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應該多運動還是多靜養?醫生:3種「無效運動」儘量少做

2021-03-05 星秘Angela

我們的生命一直在運動當中,無論是處於哪個年齡段都是需要去運動的。50歲這個年紀是年齡的一個分水嶺,有不少中老 年人到了這個年紀之後,都開始原來越注重養生,有不少人會覺得已經50歲了動不了,身體不如以前就不應該運動。但是也有人覺得運動對身體健康有很多好處,要堅持那麼對50歲之後應該多運動,還是要靜養,下面醫生和大家仔細談一下。

50歲之後應該多運動,還是多靜養?

在一定程度上靜養和運動是相輔相成的,根據每個人的體質和身體情況的不同,靜養和運動都會帶來相應的好處。對於身體狀況不好的中老年人來說,那麼首先考慮的就是要靜養,再靜養的基礎上,如果身體允許的話,可以進行適當的運動。對於本身身體情況就不好的人而言,那麼就不建議運動。無論是靜養還是運動,對50歲之後的人而言,一定要注意,根據自身的身體情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才可以進行適當的運動。

要是運動的話,對於50歲之後的人要注意,一些運動,做了雖然能鍛鍊身體,但是也很容易帶來一些負面作用,常做可誘發關節受損,加速膝蓋等部位的退化,可以稱之為「無效運動」,以下的3種運動,就是這樣一類運動,建議大家少做。不僅不會給身體帶來多大的收益,稍有不慎還會損傷身體健康。

01引體向上

很多人都知道引體向上這種運動,對鍛鍊手臂的肌肉有很大的功效,但是年輕人做可以。如果是對於50歲以後的人,那就要注意,不少人過了50歲之後,身體的肌肉和骨骼都在逐漸老化。如果堅持做這種運動的話,很容易會導致肌肉酸痛,並且也很容易損傷韌帶,讓肌肉拉傷等。並且如果損傷的話,會恢復起來,也比年輕人要慢,對身體健康也有不利的影響。

02爬山

有不少的中老年人,在閒暇的時候為了豐富自己的生活,就會選擇去爬山,不僅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也可以看到很多美景。但是對於50歲之後的中老年人,建議避免經常性的爬山,在爬山的時候膝蓋要承受很大的壓力,並且爬山本來就屬於一種強度較高的運動運。對於50歲之後的人來說,身體機能在逐漸下降。如果經常性的爬山,就很容易導致關節疾病,或者加重膝關節的磨損,讓骨骼病情加重。

03跳繩

跳繩是經常常見的運動之一,也是比較受人喜歡的有氧運動。在平時有不少想要減肥的人,就喜歡跳繩。跳繩相對而言屬於比較自由的運動,在家裡就可以進行。但是對於50歲之後的人來說,是不建議的,跳繩是一種高難度的運動。如果盲目的堅持跳繩的話,很容易透支體力,有的還會導致出現頭暈等症狀。

對於以上所說的3種運動,50歲之後的人是不建議去做的。一般情況下,建議根據自身的身體情況,選擇適合的運動,常見的低難度運動,散步、遊泳、太極拳等。

相關焦點

  • 心臟不好的人,應該多運動還是靜養?醫生提醒:先搞清楚這個問題
    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有些人的心臟功能很不好,當一個人的心臟出現問題時,身邊的家人朋友都會把他當成易碎的寶貝一樣,告訴他要好好靜養,以免心臟出現更大的問題。可是問題來了,我們平時又經常聽人說生命在於運動。那麼心臟出現問題之後,到底是應該靜養呢?還是應該運動呢?心臟不好的人,應該多運動還是靜養?
  • 得了心臟病,需要靜養還是多運動?
    得了心臟病,需要靜養還是多運動?此次研究招募了32名志願者,每組16人,一組是規律運動一年以上的運動員,一組是沒有經過訓練的志願者。運動後採取兩組人員的血樣並且分離外泌體。結果顯示,訓練組的外泌體能夠抑制心肌細胞的凋亡,降低乳酸脫氧酶的釋放,提高心肌細胞的存活率。這意味著,長期運動後產生的外泌體,確實能夠保護受損的心肌細胞。
  • 40歲前多運動,50歲後少運動,60歲後不運動可靠嗎?
    身體健康因靜止不動而破壞,因運動練習而長期保持!長期缺乏運動,會使組織器官機能下降30%,可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骨質疏鬆、三高、肥胖等的發生風險。由於各個年齡階段,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各個器官承受性都不相同,因此每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黃金鍛鍊方案」。一、40歲前多運動,50歲後少運動,60歲後不運動可靠嗎?
  • 多運動就能長壽?醫生提醒:50歲後,做好這3事,或比運動更重要
    導語:運動對於人體的重要性不需要多說,人人都知道,而且也有很多科學數據顯示,那些平常愛健身,愛運動的人確實要比不愛運動的人長壽,而且身體健康,尤其是到了老年的時候,更能感覺出來,身體非常的爽朗。3、利於瘦身健身有些人過於肥胖,這時經常走路,特別是進行有氧走路,比如快走,每分鐘走到100米到400米以上,並且使自己的心率達到每分鐘150次左右,一次持續40分鐘以上,每周堅持四次以上的有氧運動,能夠起到健身減肥的效果。多運動就可以長壽?
  • 癌症患者治療過程中,是靜養的好,還是運動?聽聽醫生的專業意見
    當免疫細胞戰勝癌細胞,患者就可以得到恢復,也有的人覺得,癌症本身已經給患者的身體帶來一定的消耗,再加上手術、化療等治療方法,患者身體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也沒有體力和精力去運動,還是需要靜養的好,減少身體的額外消耗。癌症患者治療過程中,是靜養的好,還是運動?聽聽醫生的專業意見,也能讓大家少走彎路。
  • 65歲後的老人,選擇靜養好還是運動好?看完恍然大悟
    生命在於運動,不過也有不少人覺得上了年紀的老人,適合在家靜養,最好不要鍛鍊,那到底哪個更適合呢?一起來了解一下。65歲後的老人,到底應該靜養還是運動?上了年紀後,身體中的各項機能會明顯退化,尤其是骨骼和血管,所以建議大家多多鍛鍊身體,通過運動,是可以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增加血管的彈性,從而預防出現血管堵塞。不過,上了年紀的老人在運動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量,很多人不建議上了年紀的人鍛鍊身體,就是怕在運動的過程中出意外。
  • 心臟不好的人,應該多運動還是靜養?告訴你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一旦身體出現明顯的心臟不適,如心臟部位有緊迫感、胸悶、渾身無力、噁心、嘔吐、情緒波動大、心跳幅度變大,都不能掉以輕心,及時去醫院做檢查。那心臟不好的人,應該如何保護心臟呢?有的人說心臟不好應該多休息,這樣不會讓心臟處於工作的狀態,就不會出現問題了,還有的人反對說,心臟不好應該多運動,這樣才能鍛鍊心臟的生理功能,延長壽命。
  • 50歲以後,還應該堅持高強度運動嗎?少運動會更好嗎?醫生告訴您
    >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也非常的明顯,最近鍛鍊明顯沒有以前那麼猛了,其實這樣的人群在健身房裡面還是比較多的,借著這位老哥哥,咱們來聊一聊,50歲以後是否還需要每天都進行高強度的訓練,少鍛鍊到底好不好? 但我們必須要承認,運動是把雙刃劍,每個人所能承受的運動強度是有一定極限的,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所能承受的極限,它也是變化的,假設一位50歲的朋友在30歲能夠連續做100個伏地挺身,但是到了50歲的年紀,仍然能夠堅持做100個伏地挺身的可能性,不能說沒有,但可能性不大,
  • 冬至應該如何保養身體,醫生:堅持這4點,靜養比運動更重要
    做法很簡單,只要每天下午4點左右抽出5-10分鐘,進行遠眺、靜坐、調息等方法來靜養。如果是上班族,還可以每隔一小時離開座位,喝點熱水,看看遠方。3、防寒保暖因為冬至以後,氣溫會逐漸降低,南方逐漸寒冷,北方下雪的頻率也會變高,全國進入到冬天最寒冷的時候。
  • 50歲後的男性,這4種運動還是儘量少做,免得身體受損
    很多人就是在運動過程中沒有控制強度讓身體過度勞累才引發健康問題的,因此,在運動之前應該思考一下,了解哪些運動不宜進行。很多人在50歲之後,還有關節病變出現,如果此時還經常去長跑,受到影響關節會有疼痛感。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在運動過程中應該控制好強度,年齡增長過程中選擇強度適宜的運動,不宜長跑。
  • 50歲以後,還應該堅持運動嗎?運動好處多還是壞處多?不妨一看
    相信很多上了年紀的朋友都有這樣的疑問,那就是老了以後,到底該不該繼續堅持運動?眾所周知,運動的好處多多,但卻不適合所有人,對於有些人來說,運動的好處多過壞處,但對於有些人而言,運動反而會造成身體損傷。
  • 男人45歲後,2種運動儘量少做,已經不適合你了
    運動是每天都要堅持的事情,尤其是對於平時久坐,或者是壓力比較大的男性來說,運動更是不能少。只有堅持運動,才能永遠保持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狀態,任何時候都呈現年輕態。可是關於運動,男同胞們又了解多少呢?在不同的年紀,男同志的運動也要擇優選擇,尤其是過了45歲之後,身體對於運動的要求更加苛刻。據說這兩種運動,超過45歲的話就不要再考慮了。男人45歲後,2種運動儘量少做,已經不適合你了暴走或許堅持暴走這項運動,會讓男人看起來更有精神,就連體質也會變得很好。
  • 多走路能輔助降血糖?醫生提醒:過了50歲後,多做這3事或更有效
    那麼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過了50歲之後該如何穩定血糖?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糖尿病屬於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要想穩定糖尿病,首先要管住嘴,邁開腿,儘量不吃升糖指數較高的食物,平時多運動有利於提高代謝,血糖或許更穩定。
  • 骨科大夫:不論男女,50歲後,3項運動不宜多做,太毀膝蓋
    但是在做運動的時候,我們必須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每個年齡段的運動都是不同的,對於50歲以上的人來說,比較劇烈的運動,應該禁止,如果你的身體素質已經並不支持你做這項運動,強做的話不僅不利於身體健康,反而還會損害人體。哪些運動不適合50歲後的人做了,經常做會傷膝蓋?
  • 每天堅持運動,並不一定健康?3種「無效運動」,勸你別再做
    答案是否定的,其實很可能有的人一直都在做一些無效運動。一、運動人為什麼反而沒那麼健康?因此運動可能對於他們來說效果並沒有那麼的明顯。4、飲食不控制通過運動來保持健康,這件事情也要與其他方面相結合,它與飲食以及其他的生活習慣是相輔相成的。在進行運動的過程當中,飲食方面也應該多加注意和進行調整。
  • 60歲的老人,靜養好還是運動好?注意這3方面,才能安心
    在老人運動鍛鍊這方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覺得老年人年紀大不應該再進行體育鍛鍊了,有些人認為老年人不能夠放棄體育鍛鍊,因為鍛鍊能夠讓他們的身體素質更好。人到六十歲,到底該不該鍛鍊,還要看自身的具體情況。
  • 忠言:50歲後,3味調料吃得多,骨頭或會「脆如柴」,儘量少碰
    經過拍片檢查,醫生告知宋大媽是骨折導致的,宋大媽心裡很奇怪,平時自己定期補鈣,應該不會缺鈣,怎麼會骨折呢?醫生耐心地詢問宋大媽病史以及平時的飲食習慣,原來是3種調味料吃多了,怪不得會骨折,快來看看你也是這樣。
  • 建議多做3種運動,有利於產後修復
    在手術過程中,醫生需要在孕婦的腹部和子宮上各切一刀,胎兒就是從這兩個切口中出生。對於順產的孕婦而言,剖腹產的媽媽由於做了手術,術後更容易出現感染、出血的情況。選擇剖腹產的孕婦產後的修復時間也比較長。手術結束後,傷口剛剛縫合不久,產婦會感到明顯的疼痛。一般醫生會在第一天,產婦疼痛難忍的情況下,使用一點止痛藥。
  • 醫生直言:男人過了50歲,3種運動別堅持做,已經不適合
    醫生直言:男人過了50歲,3項運動別再堅持做,已經不再適合了!但是對於50歲以上的男性朋友來說,這樣的運動已經不太適合了,因為在運動的時候,會用到腰腹的力量,而很多上了年紀之後,椎間盤開始逐漸的老化,如果堅持做的話,會增加腰腹的負擔,從而加重椎間盤的損傷。
  • 孕期運動好處多,但也要做對運動
    在傳統觀念中,孕婦宜靜養,生怕動了「胎氣」。可是,最近幾年,我們卻不時看到另一番景象: 某外國超模挺著大肚子運動,馬甲線清晰可見,有的還能「帶球」跑馬拉松,運動身姿顯得毫不費力。 這樣的硬核准媽媽,真的是孕期的正確打開方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