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良:「猴性」不改、老者童心的畫家李涵

2021-01-17 藝周刊

當前中國的書畫市場十分繁榮,書畫界有一些人很活躍。十年前我有幸拜訪了臺灣著名書法家曾璽先生,他說:「現在臺灣大師滿街走。」我想大陸何嘗不是如此呢?不僅大師多,而且還出現了一些位高名重的人物,世界的、國際的、大師、巨匠、豐碑,潤格驚人,而實際上並沒有太高的水平。現存在世的書畫家中可以說還真沒有令人信服的大師。——李涵

慶祝海南建省三十周年

弘揚傳統——李涵國畫展

海南三地巡迴展(海口站)

開幕時間:2018年4月14日下午15:00

展覽時間:2018年4月14日-21日

指導單位:中共海口市委宣傳部

主辦單位:中央民族大學、李涵美術館、海口市美術家協會、新海岸雜誌社

協辦單位:藝周刊

承辦單位:國新書苑

展覽地點:海口騎樓老街水巷口56號國新書苑二樓

熊貓圖 李涵

「猴性」復「牛勁」 老者有童心

——品讀李涵先生其人其畫

文/馬良

李涵先生將自己走上繪畫之路看成一系列的偶然。

他沒有讀過美院附中,卻考進了中央美院。

他沒有家學淵源,進美院前知道的畫家也很少,卻由於一個極偶然的機會「拜見」了李苦禪先生,從此仿佛開了竅。

還有許多偶然:比如他在考美院附中未錄取之後,進的是一所理工科方向的高中,照理已無資格考美術院校,誰知偏偏他高考那年,文理科限考的規矩被打破了。

李涵就此習慣了從大歷史的角度思考問題,他還發現:潘天壽先生恢復國畫系的建議「搭救」了自己一把,否則沒有素描基礎的他不可能成為大寫意花鳥的傳人。

而彼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院與而今的熙熙攘攘、鬧鬧哄哄不一樣,它是寧靜的,毋寧說更像研究院,像李涵那屆中國畫花鳥科,只招了三名學生,周圍「簇擁」的,卻有李苦禪、吳作人、郭味蕖、肖淑芳、田世光等著名老先生。

當然,偶然之外也有必然,那就是對繪畫的熱愛。

那可是從小就開始了的。

「也不知為什麼,就是喜歡畫畫。上中學時,有一年暑假,我去北京。一山東籍友人告知我有個大畫家叫李苦禪,在中央美院。有一天,走到美院附近,門衛問我找誰,我就說找李苦禪老師,沒想到他讓我進去了,而我也不知怎麼真的就找到了李苦老的畫室。當時李苦老正在畫畫,我就站在旁邊看,也不知為啥當時就悟到了不少東西!」時隔50多年,李涵先生談起當年「偷師李苦老」一幕,還是那麼「洋洋得意」。

不久後,「取得真經」自覺「畫藝大進」的李涵參加了中央美院的入學考試。考題是「豐收」,對農村相對熟悉的李涵下筆如有神,畫得十分順利。結果,他如願錄取了。

從此,他就一直沒有離開過「大寫意花鳥」這一既高深莫測、又絢爛多彩的藝術世界。文革等各項政治運動、反傳統思潮、商品經濟大潮……都沒讓他放下手中的畫筆。如今,只要一走進他的畫室,即聞滿屋翰墨香,但見一疊疊宣紙,不是寫的字,就是畫的畫。

在寫意花鳥畫家群中,李涵有「猴王」的美名。一提起「猴王」,人們就會想起六小齡童。沒錯,六小齡童在舞臺上、螢屏裡將「美猴王」孫悟空扮演得活靈活現;而在宣紙上,李涵先生則將各式各樣的猴子刻畫得栩栩如生。我就看過李涵先生的一幅畫,上面竟然題著這樣兩行字:「狐猴,外國產,中國沒有」。李先生畫猴把「外國種」都畫上了,可見他畫猴涉獵面之廣!

同時這題詞也透出李涵先生的「猴性」——一股童心未泯的頑皮機靈勁。李涵曾說過:從他開始的這一代中國畫家,詩、書、印方面的修養,跟過去的老先生們比不了。不過,即便追求詩書畫印四絕的路子在今天走來格外艱難,李涵先生還是毅然決然地以傳承前輩大師衣缽為已任。近年來,他尤其加強了書法的練習,其書法老辣拙樸,自成一家。援以入畫後,筆墨功夫更顯老倒。他也偶爾即興題上幾句打油詩,或抒發情懷,或幽你一默,顯示出畫家詼諧灑脫的個性和才情。

這些題畫的文字讓人想起齊白石老人為「不倒翁」等題寫的名句。事實上,李涵先生還真是與白石老人有緣 。李涵師從李苦禪學畫,而李苦禪就是公認的齊白石的大弟子,中國現代寫意花鳥畫大師級人物。從李涵先生的畫作中,我們可以看到美術史的延續性。由徐渭開創、八大山人奠基、揚州八怪發展、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李苦禪變革創新的中國寫意花鳥畫,延伸到當代,李涵是這一傳統的傳人之一,這從其畫作的質與量兩方面而言都是如此。而李涵對美術史的熟悉認知程度,也非常人能及。

看多了李涵先生的畫,就會知道,「猴王」不是過譽,而是過謙。因為畫家不像某些畫馬畫驢名家一樣,只會不斷重複畫那蓋上自家烙印的「玩藝兒」,李涵先生的花鳥畫涉及面要廣得多,諸如大小熊貓、雞、蛙、蝦、貓等,都是其擅長畫的。由於他精於寫生,長於觀察,故所畫各物,均能形備神傳。雖寥寥幾筆,但如同「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一樣,透出積年的深厚功力。

其實,用花鳥畫家去定義李涵也已不夠全面了,他建立在筆墨功夫基礎之上的畫筆已延展向人物、山水諸科,且都取得了相當的成就,其戲劇人物畫尤其堪稱一絕。值得一提的是畫家對海南的感情,筆者曾在一本《海南建省十周年紀念冊》上讀到李涵先生的幾幅畫,可見他是海南的老朋友了。這幾年來,他在海南買房,有了自己的創作室,一年有半年左右住在海南,做為旅瓊畫家中國畫的領頭人之一,李涵對海南當今繪畫的發展應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筆者更看重的還有,李涵先生是個極有個性的人。同樣旅居海南的當代「沒骨畫」大家裘緝木先生是李涵同學,當年兩人經常互訪,卻每每如參禪悟道般,兩兩相對半日,不著一語。這恐怕就是古人「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之意吧!同時,李涵先生還深具「牛勁」,除了已提及的牛的勤奮外,還有其倔犟。他從不趨炎附勢,很重人品情操,他的畫室內貼一對聯,竟是孔子名言「友君子,遠小人」。李涵先生的傲骨俠情,盡在其中了。考其籍貫,河北滄州人,「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信然!(原刊《新海岸》2010年總第9期)(作者為海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李涵,中央民族大學美術系教授。1940年生,祖籍河北。自幼酷愛繪畫,16歲成為國畫大師李苦禪的入室弟子。60年代初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深造,師從郭味蕖、田世光、肖淑芳、李斛等名家。70年代又受教於藝術大師吳作人先生。

李涵長期從事藝術教育工作。先後在天津工藝美術學院、廣州民族民間藝術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美術系任教,培養出很多繪畫人才,為弘揚民族文化做出了貢獻。他也是著名的旅瓊藝術家,任旅居海南文藝家聯誼會顧問。

李涵畫風醇樸,取法自然,60年的硯邊耕耘、執著追求,終於悟出民族繪畫的神髓。他以深厚的筆墨功底去探求物我相融的境界,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灑脫中透出豪放,蒼勁間含著渾厚」,尤以潑墨大寫意引人矚目。作品取材廣泛,花鳥、動物、人物、山水無不涉及。尤以畫猴見長,素有「猴王」之美譽。他筆下神態逼真、妙趣橫生的珍稀動物,堪稱一絕。用筆蒼勁、渾厚,生意盎然、饒有情趣。1989年,李涵先生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展覽,同年,由班禪大師題籤的畫選在香港出版。他的作品在畫界反響強烈,13米長的《小熊貓》、36米的長卷《百猱圖》、巨幅的《雄踞圖》等,成為畫苑難得的珍品。曾為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和許多外國大使館作畫,曾在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等國和港臺舉辦展覽。出版發行個人畫集論著多部,作品被國內外許多收藏機構收藏。

作品欣賞:

貓 李涵

生死一瞬間 李涵

搔癢圖 李涵

日當午正動物園即景 李涵

鍾馗宴歸圖 李涵

喜猴 李涵

嬉 李涵

相關焦點

  • 李涵國畫作品展海口展出
    本報4月14日訊(記者彭桐)為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弘揚傳統——李涵國畫作品展今天下午在海口騎樓老街水巷口國新書苑開展,由此也拉開了李涵國畫海南三地巡迴展的序幕。    現場共展出李涵的猴系列、貓系列、家禽系列、歷史人物系列和其他動物、植物作品共50餘幅。
  • 李涵自傳《蟻痕》之畫猴
    但有些不知畫中甘苦的觀眾,卻往往不理解:為什麼畫家大多只是「各善一節」,畫動物一般只是那麼一兩種畫得最好。要知道,在吃水性很強的生宣紙上,自如地駕馭筆墨,畫出那麼一兩種形神兼備的動物形象,往往要經過多麼複雜的提煉過程,花費多大的心血啊!蕉竹飛鳥 李涵這裡我們要介紹的是李涵畫的猴。
  • 知名畫家李涵從北京攜50餘幅國畫作品到瓊展覽
    中新網海南新聞4月14日電(記者張茜翼)為了紀念和祝賀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旅瓊藝術家李涵從北京攜帶50餘幅涉及花鳥走獸、人物山水等國畫作品14日在海口國新書苑舉辦展覽。觀李涵作品,用筆蒼勁、渾厚,生意盎然、饒有情趣。  李涵被書畫及評論界視為當代寫意花鳥畫壇的領軍人物。
  • 海南日報數字報-「猴王」李涵情定海南
    一日,李涵在北京東安市場閒逛,路過中央美院,在門口看到教學樓門前有葉淺予畫展的展標,信步入內卻被傳達室的工友攔住,問他找誰,李涵脫口而出說找李苦禪。  「當時我知道的畫家除徐悲鴻已過世,還有一位不可能在美院的齊白石,再知道的就是郭乃忠老師告訴過我的李苦禪先生了。」沒想到門房師傅順手一指,說前面煤渣胡同六號,李涵走了一百多米,幾分鐘之後就到了李苦禪先生的家裡。
  • 李涵認為最偉大的畫家就是他!
    李涵自傳《蟻痕》之最偉大的畫家是齊白石文/李涵中國傳統繪畫有南宗北宗之說,其後又出現了一些畫派,這些畫派隨著領軍人物的離世而消失了,現在沒有什麼畫派。但現在又有南北的某些說法,隱隱約約,細分析起來,頗見端倪。
  • 弘揚傳統——李涵國畫展(萬寧站)展出
    日前,弘揚傳統——李涵國畫展(海南三地巡迴展)萬寧站在興隆三才畫廊舉行。據了解,此次萬寧站是巡迴展的第二站,展覽由萬寧市委宣傳部指導,中央民族大學、李涵美術館、萬寧市文聯主辦,萬寧市美術家協會、文化萬寧研究會協辦,《藝周刊》提供全程媒體支持。
  • 著名畫家李涵河北接地氣 談當代緣何無大師級畫家
    著名畫家李涵河北接地氣 談當代緣何無大師級畫家 2014-08-22 02:15:1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圖為老畫家李涵為河北遷安楊家坡民俗文化園留墨寶。
  • 「傳統筆墨的守護者」李涵書畫展在榮寶齋舉行
    李涵書畫展現場掠影:傳統筆墨的守護者——《李涵書畫集》序文/傅以新我問畫家李涵:你怎麼定位自己?李涵答:"傳統筆墨的守護者"。細細品嚼後,甚覺貼切。李涵作品筆墨一詞最早的出處已無可考,清初石濤曾有名言"筆墨當隨時代「,近年則有"筆墨等於零"引發的舌戰。畫家對筆墨爭論不息,普通人更認為深不可探。
  • 畫家李涵珍品河北滄州參展丟失 美術館稱未見此畫
    提起珍品畫作《小熊貓》丟失一事,74歲高齡的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退休教授、著名畫家李涵心痛不已。  李涵先生告訴記者,2013年11月16日,他攜60幅畫作到河北滄州美術館參展,11月27日展出結束後,清點畫作時,他的助理範世傑發現展出畫作少了一幅。當時考慮到當場逐一清對太麻煩,次日返回北京後再次清點,才發現失蹤的竟是李涵教授最心愛的《小熊貓》,市場價值30萬元。
  • 遷安書畫愛好者與國畫名家李涵先生面對面
    用心感受一場藝術視覺盛宴—與國畫名家李涵先生面對面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本報記者唐建勳 通訊員李愛斌 朱豔輝)夏末秋初,涼風拂面。在遷安市閻家店鄉手工抄紙產業園的陳列室內,享有盛譽的國畫大家李涵先生神採飛揚地揮毫潑墨,為遷安書畫藝術界人士及書畫愛好者呈現了一道藝術視覺盛宴。  李涵先生與遷安結緣,源自於遷安書畫造紙。
  • 著名畫家李涵民俗繪畫受到廣泛關注與好評
    圖為李涵入選首屆中國畫展的《花市春早》     中國經濟網3月13日訊 (記者 張濟和) 中國經濟網記者獲悉,近年來,著名畫家李涵那極富江南韻味的民俗繪畫受到畫界和觀眾的廣泛關注與好評    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李涵1954年8月出生於江蘇蘇州,畢業於蘇州大學藝術學院,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理事,蘇州市美術家協會理事、副秘書長,蘇州市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蘇州市職業大學藝術與設計系主任、教授、研究員。
  • 著名畫家李涵和甘肅籍弟子田耘畫展 在成都杜甫草堂成功舉辦
    原標題:著名畫家李涵和甘肅籍弟子田耘畫展在成都杜甫草堂成功舉辦  8月24日,「心象崑崙——田耘水墨畫杜甫草堂博物館匯報展」正在成都杜甫草堂詩書畫院美術館(中國書法館)隆重展出。該展出為成都杜甫草堂廣大遊客和成都市民奉上了一幅美感極佳的藝術盛宴。
  • 國畫大師李苦禪入室弟子李涵及作品賞析
    李涵十人畫展在山東李涵 1940年生,祖籍河北。16歲成為國畫大師李苦禪入室弟子;上世紀60年代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曾得郭味蕖、天世光、蕭淑芳、李斛等名師指點;70年代受教於藝術大師吳作人先生。1989年,由班禪大師題籤的畫冊在香港出版,還出版有《李涵畫選》、《李涵畫猴》、《李涵畫展》等畫冊。其被列入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國際名人傳記詞典》、美國傳記學院《國際人物詞典》等書中。作品不僅被國家、社會各界珍藏,還被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等國和港臺知名收藏家收藏。在畫壇上勤耕、砥礪了五十餘年的李涵先生,專注水墨大寫意。
  • 李涵書畫展在北京隆重開幕
    李涵書畫展在北京隆重開幕李涵書畫展在京舉行經貿文化快訊北京電 為慶祝建黨98周年,展示李涵先生書畫藝術成就,2019年6月15日下午15:00,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中央民族大學、銀谷藝術館、中央美術學院六七八校友會等單位共同主辦的"李涵書畫展"在北京榮寶齋隆重開幕
  • 古今融合自成一格-李涵書畫藝術
    李涵.1940年出生,河北省泊頭市人。中央民族大學教授、中國當代大寫意畫家。李涵長期從事藝術教育工作。先後在天津工藝美術學院、廣州民族民間藝術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美術系任教,培養出眾多繪畫人才。
  • 李涵
    李涵 2013-10-21 來源 :  作者 : HackerDream 李涵參選事跡 李涵,女。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務所一線社工。助理社工師。 作為關注青少年刑事犯罪的司法社工,李涵積極參與到對刑事犯罪未成年被害人的服務中去,為被害人及其家人提供專業支持,並通過事務所幫助其聯絡資源, 支持被害人順利渡過特殊時期。
  • 李涵:我願意做那個不放棄的人
    掃描二維碼 推薦身邊感動人物「他們心思很細膩、很敏感,只是需要更多的等待,更多的不放棄。而我,願意做那個等待和不放棄的人。」李涵說。李涵說。探索「城市歷奇」彌補罪錯少年缺失的愛李涵和同事幫教的另一個主要群體是「罪錯少年」。2016年起,李涵探索了一個新途徑,每周一次,每次10公裡,6到8次為一期。活動以徒步為主要方式,帶領特殊青少年沿規劃好的路線撿拾垃圾、規整共享單車,或給需要的路人贈送礦泉水,以增加他們的自我價值。李涵給這個活動起名「城市歷奇」。
  • 神筆馬良:歸來仍是少年
    美術電影《神筆》海報70、80年代出生的人一定對《神筆馬良》不陌生,其動畫電影家喻戶曉,而主人翁馬良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那時候似乎每個小孩都想擁有一支「神筆」,描摹內心世界,「畫」險為夷。洪汛濤著、萬籟鳴繪臺灣版《中國童話經典名作·神筆》繪本電影篇幅不長,故事也並不複雜,但有著耐看的永久的魅力。這首先是因為作品出色地塑造了馬良這個人物形象——勤奮好學、機智勇敢、富有正義感。
  • 李涵書畫展在京開幕
    「李涵書畫展」於6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榮寶齋舉辦,展出李涵作品150餘件,包括花鳥、人物、山水和書法。李涵1940年生於河北泊頭,他在16歲時成為李苦禪先生的入室弟子,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他擅長寫意花鳥,畫面生機盎然、別具情趣。他筆下的猴子形神兼備,妙趣橫生。
  • 神筆「馬良」歸來仍是少年
    同時打造了其首發原刊、其最早的連環畫作品、名家手稿首次公開、稀見精裝本圖畫書集中亮相、同一畫家不同版本的對比展示、最多語種的集體呈現、域外改編本的最全展示、最完整的出版形態和文藝形式的八大看點。引領讀者領悟馬良那樂善好學、愛憎分明、勇敢堅毅的精神品質,特別是凝聚起民族下一代向上向善向美的品類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