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民陳女士將價值3萬多元的奢侈品包送去奢侈品養護店做清洗養護。拿回家後,她發現包的皮質上色不均勻,質疑商家技術欠缺。而商家卻認為服務沒問題,是顧客太挑剔。雙方為此事交涉兩個多月……
奢侈品都價值不菲,記者採訪時發現,針對這些名貴包,官方的洗護服務卻紛紛「缺位」。目前,市場上的奢侈品清洗養護服務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範,確實很容易發生糾紛,還有不少人為此走上了法庭。
3萬多的包清洗養護後不滿意
3萬多的奢侈品包送去洗護,拿回家後效果卻不盡人意。兩個多月來,陳女士為此事與商家屢次交涉,精疲力盡。
2019年11月,陳女士將自己的一個價值3萬多元的奢侈品包送去我市一家奢侈品養護中心做清洗保養。她的這個包是一款單肩包,皮質為珠光色。陳女士說,這個包自己背了一年多,因內側貼身有些髒了,所以才送去清洗。十多天後,她到養護中心將包取回了家。
「在店裡時沒在意,
拿回家才發現不對勁。」
陳女士說,包拿回家放在桌子上,她偶然從側面發現包的顏色不對,表面色澤不均勻,一塊一塊的,尤其在陽光下特別明顯。為此,陳女士將包又送回了店裡。她說,商家曾經承認在上色時出現失誤,會將包恢復到最初的效果,但屢次清洗過後,依然沒有改變,而且表面的皮子也有些開裂。
為此雙方產生糾紛,陳女士多次找商家索賠,交涉兩個多月未果。
商家:服務沒問題,顧客太挑剔
對於陳女士反映的情況,本報記者也聯繫了該養護中心的相關負責人。他表示此事確實存在,但並不像顧客所說的那樣,「包被洗壞」,相反他認為自家的服務和技術完全沒有問題,是顧客太挑剔。他說,顧客的包使用很長時間,有一定磨損,送來時收費350元。清洗養護只是儘可能的還原包原來的樣子,但並不是「換個新包」,是顧客的心理預期太高。
該負責人說,為滿足顧客要求,店裡也反覆進行清洗養護,但顧客始終不滿意多次到店裡鬧事,自己開店以來,從未遇到這種情況。與記者通話時,他也表示,考慮到顧客的感受,店裡也願意配合併接受調解。
解決:最終商家同意賠償 雙方達成和解
記者採訪當天下午,陳女士給記者回電,稱將此事反映到了職能部門,在工作人員的調解下,商家同意賠償4千元,自己也不想再因此事牽扯精力,雙方達成一致,進行了和解。
記者調查:
官方洗護服務「缺位」 市場價格昂貴標準不一
記者致電某奢侈品在我市的專櫃,諮詢是否會提供洗護服務時,店員表示專櫃以及公司是沒有清洗服務的,公司的售後服務只包括包五金配件的損壞。此外,多個奢侈品專櫃也均表示,無法提供洗護服務。建議顧客自己到「專業的養護中心」進行洗護。
「奢侈品包的清洗養護費用要比普通皮具高很多。」記者諮詢我市多家奢侈品養護機構了解到,奢侈品包的清洗保養價格一般根據品牌、大小、材質等來定價。比如一隻女士單肩包清洗的價格在300元左右,如需修復,上色價格會再高一些。
而對於如此高的清洗養護價格,技術又無統一標準。有的店表示,獨家技術,採用的清洗材料來自國外。有的店表示,店內是從義大利、法國引進的清洗工藝,可以放心。
業內人士:
奢侈品清洗養護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範
官方洗護服務「缺位」 ,市場價格昂貴標準不一。近年來,有關奢侈品洗護出現糾紛的案例屢見不鮮,還有不少人為此打了官司。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市場上的奢侈品清洗養護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範,出現問題雙方往往各執一詞,很難有明確的評判標準,處理起來有難度。
建議消費者選擇清洗技術和售後服務有保障的店進行洗護。此外,因奢侈品都比較昂貴,在進行洗護前,消費者應儘量和店家約定,若包出現褪色、變形、損壞等情況應該如何確定責任以及賠償。最後,一定要保留好相關憑證,以便發生糾紛時作為維權證據。
來源:半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