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直不直1——彎曲的脊梁

2021-02-23 推拿典範

正常成年人脊柱全長約70釐米,從正面看人的脊椎似乎是筆直的,但事實上如果從側面觀察自上而下可以看到頸曲、胸曲、腰曲、骶曲4個生理性的彎曲,也就是所謂的脊柱的生理曲度。

這個曲度是作為唯一直立行走的哺乳動物——人類所特有的結構。生理曲度的存在使得脊柱如同一個大彈簧,有效地增加了緩衝震蕩的能力,加強了姿勢的穩定性。 

脊柱的4個曲度:頸曲、腰曲凸向前方,胸曲、骶曲凸向後方。

胎兒在母親體內呈蜷縮狀態,就在此時胸曲和骶曲就已逐漸形成。隨後在機體功能逐漸發育和完善的過程中,約是嬰兒3個月逐漸學會抬頭時,頸曲慢慢形成。而當嬰兒8、9個月開始爬行時,腹部的重量下墜,腰曲逐漸產生。

您可以想像一下爬行的嬰兒,頭抬著逐漸形成頸曲,肚子下墜著腰部塌下去形成腰曲。

由此見之,人體脊柱的4個生理曲度中,頸曲和腰曲均是在人類後天發育過程中,為適應人體功能進步而逐漸出現的結構改變,它們的存在就脊椎本身而言是一種後天的變化,隨個體年齡的增長、功能的衰退,結構穩定性會降低,故相較於胸椎和骶椎更容易再次發生改變,而產生相應的脊柱相關疾病。

生理曲度的誕生

我們常常聽到醫生說你的頸椎變直了!你這是腰骶角過大!那麼它判定標準在哪裡呢?

所謂生理曲度說的是脊柱矢狀位上的曲線,那麼測量時最多被選擇作為觀察的就是脊柱側位片。這裡就脊柱的四個曲度測量介紹幾種簡便快捷的測量方法。

頸椎:Borden氏測量法,即自樞椎齒突後上緣到C7椎體後下緣畫一直線,使椎體後緣連線成一相應的自然弧,C5椎體後上緣為弧的頂點,弧最大垂直深度為(12±5)mm;當此數值 > 17mm 為曲度增大,< 7mm 為變直,< 0mm 為反弓。

胸椎:正常的胸椎曲度主要由T1~T12胸椎形成,並以T6~T7椎體作為頂點,另外通過T2椎體上緣和T11椎體下緣分別做一切線,形成一夾角,正常範圍是20°~50°。胸曲大於50°也就是胸曲過大,也就是臨床見到的「駝背」情況。這其中主要出現2種類型的曲度改變,一種為胸段後凸,另一種則為胸腰段後凸。胸段後凸較為常見,常涉及T2~T12節段,頂椎常位於T6~T8節段。胸腰段後凸相對較少,常涉及T5~L4節段,頂椎常位於胸腰交界區附近。

腰椎:Seze 法,即在 Χ 線側位片上自T12椎體後下角至 S1後上角做一連線,腰椎各椎體後緣的弧形連線與此線形成一弓,弓頂點正常在 L3,弓頂點與弦垂線距離正常為18~22mm,大於22mm則為腰曲過大。

骶椎在人類發育過程中會相互融合,形成一個堅固的骶骨,組成骨盆的後壁,故而主要通過對腰骶角的觀察測量來分析骶骨的位置關係。

腰骶角:Ferguson測量法,即在Χ線側位片上以骶骨上緣的切線與水平線做一夾角,即為腰骶角,研究表明正常值約為33.7°~49.1°,也就是如果腰骶角大於49.1°就可以說是腰骶角過大。

[1]諸波,張慈.脊柱生理曲度改變與脊柱相關疾病的聯繫[J].光明中醫,2011,26(06):1114-1116.

[2]鄒培,周燕萍,陳潔,劉賓,郭章坤,李紅梅,周英賢,楊利斌,侯書紅.昆明地區中學生脊柱健康調查[J].頸腰痛雜誌,2014,35(03):208-210.

[3]張玉婷,王翔,詹紅生.頸椎曲度的測量方法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骨傷,2014,27(12):1062-1064.

[4]李開南,汪學軍,張進軍,何志勇,母建松,蘭海,鄭江.胸腰椎生理曲度的測量及臨床意義[J].重慶醫學,2011,40(22):2258-2261.


   文字  by  王保長

審稿  by  柯少

        編輯  by  王保長     

   指導  by  範教授

                    圖片  by  原創/網絡(侵刪)

歡迎朋友們批評指正

也歡迎病友們至浙江省中山醫院推拿科專家門診諮詢了解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直接回復「掛號」,即可方便預約就診。

相關焦點

  • 關於「脊柱彎曲」的那些事兒~
    原創 食品兒少科 金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脊柱彎曲異常是指脊柱彎曲超出了正常生理範圍,是危害兒童青少年健康的一種常見病。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關於脊柱彎曲的那些兒事吧! 第一部分 脊柱彎曲異常的危害(1)影響脊柱外形和功能;(2)影響生理健康:造成腰背痛痛、神經受損、消化不良、心跳反常、肢體感覺障礙等症狀;(3)影響心肺功能;(4)影響腸胃體系,造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 脊柱生理彎曲是怎麼回事
    出現上述問題,首先要從脊柱的解剖說起,人體的脊柱總共有四個生理彎曲,分別在頸椎、胸椎、腰椎和骶椎位置。當人體站立或者坐位時,從側面觀察可見身體是否挺直,但其實包繞在其內的脊椎並不完全挺直,而是在其中的中段有向前或者向後的生理弧度,稱之為脊柱生理彎曲。
  • 治療脊柱異常彎曲
    並不代表某一種疾病,它的病因是多種多樣的,可分以下類型: (一)先天性脊柱彎曲 由於先天性脊椎胚胎發育不全,如先天性半脊椎、楔形椎體、蝴蝶椎、椎弓及其附屬結構的發育不全,均可引起脊柱彎曲。此種畸形多發生在胸腰段或腰骶段,彎曲出現早,發展快,一般3~4歲的患者就可以有較顯著的畸形。
  • 泰安市中心醫院脊柱外科:讓脊柱側彎患者挺直脊梁
    「脊柱側彎」,雖然聽上去較為陌生,但其實並不少見。只是受技術水平和手術條件的限制,以往地市級醫院很少開展長節段的脊柱側彎矯形手術。近年來,泰安市中心醫院脊柱外科在主任劉峰的帶領下,在脊柱微創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不斷引進各類微創技術,增加了泰城脊柱微創技術的力量。
  • 身體彎曲大全:向前彎曲矯正脊柱,向後彎曲瘦肚子
    都說瑜伽體式很有用,而且還有人說「前屈可以矯正脊柱,後彎可以瘦小腹」,事實上真的是這樣的,別看那些瑜伽體式很「繁瑣」,而且看起來似乎對身體並沒有什麼很大的益處,如果的你真的這樣想,那你就錯了,練習瑜伽體式鍛鍊身體是「潛移默化」的,前期可以沒有什麼變化,後期就不一樣了,你懂得「厚積薄發」嗎,就是這個意思。
  • 修復脊柱彎曲(脊柱側凸)的驚人手術-動畫
    視頻:↓ 修復脊柱彎曲(脊柱側凸)的動畫演示 什麼是脊柱側彎及其原因?
  • 教你糾正孩子彎曲的脊柱!
    脊柱彎曲有異常,小習慣幫大忙 現在孩子的童年和過去孩子的童年相比,真是相差甚遠。在他們的世界裡,每天上學放學,周末補課、假期充電才是重點,有的孩子一坐就是一整天,這樣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脊柱側彎。
  • 3D動畫| 脊柱退變過程演示
    脊柱是人體重要結構之一,支持身體絕大部分的重量。正常情況下,脊柱在冠狀位上為豎直和平衡的。矢狀位上,脊柱有四個生理性彎曲。
  • 人體脊椎為什麼不是直的?
    通常人們用「站如松」來形容一個人站得很直,在我們印象中,人體的脊椎也應該是直的才是正常的和健康的,但事實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得多。事實上,與所有哺乳類動物一樣,人類從胚胎開始直到嬰兒期間,脊柱的形態是向後方凸出呈一個淺「C」樣的彎曲,這種淺「C」樣的彎曲在出生後的生長發育過程中逐漸變化,胸椎和骶椎後凸彎曲基本保持不變,頸椎和腰椎則在嬰兒學習抬頭和坐起時分別發育成前凸狀態,最終從側面看脊柱呈「S」樣彎曲。因此,正常人體從前面或後面看,脊椎應該是直而不歪,從側面看則應該有四個不同的彎曲,所以應該說是彎而不歪。
  • 寶寶腿不直怎麼辦?家長這樣做,長大後寶寶的腿又直又美!
    從剛出生琢磨著給孩子睡個好頭型,到出門給孩子防曬保護好孩子嬌嫩的肌膚,到現在媽媽已經把注意力轉移到孩子的腿上了,畢竟,一雙又直又長的腿能為孩子未來的顏值加分不少呢。比例和腿長只能靠老天賞飯了,但腿直不直還是能努努力的。
  • 六旬阿姨腰「歪了」,脊柱微創領域新術式重塑腰椎
    更奇怪的是,陳姨的身體逐漸出現向左邊傾斜,走路的時候小腿也開始疼痛麻木;隨後竟發展到整個上半身都向左側「歪」,站都站不直,連走路都十分困難,只能一直臥床。在家人的陪伴下,陳姨來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脊柱外科吳增暉教授處問診,被確診為腰椎管狹窄症和腰椎滑脫(腰椎不穩)。從檢查中可以明顯看到陳阿姨的整個脊梁左側嚴重傾斜,直接影響了陳姨的正常生活。
  • 體態糾正,這瑜伽6式彎曲脊柱,深入改善彎腰駝背
    關於體態糾正的方法,波姐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組後彎的瑜伽體式,徹底的彎曲脊柱,活絡筋骨,防患未然,深入改善彎腰駝背,恢復完美體態,繼續健康的生活。1、起飛式a、單膝跪地,右膝蓋貼緊地面壓實,左腿在身後程弓步,左腳掌地;b、身體向前傾斜,上身下壓,收緊腹部,將上身調整至幾乎與地面平行;c、右大腿直立使身體上抬,右小腿向上彎折,右腳繃緊,左腿向斜上方伸展打直;d、雙肩展開,兩手臂向身後平行伸展打直,帶動雙肩和背部上方想上微微抬起,頸部和頭部揚起,雙眼平視前方;e、
  • 懸垂舉腿怎麼把腿變直?舉腿腿伸不直的4個解決辦法
    難道男的做舉腿註定腿伸不直嗎?要解決做舉腿腿伸不直的問題我們先要知道為什麼會伸不直舉腿腿伸不直的2大原因靈活性不夠這個原因相信大家一下子就能猜到,因為髖屈肌的靈活性(當然不是腿的靈活性,除非你站著的時候腿都不能筆直)。
  • 女童脊柱彎曲如「S型」 手術後終於「挺直腰杆」
    但12歲的女孩婷婷(化名),卻因為自己的脊柱彎曲如「S型」,被人笑話。記者3日從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獲悉,該院的骨科專家為婷婷做了極重度脊柱側彎的手術矯正。手術後,婷婷終於「挺直腰杆」。圖為婷婷(化名)手術前的CT,脊柱彎曲如「S型」。兒童醫院供圖據該院骨科病房副主任劉星教授介紹,婷婷患的是特發性脊柱側彎。「患兒10歲時,家長發現其雙肩不等高、駝背,曾到醫院就診。
  • 重視青少年脊柱側彎——拒做「S」形少年
    現在孩子同父母的相處時間越來越少,不少孩子小小年紀就住校學習,孩子開始出現脊柱彎曲的症狀,如一個肩膀高一個肩膀低等情況時父母不容易發現,而且青少年正處在學習緊張階段,因為怕耽誤孩子的學業,許多患者家長要等到孩子放寒、暑假才帶孩子來看病,這完全是錯誤的,青少年脊柱彎曲必須早發現早治療!!
  • 寶寶脊柱彎曲,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原來和家長有關?
    不知道各位家長發現沒有,雖然如今的生活水平相比於早些年提高了很多,但是發生在孩子身上的問題卻變得越來越多,有些小孩子各方面都發育的非常健康,但他們的脊柱卻是彎曲的,當孩子站立的時候,能夠明顯的看到孩子的脊柱成彎曲的形狀,這會直接影響到孩子以後的人生發展,而是孩子之所以會脊柱彎曲,和他們的父母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 10歲小學生被檢出脊柱側彎
    記者1月19日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康復醫學科「關愛中國脊梁——脊柱側彎篩查義診公益行」義診活動中獲悉,在我國,七成青少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體態問題,其中20%確診為脊柱側彎。 案例: 雙肩包單肩背,肩膀一高一低 在義診現場,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就診。
  • 什麼是脊柱側彎?你真的了解嗎?
    紅網時刻11月19日訊(通訊員 姜旭彬)脊柱側彎是一個症狀的描述性名詞,是脊柱側凸的俗稱,是脊柱三維的畸形,包括冠狀面、矢狀面和軸位上排列異常。通俗地講,脊柱側彎就是脊柱向側方彎曲,可分為三種類型:胸左腰右S型側彎 /胸右腰左型側彎、右側C型側彎、左側C型側彎。今天就讓華醫金良專家講講脊柱側彎的一些知識。脊柱側彎。
  • 新生兒抱姿不正確會脊柱彎曲,影響孩子身高,很多人每天都在做
    最近發現周圍很多的家長聊天是關於孩子的脊柱發育的問題,本來以為這個問題並不常見,可能是家長對於孩子的成長要求高,所以採取進行「脊柱糾正的」而後我網上查看相關的資料時,發現現在孩子出現脊柱彎曲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了。
  • 12歲女童脊柱彎曲如「S型」手術後終於「挺直腰杆」
    但12歲的女孩婷婷(化名),卻因為自己的脊柱彎曲如「S型」,被人笑話。記者3日從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獲悉,該院的骨科專家為婷婷做了極重度脊柱側彎的手術矯正。手術後,婷婷終於「挺直腰杆」。圖為婷婷(化名)手術前的CT,脊柱彎曲如「S型」。兒童醫院供圖據該院骨科病房副主任劉星教授介紹,婷婷患的是特發性脊柱側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