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生娃養娃過程中的害人說法,你聽說過嗎?

2021-02-18 育學園
有人說,不懷個孕,都不知道自己原來被這麼多人「關心」著。

仿佛,從要當媽的那一刻起,每個知道自己懷孕的人,都迫不及待地給自己分享各種關於生娃養娃的經驗和心得。

雖然大家都是出於好心,但時代不同了、社會進步了,有些說法和風俗已經不再值得提倡,甚至可以說是害人不淺,大家一定要擦亮雙眼、仔細辨別。

從懷到生,從生到養,每個過程可能都不那麼平靜,這些害人說法,你聽說過幾個?

先來三個最常聽到的。

相信絕大部分準媽媽都知道懷孕了就要去婦產科定時報到。 

產檢過程中,醫生會給準媽媽檢查身體情況,測量宮高和腹圍,聽胎心,定期B超排畸和評估,定期複查血常規和尿常規等,要知道,醫生是對準媽媽和寶寶兩個人的身體情況都負責的。 

此外,如果準媽媽在懷孕過程中出現了任何不適,例如早孕反應強烈而無法進食進水、劇烈嘔吐、陰道出血、假性宮縮頻繁、胎動異常減少或增加、呼吸不暢等,也應第一時間就醫,本著以防萬一的大政方針排除疾病和意外的出現。

「不用產檢」、「瓜熟蒂落是最好的」等說法是不正確的,不去產檢是對準媽媽和寶寶兩個人健康的一場豪賭,賭贏了,無外乎剩下產檢就醫的費用,那賭輸了呢?不敢往下想。 

劃重點——

早孕檢查和定期產檢十分重要,不得有失。

順產即陰道分娩對母嬰健康的好處眾所周知,於是很多準媽媽在懷孕後就堅定了一個信念——無論如何,我都要自己生!

但人類作為直立行走的哺乳類動物,從進化角度及解剖結構上,就註定了人類分娩是個痛苦且危險的過程,用婦產科醫生的話說,分娩過程可謂是瞬息萬變。所以,準媽媽在分娩時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建議,不要用自己和寶寶來冒險。 

翻看新聞和報端,經常見到這樣的案例,在婦產科醫生已經建議剖宮產的前提下,仍然有不少家屬堅持讓準媽媽努力順產或準媽媽自己堅持再等等、再試試,也因此有一定比例的寶寶會因分娩時間過長、胎位不正、宮內缺氧、羊水汙染等各種因素而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樣的結局誰都不願意看到。 

劃重點——

不執拗順產,不誤解剖宮產,聽從醫生建議,選擇安全的分娩方式。

「寶寶趴著會壓迫心肺」、「寶寶不吃鹽沒力氣」、「6個月第一口輔食加蛋黃」……這樣的育兒「經驗談」相信每個媽媽都聽說過。 

每每聽到「你小時候……」、「孩子怎麼都能養大」這樣的調調,媽媽們大多都會翻出一個大大的白眼兒,時代進步了、社會發展了,意識怎麼就停留在農耕時代呢?

劃重點——

隨著科技和醫學的進步,育兒方式也隨著生活方式而不斷發展著,科學養育才能讓寶寶健康長大。

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不同種族文化、地域文化、家庭環境下養育的寶寶雖然會有所差異,但在生娃養娃的過程中,醫生們的專業指導依然是十分重要且十分必要的,他們可以幫助家長們繞開養育過程中的大坑,護佑媽媽平安生產、寶寶健康長大!

從媽媽的孕期開始,定期產檢十分重要,安全的分娩方式十分重要,寶寶養育過程中的科學指導也十分重要,這些都離不開醫生們的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

9月11日,育學園醫療旗下北京弘和婦產醫院正式開業運營,現推出育學園寶寶分娩養育套餐,融合孕檢、產檢、分娩、兒保等多學科、一體化的服務,家長省心,服務專業,首批創始寶寶僅限50個名額,售完即止。

Q:套餐包含的是無痛自然分娩,順轉剖了怎麼辦?

A:如出於醫療安全考慮,必需要採用剖宮產或分娩時需要改為剖宮產手術的情況下,都不需額外支付費用。

Q:套餐包含有體檢,包含疫苗嗎?

A:本套餐僅包含寶寶出生後2歲內的12次體檢服務。按照國家和北京市的相關規定,所有一類疫苗都是免費接種的,二類疫苗為北京市統一價格,需要客戶單獨支付相應的費用。

Q:還沒有懷孕,可以先買了等懷孕了再用嗎?

Q:如果不幸胎停育或出現其他問題,可以退嗎?

A:如不幸胎停育,套餐未使用部分可予退款。如出現其他可能需要退費情況,可致電醫院諮詢。 

Q:套餐只能在弘和婦產醫院使用嗎?

A:套餐中包含的婦產科項目在北京弘和婦產醫院內使用,兒科服務項目可以在弘和婦產醫院和崔玉濤育學園診所內使用。 1支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1名專屬健康管家、1次絕無僅有的優惠價格,育學園寶寶分娩養育套餐,育學園和寶寶一起長大!

育學園醫療旗下北京弘和婦產醫院


育學園醫療旗下北京弘和婦產醫院,坐落於北京市朝陽區東壩地區,佔地面積4000餘平方米,註冊床位數53張。醫院開設婦科、產科、兒科,以及內科、外科、口腔科等綜合門診科室,此外,醫院還配有婦產科病房、手術室和新生兒 NICU病房,是一家以婦產科為主要專業的綜合性醫院。 醫院憑藉育學園強大的婦、產、兒專家團隊,以「全面關注生命早期1000天 」為診療特色,從生命的起源、發生、發展的全過程,全面呵護女性的身心健康,為生育健康寶寶和保證寶寶未來的一生康健打下良好的基礎。醫院聘請婦產科權威專家苟文麗教授擔任醫療顧問,國內著名兒科專家、北京崔玉濤育學園診所院長崔玉濤醫生擔任院長。婦產科醫療團隊由國內著名的婦產科專家陳春玲教授、徐元春教授等多名專家組成。 

授權聲明: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合作郵箱:marketing@drcuiyutao.com

相關焦點

  • 新手媽媽養娃路上的那些坑,我替你趟過了~
    沒錯,這是一篇「神器」吐槽文,本文會從安全、實用、性價比、可替代性等幾個角度來吐槽我在養娃路上趟過的那些坑。土豪請繞道,養娃有個體差異性,槓就你對!娃哭的時候根本沒有心情也沒有時間擦乾淨,不擦乾淨也不想給娃吃化學物品,哪怕號稱純天然羊脂膏。誰想試試的後臺call我,免費送你!
  • 我媽出的3W生娃費用,坐月子不該讓婆家出錢嗎?
    但我現在沒工作靠老公一個人工資,卡裡的錢買房子,裝修房子都用完了,現在卡裡只剩幾千,他們家裡人也很奇怪的,知道兒子沒錢,也沒任何表示……生娃的住院費產檢之類都是我媽付的。也打算在我媽家坐月子,算了下生孩子差不多花了三萬,坐月子怎麼算至少也要花一萬…想問下大家月子錢都是誰出的?婆婆這樣不出錢真的好嗎?
  • 是什麼奪走了年輕人的生娃欲望?
    網友「風過水無痕ww」評論:不光是錢,還有投入的精力。我這種不婚不育的比那些已婚已育的同事生活的自在多了。網友「華粵槎」評論:單單房產 醫療 教育這三座大山就嚇死不少人了。可見生娃養娃這件事,刺痛了多少年輕人。說實話,現在生孩子就是官富之家才敢考慮的事,你普普通通的年輕人,買房買車都得靠父母接濟,生了孩子兜裡空空,為了掙錢又得加班工作,照顧孩子的重任又得落到家裡老人身上,圖個啥呢?......
  • 土豪們的另一種「養娃」生活
    土豪還有一種「養娃」的業餘愛好可能有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認識一下土豪們的「養娃」生活吧!,但是如果我說,養這種娃娃一年投入上百萬,你信嗎?人形師需要一遍又一遍設計娃娃的身形尺寸、面貌特徵,經歷多次模型打樣、皮膚打磨,過程中還會多次報廢不合格的作品!很多品牌都會採取限時、限量販售的方式,只有一小段的販售期。如果錯過了就要等下次再販,甚至有的娃娃只販一次、成為絕版。還有很多限定、聯名娃娃,由於其稀有性更是格外昂貴。而且從購買到養娃這個過程也有很多講究!
  • 生娃需要勇氣,放棄生娃同樣需要勇氣
    甚至結婚多年,不願意早生娃的女人,也會被鄰裡親友說三道四。社會並沒有給女性一個公平的生育環境,比如分娩前後及帶娃期間,一般沒人給工資,她們等於拿著自己的儲蓄在養娃。瑞軒媽媽:突然查了剖宮產術後的風險,意識到一個女性從懷孕開始,就要經受各種不適,包括噁心、嘔吐、厭食、水腫、你笨一重,無法平躺、呼吸困難、產檢,再經歷生娃疼痛,產後還要經歷各種風險,排惡露,子宮復舊不全,切口癒合不良……一點點把娃撫養長大,每個媽媽都要經歷。還要請老人幫忙帶娃,養兒方知父母恩,儘可能多陪伴老人與孩子。
  • 睡霸飯渣、雞娃牛娃、親餵瓶餵、高需求寶寶、雲配偶?【媽媽養娃黑話大全】來了!
    但自從生了娃,育兒生活內容繁瑣、工程浩大,一些黑話也不知不覺被創造出來。確認過眼神,你是對的人;確認過黑話,你是當了媽的人。要想跟媽媽們好好聊天,快來學習下這冊《媽媽養娃黑話指南》吧,幫你知己知彼,迅速進階!
  • 不受情傷,不受家庭束縛,找不認識的人一起生養孩子你能接受嗎?
    文|好孕姐你聽說過「AA制育兒」嗎?它與「AA制夫妻」不一樣,指的是:一對男女不戀愛不結婚,彼此在搭夥生養孩子之前都是不認識的「陌生人」。這種育兒模式,是不是很新鮮,你能接受嗎?那她就生個孩子,只不過不是跟談戀愛和結婚的人生,而是自己選擇一個陌生人生,倆人協議一起養。這樣不牽扯感情,也不用因婚姻關係而相互負責,想想都覺得渾身輕鬆。聽她這麼說,我感覺很驚訝,畢竟結了婚的男人都靠不住,去靠一個陌生男人養娃,靠譜嗎?
  • 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什麼原因阻礙了生娃?24歲女研究生扎心自白
    結婚生子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但現在年輕人結婚的意願卻在持續走低,這跟自我意識的覺醒有關。即使是已經結婚的小夫妻,在生娃的問題上也顧慮重重,雖然早已開放二胎,但現在新生兒的數量卻在明顯下降。什麼原因阻礙了生娃?提到生娃,很多人都會考慮到經濟問題,這是一個現實而無法迴避的問題。不能再信奉老人說的「兒孫自有兒孫福」這種觀念,這對孩子是極不負責任的說法。現在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起跑線是什麼?
  • 其實富人也有養娃的煩惱,例如奚夢瑤
    、按照專家的推論,那如果是家庭經濟條件優越的話,就可以給孩子好的生活和教育條件,那就不愁養娃了,那麼富人應該多生幾個孩子才對。但是在現實中,我們發現似乎也沒有出現富人生娃就多的現象。事實上從普遍的社會現象來看,似乎是家庭條件不錯的夫妻反而對生孩子這事不是很熱衷,反而是那些家庭條件差的家庭比較喜歡多生孩子。記得之前的新聞報導中,有廣西某個貧困戶生了十多個孩子的案例。
  • 在養娃的過程中,你有沒有特別想感謝的事物?
    因為時代的進步,很多能夠讓我們在帶娃的過程中讓我們不用那麼勞心勞力的好物,才讓我在很多時間點緩口氣,還得有自己的「放飛空間」。 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在養娃過程中好用的神器,在618大促,有需要的朋友也可以及時趁實惠入手啦~ 1 吸奶器: 輕鬆吸奶,囤奶量足
  • 高科技「養娃神器」火了:年輕爸媽在淘寶找到養娃新姿勢
    臨近春節,為了好好過個年休個假,有大批年輕爸媽提前組團上淘寶,購買了各類能「輕鬆養娃,快樂當媽」的養娃神器。從解決投食難題的恆溫衝奶器,到讓寶寶乖乖喝奶的智能奶瓶,從能自動哄娃的智能電動搖椅,到怎麼摔都行的防摔墊,從能自動遛娃的模型車,到神奇的燒烤機器人,年輕爸媽們在淘寶解鎖了養娃新姿勢。
  • 生育率1.18,人口出生率創新低,年輕人不願生娃一味催生有用嗎
    不少輿論認為與年輕人「恐婚恐育」有關,頭條哥對此表示贊同,「恐婚恐育」的背後是養娃成本等一些列現實的問題。養娃究竟有多「費錢」?根據數據統計,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養娃成本高達200萬元以上。育兒焦慮讓養娃成本增加,也讓那些還沒有能力為這種養娃焦慮買單的人,變得不願意生孩子。
  • 日本美少女養娃「私房照」火了!恐婚的90後,熱衷「養娃」?
    #日本#日本美少女的養娃對於養娃愛好者們來說,一個娃娃買到家,僅是一個開始。他們還需要給娃娃起名字、定期保養娃娃、給娃娃化妝、買衣服、帶娃娃聚會……在這樣日復一日的對娃娃投注時間精力的過程中,很多人都對自己的娃娃產生了情感。所以,很多愛好者都稱呼自己為「娃爸、娃媽」。
  •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上熱搜,生了娃的你後悔了嗎?
    文 | 團媽 部分圖片自視覺中國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上熱搜,生活壓力大、教育成本高、時間被擠壓……往往成為首當其衝的理由,甚至有的年輕人發出靈魂反問:為什麼要生娃? 每當婚姻與生娃的話題上熱搜,評論區幾乎儘是否定的態度。當年年輕人為什麼恐婚恐育?
  • 生娃最晚能到多少歲?女性一旦超過「這個年紀」,考慮生娃要謹慎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寶媽都對生二胎「躍躍欲試」,都有些寶媽錯過「最佳生育年齡」,對於自己能不能要二胎,有些糾結,生娃最晚能到多少歲?女性生娃最晚能到多少歲?看到田阿姨67歲生娃,如今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很多人不禁想問,35歲就是高齡產婦了,要是想生娃,最大到什麼年紀呀?
  • 章子怡二胎瘋狂掉發,網友:「生娃後遺症」才是不想生娃的原因
    前一階段,某幼兒園家長曬出了自家孩子的天價學費單,讓人們感受到了養娃的經濟壓力,很多女性表示沒有積蓄哪敢隨便生娃。其實,經濟壓力大只是養娃難的一部分,更讓人們忽略的是女性的生育成本。女性生孩子,身體和心理上會遭受巨大的痛苦,懷孕身材會變樣、皮膚會變差、髮際線會變高、陰天腰會疼、肚子上的肉會積攢起來……這些伴隨女性生育痛苦的事情,在別人眼中卻是一個母親理所應當的責任,只拋出一句「所有的母親都是這樣過來的,哪個女性不生娃呢?」為母則剛不是說說而已,生娃帶來的痛苦讓人扎心。
  • 生娃前,我好你就好生娃後,你好我就好
    作者:寶寶知道 朵朵小寶貝生娃前,你蜷縮在我肚子裡,或調皮或安靜;生娃後,你平躺在我枕頭邊,或嬉笑或哭鬧我的生活皆因你的出生而不同,你出生前,我是你的主導者,我的生活起居、飲食習慣都影響著肚子裡的你;你出生後,你是我的晴雨表,你的一顰一笑、一哭一鬧都左右著守護著你的我
  • 說好一起丁克,你卻背著我生娃,爾冬陞與前妻約定丁克,轉身生女
    而在這些人中,有人是真的想丁克,有的非自願成為丁克,但有的人卻是「假丁克」~爾冬陞與前妻約定丁克,轉身與別人生下女兒《演員請就位》讓爾冬陞又火了起來,節目中的表現和導出的作品,都受到了大家的喜愛。2017年年中時,爾冬陞與前妻離婚,沒多久他就承認自己和現女友生下了寶寶,婚內出軌,網友們紛紛罵他是渣男!六旬的爾冬陞在享受養娃的樂趣,而羅曉文卻已經老了,沒辦法生寶寶了。
  • 95後父母養娃風格別具一格:我也是第一次當媽,憑什麼讓著你
    有時候小張兒子突然鬧脾氣抓小張的頭髮,小張也會跟著鬧脾氣,抓孩子的頭髮,小張表示:我也是第一次當媽,憑什麼讓著你。95後父母養娃風格別具一格:我也是第一次當媽,憑什麼讓著你。95後父母養娃風格別具一格:我也是第一次當媽,憑什麼讓著你0295後父母帶娃風格多樣化,別具一格95後的父母帶娃的方式多樣化
  • 昂貴的娃圈:200萬高定,裝扮千元起步,那些「養娃」的年輕人
    男娃,女娃,獸體精靈娃,多種多樣的娃娃,只有買家想不到,沒有BJD商家做不到。他們治癒了人們對千篇一律芭比臉的審美疲勞,也誘惑著並不富裕的年輕人,努力工作、吃土攢錢,早日「接」到一隻夢中情娃。當代「養娃人」的情感投射有關BJD娃娃的市場調研都曾指出,養」娃「人的年齡群體通常在15-30歲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