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美國網紅,惹怒了全體英國人

2021-02-08 有部電影

前不久,國外發生了這麼一件奇葩事——

有個美國網紅髮布了一條視頻,教網友如何泡一杯正宗的英式茶,步驟出奇地簡單易學:

微波爐加熱一杯水,先倒牛奶再放茶包,最後放糖攪一攪……

看完這一番操作後,原先被脫歐搞得烏煙瘴氣的英國人,瞬間同仇敵愾、群情激憤。

大家一致認為自己的「國民飲品」被褻瀆,紛紛吐槽美國人這茶泡得不正宗。

隨後英國駐美大使居然在線開撕,她還叫來海陸空三軍顧問,錄製了一條視頻,科普如何泡一杯「真正的英式茶」。

視頻裡的軍官,紛紛雲淡風輕地特別強調:別用微波爐、別用微波爐、別用微波爐。

這條視頻過後,英美之間的「茶戰」一觸即發。

美國駐英大使坐不住了,也發視頻回懟,思路十分清奇。

他深諳田忌賽馬的精髓,發布了一條「如何製作一杯正宗的美式咖啡」——要知道,咖啡可是英國人心知肚明的弱項。

然鵝,美國大使的視頻隨後就翻車了,因為他用的是速溶咖啡。

這業餘的技法和選材,基本處於咖啡圈鄙視鏈的最底層。

這下網友們更嗨了,忍不住一邊吃瓜一邊吐槽:就這?

還有網友看熱鬧不嫌事兒大,暗戳戳呼叫義大利大使,號召意呆利網友拿意式濃縮懟回去。

這場「茶戰」的最新戰況是,據說義大利大使真的友好回應了:「他(美國大使)做的是美式咖啡,我再強調一遍,是【美式】咖啡」……

這件事雖然無聊到匪夷所思,但卻從側面說明,英美之間相互嫌棄、一言不合就開懟的「傳統」由來已久,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科普「英美相互不理解的那些事兒」。

上到天文地理,下到飲食起居,再加上美音和英音的差別,兩國人民的隔閡堪比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一旦開戰勢必要撕出個你死我活。

從來就沒有「美式英語」,只有英語和錯誤的英語

想必小夥伴們曾經看過這麼一張照片——

有個英國小夥正端著茶杯優雅地喝茶,轉頭發現一個美國小夥拿著紙杯一通豪飲,頓時每個毛孔都散發出嫌棄的氣息。

美籍韓裔演員李起弘,英國演員託馬斯·布羅迪-桑斯特

對於來自大不列顛的鄙視,美利堅心知肚明,於是暗戳戳地在自己最引以為傲的影視領域開黑。

比如《小黃人大眼萌》裡,美國人就吐槽了英國人到底有多愛喝茶——

女王被綁架了,別著急,出警前來一杯熱茶續命;

王位被人奪走了,不慌,播新聞時來一杯熱茶壯膽;

樓都被人搞塌了,小場面,喝茶的小指照樣翹得起來。

光擠兌喝茶還不夠,美國人也順勢吐槽了英國人的食物徒有其表、名不副實。

「著名諾貝爾獎獲得者謝耳朵」曾言:英式布丁算哪門子「布丁」,就是個破葡萄乾蛋糕!

對於美國人在影視劇裡的操作,英國人拒絕吃啞巴虧,直接彪悍回懟,拍了一部《小不列顛大美利堅》。

劇裡吐槽美國總統,跟哪個國家都有「特殊關係」。

白宮辦公室,直接淪為了英法美的三角戀撕x現場。

還有一集拿美國官員的性醜聞開刀:

劇中,這名涉事議員在被揭露醜聞後,發布了一份官方說明,用一句「地板太滑」解釋自己是如何在錯誤的時間地點、與錯誤的同性單獨相處。

整個描述充滿腐國氣息,尺度大得令人不敢細想……

看節操被英國人黑得碎了一地,美國人也不服氣了,於是搬出自己引以為傲的奧斯卡電影《勇敢的心》。

這部影片當年拿下5項奧斯卡,在豆瓣位列top91,好於96%的戰爭、歷史片,講述的是蘇格蘭英雄華萊士反抗英格蘭統治者,爭取蘇格蘭獨立的故事。

因為主角在高潮段落喊出的那句「Freedom!!!!!」,影片被網傳為「男人必看」。

但是大家可千萬別把它當成歷史片去看,因為美國人在講述這段歷史的時候,出於「劇情需要」對人物進行了戲劇化處理。

片中給伊莎貝拉王妃和男主角華萊士安排了一段感情戲,但真實歷史中,華萊士進行反抗的時候伊莎貝拉只有三歲。

更誇張的是,片中還種下一顆大瓜,說伊莎貝拉懷了華萊士的孩子,暗指之後的英國王室都是蘇格蘭人的後代……這腦洞簡直大出了天際。

英國人看了表示不予置評,反手就甩過去自己最得意的特工電影。

且不說風靡全球五十多年的007,近些年的《王牌特工》系列,就能讓你見識到真正的英倫紳士,如何帥哭全球的影迷。

不過在《王牌特工2》裡,英國人還是忍不住開黑美國了。

影片開場就來了個英美特工大對比——

這邊英國特工一身筆挺的西裝,操著一口標準的倫敦腔;

那邊是一身牛仔的美國特工,一張嘴就是濃鬱的南方口音。

片中,反派毒梟為了達成毒品合法化的目的,公然威脅美國總統,不合作就滅掉正在感染新型毒品的癮君子。

沒想到這個總統不是一般人,面對上億的人質,斷然拒絕與毒梟合作,打算讓人質自生自滅——讓他們死掉,世界就清爽了啊,還能證明我在任期內贏得了禁毒勝利!

不得不說,英國人腦補的這個美國總統,還真有點「懂王」的精髓。

不過對於美國人來說,自家總統被黑已經是老段子了,反而他們黑起英國特工也很順手。

比如2015年的犯罪喜劇《女間諜》,上來就惡搞了007發裝備的經典場景。

更過分的是,還讓硬漢傑森·郭達·斯坦森,出演了一個投靠美國CIA的英國特工。

他在片中曾細數自己的風光歷史,聽起來是個狠人——

但就是這麼一個人狠話又多的英國特工,除了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在片中就沒幹啥別的。

只見他帥氣的風衣被門掛住,只見他一頭撞向了門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雖然在文化輸出方面,英國電影比不過好萊塢,但在諷刺現實方面,英國人從來不認輸。

尤其是遇到美國這種槽點密集的國家,英國人輕而易舉就能開黑。

這其中的佼佼者,要數英國演員薩莎·拜倫·科恩。

他的作品我給大家聊過不少,最經典的要數《波拉特》。

故事講的是一個哈薩克斯坦主播為了建設家鄉,不遠萬裡前來學習美國文化。

然而實際上,影片卻通過主角的視角,全方位嘲諷著美國。

比如有一個高能情節,說波拉特參加了一場牛仔競技賽,在賽前作為嘉賓發言,說了一堆支持伊拉克戰爭的話,獲得現場觀眾一陣熱烈的歡呼。

發言裡其實有個大坑——

他把「反恐戰爭(war on terror)」,故意說成了「恐怖戰爭(war of terror)」。

這話在效果不咋地的音響助攻下,狠狠嘲諷了在場的主戰派,但在場觀眾都沒發覺。

直到他把篡改歌詞的美國國歌唱出來,歡呼雀躍的大家才發現了哪裡不太對……

《波拉特》之後,這個英國人又拍了不少政治諷刺作品,一部比一部高能。

2018年的《誰是美國?》,更是直接模糊了虛構與現實的界限,兼具喜劇和綜藝訪談的特點。

在這部劇中,薩莎假扮成各種角色,去採訪真實的美國上流階級。

比如有一集,他假扮成以色列槍枝推廣人員,帶著一個不存在的「幼兒園衛士」項目,騙取了幾個政客的信任,邀請他們錄製項目宣傳視頻。

但其實那份通稿裡處處是雷、遍地是坑。

卡老師又火了

可那些政客經常完全不動腦子,直接照著原文念詞,於是才有了各種打臉名句。

比如:「給好孩子一把槍,來阻止持槍壞蛋。」

這麼對比下來,似乎美國人被懟得更狠。

不過話說回來,英美之間的互黑已經是個傳統藝能了。設想下,要是哪部英劇裡提到美國不暗戳戳開嘲諷,反而讓人覺得很沒有「英國味」。

這次的「茶戰」也是一樣,看起來鬧得火燒火燎,其實大多數人都是來吃瓜的。

尤其是咱們中國網友,抱著圍觀「文化大戰」的心態點開了熱搜,結果發現他們爭來爭去,泡的明明是奶茶啊,咱不也沒說什麼嘛!呵呵。

也許是國內最認真的電影自媒體

長按掃描二維碼關注 

點個在看唄

相關焦點

  • 這14種做法一秒「惹怒」英國人
    由於文化差異和英國人內心的「小傲嬌」,經常有外國人一不小心就讓英國人「大翻白眼」。 下面是英國網友總結出的14條「快速惹怒英國人的方法」。快看看你有沒有不經意間,惹到英國朋友呢? 1、Stand on the left on an escalator on the London underground. 上下扶梯的時候,站在左邊。
  • 「惹怒」美國?這回,蔡英文踩了美國「紅線」
    美國的一些黨派也直接公開表示,川普在大選中敗局已定,這種做法是對即將就任拜登的不尊重。行程突然取消據相關報導,美國軍方印太司令部情報處處長史達曼「訪問」臺灣地區的消息曝光,隨後美國環保署長惠勒「訪問」臺灣地區的行程突然宣布取消。有相關人士透露,惠勒取消行程並非是因為臺灣地區的阻撓,而是美國自行決定。
  • 網紅吃特產美食,評論把廣東人惹怒了,廣東人:不懂就別吃
    每個地方其實都會有數據自己的特色美食,但是這些美食很多時候不見的是所有地區的人都能接受的,因為每個地方的口味差異其實是比較大的,因此在這方面就會存在比較大的爭議,可能當地人覺得非常的美味,但是在其他人看來就很難接受了。網紅吃特產美食,評論把廣東人惹怒了,廣東人:不懂就別吃。
  • 拜登團隊歐洲事務顧問:惹怒中國無意義 中國應當被尊重
    (圖源:Getty Images) 海外網12月8日電 「中國應當被尊重,惹怒中國毫無意義。」美國前駐歐盟大使、拜登團隊歐洲事務顧問安東尼·加德納(Anthony Gardner)近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HARDtalk」節目採訪,在分析美國下屆政府內政外交政策與現任政府的區別時,特別談論了中美關係。
  • 【YouTube海外網紅】01.05 美國美妝時尚類頭部網紅
    / 今日網紅 /美國美妝時尚類頭部網紅,她的美妝教程、時尚穿搭、美發護髮DIY
  • 美國網紅泡一杯茶,逼瘋百萬英國人:「她在犯罪!」
    而太陽報,則毫不客氣地表示——《美國媽媽做的英式早餐,讓所有英國人感到恐懼》不過,這還真不是英國人小心眼……這個梁子,實際上早就結下了……大家都知道,英國和美國在文化方面一向不大對付,或者更準確地說——英國人一向是有很大的優越感的。
  • 蔡英文高調「洩密」,又「惹怒」美國了
    消息一出,美國輿論一片譁然,稱這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錢,並指出川普未能取得這次大選的「勝利」,這是對下任美國總統拜登的不尊重。接著,史達曼,美軍印太司令部J2少將情報處長,被媒體爆料秘密「訪問臺灣」,這讓美國政府覺得違反了首長的安全,於是緊急喊停。
  • 美國網紅到底是怎麼賺錢的?
    其實,超難吃,沒啥味兒,還很膩,也就圖個新鮮。紐約的一家小店,賣了好幾年這玩意,生意也就一般般。直到2017年初,Facebook網紅髮了個短視頻,沒見過啥世面美國人,瞬間炸了.你要是在Instagram上有700萬粉絲,那「一張照片+一段話」的軟文,你也可以賺到15萬美金哦,也差不多值個100萬人民幣。比如Kim Kardashian,作擁1億粉絲,是全球頂級網紅。她的這條信息據說價值百萬,你看有46萬個贊:
  • ...自己人就提前指條明路:不要惹怒中國,沒意義|丹尼爾·拉塞爾|...
    不出極端意外情況的話,美國民主黨人拜登將在明年1月20日入主白宮,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拜登政府上臺後,全球第一、二大經濟體——美國和中國的關係將何去何從?這個問題引起各界高度關注。不過,有不少人士已經提前開始給拜登指路。據英國廣播公司(BBC)8日報導,美國前駐歐盟大使、拜登團隊歐洲事務顧問安東尼·加德納近日接受該媒體採訪時,特別談論了中美關係。當主持人問及「美國下屆政府是否能接受在戰略上與中國陷入長期對抗局面」時,加德納表示不應用「對抗」來形容中美關係。他還表示,在人權等問題方面不要去惹怒中國,因為這毫無意義。
  • 貝克漢姆惹怒英國網民:其代言的英國服裝竟然是中國和土耳其產的
    貝克漢姆助推的「英國遺產」系列,背後有濃厚的英國本土情結。很多保守的英國人,依然活在大英帝國昔日的輝煌中,對本土的東西有濃重的文化情結。這家品牌與英國王室有一定的關係,同時又是英國文化的助推者。遺憾的是,網友還是發現了問題。
  • 網紅總統:沒人比我更懂病毒,NBA悍將直接開噴:你懂個屁!
    截止北京時間4月2日,受新冠疫情影響,美國受感染的人數已經達到21萬人!美國的疫情防控仿佛越來越糟糕,NBA聯賽受到疫情影響被迫停擺,目前看全美的局勢,複賽遙遙無期。在疫情期間,美國總統川普更是發表了很多奇談怪論,比如「沒人比我更懂病毒」!類似於這樣的言論,川普還有很多。
  • 盤點最令人懷念的 英國網紅打卡餐廳 (上篇)
    文章來自公眾號《英國麻瓜在UK》英國自三月以來,全國餐館咖啡廳關閉,雖然不少餐廳已加入外送服務行列,但美食味道其實只是配角,最令吃貨們懷念的卻是高顏值的環境和氛圍,今兒麻瓜給你擺4家網紅ins風餐廳,待它們7月重開後可好好計劃一下朝聖行程
  • 這年頭,美國街頭各種蹦躂的「野生網紅」,路子簡直一個比一個野……
    >就這麼說吧,甚至有一位油管博主,專門拍視頻來記錄這條街上網紅們的生態……那真是只能用「精彩」兩個字來形容啊……這條街的網紅真稱得上是「物種豐富」……有坐在車裡凹造型的硬漢,有攥著一把鈔票拍,比如這個坐在車頂的人,和坐在車頂的狗……那要是連錢也沒有,該咋當網紅?
  • 這年頭,美國街頭各種蹦躂的「野生網紅」,路子簡直一個比一個野…
    這條街上網紅多到啥程度呢, 就這麼說吧, 甚至有一位油管博主,專門拍視頻來記錄這條街上網紅們的生態…… 那真是只能用「精彩」兩個字來形容啊…… 這條街的網紅真稱得上是「物種豐富」…… 有坐在車裡凹造型的硬漢,
  • Gigi Hadid懷孕 孩子爸是「英國第一帥」
    母親曾是一名模特,繼父是美國著名音樂人David Foster。今年25歲的Gigi,是近幾年歐美現象級的「網紅」、人氣最高的模特之一,ig粉絲5200多萬。本來她好好當她的網紅模特,跟咱們井水不犯河水,但2017年2月,她的一個舉動,徹底惹怒了整個亞洲!當時,Gigi在一段視頻中拿起一塊佛像的餅乾,並且模仿餅乾形態眯起雙眼。
  • 中國紅內褲,意外走紅國外:不要惹怒那個穿「紅褲衩」的人
    當我們在調侃別人穿紅色內褲的時候,卻無意中在超市順手選擇了一條紅內褲。仿佛,不是我們選擇了紅內褲,是紅內褲選擇了我們。就是這麼神奇。其實,這背後藏著很多讓人不曾在意的細節。清明上河圖裡,就有穿著紅內褲爬在地上睡覺的大漢。後來,人們又以紅色來代表鮮血和火焰。直到現在,當我們看到紅色時依然會直接想到這兩個東西。
  • 花幾千元剁手的某英國進口網紅家用脫毛儀,只是充了智商稅
    也無外乎品牌抱著英國女王為創始人頒獎的PR稿驕傲宣稱:我們是代表了英國國家形象的品牌,不遠萬裡來出海亞洲,還在中國市場大獲全勝。但可惜了,這裡有一耳光要扇醒品牌爸爸。因為,迷信營銷是一種病,得治。一先講個背景。起初為了少受脫毛之苦,毛髮茂盛的西洋人們搞了一個奇技淫巧,叫做「選擇性光熱效應」。
  • 張林超身上,洞見網紅的明星力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現在娛樂圈有個趨勢,那就是網紅和明星的差距越來越小了。 比如前段時間,我在網上刷到一個視頻: 視頻裡跳舞的女孩,分別是張雨綺、張林超和雪梨。
  • 網紅試吃東北特色「凍梨」,評價把東北人「惹怒」了:不會吃別吃
    相比較於南方,東北的冬季寒冷而漫長,冬季的水果蔬菜獲得尤為難得,不過東北人卻有著獨特保存新鮮水果的方式,例如他們引以為傲的凍梨。不過最近網上傳出一個話題,討論東北的凍梨到底有多難吃?不過東北人看到外省人的吃法後表示,不會吃就別吃,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紅絲絨蛋糕:上了色素的網紅臉?
    關於紅絲絨蛋糕迷人之紅的來歷,一直是個未解之謎,人們在是否使用色素上爭論不休。今天,食材君就來和你一起,扒一扒這個小網紅的黑歷史。 誰是真爸爸伊頓百貨 Vs 華爾道夫酒店▲紅絲絨蛋糕是華爾道夫酒店的鎮店之寶,據說紅絲絨蛋糕的原始配方來自華爾道夫酒店美國人普遍認為,紅絲絨蛋糕是美國的娃,而出生地就在紐約著名的華爾道夫酒店,這款蛋糕也被稱做「華爾道夫蛋糕」,透著一股霸氣。