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錄》專訪湖北巴東肖揚星:我是鄂西黑豬養殖第一人

2020-12-14 中國紀錄

《中國紀錄》通訊員 譚正雙 武荀 湖北巴東報導

清明時節,乍暖還寒。3月下旬,《中國紀錄》新媒體專程採訪了湖北巴東縣綠蔥坡鎮肖家坪村村民帶頭第一個吃螃蟹、第一個養起了「鄂西黑」黑豬的老闆肖揚星,他也是恩施州第一個養黑豬的探索人。

在肖家坪村,新媒體記者見到了肖揚星,同他一道走進了他的黑豬養殖場。

據了解,1983年出生的肖楊星16歲到廣州、深圳和福建省等地打工,在掘了一桶金後,他於2001年1月至2005年5月在綠蔥坡鎮畜牧中心服務村民的過程中學會了生豬診治,劁,騸,飼養黑豬的養殖技術。當他得知黑豬肉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後,決定創辦黑豬養殖場,規模化養殖黑豬。

在一棟三層的豬舍裡,新媒體採編看到他規模宏大的養殖場房,有120多頭母豬,最多可養商品豬5000頭,因此並帶動一批貧困戶加入養殖黑豬。

肖揚星還告訴記者:黑豬在市場上有極好的口碑,有開發潛質,可以大量養殖推廣。從黑豬本身品質看,黑豬肉皮中富含大量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對抗衰老,延緩肌膚有一定功效。黑豬肉中的維生素E也有抗氧化的功效;

黑豬肉中富含的不飽和脂肪酸能夠使膽固醇酯化,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甘油酸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環,增強細胞活性,提高記憶力和思維能力;黑豬肉中的維生素A能維持正常視覺功能,維護皮膚組織細胞健康,維持骨骼正常發育的優越性。

肖揚星說,2008年1月,他回鄉開辦了26頭黑母豬的餵養小型豬場,2015年隨著豬場的發展狀大,成立了「巴東縣新農養殖專業合作社」。5年的艱苦創業,投入793萬元,徵地1760平方米,修建了兩棟三層的初具規模的養豬場,每層有28一30個圈舍,一個圈舍設計可養18頭豬,目前有120多頭黑母豬,可以養商品豬5000頭(包括貧困戶代養),年產仔豬2500頭。這不,江蘇一家養豬場定了1000頭的仔豬,出場價每頭800元,而市場價在1000元一1500元之間,同時以市價訂購了600肥頭肥豬。

肖揚星的專業養殖合作社的經營方式:給農戶免費提供仔豬;實行四包,包治療、包劁騸、包成活率、包保底價收購統一銷售,銷售後農戶給仔豬成本錢,按市場價格為800元至1500元付款(餵養的重量計價)。

該專業合作社聯合袁家荒村、水滸坪村、野花坪村,十二嶺村,毗鄰野三關鎮及建始縣高坪鎮等部分村11個自然村,基地在肖家坪村,豬場員工5人,養豬場員工供吃住月工資3500元。

為了使黑豬肉品讓消費者得到認可,肖楊星還在綠蔥坡集鎮上辦了一家「味然農家樂」,專門體驗黑豬的品質和味道,每年有數千消費者慕名來店,品嘗後無不叫好,肖揚星的養殖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戶就業15人,成功帶動60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受到當地幹部群眾的好評。

相關焦點

  • 《中國紀錄》專訪湖北巴東茶店牛肉——香飄荊楚
    《中國紀錄》新媒體 譚正雙 湖北巴東報導位於湖北省巴東縣茶店子鎮金店街243號的茶店牛肉罐頭廠,佔地1000多平方米,寬暢明亮的廠房內機器轟鳴,工人們有條不紊地忙綠著,切割牛肉片、炒牛肉、加料調味、裝罐封口、外包裝,一盒盒精美的牛肉罐頭從這裡生產包裝,有的運輸到各地超市,有的包裝進快遞公司再轉發各地愛好的消費者……茶店牛肉罐頭廠已經生產經營兩年多了,這個投資300多萬元的牛肉罐頭廠經歷了一波三折,巴東縣茶店牛肉協會會長田建中告訴記者:2017年伊始投資70萬元辦廠,經驗不足,技術不過關,第一批罐頭進超市後不長時間爆裂,產品不斷報廢,同時汙染了超市環境。
  • 湖北的長江大橋:巴東長江大橋
    長江幹流自西而東橫貫中國中部,位於東經90°33′~122°25′,北緯24°30′~35°45′之間。數百條支流輻輳南北,延伸至貴州、甘肅、陝西、河南、廣西、廣東、浙江、福建8個省、自治區的部分地區。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裡,約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5。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過大運河匯入長江。
  • 中國最好的黑豬品種——閻溝黑黑豬
    中國最好的黑豬品種中國最好的黑豬品種都有哪些呢?中國人民在經過對黑豬的一系列認知之後,大部分消費者就開始抵制白豬肉,開始吃健康無公害的黑豬肉。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黑豬肉市場的供不應求,就是就開始有一部分養殖員就開始養殖黑豬,那麼中國最好的黑豬品種都有哪些呢?閻溝黑黑豬閻溝黑黑豬是中國的一個特殊的品種,它是由本土黑豬互相結合繁育而來的。閻溝黑黑豬的飼養人員用基因技術來挑選各種黑豬的優異基因來結合所形成的。
  • 杭州下城巴東東西部扶貧協作譜新篇
    湖北恩施州巴東縣是一座建在巫峽口的城市,素有「川鄂咽喉、鄂西門戶」之稱,境內大山縱橫,兩江橫貫,是深度貧困縣,49.86萬人口中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佔50.5%,有重點貧困村118個、深度貧困村22個,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81900餘人。在全面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戰略行動中,「巴東所需,下城所能。」
  • 一大波湖北土特產來了!第十一屆漢交會上,湖北展館受熱捧
    11月29日,為期9天的第十一屆中國武漢(漢口北)商品交易會進入第二天。數字湖北供應鏈選品中心。工作人員展示巴東的柑橘。記者何曉剛 詹松 攝數字湖北展館成為市民們追捧的熱點。恩施巴東的高山土豆、來鳳的生薑、黃岡蘄春的蘄艾、羅田的板慄以及孝昌大米、黃岡黑山羊等一大批省內特色產品逐一展出,琳琅滿目的特色商品吸引眾多市民前來參觀打卡。孝昌大米。
  • 黑白PK|黑豬和白豬,誰是生娃達人?
    對養殖散戶來說,養白豬真的很賺錢。白豬生長周期短、生長速度快,資金回籠快!(6個月就能達到200多斤)白豬飼料吸收及轉化率高,長再肥也能瘦肉多過肥肉母豬繁殖性能好,8個月就可以配種,一次產仔10-11隻而黑豬嘛,養殖散戶們表示真心不想養...
  • 秘境巴東之旅|美麗的神農溪!
    本期,小編帶您走進秘境巴東 神農溪景區神農溪湖北十佳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縴夫拉縴名揚海內外的景區入圍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民族電影展幾個旅遊拓荒人慧眼獨具,不畏艱辛開始揭開她神秘的面紗原來是那樣古樸迷人,是那樣魅力迸發於是,縴夫,豌豆角,民歌,電影薈萃成長江三峽邊上的5A國際旅遊區一時間引中外遊客注目世界有巴西,中國有巴東
  • 中國黑豬產業研究院在海鹽成立
    6月20日,中國黑豬產業研究院在位於海鹽縣望海街道的豬豬星球正式揭牌,該研究院由浙江大學與青蓮食品聯合成立,旨在建立優質地方豬產業保種育種和市場推廣體系,培育新時代特色中國地方豬及配套體系,做強做大優質地方豬產業。
  • 駿眉中國 2020經銷商代表大會暨巴東紅品鑑推介會圓滿召開!
    一年一度的巴東縴夫文化節就在本月隆重舉行。2020年11月27日,正山堂·駿眉中國2020年度經銷商代表大會暨巴東紅品鑑推介會於縴夫文化節正式啟幕!福建正山堂茶業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張賽林湖北正山堂巴東紅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巴東縣城市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譚立才來賓致辭短暫的開幕表演後,中共巴東縣委副書記、縣政法委書記譚若峰,為本次"經銷商代表大會"精彩致辭。
  • 拯救發展地方豬 青蓮食品發起成立首個中國黑豬產業研究院
    中國廣袤的土地上,擁有著全世界最豐富的地方豬資源,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的烹飪方法。中國黑豬在全世界的豬種資源中都佔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然而,中國傳統的選育方式依然非常原始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並且,傳統的地方豬養殖效率低下,導致成本過高,終端黑豬產品價格普遍昂貴,讓黑豬只能成為少數人的選擇。
  • 2020年湖北恩施巴東明德外國語學校教師招聘61名公告
    2020年湖北恩施巴東明德外國語學校教師招聘61名公告 http://hubei.hteacher.net 2020-12-14 16:19 湖北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中國豬的歷史變革:從黑豬到白豬,我們得到和失去了什麼?
    而那個年代,普遍都是黑豬,可到了21世紀農村已經看不到了。在遠古時期,中國人就馴化了馬、牛、雞、羊、狗、豬六畜,千百年來,它們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伴隨著農耕、生產、生活的全過程。要說六畜之首,那必然是生豬無疑,古代豬有著祭祖的屬性,這讓它更有神聖感。
  • 黔北黑豬——黔北要塞的黑珍豬
    中國一年吃掉的豬肉大約有5000萬噸,人均一年吃掉豬肉大概有40公斤。豬肉在中國的飯桌上是無可替代的了,經濟發展的越好,吃的就越來越挑剔,對於吃,更好的吃總是生活變好的不斷追求。
  • 速購團品⑥:湖北巴東硒海棠茶
    速購團品⑥:湖北巴東硒海棠茶🔻零售價:128元/袋🔺團購價:59元/2袋包郵【快遞】
  • 湖北2020年度省重點研發計劃(第二批)擬立項項目公示 涉及食品領域...
    食品夥伴網訊  9月17日, 湖北省科學技術廳公示了2020年度省重點研發計劃(第二批)擬立項項目,共計300項,其中涉及食品領域的項目有69項。   公示期為2020年9月17日至2020年9月23日。公示期間,如有異議,請以書面形式向湖北省科技廳反映。
  • 「從心在良渚、琮心為巴東」——「良良中華漫遊記」巴東行
    1000冊;同時,本次「良良中華漫遊記」巴東行,也是一次館校合作共建的牽手之旅,良渚博物院與巴東民族實驗小學將開啟文化傳承館校共建項目,搭建起良渚與巴東之間的文化橋梁。本次「良良中華漫遊記」由良渚博物院聯合杭州圖書館事業基金會、巴東「施言良語」語文名師工作室、青少年博物館教育推廣人姜舢共同發起;旨用圖書、課堂及其他互動活動,向巴東民族實驗小學的同學們普及良渚文化與中華文明。
  • 扒一扒中國豬的歷史,從鄉下黑豬到進口的白豬,我們經歷了什麼?
    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中國豬的歷史,為什麼現在吃不到經典的土豬肉了?歲數稍大一點的人都有這樣的感慨,不管怎麼烹飪現在的豬肉都比不上上世紀80年代的口感。其實這不僅僅是飼養方式不同造成的結果,更是因為豬肉的品種已經發生改變。在那個年代我國農村所養的大部分都是黑豬,而現在鄉下和養豬場養殖的都是從歐洲進口的白豬品種。
  • 【恩施文旅號】巴東旅遊推介玩出新花樣,「快閃秀」引爆荊州城!
    2020.9.25,P.M.6:30「惠遊湖北·秘境巴東」2020巴東旅遊推介會(荊州站)"快閃秀"活動在荊州奧體中心火爆上演巴東縴夫,土家么妹兒,身著盛裝,跋山涉水,親自登門盛情邀約荊州客人長期以來,巴東是荊州市民旅遊度假的必選地之一。伴隨「與愛同行、惠遊湖北」、「湖北人遊巴東」等一系列活動的開展,特別是臨近十一長假,巴東旅遊推介走進荊州,可以說是「恰逢其時」。
  • 黑豬、白豬差的不僅僅是顏色!
    黑豬在我國已經馴養了近5,000年,在漫長的馴化過程中,不同地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黑豬品種,我們熟悉的品種有:萊蕪黑豬,東北民豬,陽新黑豬,豫西黑豬,裡岔黑豬,雅南黑豬,皖北黑豬等等。黑豬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可以在野外生存,耐粗飼料,肉質好, 但是,它們生長緩慢,屠宰率低,瘦肉率低,黑豬的「一慢兩低」特性使養殖成本非常高,直接影響其經濟效益,隨著上世紀我國從國外引進了生長速度快,周期短,瘦肉率高,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的白豬品種,黑豬的養殖規模就開始不斷縮小,到現在,黑豬只在偏遠的農村地區有少數的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