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31 03: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藥學部 上海市同仁醫院
隨著我國中醫藥科技的大力發展,越來越多的中成藥應用於各項疾病的治療,常常作為輔助用藥,具有促進體質恢復、降低化學藥物用量、提高療效、縮短療程、減輕毒副反應等優點,例如在這次的抗「疫」戰爭中,中藥就取得了優異戰績。
但是,「是藥三分毒」,中藥並不是絕對安全的,與西藥一樣,對疾病的治療來說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使用不當,一樣會踏進「陷阱」。
究竟中成藥是否適宜聯合應用?
哪些中成藥不能聯合應用?
讓我們來聽聽專業藥師怎麼說!
聽 藥 師 說
01
含同種有毒成分的中成藥聯合應用
《心力衰竭合理用藥指南》第2版將麝香保心丸作為慢性心衰患者的推薦中成藥。中醫認為慢性心衰屬於本虛標實之證,氣虛血瘀作為心衰的基本證候。目前,廣泛應用於臨床治療的麝香保心丸、麝香通心滴丸則是應用於該證候的代表性中成藥。
麝香保心丸
含肉桂(引火歸源、溫腎助陽、溫中補陽、散寒止痛),蘇合香(通竅、闢穢、開鬱、化痰、止痛)兩味溫性中藥。
麝香通心滴丸
含丹參(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清心除煩),熊膽粉(清熱解毒、化痰止痙)兩味寒性中藥。
但正是這兩味中藥,看似相同實則,不一致,使得麝香保心丸與麝香通心滴丸在芳香益氣強心的共同功效上,又具有了不同的偏性。麝香保心丸偏於溫通,對於氣滯寒凝、手足不溫、怕冷、偏寒性體質的患者;麝香通心滴丸則偏於清脈涼開、化痰逐瘀,適合較易上火、偏熱性體質的患者。臨床也常見兩者聯用,那麼兩者是不是可以聯用呢?
麝香保心丸與麝香通心滴丸均含有毒性成分蟾酥,蟾蜍具有循環系統毒性,服用過量在治療冠心病的同時,常可導致ALT升高、心律失常的風險。此外,蟾酥的藥理活性成分蟾蜍甾烯類物質,化學結構與地高辛類似,具有強心苷樣作用,即在小劑量時具有強心作用,大劑量時有明顯的心臟毒性。故服用時,不僅不能超劑量服用,在與地高辛一起服用時,還需格外謹慎,不推薦聯合應用,以免造成毒副反應。
02
中成藥聯合應用不適宜
老話說,生病了需要補一補,那麼感冒的時候可不可以用滋補類的藥物?
感冒屬於衛表不固,邪氣乘虛襲表。如果用滋補類的藥物,可以戀邪,導致祛邪不利,閉門留寇。滋陰補血類中藥藥性多黏膩,溫熱。會戀邪,使邪氣難以驅除,從而影響正氣驅邪。因此,感冒時服此類藥無疑是雪上加霜。 如生血寶合劑(制何首烏、女貞子、桑椹、墨旱蓮、白芍、黃芪、狗脊)。但是體虛的感冒患者,可能正氣不足,祛邪無力而使感冒流連不愈。此時可用補藥,增加正氣,祛邪外出。如人參敗毒散(發散風寒中又含有人參)。
03
藥性相反的中成藥聯合應用
中醫感冒主要可分為風寒、風熱、暑溼、虛症4個類型。臨床上有著各種各樣感冒類中成藥,什麼時候該服用哪種類型,是不是吃得種類越多越好?
風寒、風熱之間如何區別?主要分為以下四點:一、風熱感冒沒有惡寒,風寒感冒惡寒較重;二、風寒感冒鼻涕為清水狀,風熱感冒鼻涕黃而粘稠;三、風寒感冒咽喉癢但不疼,風熱感冒則咽喉疼痛;四、風寒感冒舌苔白,脈是浮而緊,風熱感冒則舌苔黃膩。只有對症服藥方能藥到病除,風寒、風熱類不推薦聯用應用,同時也應當避免重複用藥。
04
具有「十八反」「十九畏」的
中成藥聯合應用
「十八反」、「十九畏」,此乃中藥配伍禁忌。兩種藥物同用,可能發生劇烈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不推薦聯合應用。臨床常用的活血止痛膏中含有生半夏,風溼骨痛膠囊中含有制川烏、制草烏,屬於中藥中的"十八反"。根據藥效研究,兩者同用後曾出現過不同程度的中毒反應,一般表現為出現傳導阻滯,心律紊亂以及心肌缺血性改變等不良反應。
躲避中成藥聯用中的小小「陷阱」,
保證用藥的大大安全!
藥到病除,效如桴鼓。
用藥問題交給專業人士,
專業藥師在線為您服務。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原標題:《警惕中成藥聯合應用的「小陷阱」》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