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發現,身邊和自己一樣有著胃病,腸胃不舒服的人,特別特別多,幡然醒悟,原來自己並不是特例。其實,腸胃病的頻發,與我們的一些日常習慣有著很大的關係。
一、吃飯「不守時」
胃是一個嚴格遵守「時間表」的器官,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沒有食物中和,就會消化胃黏膜本身,對胃黏膜造成損害。
二、晚餐過飽
晚餐過飽或臨睡前吃夜宵,會迫使胃腸道處在超負荷的「緊張工作」 中,胃液分泌過量會腐蝕胃黏膜,長期如此,就會導致糜爛、潰瘍等疾病。
三、狼吞虎咽
如果咀嚼不細,粗糙的食物就會直接磨損胃黏膜,並增加胃的負擔,使食物在胃內的停留時間延長,從而造成胃部肌肉疲勞、胃動力下降。
四、受寒
胃是一個對外界氣候和溫度很敏感的器官,人體受到冷空氣刺激後,胃部容易發生痙攣性收縮,從而引發胃痛、消化不良、嘔吐、腹瀉等症狀。
五、過度疲勞
無論是從事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長期超負荷的工作都會導致疲勞過度,會使胃黏膜的防禦作用削弱。
六、精神緊張
當一個人長期處在緊張、煩惱或憤怒時,這些不良情緒就會影響胃的分泌、運動、消化等功能。
七、酗酒無度
每天喝少量的紅酒有利於身體健康。但如果酗酒無度,酒精會直接損害胃黏膜,使胃黏膜出現炎症、糜爛、潰瘍或出血。
八、濫用抗生素
許多抗生素會損傷胃黏膜,導致胃炎、胃潰瘍或胃穿孔的發生。因此,服用藥物時應當遵循醫囑,最好在飯後服用。
補充益生菌,具體來說胃腸在服用過程逐漸改善分為三個階段:一、重建胃腸免疫
服用初期胃腸功能逐漸改善,胃腸前所未有的舒服。各種老毛病都開始減輕,各種炎症消失,包括潰瘍得到修復和癒合,再也不鬧肚子了。腸道毒素被清除的乾乾淨淨,整個人從裡到外氣色變得特別好。
二、恢復胃腸道的微生態平衡
如果你有食慾差、打嗝飽脹感,或者是便秘、腹瀉、面黃肌瘦、失眠等問題,堅持服用後不出半個月不適就會有改觀。胃口好,吃得好喝得好。消化機能改善,營養補充吸收漸趨正常,大便暢通有形狀、睡得香。隨著體內有益菌數量不斷增加,這些效果你馬上能感覺得到的。
三、慢性胃腸疾病大大改善
隨著服用益生菌的時間變長,菌群結構達到空前的平衡狀態,細胞新陳代謝旺盛,機體自愈潛能開始被激發出來,各個免疫系統、應激系統和循環系統相互協同,困擾你多年的慢性胃腸疾病症狀不知不覺的消失。
益生菌與西藥殺菌的對抗式療法不同的是,所倡導的正是一種「微生態醫學」。以菌抑菌,進而保持菌群的微生態平衡。
- END -
有問題直接留言,會儘快幫您解答。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