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其實它只有一百多年歷史

2020-12-14 歷史晴空

說到我們傳統的春節,我們就必須了解一下這個曆法,現在我們國家現行的曆法有兩套,一套是我們現在用的公曆俗稱陽曆。還有一套,是我們中國自己的農曆,我們的春節是農曆大年初一,也就是農曆的元旦,一月一號那是公曆的元旦。

然而兩套曆法體系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一般對這兩套曆法叫公曆農曆或者陽曆陰曆,陰曆就是農曆其實這個說法不完全正確。世界上現在的曆法主要有三種,陽曆就是我們現行的地球繞太陽公轉是一年分十二個月。理論上是大月三十一天,小月三十天,全年是三百六十五天,四年一閏。但是如果七月是大月,八月應該是小月,結果八月也是大月。

不過二月為什麼只有二十八天閏年的時候才有二十九天,因為它這個曆法的設置就很人為隨機了,當年二月在羅馬帝國的時候是處決犯人的日子,所以為了讓它趕緊過去這一個月就少幾天,八月變成大月因為奧古斯都屋大維的生日在這個月,所以皇上陛下過生日這一個月加一天,他這個曆法有點隨意,只考慮地球繞太陽公轉叫陽曆。

那麼陰曆也叫回曆,就是月亮繞地球一圈,大月是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三百五十四天,閏年三百五十五天,三十年有十一個閏年,穆斯林國家就是採用這種曆法,中國把這種曆法叫回曆。回曆是以公元622年先知默罕默德率領穆斯林由麥加遷徙到麥地那這一重要歷史事件為元年,所以回曆只考慮月亮繞地球轉,這個叫陰曆。

中國的曆法實際上是陰陽曆,既不是陰曆也不是陽曆,我們既考慮到月亮繞地球一圈,我們也考慮到地球的公轉。所以十九年裡面設七個閏年,所以按照農曆的話一年有閏幾月的說法。而回曆與我們農曆的閏年是有區別的,回曆的特點是不置閏月。

從夏禹王統一天下每年正月初一為歲首,過新年。商湯推翻夏朝把歲首往前推一個月,以十二月初一為歲首,周武王推翻商,又把歲首往前推一月,十一月初一為歲首。秦始皇兼併六國統一天下,秦朝建立我還得往前推一個月,十月初一為歲首。到了漢朝又改回到夏朝時候正月初一為歲首,以後歷朝歷代都不再改變。

但是在中國古代,正月初一是元旦,我們今天是公曆一月一號,古代春節是立春,這兩個節日在中國古代是有區別。中國古代最重視的節日就是冬至和立春,因為這兩個節日指導中國的農業生產。冬至意味著人們應該閒暇了,皇上要在故宮太和殿接受百官朝拜。立春要告訴人們開始下地幹活了,今日人們對冬至和立春都不太重視了。

正月初一其實就是新的一年開始,結果民國建立西化了,學習西方我們都得過西方的節日。農曆要廢除,因為民國以國號紀年,但是月日用公曆,所以以後你們每年公曆一月一號就是元旦。但是反對聲浪太大,老百姓習慣了自己的傳統節日,政策推行不下去,袁世凱就把農曆的元旦跟立春合併了叫春節。

相關焦點

  • 改稱春節才一百多年歷史?而且最開始還強迫民間不放假
    春節應該是我們最重要的節日了,追溯歷史,能夠追溯到先秦時期,但正因為歷史過於悠久,所以春節的名稱也一直在變化。春節這個詞是袁世凱最先拍板定的我們現在稱過年為「春節」,歷史其實很短暫。雖然當時還以除舊習為名禁止在陰曆年搞活動,但是老百姓可不管這個,該怎麼過年就怎麼過年。因為民間的傳統習俗根深蒂固,於是1914年,內務部門又提出,「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最後是袁世凱批准了「春節」。於是,春節正式成為陰曆(農曆)新年歲首的特定詞。算算日子,也不過一百多年。
  • 讀書筆記丨「經濟」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當時看了以後就非常喜歡,於是就把它加入購書清單裡了。這是一套書,一共有3本。我今天看的是第一本。今天的收穫主要有這樣幾點:1.「經濟」這個詞是怎麼來的?按照書中的說法,「經濟」這個詞是有一個國外「鍍金」之旅的。英文的「economy」是源於希臘語,它的意思是管理家裡的財產。我們中國最早出現「經濟」這個詞是在東晉時期,它是「經世濟民」的濃縮語。
  • 石鼓簸箕炊,一百多年歷史,歷久彌香……
    聽說石鼓簸箕籺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最老牌的是石鼓車路村岑氏和黃坡村古氏的簸箕籺,近日,筆者先後到石鼓圩、車路村和黃坡村,尋訪做簸箕籺的傳承人。 簸箕炊的關鍵是油料 簸箕籺好不好吃,最關鍵是油料。岑洪華說,要用土榨花生油,配料要用香蒜、生蔥、韭菜、黑豆醬油,慢火煎4-5小時才夠香味,先將香油淋到簸箕籺上,然後用竹筒撒一點炒過的白芝麻,吃起來口感特別香。
  • 東京國立博物館,本身就是一百多年歷史的老建築
    每到一個地方,國家博物館和當地的特色博物館是一定要去的,東京國立博物館位於上野公園內內有本館、東洋館、表慶館及法隆寺寶物館4個展館共43個展廳,本館本身就是一棟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老建築。如果你在國內去過國博,南京博物院首博等名博會覺得這裡的展品分量有些不足,就拿法隆寺寶物館為例,它在本館的西面,是一棟現代化展廳。
  • 曾是日本最高建築,一百多年歷史,如今柯南迷來大阪必打卡勝地
    它曾經是日本最高的建築,是大阪的象徵,通天閣的意思就是通往天空的的高層建築,旅遊的乘客可以乘坐電梯至頂部,在那裡可以欣賞大阪的所有美麗風光。去往通天閣的交通是從地鐵御堂筋線的界筋線動物園前站徒步走8分鐘。又或者JR新今宮站徒步走8分鐘。通天閣所在區域是大阪老城區。
  • 胡同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8.28周五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胡同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8.28周五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2020年8月28日,這天是周五,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是關於歷史知識的
  • 斯坦伯格鋼琴是世界上最大鋼琴製造商之一,擁有一百多年製造歷史!
    斯坦伯格製造是一個全球化的製造概念/斯坦伯格鋼琴是世界上最大鋼琴製造商之一,擁有一百多年鋼琴製造歷史!企業相互間的入股、併購、控股和投資都是當下全球化的一種集團趨勢化運作,企業的歸屬國不僅是股權持有人,還有企業所在地及規模、實力、歷史所決定的。
  • 春節來泰國拜太歲?還沒來泰國看人妖,來的實在
    春節馬上到了,拜太歲成了一個大眾話題,然而,大眾對於拜太歲了解並不多,本文就來說說泰國拜太歲...現在有個詞,叫出圈,意思是指某個事件的走紅熱度不僅在固定粉絲圈中傳播,而是被更多圈子外的路人所知曉。誠然,出圈挺難的,就好像和我提小鮮肉,我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可能是鮮肉包子。
  • 「元旦」一詞系中國「土產」公曆「元旦」只有「65歲」
    天文專家表示,「元旦」一詞系中國「土產」,在中國農曆中已沿用4000多年,但現行公曆「元旦」為1949年所定,隨著2014年的到來,它只有「65歲」。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元旦」,古已有之,在中國漢語中是一個合成詞,「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是「第一」和「開始」的意思,「旦」是天亮或早晨。
  • 我是如何carry這個春節的
    春節就是各種社交圈子和價值觀的碰撞,難免會讓空氣突然安靜,氣氛變得緊張。但是只要你懂得化解,其實每一年「春劫」都是感情的升華。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驚豔到所有人。比如大家都知道我愛玩《王者榮耀》,我就會用遊戲中的方式來carry春節。
  • 【小新說吃】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始創於清光緒十八年,至今已有一百二十餘年的歷史了,始創於1892年。它為什麼叫做耳朵眼炸糕呢,它坐落在天津北大關東一條狹長的胡同,因為它的胡同形似耳朵眼,百姓就叫那邊耳朵眼胡同。炸糕用的原材料是我們南方的糯米,天津人管它叫「江米」,將糯米磨成漿,加水和面,再把豆沙裹進麵團裡,揉搓成團。
  • 常常聽到「巨乳」,巨乳這個詞怎麼來的?
    說到這裡,腦中不禁浮現出一個疑問:「是誰從什麼時候開始創造並開始使用『巨乳』這個詞呢?」用來表示大胸部的詞彙當然還有很多,比如如今已經幾乎成為死語的「boin」也是其中之一。像這樣巧妙的表達方式是誰最先開始使用的呢?
  • DNF:春節套銷量低迷,春節時裝禮盒僅有十來頁,策劃慌不慌?
    DNF今年的春節套其實性價比挺高的,可以交易的東西也很多,但是相比去年銷量明顯就沒有那麼多了,看拍賣行的春節套產物就知道了。下面這些東西就是跨三拍賣行的數量,春節套賣得好不好一看就知道了呢。首先是春節套時裝,小編個人認為這春節套時裝可以交易真是一件好事,不想買春節套的玩家完全可以在拍賣行入手一套,一套也就1500w左右,按照現在的60的金幣比例,也就25塊錢呢。而跨三大區春節套時裝才15頁,這數量真是很少很少了。
  • 魚雷發明一百多年了,為什麼現在能研製的國家只有幾個?
    魚雷是唯一一種在水下自帶動力,並且可以實現制導的武器,至今還沒有任何一款武器可以代替它的作戰性能。而目前大部分的戰術型潛艇,它所搭載的主要武器就是魚雷,主要就是用於在水下攻擊敵方,水面艦艇,或者是與敵方潛艇進行對戰。
  • 《名偵探柯南》裡的「不在場證明」這個詞究竟是怎麼來的?
    喜歡歐美刑偵劇或日本動漫《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和《名偵探柯南》的朋友一定會經常聽到這個詞:Alibi 這個詞在中文翻譯為:不在場證明 指的是刑警搜證過程中,嫌犯用於證明自己在案件發生時並不在現場的證明。
  • 無名氏在船上寫妙詞,1000多年後被發現,專家:古代民間藏龍臥虎
    詞的名字叫《浣溪沙》,是20世紀初在敦煌石室找到的。當時專家看到這樣一首詞,也不得不感嘆:古代民間是藏龍臥虎。讓我們來品一品:《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平,長風舉棹覺船輕。柔櫓不施停卻棹,是船行。滿眼風波多閃灼 ,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
  • 「小姐」這個詞到底是怎麼被中國人毀掉的
    從《小姐》到《伯德小姐》,中國人好像只能在外語片裡見到「小姐」這個說法了。這並不是個錯覺,人們的確在避免使用「小姐」。就連許多國外旅遊網站,都會對初次來中國的旅行者諄諄教導:為了避免誤會,不要稱呼年輕女性叫「小姐」。「小姐」這個詞為什麼會變成「那個意思」?小姐在以前一直是高貴的象徵嗎?現在還可以把年輕女性稱為小姐嗎?如果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還得從上個世紀的香港說起。
  • 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8月28日答題,胡同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要知道答錯問題是沒有獎勵的,那麼對於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8月28日答題,胡同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胡同」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因此對於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8月28日答題,胡同這個詞的來源正確答案就是蒙古。
  • 網易丁磊:了解北宋風俗 看一百本書效果不如在遊戲裡過個春節
    原標題:網易丁磊:了解北宋風俗,看一百本書效果不如在遊戲裡過個春節   「想讓一個年輕人了解北宋風俗,讓他看一百本書,效果可能不如去《逆水寒》遊戲裡過個春節;想讓一個人體會中國山水畫的禪意
  • 農曆元旦明明還沒入春,為何被稱為「春節」?
    民國才有「春節」 其實,現代意義上「春節」這一概念出現得很晚,是民國初年才有的。農曆正月初一古稱「新年」「元旦」「歲首」,正規場合一般稱「元旦」,俗稱「過年」「過新年」,是漢族傳統四大節日之首。宋代吳自牧《夢梁錄·正月》寫道:「正月朔,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