端產品,其128GB的版本將會達到千元級別。        剛剛提到840 PRO和840的主要差異在於固件和快閃記憶體,這裡具體來討論一下吧。
  • 東芝RD500的正宗傳人:鎧俠RD10固態硬碟評測
    今天要評測的固態硬碟是來自鎧俠(原東芝存儲)的EXCERIA PLUS,又名鎧俠RD10。它是東芝存儲改名鎧俠之後RD500的正式接班人,提供500GB、1000GB和2000GB三種容量選擇,保修期限5年。鎧俠RD10使用了一顆TC58NC1201GST主控,具備8個快閃記憶體通道,支持PCIe 3.0 x4接口。
  • 白菜價換個心裡舒坦,奧睿科迅龍固態硬碟評測
    這個時候選擇入手固態價格自然是主要因素,全網綜合對比下來,奧睿科迅龍V500 1T固態硬碟應該是目前價格最具優勢的一款。拿到奧睿科迅龍V500 1T固態硬碟之後我第一時間選擇將其作為某信的聊天記錄存儲盤,實在是受夠了這塊每次在電腦登錄某信要等待60s以上時間戰了4年的機械老爺盤。
  • 穩坐高端 鎧俠(原東芝存儲)EXCERIA PLUS固態硬碟評測
    而在DIY硬體不斷升級過程中,硬碟作為用戶感知最深的硬體產品之一,其速度表現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你的電腦是否流暢。特別是在NVMe PCIe協議的固態硬碟普及後,大家對於固態硬碟的速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今天本站收到鎧俠EXCERIA PLUS系列固態硬碟,說到鎧俠,其實它是快閃記憶體領域的龍頭東芝存儲改名而來。
  • SATA固態硬碟的性能真的不夠用麼?鎂光1300固態硬碟 評測
    蘑菇花了300多塊錢買到的,容量大概512G 蘑菇個人感覺,日常使用來說,這種SATA固態和NVME固態並無太明顯的差別,除非是大文件的讀寫,以及超大型遊戲的載入,我們來測試下看看 二、鎂光1300固態硬碟 開箱 ▼賣家的包裝很有意思,藍色的小紙盒
  • 怎樣挑選一款質量好的移動硬碟儲存珍貴數據?當然固態移動硬碟
    近年來隨著固態硬碟技術日益成熟,市場使用量越來越大。但是廠家多,型號亂,山寨泛濫固態硬碟質量參差不齊,造成好多人買的固態SSD硬碟用不多久就損壞,甚至還導致裡面存儲數據徹底丟失的風險。有朋友問了,是選機械式移動硬碟呢,還是固態移動硬碟呢?
  • 雷神MS1000-P3移動固態硬碟評測:別看我小 但是很強
    那麼有沒有一款非常值得入手的高性能的移動固態硬碟呢?當然有,今天筆者給大家帶來一款雷神MS1000-P3 1T移動固態硬碟,在評測之前,先在看看這款移動固態硬碟都有哪些特點。3、金屬機身,在保障散熱的同時還能提供防磕碰的特性。01 雷神MS1000-P3移動固態硬碟產品概述
  • 影馳HOF 512GB PCIe M.2固態硬碟評測
    對HOF 512GB PCIe M.2固態硬碟進行稱重,46.5克總重當中,有高達39.1克來自散熱片。大體積的散熱片可以吸收NVMe固態硬碟高速工作時產生的熱量,減緩晶片溫度上升速度,降低因過熱而影響性能情況的發生。
  • 滿血PCIe 4.0:三星980PRO固態硬碟評測
    PCIe 4.0進入個人電腦已有一年半,而直到現在,它的帶寬優勢才首次被三星980PRO充分發揮出來。本次PCEVA評測的是三星980PRO的1TB版本,也是目前的最大型號,2TB版本會在稍晚些時候上市。
  • 三星T7 500GB移動固態硬碟評測:還是PSSD界最靚的那個「仔」
    [PConline 評測]距離三星移動固態硬碟T5系列發布已經快3年了,憑著不俗的性能、靚麗的外觀以及高安全性,三星T5成為了PSSD領域的明星產品。可面對著如今性能越發優越的SSD產品,你手中的T5是不是該升級一下了呢?
  • 存儲重要數據用機械硬碟好還是用固態硬碟好?聽內行人說完,瞬間...
    存儲重要數據用機械硬碟好還是用固態硬碟好? 答案是存儲重要數據,機械硬碟安全性更高。數據存儲時間,機械硬碟和SSD固態硬碟數據保存時間差不多,在正常的安全理想的環境中,機械硬碟和SSD的壽命十幾年沒問題。
  • 小Z聊固態:調教固態硬碟廠商之臺灣篇
    由於有著半導體集群效應,固態硬碟產業在臺灣的發展也順風順水,誕生了一大批固態硬碟相關的生產廠商,和關鍵器具的供應商,同時也催生了一批終端品牌商。    那麼,今天小Z接著為大家講講那些關於固態硬碟廠商的事,根據上表確定的目標,我們就來聊聊臺系廠商浦科特以及建興。
  • 顏值是第一生產力,康佳移動固態硬碟開箱
    因日常工作變成了外勤,外出跑會的路上比較多,同事或者同行之間傳遞數據用著之前買的閃迪128G U盤有點捉急,尋思著買個移動硬碟來用。最近在小破站、抖音等平臺上,看到蠻多數碼圈知名的阿婆主都在推這款康佳PS300移動固態硬碟,這款硬碟的顏值、便攜性、傳輸速度和兼容性都擊中我的G點,於是各種薅羊毛,最終以499拿下了這塊騷粉配色、500GB的康佳PS300移動固態硬碟。
  • 電腦固態硬碟安裝方法及注意事項介紹,裝固態硬碟不要鬧笑話了!
    現在很流行給電腦升級硬體配置,那固態硬碟是電腦首選硬體升級對象,想必大家對固態硬碟的性能都有所了解過了,固態硬碟對電腦起到提速作用,提哪些方面的速度呢?筆記本電腦機械硬碟筆記本電腦機械硬碟的大小與接口跟2.5英寸的固態硬碟是一模一樣,如果大筆記本電腦主板不帶M.2接口也不帶光碟機的話,那給電腦加裝固態硬碟只有拆除電腦原機機械硬碟裝固態硬碟
  • 大華C900固態硬碟評測:大廠品質,高性價比,十年保固!
    導讀:M.2 SSD 現在幾乎是人手一條,還記得當初的 512GB 固態硬碟少說也要上千。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與市場的變革,如今的固態硬碟也越來越便宜,無論是做系統盤或是存儲盤都合適,畢竟它體積小、速度快又好用嗎!
  • 固態硬碟預留多少空間合適?固態硬碟的OP預留空間是什麼?
    隨著時間的推移,固態硬碟的價格已經非常便宜了,幾乎成為DIY裝機用戶的首選。而這一次小編要跟大家聊的是固態硬碟的預留空間,固態硬碟的OP預留空間是什麼?固態硬碟預留多少空間合適?趕緊來詳細了解一下吧。固態硬碟的OP預留空間是什麼?固態硬碟裡面存在一個OP預留空間,顧名思義,它是出廠的時候對固態硬碟預留的空間,一般佔固態硬碟總容量的7%以上,而且一般來說這部分容量是無法更改的,我們也不能看到,op預留空間,相當於SSD的緩存,大一些速度肯定快一些,所以想要op空間大就得買更大容量的固態硬碟。
  • 固態硬碟應該怎麼選?是SATA接口還是M2接口好,我來告訴你答案
    M2接口固態硬碟不過,對於機械硬碟來說,固態硬碟的確是可以提高電腦整機的性能。有很多主板在性能兼容上,還是可以用SATA接口的固態硬碟。如果說是機械硬碟的話,這兩種接口在性能上沒多大的區別,只是在接口上不同也不能兼容。但是在固態硬碟的性能上來說,SATA 3.0的接口的固態硬碟就比SATA 2.0的接口的性能較好很多。
  • 探究固態硬碟的數據恢復問題
    Techgage網站最新的測試顯示SSD硬碟在數據恢復方面遇到了新的挑戰,這一問題在支持TRIM指令的固態硬碟上尤為嚴重。有鑑於此,編輯將這篇文章編譯過來希望能引起玩家的重視。目前這一問題還沒有別的評測加以佐證,筆者手頭也沒有固態硬碟可重複驗證,希望正在使用固態硬碟的玩家在評論中多多探討,並注意備份自己的重要數據。
  • ssd固態硬碟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好處,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區別
    大家在購買硬碟的時候,會看到有的顯示固態硬碟,有的顯示機械硬碟,那麼究竟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之間有什麼區別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區別一:首先最根本上區別就是讀取速度,固態硬碟的讀取速度一般是機械硬碟的五倍左右,根據質量可能上下有浮動,因為固態硬碟讀取速度快,所以非常適合做電腦系統硬碟,電腦系統安裝在固態硬碟上面更加流暢
  • SSD固態硬碟掉速的原因是什麼?
    對於這些問題,長期使用過SSD硬碟的用戶可能會有所體會,尤其現在廣泛使用3D TLC和QLC快閃記憶體晶片的固態硬碟,掉速問題就非常的普遍。也有低端的SSD硬碟為了節約成本,動用了電腦中的內存作為自己的DRAM緩存,與集成顯卡用內存作為自己顯存是一個道理。當然DRAM緩存雖快,但畢竟容量還是非常有限。緩存中沒有的數據還是要在NAND快閃記憶體中尋找,速度就是NAND快閃記憶體的了,相對來說慢很多。所以廠家有做了第二道緩存——SLC Cache。顧名思義就是用性能最好的SLC顆粒作為緩存來使用。與DRAM緩存相比,SLC緩存就可以做得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