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二、三月份都會舉行中國馬拉松年會,在年會上中國田協會發布上一年度的馬拉松大數據,今年由於疫情的關係,大型人員聚集活動能少舉行就少舉行。
因此中國田協、果動科技今天通過網絡正式發布了《2019年中國馬拉松藍皮書》,也就是2019年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報告。
每年的報告都備受跑圈關注,同樣2019年中國馬拉松數據又呈現哪些新的特點呢?
以下數據部分來源於中國田徑協會和果動科技共同發布的《2019年中國馬拉藍皮書》,一部分來自于慧跑整理的資料和綜合分析。
一、意料之中的繼續增長
所有賽事(包含中國田協認證賽事及非認證賽事,包括馬拉松、越野跑、10公裡跑、健康跑、超馬、團隊賽、垂直馬拉松、定向賽等等)從2018年1581場增長為2019年1828場。
田協認證賽事數量從2018年339場增加為2019年357場。
所有賽事參賽規模由2018年583萬人次增長至2019年712.56萬人次。
田協認證賽事參賽規模由2018年366萬人次增長至2019年423萬人次,可見認證賽事更有吸引力,認證賽事以佔全年20%的賽事數量,吸引了60%的大眾跑者參與。
田協認證賽事完賽人數和人次同樣呈現穩步增長。
二、中美對比
從下圖中可以看到,我國馬拉松賽事數量增長迅速,而美國及加拿大賽事數量則比較穩定還略有下降,單從數據看,我國馬拉松賽事數量以及非常接近北美賽事數量。
北美賽事數據來源於:https://findmymarathon.com/statistics.php。
北美數據是純粹全馬賽事還是全馬半馬賽事均包括尚不清楚,網頁資料未提及,中國賽事則是包含全馬及半馬全部賽事,上述數據供參考。
從下圖中可以看到,我國全馬及半馬完賽人數增長迅速,而美國比較穩定,如果美國數據是全馬完賽人數且不包含半馬,且中美統計的均是認證賽事,那麼美國的全馬完賽人數還是比我們多不少
美國完賽人數數據來源於https://findmymarathon.com/statistics.php。
美國數據是純粹全馬完賽人數還是全馬半馬完賽人數均包括不清楚,網頁資料未提及,上述數據供參考。
三、中國有多少人在跑馬拉松?
中國有多少人在跑馬拉松和跑步,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數據,這個基準數據對於行業的所有相關從業者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參考。
我們以全部賽事為基準來看這個問題,2019年全部賽事參賽規模為712.56萬人次,而全馬和半馬參賽人次為287.96萬人次,考慮到這裡統計的是人次,有一些跑者會重複參賽,重複率以1.5計算,那麼:
參加各式各樣所有比賽的跑者人數規模在475-500萬人左右,參加全馬和半馬的跑者人數規模在200萬人左右,馬拉松很火爆,但相比我國2019年14億人口其實跑馬人口還是很少。
由於我國16-60歲人口比重為65%左右,除去參加馬拉松較少的未成年人和老年人,馬拉松人口佔16-60歲人口比重為0.22%,馬拉松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為0.14%。
也就是說每1000個16-60歲人中有2.2個人跑馬,每1000個人中有1.4個人在跑馬,這是我們對於跑馬人口以及人群佔比的基本面的分析。
四、中國又有多少人在跑步?
從前述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跑馬人口的總數大約為200萬人左右,除了跑馬人口,跑步人口又有多少呢?
總的來說,跑馬人口只佔跑步人口的一小部分。
事實上目前關於中國究竟有多少人以跑步為健身方式,並無官方權威的專門調查,能查到的最權威、比較新的大數據就是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2014年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公報》。
《2014年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公報》統計了全國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這裡的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是指每周參加體育鍛鍊頻度3次及以上,每次體育鍛鍊持續時間30分鐘及以上,每次體育鍛鍊的運動強度達到中等及以上的人。我們把經常跑步人數等同於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
該公報數據顯示,我國20歲及以上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群比例為14.7%,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群選擇的運動項目中,「健身走」和「跑步」比例分為54.6%,12.4%,那麼按照經常鍛鍊這個概念,我國究竟有多少經常跑步的跑者呢?
● 如果按照2014年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群比例為14.7%計算,20歲以上人口大約為10億,經常鍛鍊人口為1.5億,在1.5億經常鍛鍊人群中,約有12.4%選擇跑步,2014年實際經常跑步人數約為1860萬;
● 假定經常跑步人口每年以15%的比例增長,到2019年,實際經常跑步人數約為3740萬人;
● 因此我們可以推算,經常跑步人數大約為3700-4500萬,最多5000-6000萬,也許還達不到這麼多,也就是說我國10幾億成年人,只有4-5%的人是跑步鍛鍊者。
換句話說,每100個成年人中,選擇跑步健身的大約為4-5人。如果跑步鍛鍊者為5000萬,跑馬為200萬人,跑馬人口佔跑步人口也是4-5%左右,跑馬只是少數跑者的追求,大多數人跑步的目的很單純——那就是健康,並非挑戰自我。
跑步和跑馬有關係,但跑步不等於也去跑馬,這是兩個概念;
前文已經對比了中美跑者數據,美國2019年全馬完賽人數為46萬人(有待證實),相比我國2019年26萬人還是多出不少。
根據S.Lock 等人2019年7月發布的Numberof participants in running in the U.S. 2006-2017數據顯示:
2017年美國大眾跑者達到5590萬人,而我國尚無這方面的數據,根據慧跑依據我國鍛鍊人口數據以及跑步健身比例所做的推算,我國跑步人口最多5000-6000萬水平,但美國總人口只有3.3億,我國人口基數則是14億,美國跑步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為15.2%,我國跑步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只有3.6%。
由於可見我國跑步人口佔比比美國還是低不少,不是跑馬的中國人太多,而是跑步的中國人太少。
2017年美國大眾跑者數量達到5590萬人
還有一種說法是,某機構推算中國的跑步人口(非馬拉松比賽人數)已經接近3億人。
如果按照這個數字,中國跑步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高達21.4%,也即每5個中國人中有1人喜歡跑步,如果這個數字是真實的,那當然是好事,但數字未免過於浮誇。
五、平均成績出爐你拖後腿了嗎?
2019年中國馬拉松藍皮書首次出爐了平均完賽成績,全馬男子和女子平均成績分別為04:22:11和04:41:58,半馬男子和女子平均成績分別為02:11:00 和02:25:15。
由此我們可以計算出,全馬男子和女子平均配速達到了6:13和6:41,半馬男子和女子平均配速為6:13和6:52。
這個成績看起來還是很不錯的,說明目前跑者日漸成熟,凡是跑馬的跑者,都具備一定的耐力基礎和進行了一定的準備。
而根據2019年北馬平均完賽成績,男選手平均為4:11:25,女選手平均為4:34:18,可見北馬完賽成績更好,且北馬平均完賽成績每年都在進步。
2019中國馬拉松大數據顯示,成績最好的年齡段男子和女子均出現在45-49歲,也就是說中年人不僅構成了跑馬人群的主力,也更加努力,這一點也證明了跑馬拯救「中年危機」的說法不無道理。
六、2020年馬拉松事業展望
由於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內的馬拉松比賽紛紛取消、暫停、延期,不僅上半年賽事基本上萬馬齊喑,甚至下半年賽事能否如期舉行,都有極大的未知數。
可以遇見的情況下,2020馬拉松運動在全球範圍內都會出現明顯的回落,表現為賽事的大幅度減少,但這種回落不代表這項運動不再被人們所寵愛,而是特殊情況下被迫跌入低谷,疫情結束之後,馬拉松仍然會王者歸來。
事實上,也許在經歷全球疫情考驗後,人們會更加認識到運動鍛鍊對於個人健康的重要性。
新冠肺炎疫情讓一個詞頻繁出現,那就是「免疫力」,增強免疫力,提升抵抗力,提升個人健康水平,成為這場疫情對於民眾最重要的教育之一。
2003年非典疫情之後,掀起一股全民健身熱潮就是寫照。運動是促進健康最重要的措施,也是積極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我們同樣預測當疫情全面結束或者疫苗得以廣泛接種,人們不再懼怕新冠病毒的時候,人們參與跑步和馬拉松運動的熱情會呈現報復性反彈,更多人也會參與到這項全球第一運動中來。
七、總結
2019年中國馬拉松大數據仍然是不出意外的各種增長,當然,相比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我們的跑步人口還是很少,不是跑馬的人太多,而是運動的人太少。
2020年,馬拉松事業遭遇了暫時性低谷,低谷之後中國馬拉松會必將再次強勢反彈低谷時期,同時疫情也讓跑者更加意識到,跑馬不一定是人生標配,跑步才是人生標配,祝跑者都能健康無傷的一直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