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阻礙年輕人生娃?網友:女的越來越獨立,男的越來越媽寶

2020-12-12 可馨育兒說

二胎放開以來,人口出現增長,這種現象持續兩三年,隨後發生斷崖式下降,想生和該生的人群,已經抱到二胎,對於普通大眾而言,他們的選擇更加理性,會結合自己的工作、收入、生活等現實條件進行選擇。

01

生育窘境

年輕人不願生娃,女性變得更加獨立,「媽寶男」越來越多。我們先來看一個消息:

「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四年來,政策累積效應在前兩年集中釋放,導致生育率呈現先升後降的現象,2018年出生人口下降幅度明顯。2018年後,生育進入政策調整後的平穩期,受育齡婦女數量和結構影響,2019年出生人口略有減少。

很多夫妻不願生育,往往是經濟條件決定的。很多城市人口一般結婚較晚,生完第一個孩子後,職場上沒有上升的男性,又面臨35歲中年危機,養一個孩子比較吃力,更不敢輕易提及生二胎的事情。

養一個孩子是長期投資,衣食住行、教育、醫療、玩樂等,都需要經濟來承載。

當於一個孩子出生時,親戚朋友會圍一圈,慶祝孩子的到來;而一個老人去世時,能夠圍在身邊的親戚、孩子,又能有幾人?過去養兒防老,現在養子女為保障老年生活,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了,現在的孩子有工作,不可能長期守著生病的父母,有一句俗話說的好:

久病床前無孝子。

但是反過來,久病床前有慈母,這樣的案例在生活中倒是不少。

02

提議放開三胎

很多發達國家面臨生育率下降的問題,如日韓兩國。而中國也在擔心,隨著經濟發展,人們越來越不想婚育,造成老齡人口超出年輕人口,有人看到了這一危機,提出要釋放三胎政策,這引起了很多女性的不滿,她們感覺自己的生命健康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畢竟每個人都是血肉之軀。

經常提到的男女平等,卻成為一句「口頭禪」,多生孩子的女人,面臨什麼樣的苦和累,沒有多少人能夠理解,最終成為一名俗人。

生育的根本問題是經濟條件決定的,如果只是一個規定,允許生三胎,而沒有相應的補助金,寶媽不僅要面臨身體的創傷,還要面臨失業的風險,養兩個孩子,一個人根本帶不過來,難以想像當一個孩子生病時,你還要把兩個孩子帶上,一起去醫院,家裡買車的還好,如果是冬天,又沒有買車,只能是兩個字——受罪。

你可能會問了:家裡不能有老人帶嗎?那如果家中沒有老人或老人不在身邊呢?全職媽媽真的很辛苦,而一種聲音說這種媽媽沒有價值。

還記得張桂梅校長拒絕畢業後的女生捐款嗎?就是因為女孩好不容易從大山裡走出來,結婚生育後做了全職媽媽。

校長的想法也沒有錯,女孩獲得免費學習的名額,學校改變其命運,是讓她有一番作為,並不是讓她做全職媽媽的,如果是這樣,不等於浪費一個難得的名額嗎?不上學也可以做全職媽媽。

但是,有些寶媽持不同的看法,孩子太小不能沒有陪伴,外面的錢什麼時候都能去賺,但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錯過了再難彌補,因此,家庭第一,工作第二,為了孩子可以放棄工作。

如果,一個寶媽生三胎,這個寶媽根本沒有精力外出工作,寶爸一個月多少工資才能養活這麼多家人?

03

生二胎三胎的家庭

《新生日記》綜藝節目中,很多明星家庭會有多個孩子,他們不缺少經濟基礎,老人帶娃也無後顧之憂,也可以請保姆解決帶娃問題,他們可以一邊忙著事業,定期回來照顧孩子。

要麼,有的父母在外面拍戲或參加活動,家人帶著孩子去探班,一家人共度天倫時光。如汪峰帶娃探班章子怡,一家人其樂融融。

多生子女的家庭,一般會滿足幾個條件:一、家庭經濟條件尚可;二、老人或家人願意幫忙帶娃;三、夫妻感情好,願意多生養,同時也疼愛孩子;四、身體和年齡適合。

04

如何解決生育問題

如今,韓國生育率下降到有史以來的最低值。人們發現一個現象,財富與生育率成反對,越有錢生育率越低,而越沒有錢,反而願意生更多孩子,你可能沒忘記山區生十個娃的90後寶媽,雖然年齡不大,但是帶娃的心酸已經在臉上寫滿了滄桑。

而日本的生育率也緊追韓國,幾乎要歸零了,日本職場加班情況較普遍,歐洲的職場人士該有多幸福,他們每年比日本人少工作一個季度。

韓國年輕人努力進入重點大學,期望可以在上流公司深造,這意味著要承受更多的職場壓力,每年的生育率不及北部鄰居的一半,而且掙的也是血汗錢。

我們的生育率也出現下降,女性有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加上男女比例失調,經濟壓力加大,甚至一些年輕人,不願意結婚,城市成大齡剩女的聚集地,農村成了大齡剩男的「聖地」,男性可以向下「兼容」,尋找條件不如自己的女性結婚;但是女性只爭「上流」,如果找不如自己的,寧可選擇「高貴」的單身,這本身是一種矛盾。

還有一些年輕人,忙於工作事業,擔心生育會影響到前途,暫時不考慮生育。

想要解決生育問題,需要從政策方面入手。比如一個農夫想要多養羊,他要解決飼料與羊圈的問題。

討論話題:如果滿足什麼條件,你會考慮多生一個孩子?聊聊你的想法。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像,圖文無關,侵刪。

相關焦點

  • 「女人越來越獨立,男人越來越媽寶」老人談年輕人不生娃一針見血
    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不想生孩子呢?這個問題,我身邊一位老人說的很通透,真是一針見血。小區王大爺,退休前在居委會工作,經常調解家長裡短,所以對現在年輕人不生娃的事非常有看法。他說:「現在女人越來越獨立,男人越來越媽寶,生育率能上去才是奇蹟呢!」
  • 到底是什麼原因阻礙了年輕人生娃?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阻礙了生娃?缺錢?缺對象?還是缺時間和精力?在第一財經日報發起的話題投票中,近10萬人的投票,有1.7萬人在反問:為什麼要生娃?結婚和生娃似乎已經不在是年輕人一定會走的路了。打開網頁,總能看到越來越多這樣的問題:「怎麼才能堅持一輩子不結婚?」「不結婚的話,60歲後老了會面臨哪些問題?」......
  • 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什麼原因阻礙了生娃?24歲女研究生扎心自白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大家對生娃提不起興趣呢?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據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已經出現了連續下降的趨勢,跟連年上漲的經濟水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什麼原因阻礙了生娃?提到生娃,很多人都會考慮到經濟問題,這是一個現實而無法迴避的問題。不能再信奉老人說的「兒孫自有兒孫福」這種觀念,這對孩子是極不負責任的說法。現在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起跑線是什麼?
  • 「我生了個廢w兒子」,宋丹丹的打擊教育,害娃成了「媽寶男」
    在一直否定兒子的背後,宋媽媽或許就是不想兒子「成材」,或就是希望兒子成為「寶媽男」。此刻周董的那首《聽媽媽的話》也與兒子巴圖的一生非常契合,如今已經30歲的巴圖,宣布出櫃,這對配偶的性別選擇上,或與媽媽的「打擊教育」有關。
  • 是什麼奪走了年輕人的生娃欲望?
    近日,微博上關於「這屆年輕人到底為什麼不願意生娃」話題登上了熱搜,一時間引起了廣大網友們的評論轉發!網友「雨暘時錦」評論說:養個娃花掉這麼多錢,最後也都是給國家做貢獻,養兒防老,孩子都在北上廣深,怎麼給自己養老。
  • 是什麼原因阻礙了你生娃?是夢想,還是現實
    是什麼原因導致現在得生育率這麼低?什麼原因阻礙了你生娃?是夢想,還是現實?為了夢想放棄生娃得人也存在,比如楊麗萍老師,但是這畢竟是少數人我想大部分人都是因為現實女性最佳得生育年齡是25歲-29歲。可是因為學習、工作得原因不得不推遲結婚生孩子。就算結婚了,那麼哪裡有錢養孩子,孩子出生就是個無底洞,上學、學區房、培訓班等等,你不想你得孩子一出生就落後人一步,所以各方面都要花錢吧?養孩子本來就是一個高投入低回報得投資。就算生了孩子,兩個人都需要工作,要不然哪裡有錢養孩子,還房貸,養家。
  • 「生4個娃也不妨礙我當辣媽」,這屆寶媽帶娃,操作太令人意外
    不少女性朋友升級媽媽之後獨處的時間越來越少,生了孩子自由再度被壓縮。新手媽媽們苦於育兒和個人生活失衡,令人沮喪的不只是帶娃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疲憊。不過,也有寶媽成功升級為辣媽,帶娃不僅累而且還樂在其中。以前總以為這只是誇張,看了她,我才知道這屆寶媽帶娃真的是太優秀了。
  • 人口發展進入轉折期,是什麼阻礙了生娃?
    也許有的人還不知道什麼叫總和生育率,這裡簡單解釋一下。 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這個消息一出,馬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很多網友表示不是不願意生,而是生不起、養不起孩子。
  • 人口出生率3連降,什麼原因阻礙你生娃?
    文/胡胡育兒日記總和生育率:也稱生育率,指某個國家或者地區婦女在生育年齡區間,每個婦女生子女的個數。「二胎政策」又遇冷,什麼是你生娃的阻礙自從2016年「二胎政策」實施以來,我國新生兒的出生率在不斷的下降,人們對於生二胎的意願已不是很大,想起之前國家在實施「計劃生育」的階段,還有有人冒著違反政策的危險,「削尖了腦袋」的偷著生二胎或者多胎,也不在乎超生的罰款,經濟條件普遍都很低下,但是「越窮越生」的現象很多。
  • 趙麗穎床上的「骨盆正骨器」曝光,不少寶媽感同身受:生娃不易
    01趙麗穎床上的「骨盆正骨器」曝光,不少寶媽感同身受:生娃不易近幾年來,明星夫妻越來越願意對粉絲和公眾公布自己的婚戀與生育狀態,粉絲和公眾也樂於將這些明星的狀況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論話題而鏡頭拍攝到的趙麗穎房間裡除了有一些日常必備物品之外,還有一個看不太出來是什麼作用的儀器在床上,而不少生育過孩子的觀眾一眼就認出來了,這是「骨盆正骨器」。趙麗穎臥室曝光,許多網友表示床上的「骨盆正骨器」亮了,產後骨盆恢復的艱難可以說生過娃的女人都懂。
  • 「我越來越討厭老大」,二胎媽媽的深夜朋友圈,引發許多寶媽共鳴
    「我越來越討厭老大」,二胎媽媽的深夜朋友圈,引發許多寶媽共鳴 隨著二胎開放以後,有不少家庭都生了第二個孩子,然而這樣的安排卻讓有些本就已經累得夠嗆的寶媽更加難過,甚至有個二胎媽媽還在深夜發了一條朋友"我越來越討厭老大",而引發了許多寶媽的共鳴。
  • 「二胎出生後,我越來越討厭老大」,心理學家:理解寶媽吧!
    煩悶不已的小何,把她的遭遇和想法寫出來——「自從生了二胎之後,我越來越討厭老大了,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了,總之覺得讓我累得不能幹一點自己事情的『罪魁禍首』,就是老大……」文章掛在網上後,很多寶媽給小何評論:「可算找到和我有一樣感覺的人了
  • 「田園女」應該嫁給「媽寶男」,他們才是一對
    父母們生娃養娃是不容易的,看到自己的孩子從襁褓嬰兒,一天天長大,心中的興奮喜悅是難以掩蓋的。隨著孩子的長大,父母們又擔心孩子的學習,孩子的生活。好不容易,孩子大學畢業後,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開始找男女朋友,寶爸寶媽們又擔心孩子遇人不淑。
  • 繼「媽寶男」後,「三無男」也被列為不可結婚類型,網友:不敢嫁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年輕人的擇偶標準越來越嚴格,之前被稱為愚孝的"媽寶男"被列入相親黑名單之中。而如今,繼"媽寶男"之後,另外一種男生也被列入了不可結婚的類型,那就是"三無男"。
  • 我國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民政部部長:是什麼阻礙了你生娃?
    即使如今開放了二胎政策,可是現代的年輕人已經紛紛不想生孩子,不願意生孩子了。可是,即便開放了二胎政策,年輕人依舊不想生孩子,最多也就生一個小孩便罷了,這與我國80年代的時候呈了鮮明的對比。生育率下降我國民政部部長也想:究竟是什麼阻礙了我國年輕人生娃?其實,阻礙我們生娃,不外乎就幾個原因。
  • 章子怡二胎瘋狂掉發,網友:「生娃後遺症」才是不想生娃的原因
    前一階段,某幼兒園家長曬出了自家孩子的天價學費單,讓人們感受到了養娃的經濟壓力,很多女性表示沒有積蓄哪敢隨便生娃。其實,經濟壓力大只是養娃難的一部分,更讓人們忽略的是女性的生育成本。女性生孩子,身體和心理上會遭受巨大的痛苦,懷孕身材會變樣、皮膚會變差、髮際線會變高、陰天腰會疼、肚子上的肉會積攢起來……這些伴隨女性生育痛苦的事情,在別人眼中卻是一個母親理所應當的責任,只拋出一句「所有的母親都是這樣過來的,哪個女性不生娃呢?」為母則剛不是說說而已,生娃帶來的痛苦讓人扎心。
  • 「趕緊生個娃,孩子我幫忙帶」,寶媽剛坐月子,婆婆翻臉不認人
    老一輩的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多子多福,家裡的孩子越多越好,子孫滿堂是很多老人的心願,但現在的年輕人似乎並不希望自己能夠擁有非常多的子女,甚至開始恐懼結婚生孩子。
  • 80後寶媽生娃後不久,迅速衰老成「老太太」,現如今情況咋樣了?
    80後寶媽生娃後不久,迅速衰老成"老太太",現如今情況咋樣了?導語大部分女性在生完寶寶以後,不管是身材方面還是容顏方面,都會出現些許的變化,當然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一樣,變化的程度也會不同,可是你有沒有聽說過生完孩子後一夜變成老太太的呢?
  • 寶媽生完娃後變「微商」,朋友圈刷屏被拉黑:在家帶娃太辛苦
    細心的朋友能夠發現,在從事微商的人中,生完孩子的寶媽佔據了很大的比例。這些寶媽也知道很多人對於微商的反感,但她們往往也有自己的苦衷,有寶媽就這樣說道:「如果不是生活所逼,誰願意刷屏做微商?」丹丹多想讓那些朋友理解自己,理解一個全職媽媽在家帶娃的辛苦,可是大家似乎對「微商」這個行業有很多的偏見,所以不理解丹丹。丹丹哭著說:「如果不是生活所逼,誰想刷屏做微商?」丹丹的話讓網友感到心酸,也很同情,特別是同為寶媽的一些人。
  • 為啥日本「媽寶男」越來越多?看完原因,國內媽媽也需反思一下
    執筆:毛婷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所謂「媽寶男」指的是那些什麼都以媽媽為中心的兒子,一把年紀還沒「斷奶」,張口閉口「我媽說」、「我媽不讓」,聽媽媽的話是好事,但如果過了界,就會造成很多不適。「媽寶男」有哪些特徵其主要特點就是明明人格上已經完全成熟,但是心理上還未斷奶,過度依賴母親,跟幼童一樣完全服從媽媽的要求。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問題:什麼樣的男人你無法接受?前三高贊的是感情背叛、家暴和媽寶男。可見媽寶男的「傷害值」有多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