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叫山鄉換新顏—— 三年集中攻堅 遠安農村人居環境大變樣

2021-01-08 澎湃新聞

2018年以來,遠安縣學習浙江「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將「共守生態本底,共建美麗鄉村,共享美好生活」作為全縣共識和自覺行動,堅持規劃全域覆蓋、環境全面提升、建設全員參與,共建共享美麗遠安。經過三年集中攻堅,通過數萬名幹部群眾的辛勤和努力,全縣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生產生活生態融合、人和自然和諧共生,初步形成了「村村有看點,整體有特色,連片成風景」的美麗鄉村建設格局,也為我縣農村同步邁入高水平全面小康打下了堅實基礎。

特色民居載鄉愁 詩意棲居新型農村

走進鳴鳳鎮九子溪安置小區,一棟棟樓房延續遠安傳統民居「依山就勢、逐水而居、錯臺組團、街巷裡坊」的空間特色和「坡頂林、坡上居、坡下田、坡谷溪」的居住模式,建築立面輔以文化石、毛石、青磚牆體作為點綴,增添了鄉土韻味,小區還配套建有黨員群眾活動服務中心、圖書室、農博館、休閒廣場、超市等,讓村落「住得夠安逸、經得起歲月、載得了鄉愁」。

為提升改造鄉村風貌,打造特色美麗鄉村,遠安堅持「黨政主導、群眾主體、專家主審」,遵循人口轉移規律優化布局,堅持地方主導科學編制規劃,按照「多規合一」原則,研究出臺美麗鄉村建設規劃。鎮村根據自身特點編制村莊規劃,確保村莊規劃尊重群眾意願、彰顯地方特色、契合階段發展實際,綜合考慮本地地理民俗、發展水平和民生關切,堅持科學規劃、從容建設,設計出24套「雙頂兩坡四出簷、脊翹梁挑本土色」的特色農房特色農房圖集供群眾選擇,提升了農房建設水平,九子溪、雙泉等試點小區面貌煥然一新,新建成的農房成為鄉村一道亮麗的風景。

悠悠碧水繞青山 鳥類天堂華麗再現

在河口鄉鞏裕村漳河段,成群的鴛鴦時而在清澈河面靜靜遊弋,時而追逐嬉戲,時而凌空起舞,場面蔚為壯觀。幾年前,遠安在漳河水鳥聚集段建立鴛鴦河溼地自然保護區,禁止一切建設、採伐、獵捕及其他破壞生態的行為,漳河遠安段生物多樣性極大豐富。自2005年首次觀測到鴛鴦以來,如今已增加到500多隻,此外上萬隻野鴨、鷺鷥、錦雞等各種野鳥常年在此棲息生存。

三年來,遠安結合漳河、黃柏河、沮河流域生態修復治理,大力推進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項目建設,完善河庫長制,引導動員社會參與監督河湖保護;開展河塘溝渠治理,重點整治汙水塘、黑臭水體,提升農村水環境質量;完成全縣鄉鎮生活汙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推進城鎮汙水管網向集鎮周邊村莊延伸覆蓋。三年治水,美麗初現,今年沮河、黃柏河兩個省級跨界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100%,漳河出境水質長期穩定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許多野生鳥類紛紛「落戶」遠安。

鄉間處處好風光 農家庭院美如畫卷

一條寬闊的泊油路乾淨整潔,道路兩旁綠樹成蔭,一幢幢農家院落錯落有致,家家戶戶門前用廢舊磚瓦、石頭和竹木籬笆建成的花壇裡花團錦簇,垃圾分類箱隨處可見,村裡的白牆上畫著宣傳鄉村振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牆體彩繪……眼下正值初冬時節,走進洋坪鎮鳳凰村,空氣清新,霧氣欲散,一幅如詩如畫般的鄉村田園美景在眼前徐徐展開。

「以前村民沒有講衛生的習慣,垃圾都隨手亂扔,牆上小廣告貼的到處都是,現在村裡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庭院創建,大家講衛生的意識提高了,整個村子都變乾淨了,我們的生活一天天更有奔頭!」說起村裡的變化,鳳凰村民一臉的喜悅。

遠安持續深入開展村容戶貌專項整治行動,組織開展了美麗宜居村莊和最美庭院創建活動,督促群眾「掃乾淨、收通豁、碼整齊」,強化全域廣告店招管控,全面開展雜亂架空線路序化改造工作,2020 年,基本達到「排除隱患、整齊有序、美觀協調」的要求;按照「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模式開展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持續開展了農村存量垃圾清零行動,遠安全域不見白色垃圾成果持續保持;全面推進衛生鄉鎮創建工作,截至2020 年,已創建5個國家級衛生鄉鎮,已實現市級和省級衛生鄉鎮全覆蓋。

「方便之處」更方便 「廁所革命」惠民又暖心

舊縣鎮鹿苑村,過去曾經是個窮鄉僻壤,家家戶戶都是旱廁,家門口就是豬欄,一到夏天便汙水橫流,臭氣燻天。2019年,村裡結合廁所革命和畜禽糞汙治理,新建了一處大型生物慢濾池和人工溼地,不僅滿足了附近50餘戶的糞汙無害化處理,還解決了生豬散養戶和2處示範養殖戶的生活汙水及畜禽糞便處理。

如今,村民們用上了室內水衝式廁所,有的還安裝了陶瓷坐便馬桶。「現在爺爺家的廁所再也聞不到臭味啦,水一衝就乾淨,可方便了。」住在縣城的小姑娘現在每個周末都喜歡往老家跑。

農村「廁所革命」是鄉風文明得以體現的重要載體,遠安縣通過加強政策宣傳,因地制宜創新建蓋模式,靈活運用三聯沼氣、三格化糞池、人工溼地、人工快滲等技術,三年完成農戶改廁16000戶,公廁106座,目前農村擁有戶用衛生廁所農戶比例93%。此外,引導農戶結合改廁同步推進改圈,協同處理畜禽養殖廢棄物和廁所糞汙。引導養殖戶轉變畜禽生產方式,推廣綠色養殖模式,構建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方式,提高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水平。截止目前,全縣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到 85%,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汙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95%以上。

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古村落吃上了生態飯

花林寺鎮龍鳳村,村落寧靜而古樸,林木繁茂,森林覆蓋率為85%,老、古、大、珍、稀樹種隨處可見。200多年前,龍鳳村立下「同議公禁」村規民約石碑,私自砍伐樹木者「罰錢一千」,使龍鳳人愛護生態的文明傳承至今。如今,良好生態成致富資源,龍鳳村推進旅遊產業發展,注重保護生態與民俗,將現有150餘棟古民居、900餘畝古梯田以及古井、古樹、古碑等歷史文化遺產打造成旅遊景點,並順利走進央視新聞,聲明遠揚,從昔日偏僻的貧困村實現華麗蝶變。此外,為進一步保護生態資源,龍鳳村對村內古樹進行詳細摸排,實行一個黨員認管一棵樹,並統一設置二維碼標示牌,讓大家在了解古樹基礎知識的同時監督古樹保護情況。現在,每天到龍鳳村來旅遊的遊客絡繹不絕,大家紛紛對遠安良好的生態環境讚不絕口。

三年以來,遠安全域結合「彩扮遠安」活動,廣泛開展植樹造林,推進鄉村公共綠地及村口、路旁、水旁等公共活動空間綠化美化,植樹、護樹,成為全縣人民的共識。截至2020 年,已創建嫘祖鎮、洋坪鎮、鳴鳳鎮3個省級「森林城鎮」;創建省級「綠色示範鄉村」42個,「國家森林鄉村」8個。

山裡人們盼公路 「美麗宜道」修到家門前

茅坪場鎮翟家嶺,一個藏在深山裡的古村落,百年老樹、泥牆石屋、天井、石磨,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仿佛鑲嵌在大森林中的世外桃源。古村落曾經不通公路,住在村裡的年輕人陸陸續續搬出了村子或者外出打工,剩下的都是老人。如今,美麗的旅遊公路修到了村口,山路彎彎,峰迴路轉,仙霧嫋繞,綠樹紅葉,路景相生,車行路上,宛如「畫中遊」,驚豔了路人,年輕人紛紛回鄉創業,開民宿、農家樂、手工藝旅遊紀念品,一條公路盤活了曾經沉睡的旅遊資產。

近年來,遠安圍繞「全域旅遊富民」發展戰略,大力加強交通建設,一條條寬敞平整的柏油路,將遠安的美景風光拼接成一幅畫卷。截至目前,全縣7個鄉鎮102個建制村全部實現通硬化路、通客車,實現15戶30人以上村民聚居地公路硬化、通村客運道路危險路段安保設施、通村客運班線路面加寬三個全覆蓋。同時對重點景區至國省道的連通公路全部刷黑,打造了4條精品旅遊線路,按照旅遊景區標準推進城鄉道路景觀化,建成集城鄉綠道、馬拉松賽道、風景廊道、自駕遊道於一體的旅遊風景道400公裡,被納入全國首批交通運輸一體化試點縣,區域內的旅遊景區、縣城集鎮、美麗鄉村通過旅遊風景道一線貫通,實現全域聯動。現有省級示範鄉鎮2個,目前,正在全力爭創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

經濟生態兩不誤 礦山重鎮謀「綠色轉型 」

嫘祖鎮鹽池村,曾經是有名的礦山村,在鹽池村主幹道,過去的露天礦渣堆場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覆滿植被的綠化節點,與青山綠水融為一體。「這條路上原來堆砌著幾處廢礦渣,既不安全又影響環境,現如今清理礦渣、栽種植被,已經煥然一新了。」鹽池村黨支部書記向克旺介紹。據悉,嫘祖鎮組織專班對全鎮礦山公路沿線開展專項整治,因地制宜打造綠化節點。目前,遠安18家礦山企業正在深入推進綠色礦山建設,通過綜合治理,礦區環境和水質得到有效提升。

保護黃柏河,遠安縣作為全省礦產資源大縣,怎樣走「綠色轉型」之路?在綠色礦山的建設中,遠安縣強化磷礦綜合治理,明確礦井廢水處理設施、礦石中轉場、礦渣堆場、礦倉料鬥、礦石運輸、礦區環境及「門前三包」等七大治理規範標準,強化跟蹤督辦,倒逼企業加大資金投入,開展地面礦倉、堆場、渣場覆土復綠及規範建設,對生活汙水處理設施進行升級改造。此外,關閉213家煤礦,取締25家砂場,「關改搬轉」25家化工、森工企業,找准保護生態環境和助推經濟發展的平衡點,使生態與發展和諧共生。

環境美了,群眾的致富路子也寬了。全縣順利脫貧摘帽,兩萬多名群眾脫貧致富,美麗遠安、村村詩畫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接待遊客突破2000多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200多億元,帶動就業超過24%。2020年,榮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在遠安徐徐展開……

通訊員 ¦ 張成

原標題:《敢叫山鄉換新顏—— 三年集中攻堅 遠安農村人居環境大變樣》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永吉縣:人居環境大變樣 美麗村屯展新顏
    永吉縣:人居環境大變樣 美麗村屯展新顏盛夏時節,走進吉林市永吉縣西陽鎮,滿目皆美景:一條條整潔平坦的村路兩旁,鮮花簇簇,綠樹成行;一座座農家小院乾淨別致,瓜果飄香,蜂飛蝶舞;一個個休閒小廣場裡,涼亭、座椅、小花園、景觀樹、農家老物件樣樣齊備,
  • 江蘇揚州:三年整治 農村人居環境美得有內涵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場硬仗。「十三五」期間,江蘇省揚州市大力開展揚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近日揚州市農業農村局通報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進展與成效。
  • 藍田縣葛牌鎮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大提升
    藍田縣葛牌鎮按照全縣部署,以黨建為引領,以村莊清潔、垃圾治理、汙水治理、廁所革命、危舊房屋清理整治「五大行動」為主要內容,在全鎮各村紮實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通過脫貧攻堅,讓山鄉群眾在物質上過上全面小康生活的同時,又通過農村環境面貌大整治大提升,也讓山鄉群眾享受到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的生活環境福祉,從而進一步激發農村群眾特別是昔日貧困戶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熱情
  • [景寧]景南鄉:人居環境大整治 村莊樣貌展新顏
    [景寧]景南鄉:人居環境大整治 村莊樣貌展新顏  來到景寧縣景南鄉,一幅美麗田園畫卷在眼前徐徐鋪開,這些都是近年來景南鄉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而結出的累累碩果。
  • 舊貌換新顏!清鎮市新店鎮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實效
    「柴草亂垛、畜禽亂跑、農具亂擺……」這是過去農村人居環境的真實寫照。而今,為了儘快改善提升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質量,清鎮市新店鎮全面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使得農村人居環境舊貌換新顏。自新店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方案實施以來,落實鎮村齊抓共管,成立了由黨委班子為執行指揮長,城管辦牽頭,各有關站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領導小組,負責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日常事務工作。主管部門每天堅持整治現場實景拍照上傳微信群,主動亮曬工作落實情況,形成工作常態。各村居成立村居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具體環境衛生負責人,建立村(居)長效管護工作機制,落實職責分工。
  • 【扶貧攻堅先鋒譜①】敢叫大山換新顏 ——記縣審計局駐花林寺鎮橫...
    【扶貧攻堅先鋒譜①】敢叫大山換新顏 ——記縣審計局駐花林寺鎮橫巖坪村工作組 2020-12-15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春新景換新顏,美麗隆陽大變樣,幸福居民笑開懷!
    新春新景換新顏。一場力度空前的提升人居環境行動開展至今,隆陽城市大街小巷、社區樓院處處變了樣,呈現新氣象。老百姓無不翹起大拇指:「變化實在大!」街道社區、鄉鎮和村幹部們也深刻感嘆:「改變的是環境,凝聚的是人心。」隆陽區將脫貧攻堅與人居環境提升相結合,通過社區治理和宣傳發動,先治難點和痛點,整治「髒亂差」、亂搭亂建、亂停亂放、亂堆亂碼。
  • 只爭朝夕看西安 美了「面子」 富了「裡子」 西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西安網訊:全市堅持區域提升、整體打造,多村統一規劃,形成產業興旺、環境優美、村容整潔、文明和諧的美麗鄉村畫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讓西安的鄉村美了「面子」,舊貌換新顏,也讓村民借環境生態之美,走上了產業發展的小康之路,實實在在富了「裡子」。
  • 【市農業農村局】潛江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 成效顯著
    【市農業農村局】潛江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 成效顯著 2020-12-25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引「蝶變」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讓西安的鄉村美了「面子」,舊貌換新顏,也讓村民借環境生態之美,走上了產業發展的小康之路,實實在在富了「裡子」,引發了一場場鄉村振興的西安「蝶變」。以「道路兩旁遠中近、房屋上中下、庭院前中後」的「三維立體式」整治提升,建設水系景觀52 個,實現村村有流水、人人可觀景,全面推動農村環境大改善、大變樣。
  • 昭潭鎮官營村: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也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今年以來,昭潭鎮官營村持續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進一步鞏固美麗鄉村建設成果。黨建引領,全民參與。堅持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組建人居環境整治「先鋒突擊隊」,集中力量,攻堅克難,營造「我是黨員我帶頭」的濃厚氛圍;落實網格化管理,由村支書擔任村總網格長,村民組長擔任分網格長,所有在家黨員充當網格員,通過包村聯組入戶,全面督促和幫助農戶解決環境衛生問題;強化宣傳引導,通過村廣播、電子顯示屏、微信群、入戶上門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義,激發人民群眾開展環境衛生整治的主人翁意識,引導廣大群眾自覺主動投身於村莊清潔行動
  • 長春:4.2億元大手筆推進農村人居環境邁向「淨綠美」
    平坦的村路通往家家戶戶,路邊環境乾淨整潔,一幅幅彩繪扮美白色院牆……冬日的九臺區波泥河街道錦繡村,雖然不見了鮮花綠樹,卻依然整潔美麗。「這兩年村裡真是大變樣,環境越來越美,住在村裡心情也更好了!」對家鄉的點滴變化,村民周偉讚不絕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現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
  • 「面子」靚 「裡子」美——臨澤縣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紀實
    今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收官之年,臨澤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載體,圍繞農村廁所、垃圾、風貌「三大革命」,紮實開展農村汙水治理,完善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機制「六項行動」,不斷加大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實現從潔淨整齊到美化「顏值」的再提升,讓農村居民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 繪就時代「富春山居圖」——從介休市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透視鄉村...
    可誰又知道,村民家門口的這個小公園,一年前還是蚊蠅亂舞、牲畜亂竄、人人嫌棄的垃圾堆和荒草地,如今已大變樣。圍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認真學習浙江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經驗,確定了「六化兩改三集中」的實施路徑,即:以硬化、綠化、美化、淨化、亮化、文化提升村容村貌,大力推動農村改廁、改氣,逐步實現汙水集中處理、垃圾集中治理、村莊集中供熱,切實推動人居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勾勒美好生態願景的同時,也為人民謀劃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鄉村美了,環境好了,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高了。
  • 仙河鎮三舉措大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5月12日訊(記者 李欣 通訊員 陳仕釗)2020年,仙河鎮繼續堅持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和考核指標,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各項舉措,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城鄉環衛一體化運營實現全域覆蓋
  • 一幅鑲嵌在古鄴大地上的美麗畫卷——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剪影
    ← 左右滑動查看臨漳鎮更多人居環境美圖 →南東坊鎮自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始以來,南東坊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目標,強力攻堅,全民動員、自籌自建、打造亮點,五清、拆違、修路(水泥、柏油麵)、副路硬化、「三建」全鎮全區域全面推進,18個村遍地開花、全面完成,大大改善了村莊面貌,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指數
  • 曲靖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以來,曲靖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雲南省的部署要求,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聚焦主要任務,強化責任擔當,壓實工作任務,積極主動作為,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穩步有序推進,村莊環境衛生明顯改善,村容村貌有了較大改觀,廣大農村群眾居住環境不斷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 鋼錘鐵煉自學成才 平改坡舊貌換新顏
    圖:壽寧修竹村獨具慧眼 「平改坡」使舊貌換新顏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擔當使命 「平改坡」設計建造技術在全省推廣2018年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發了《福建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將農房整治列為重點任務之一,對既有農房明確提出「整治既有『半拉子房(裸房),有條件的實施『平改坡』、外牆裝飾裝修完整、體現地域特色』
  • 人居環境提升的臺前與幕後
    人居環境提升工作就像一場出色的「民生大戲」,「臺前」的精彩讓人叫好,「幕後」的付出同樣令人感動。「啃下這一塊『硬骨頭』,我們的人居環境提升工作才敢說是取得了初步的勝利。」這是8月份文昌街道開展長西路集中環境整治和品質提升行動時,人居環境辦公室主任王桂林的感慨。
  • 晉中市百裡鄉村振興示範廊帶建設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綜述
    向世人展示出美麗村莊、美麗公路、美麗河道、美麗生態、美麗田園、美麗經濟的「六美元素」;8月的晉中農民,把發展有機旱作農業作為產業振興的主攻方向,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鄉村振興的首場硬仗,把增收致富作為走向小康的根本著力點,憑藉敢為人先的精神、勤勞致富的雙手,精心描繪出一幅幅「鄉村振興示範村展示區、現代農業產業引領區、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創新區、鄉村旅遊生態標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