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生子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但現在年輕人結婚的意願卻在持續走低,這跟自我意識的覺醒有關。
即使是已經結婚的小夫妻,在生娃的問題上也顧慮重重,雖然早已開放二胎,但現在新生兒的數量卻在明顯下降。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大家對生娃提不起興趣呢?
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
據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已經出現了連續下降的趨勢,跟連年上漲的經濟水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減少58萬人,從歷史數據看,10.48‰的人口出生率也是自2000年以來的最低值。
在這個大趨勢下,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
什麼原因阻礙了生娃?
提到生娃,很多人都會考慮到經濟問題,這是一個現實而無法迴避的問題。不能再信奉老人說的「兒孫自有兒孫福」這種觀念,這對孩子是極不負責任的說法。
現在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起跑線是什麼?是家長提供的教育資源和經濟條件,以小學為例,民工子弟小學的條件和重點小學能比嗎?
同樣的孩子在不一樣的學校,成長的結果會截然不同!
24歲女研究生扎心自白
正是這些實際問題澆滅了很多人的生育熱情,小萌(化名)今年24歲,正在華南理工攻讀研究生,雖然已經領了結婚證,但她對生娃並沒有什麼興致。
1、我讀完研已經25歲,生娃就會嚴重影響事業發展,而且會和社會產生不可預料的脫節。生娃後再次融入社會,很多東西都會發生改變;
2、現在很多公司都是996工作模式,孩子出生以後只能給老人帶,老人的理念和年輕人完全不一樣,勢必會因此引發矛盾;
3、養娃和教娃是一項繁重而長久的工作,會極大佔用自己的私人空間。我每天要擔心孩子的成長、健康和學習問題,還要時時刻刻照顧孩子,這種想法雖然自私,但也不能說全錯;
4、經濟問題,現在養娃是個無底洞,單是一個學區房就能讓我焦頭爛額。還有平時的衣食住行,每個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現在的年輕人基本都背著房貸,除去所有開支,每個月都過得捉襟見肘;
5、我家裡沒有皇位繼承,李健在前不久就說過「我的基因沒必要傳承」,反正又不需要孩子養老,如果不是特別喜歡孩子、想體驗做父母的感覺,這個娃不生也罷;
6、社會競爭太強,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每個人都背負著巨大的壓力,工作壓力、經濟壓力、教育壓力、養老壓力……
我只是個普通人,我的孩子將來大概率也會是個普通人,普通人的一生太累了,不想讓孩子再受一次苦。
這就是一個24歲女研究生的自白,雖然有些觀點頗為偏激,但也不是全無道理。當然了,體驗一下為人父母的感覺還是不錯的,前提是對生出的孩子負責,畢竟現在做父母不用考試。
既然決定生娃,那就要提前做好規劃,不要等孩子生出來再去湊合著過,這樣對自己和孩子都不是好事。
你們願意生二胎或者三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