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陸氏針灸是近現代影響最大的針灸流派之一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推廣中醫適宜技術,打造中醫特色街區,推動中醫藥進校園、進社區、進家庭,這股熱潮如今正遍布普陀的多個社區。
昨天,普陀區長徵鎮中醫特色街區啟動,作為普陀區第四個建成的中醫街區,街區內還設立了陸瘦燕針灸傳承研究中心長徵分中心,探索基層的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長徵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位中醫師經選拔考試後,拜陸氏針灸代表性傳承人陸李還為師,成為「陸氏針灸」第五代傳承弟子。
陸氏針灸療法是近現代影響最大的針灸流派之一,是海派中醫瑰寶,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80多歲的陸李還老先生是「陸氏針灸」創始人陸瘦燕之子,除了堅持坐診,近年來在上海的社區開辦流派傳承研究分中心,把絕活傳給基層的醫生。「針灸可以治療的毛病非常多,不僅僅局限於肩頸腰腿痛,從頭痛到胃腸道疾病,再到尿失禁,都有用武之地。」陸李還告訴記者,以針刺為例,在民間擁有大批粉絲,發展基礎非常好,但遺憾的是,操作人員水平參差不齊,療效千差萬別。
「我希望下沉社區,帶好這批徒弟,把陸氏針灸的精髓毫無保留地傳遞給他們,讓他們提升理論水平和臨床技能,運用海派中醫的特色手法,幫助更多患者解除病痛,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質的中醫服務。」據悉,陸李還和「陸氏針灸」第四代入室弟子、六院針推傷科主任吳耀持將定期下社區帶教指導。
圖說:80多歲的陸李還老先生是「陸氏針灸」創始人陸瘦燕之子,除了堅持坐診,近年來在上海的社區開辦流派傳承研究分中心,把絕活傳給基層的醫生
「陸氏針灸的爪切進針法,燒火山手法、透天涼手法等相當有名,當我看到陸老示範時,那種明快、輕盈的操作,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長徵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科長呂雲佳拜師成功後十分激動,她說,社區病人中因為腰腿痛來針刺的人很多,但他們都不相信針灸還能看好內科病。據她所知,陸老的門診中,有面癱數十年未愈的患者,有小便失禁難以啟齒的患者,有偏頭痛治不好的患者,陸老屢起沉痾,擅治頑疾,效如桴鼓,令人驚嘆。
「跟著先生學習,這種直觀、即時、對症的參悟和辨證體驗肯定是書本學習難以比擬的。」呂雲佳說,通過師承學習,可以讓自己既磨礪醫術,又磨礪心智。她會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點和興趣方向,在一些專科上有所發展,成為一名紮根基層、活學活用的醫生。
圖說:拜師學藝
長徵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玉苗告訴記者,陸李還老先生此前已在嘉定、黃浦等區設立了陸瘦燕針灸傳承研究中心的分中心,將陸氏針灸推廣與傳承。長徵鎮中醫特色街區重點聚焦「文化傳承」和「技術傳承」,接下來的跟師學習,首個周期為三年,建立精細化追蹤考核體系,保證傳承有效。
「專家下社區,弟子長本事,基層提能級,居民得實惠。」吳玉苗表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也正是說明,中醫在社區其實大有可為。「長期在社區的環境裡,患者比較熟悉,學習的腳步會放慢。現在,通過自願、擇優的原則選出了5名傳承人,這對醫生自己也是鞭策,有利於拓寬診療思路,加速基層中醫藥人才的成長。」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